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寸有所短

面對對方的爲難導致此次無法進入王城,是呂子始料未及的。且不管對方是出於何種原因,讓秦軍交出手中武器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天子城外什麼事都可以權宜,唯獨此事不能商量。

自古以來就沒有士兵上繳武器一說,難道這是要舉手投降嗎!?

大王的面還沒見到,卻在此耽誤這麼多時間!呂子在徵求城門官的意見後,打定主意只帶孫十三進城。轉身返回兵隊,把這個想法告訴大夥兒。

別看洛邑比齊國還安全,外面可是早就亂作一團了!幾位將軍一商議,全體反對進去冒險。他們的理由很充分,而且不容置疑。誰知道現在的天子城中是個什麼情況,單獨進去太危險!萬一有事,連個照應都沒有!

聽到這話,呂子告訴大夥兒危險其實無處不在。人的生命有時堅韌無比,即使被打入地下仍然會再度破土而出綻放美麗。可有時卻脆弱之極,就好象是根髮絲一般,只需輕輕扯動就會徹底斷掉。但不能因爲這樣,我們就束手束腳起來。我們早就準備好了!而且時刻準備着去擁抱那份堅韌和那份脆弱!

“兄弟們!我們是被上天垂青的勇士!生命便不會象頭髮絲那般脆弱!咱們大王早就到了,而且就在這座王城裡面!與他老人家相比,我們又算什麼!?此事就這麼定了!李信和常羽留在城外約束衆兄弟,沒有命令絕不準擅自行動!”

呂子離開上黨戰區並未脫離秦軍序列,此時穿上將軍甲冑便自此恢復原有軍職。他現在所說的話即是命令,也就有了軍令如山的力量。

李信深知自己剛纔跟城門口那位吵過架,再想跟隨進城必然會受難爲。於是表示讓常羽陪着大將軍一同進城,他則留在城外等消息。

呂子並未同意李信的這個提議,囑咐兩位將軍小心在意後,招呼孫十三隨他進城。當然了,戰馬是不能騎的,更不能坐馬車上。於是乾脆留在城外,也省得再多費口舌。

當時的佩劍就跟隨身佩戴的珠寶玉器一樣,所以不會被誰要求不準攜帶。呂子接過將軍佩劍懸於腰間,叫上孫十三一起走到城門口。

爲表示感謝,呂子還是給城門官說了幾句好話聽。抱拳拱手禮畢,便不再理會這個人。倒不是他懶得再去多說,而是特煩這種沒事就喜歡狐假虎威之輩。

這道命令若是天子的口諭,自然另當別論。但就目前而言,好象去哪兒都沒有這條霸王條款。

跟隨呂子進入王城的孫十三回頭看看,這才小聲把前段時間武安君路過天子城沒有下車的事情說出來。他的意思再明白不過,冤有頭債有主。你們惱這件事情就去找當事人理論,拿我們出什麼氣!?

得知真相的呂子只是嘆口氣,並未對此發表任何意見。在他看來,天子城的衛隊認識誰是誰?他們只會通過你的軍服去判斷你是誰!就算被他們給一棍子打死,也是不能喊冤的!再說,武安君本就屬於秦軍序列,有沒有理的,在這沒必要討論!

如何才能找到秦昭王?當然是去設置在王城城中的招待所!既然此城是周公根據風水位設置建設佈局的,那麼接待諸侯的地方必然會在王城的東邊!東方甲乙木,五行中的木象徵着生生不息。由此可知,深通易理的周公不會讓諸侯大臣們居於其它方位。因爲那個位置象徵着周天下會生生不息,象徵着周天下會傳承千秋萬代直到時間的盡頭。

天子城中的店鋪林立,大街小巷的繁華絲毫不減當年。來來往往的人羣絡繹不絕,店家叫賣的聲音此起彼伏。雖然相比較齊國都城臨淄的街景稍差那麼一點點,仍然可以讓人感覺到幾欲爆棚的人氣。

人們認爲在洛邑置辦的家產是有保證的,因爲他們都願意去相信天子之城是會千秋萬代延續下去的。這也就導致洛邑的房價攀升不斷,而且每天都在刷新着歷史記錄。

其實現在想想也是,畢竟整個洛邑都在周天子的腳下。各國諸侯爭霸爭奪富庶的土地,從來沒人會考慮要將洛邑納入他的版圖。這也就導致人們始終認爲此地的和平氣息要遠遠高於周邊任何一個地方,即使房價高一點也願意去接受。

什麼是天意!周天子周赦王是代表上天說話的天之驕子!

呂子也是這麼對自己說的,並且也願意去這麼認爲。但這裡面卻存在一個不爭的事實,也是他極力掙扎想要牴觸的一個事實。在他看來,天意其實就是民心。歷經八百年風雨滄桑的周天下早已沒有能力再去領導諸侯實現和平的夢想,這才導致華夏大地戰爭連年不斷。到處都是生靈塗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不能自拔。

假如仍然要堅持維護贏弱不堪的周天下,那麼這個天下將永無寧日!就算現在的秦國不去窺視王城中的九鼎,相信亂世也頂多再維繫幾年或者幾十年。等到那時,思定的民心就會造就出某個諸侯去爭奪九五至尊。

但隨後出現的這個諸侯是否心繫天下?是否真心解救天下蒼生之水火?就此時看來,猶未可知啊。如果非要將這個未知留個後人去印證...那上蒼讓吾輩存在於世間又有何目的?

和平對於世人到底有多重要!?恐怕不是那些沒有經歷戰爭苦難的人們能夠體會的!也只有那些真正經歷過戰爭的人們纔會懂得和平的意義!

成功完成心理建設的呂子深吸一口氣,擡頭看看蔚藍的天空早已變得寬廣無比。此時再去看那些與之擦肩而過的人羣,隨顯陌生的面孔卻十分親切。

不管後世如何評價看待此時的夢想,追尋和平之目的總要在手中實現才能讓人感覺到心安!至於那些非議,就讓它隨風去吧!

也許不用再等多久!人們期待已久的真正的和平就會降臨人間!等到那時,全天下都會和此時的王城中的居民一樣去享受到和平所帶來的繁榮!因爲那是真真正正的和平!再也不會有戰爭殺戮的,再也沒有生離死別的,真正的和平!

第四十章 籠中之鳥第四十九章 迎賓大道第八十九章 棋逢對手第七章 兩隊巡哨第一十九章 峰迴路轉第十章 泅渡行動第四十二章 朱門酒肉第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六十一章 袍澤兄弟第五十章 自投羅網第十章 泅渡行動第一十三章 霹靂火彈第五十四章 囚籠計劃第六十五章 國家碩鼠第四十三章 秦楚關係第九十八章 未來的王第二十三章 給你希望第九十八章 牆頭小草第八十六章 造化神秀第一百六十五章 雙肩責任第六十章 華燈初上第五十四章 秦軍戰鼓第四十八章 防禦作戰第九十三章 趙府令牌第一十二章 七天八天第七十六章 老當益壯第三十九章 六爻無咎第一十七章 齊家之意第二十五章 原地休息第八十九章 堅壁清野第一百二十三章 王者之氣第七十五章 軍事地圖第五十九章 御駕親征第六十三章 銳不可擋第八十五章 軍功爵位第二十九章 將遇良才第一百五十七章 兵分兩路第四十章 籠中之鳥第六十八章 使命召喚第七十章 嫣然一笑第一十五章 卻話雨夜第二十章 紅糖葫蘆第八十章 快馬加鞭第六十章 秦國上將第八十三章 趙齊楚魏第九十二章 等你千年第三十五章 鬧着玩的第一十八章 雪中送炭第一十一章 秦軍營地第一百二十二章 鋒矢殺陣第二十章 紅糖葫蘆第七章 滯留韓國第九章 戰前動員第九十三章 兵機之法第二十一章 城防崩塌第六章 方技一職第三十六章 短兵相接第六十二章 畫中之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箭雙鵰第九章 飛來書信第八十章 一支羽箭第三十一章 就事論事第五十六章 緊急動員第三十二章 田間地頭第七十七章 暴風驟雨第一十八章 服飾顏色第三十七章 趙國所部第五十八章 出人意料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武安君第八十八章 門客之始第六章 方技一職第一百二十五章 魂歸止兮第七十五章 積極備戰第七十一章 情報部門第一十五章 真實謊言第七十六章 老當益壯第六十一章 都城邯鄲第五十一章 司馬將軍第一十三章 霹靂火彈第六十章 華燈初上第八十七章 孟婆的湯第六十三章 民間童謠第七十四章 荒棄村莊第三十四章 犧牲之意第八十三章 九穗稻穀第五十二章 袖裡乾坤第一百六十五章 雙肩責任第一百二十六章 輕騎兵陣第一百二十五章 魂歸止兮第六章 近在咫尺第六十一章 勘察現場第四十三章 百人隊長第五章 五馬分屍第二章 鑄劍之旅第四十三章 百人隊長第四十二章 冊封官職第一十三章 霹靂火彈第五十一章 依法治國第二十七章 三發連射第五十六章 李代桃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