第三十八章 尺有所長

別看昌盛記遍天下,還真沒在這座天子城中設點。也是由於這個原因,呂子還是第一次踏入這片華夏聖地。眺望昔日的龍族天下的權力中心,此時別有一番滋味。

天子城並沒有自己的經濟來源,畢竟天子是替天掌管着這個天下。其維護修繕所需費用都是由各國諸侯來負責,並且人性化地按照地域人口分配供給。

但諸侯們這些年窮兵奢武,導致所進貢的費用經常性中斷。於是一個不得不承認的現象最終還是發生了,本該光鮮亮麗的都城外表已經充滿滄桑感。

城牆被風雨侵襲盤剝的厲害,許多地方甚至連夯土層都露了出來。就好象是被貪婪的人心腐蝕出的千瘡百孔,怎能不讓見到的人心生嗟嘆。

看到這種情況,李信偷偷問十三,此次大王的召喚,該不會是讓昌盛記出資翻修王城城牆吧?話說一半,就被呂子嚴厲的目光給嚇了回去。

此地就算再破敗不堪,仍是天子居住的王城。此時不但要心存敬畏,說話舉止更要得體大方。縱然沒有人監督,也要注意語言的措辭。再說這本是有心而發的自覺,還用誰來提醒嗎!?

此次進入洛邑的衆人不單是呂子第一次見到王城,一干手下皆是如此。此時看到天子城除了雄偉壯觀之外再無其它,第一印象就是心生不屑。

這與在沿路趕來時的期待完全不成正比,落差之大並不是只有李信一人才有這個念頭。再說都是殺人不眨眼的武者,當初的老師也沒傳授給他們這些禮儀。若不是有呂子的命令步行,恐怕都會騎着馬直達城門纔會下馬。

其實呂子也沒人傳授給他這些,再加上見到的大幹部到頂也是些諸侯將相,從來沒認爲自己有一天會去覲見周天子,所有學到的相關禮儀都是拜見諸侯用的。

自打得知隨後要趕往洛邑,便知大王意欲何爲。多虧他好學上進,擔心其中必有不同之處便去找明白人打聽。隨後得知馮去疾明白便去學藝,這才搞明白有關覲見天子的禮儀果然不同。反覆研習被認可以後,因擔心仍有不對的地方,就詳細詢問還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

馮去疾是這樣回答呂子的,所謂的禮儀,其實是出於內心發自肺腑對天子的崇敬之意,最終演變出這套覲見禮儀。這也就是禮儀的根源,也是其基礎之所在。

由此便可知,你只需知道大體的方式方法以及動作要領,足矣!若是這心裡有,即使中間難免出現的小小差錯也會被天子原諒。可要是你的心裡沒有,就算舉止再有度動作再標準也沒什麼意義。

對此深以爲然的呂子果斷承認,還是專家的話能說到點子上!這才嚴格按照相關禮儀現學現賣,自見到王城的那一刻開始就選擇步行。這不是表演給誰看的,而是從內心願意這麼去做。

秦軍兵隊來到王城城門口,一身將軍甲冑的呂子給城門護衛施禮。“這位將軍大人!末將乃是秦國的呂子權!此次冒昧前來,只爲尋找我家大王。煩勞將軍大人進去通秉一聲,有勞了!”

此時的天下誰比誰強並未充分顯露出來,縱然秦國有鯨吞天下之勢仍在準備階段。但道聽途說的小道消息傳播起來更加驚人,就算不關心身外事的這座安逸之城也聽說過此事。

再加上秦軍有數次途經天子城沒有摘下頭盔,不尊天子的失禮之處便給坐實了。尤其是最近的一次,路過天子城的武安君甚至連戰車都沒下就這麼過去了,導致秦人在洛邑極不受人待見。

呂子可不知道還有這事,而馮去疾也沒將此事告訴他。所以進入洛邑一番秦軍裝束打扮,只爲儘可能地讓自家的形象看得更爲正規一些。

王城守衛側目眯縫着眼看着一干人等想挑點毛病好埋汰一番,卻發現人家毫無毛病可言。好在雞蛋裡挑骨頭的本事不用教就會,稍一打量便做到心裡有數。“嗯!想進城可以,煩勞諸位把各自的弓弩全都交出來!”

“什麼意思!?”

李信聽到有人故意爲難,第一個不願意了。武器乃是當兵的左右手,交出武器等同於砍斷了兵卒的雙手!不準攜帶遠程武器,也是指進入王宮說的。再者,攜帶遠程武器的兵卒也不可能見到天子!

李信邁步走出來,怒氣衝衝地喝道:“看這位小哥一生軍服,想來也是個當兵的出身。這裡可是王城的外城,哪來的交出遠程武器一說!?”

城門衛的官長冷笑一聲,不去理會叫囂者而是看着呂子說道:“哼!你們秦人就是如此沒大沒小的嗎!?兵隊的最高官長還沒發話,一名小小的伍長就蹦出來替你說了嗎?”

李信若不是和孫十三願意跟着呂子周遊天下,回到部隊起碼也是個百夫長身邊。此時聽到這話,不由地氣極反笑。上上下下打量着對面的這位軍職爲倆伍長的城門官,問道:“你小子那隻眼睛看到本將軍是個伍長的!?”

插不上話的呂子明知對面這是在故意刁難,仍回頭示意孫十三先把李大嘴拖隊伍後面去。在他看來,天子腳下的百姓都會被天下人所仰視,更別說是天子腳下的這些軍官了。

人家有驕傲的資本,單憑王城城中的房價也能嚇死你!不服氣!?有本事你也搬這兒住!

等就差跳着腳開罵的李信被衆人拖走,呂子心平氣和地給城門官施禮道:“剛纔真是對不住了!末將在這裡先給您陪個不是!都有軍務在身,煩勞將軍通融通融。”

若要論起官職來,呂子好歹也是統御十五萬兵馬的大將軍。他要是願意的話,受傷的主帥白起甚至還會把幾十萬秦軍的指揮權甩給這位被秦昭王相中的未來輔政者。

也正是擔心這個可能,呂子纔始終不願去接手軍中事物。在他看來,到軍隊鍍鍍金就夠了。若是太把自己當事,最終就會導致沒人拿你當事。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比什麼都強!

此時的呂子能低聲下氣地自稱末將並且還給對方賠不是,已經算是給足了對方面子。可結果卻出人意料,人家壓根就不在乎!

第五十九章 爲了秦國第九十一章 兩個印記第九十三章 兵機之法第六章 如何說的第八十五章 何謂身份第五十章 小心火燭第一十二章 七天八天第六十二章 家有小兒第六十三章 民間童謠第三十三章 秦之天下第一百零三章 祭拜英雄第十章 覲見齊王第一十六章 楚楚動人第八十章 快馬加鞭第九十六章 國相來訪第三十七章 知遇之恩第七十一章 情報部門第一百一十九章 伺機而動第九十三章 就地防禦第六十二章 事發當時第四十六章 格物致知第九十二章 盡力而爲第七十章 總結報告第二十五章 原地休息第五十九章 鄉土口音第三章 雪地狙擊第五十九章 御駕親征第三十九章 地利人和第一百二十一章 玄襄之陣第五十二章 高手過招第二十九章 戰鼓戰鼓第五十一章 司馬將軍第一十三章 劍拔弩張第七十七章 軍令如山第七十四章 多大點事第五十三章 其人之道第二十章 絕地防禦第八十九章 秦國使臣第三章 全球戰略第八十六章 捨身取義第六十九章 撤退地圖第五十五章 暗夜殺手第二十六章 戰場禮物第五十八章 原地待命第六十四章 探求夢想第二十五章 重裝上陣第一十九章 偵察報告第一十九章 偵察報告第一十七章 柳暗花明第六十八章 王孫子楚第六章 四菜一湯第一百二十六章 秦軍戰旗第七十五章 軍事地圖第九十一章 兩個印記第九章 探訪牢城第二十五章 上古傳說第四章 太陰心經第一十八章 機密檔案第一十三章 唯一條件第九章 探訪牢城第八十五章 再次倒戈第十章 血色雲彩第一百二十三章 王者之氣第五十章 舟橋部隊第六十八章 王孫子楚第四章 只爲承諾第二十章 絕地防禦第一百二十九章 水無常勢第五十六章 李代桃僵第八十二章 姓氏圖騰第七十七章 軍令如山第四十四章 觀察哨所第八十七章 找人單挑第一百七十三章 黔陬縣城第二十一章 許以工師第六十章 秦國上將第三十九章 地利人和第四十九章 迎賓大道第五十章 廿四劍客第一百零四章 一絲曙光第四十五章 娶妻納妾第三章 如何推脫第一百七十四章 緊急任務第四十五章 以少勝多第五十章 小心火燭第一百六十五章 雙肩責任第一百二十七章 黑色地帶第一百六十七章 那朵蓮花第五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十章 有家客棧第七十六章 舵主正解第二十章 尋求支援第一百二十六章 輕騎兵陣第三十二章 田間地頭第四十一章 雷山腳下第八十一章 秦國弩弓第三章 雪地狙擊第七十一章 將軍檔案第五十四章 秦軍戰鼓第九十九章 夜越趙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