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8章 不平靜的一天

曾經在江州任大都督,後進兵部任職的於興舒,被方運調往鴻臚寺任少卿。

鴻臚寺主要負責外事,比如出使各國,比如接待外賓等等,和於興舒的軍方身份幾乎毫無關係,一些人表示反對。

方運表示景國已經逐漸強大,對外事務需要一個果斷強硬的官員,擁有軍中經歷的讀書人,才能適應景國的發展。

衆官討論之後,即便是一直反對方運的吏部尚書盛博源也表示方運所言非常有道理,這才平息質疑。

景國亦有一個小插曲,聖院禮殿派遣一位大學士入駐景國禮部,說是宣揚禮教。此事常有,而且行事低調,衆人沒有太在意,只當是禮殿的普通舉動。

個人報告之事,之後並沒有掀起太大的波瀾,但許多人不知道,方運根據左相閣官吏的個人報告,陸續調走一些人,並把密州和象州的能吏調入左相閣。

由於這些官員最高不過是八品的小官吏,而且只有五人,連一直盯着方運的監察院都懶得在意。

監察院的御史,向來是各個派系的武器,往往由他們刺出派系鬥爭的第一劍。

在沒有找到重大問題之前,皇室之人不會蠢到胡亂攻擊。

更何況,監察院中的御史也有衆多清流,方運雖然與他們沒有多大的交情,但憑藉文治武功,過半的御史天然支持方運。

監察院乃是輔相掌管,但實際上,輔相掌管的監察院、刑部和大理寺,都有極爲獨立的體系,這著名的三法司系統之所以劃歸輔相,是避免左右兩相權力過大,並非真的將三司重權完全交由輔相。

所以,景國的輔相真正的權力來源於內閣的決策權,與三法司的關係不大。

經過半個月的摸索,方運憑藉自身在寧安和象州的經驗,以及最重要的軍功和實力,徹底掌握左相閣,但是,並未完全掌握內閣,畢竟擔任京官的資歷太淺。

之所以能如此快掌握左相閣,主要原因是方運是景國曆史上第一個大儒左相,在文位至上的人族,方運在左相閣有着極重的權威。

無論左相閣內的官吏是哪個派系安插進來的,都會被方運這個大儒兼虛聖的身份震懾,不敢有半點反抗念頭,更別說在暗中阻撓方運。

半個月後的清晨,方運坐在龍馬豪車上,緩緩駛向皇宮。

方運看了看窗外,突然輕嘆一聲。

狐璃輕輕爲方運捶肩,並問道:“相公爲何嘆氣?”

相公一名,舊指擁有相位之人,曹魏時期便以此稱曹操,後泛稱官吏或丈夫。

方運無奈道:“我本以爲左相閣會冒出幾個刺兒頭,讓我在左相閣立威,嚇退各派宵小,沒想到,左相閣上下的官吏簡直只能用‘乖’來形容,我的各種手段都用不出來。畢竟,我還生着病啊。”

狐璃掩嘴而笑道:“您也不看看您除了左相還有什麼身份,虛聖、詩祖、血芒之主、十寒之主、長江之主、文星龍爵、負嶽半聖長兄,別說那些小官吏,就算是封疆大吏在您手下做事,也要乖乖聽話。”

方運道:“立威未成,便只能徐徐圖之了。”

方運說着,拿出一本奏章,打開重新閱讀。

狐璃從不敢影響方運,但在方運身邊,總會知道許多事。

狐璃看了幾眼奏章上的內容,面露驚容。

方運合上奏章,靜靜地望着窗外。

“事關重大,也只能委屈你幾年了……”

朝會如常,君王在座,衆官覲見。

鼓樂聲畢,方運依舊位列文官之首,而李文鷹位列武官之首。

現如今,景國左相、右相與輔相俱在,獨缺文相。

文相向來是象徵性意義更大,真正負責文相職務的是學宮掌院大學士,因此姜河川的離去對景國內政沒有太多的影響。

少一個文相,其餘各派便少一份牽扯,所以大家心照不宣,沒有急着另立新文相。

衆官以爲今日和往常一樣,是一些官員按照慣例啓奏一些早就談妥之事,由國君應下,但是,衆人愕然發現,方運的武侯車竟然緩緩向前,離開文官隊列。

奉天殿的空氣頓時凝滯。

一些品級較低的官員竟然不爭氣地心跳如鼓,面露驚色。

十國官場自由其潛在的規則,一般來說,朝會上的事,在上朝之前都會有蛛絲馬跡,各部閣官員都會提前猜到一二。

任何突發狀況,都會引發朝局震盪。

更何況,是方運,是左相,是百官之首。

就見方運緩緩道:“微臣方運,有要事啓奏。”

“方愛卿所爲何事?”景君有模有樣地回答,但是,他的聲音依舊有細微的顫抖。

方運道:“啓稟君上,臣參大將軍李文鷹四項大罪!”

一語如驚雷,震破金鑾殿。

所有人望向李文鷹,就見李文鷹即便已是大儒之身,心波不動,可臉上依然浮現無法掩飾的驚愕之色。

李文鷹無畏無懼,但卻不能不驚。

衆官看到這一幕,立刻意識到,方運與李文鷹並沒有暗中勾連,李文鷹竟然是剛剛知道此事。

聯想到姜河川被方運調虎離山,送入聖院,現在方運竟然劍指李文鷹,這意味着什麼?

幾乎所有官員都得出相同的結論。

方運要打擊異己,獨斷乾綱!

景國將亂!

景君當時就慌了,透過垂簾,茫然看着前方,過了好一會兒,才扭頭看向太后。

太后也在發呆。

十數息後,景君才緩緩道:“方愛卿請講。”

景君的聲音中透着虛弱與酸澀。

即便未成年,經歷瞭如此多的事,景君也本能地意識到,方運要掀風弄浪。

方運正色道:“李文鷹部屬戴宏城區縱馬,行兇傷人,只賠錢了事,而且此人性情嬌縱,屢有軍營飲酒、鞭笞官兵的惡習,李文鷹不管不問,御下不嚴,罪其一!”

衆人都露出無法理解的表情,戴宏是五品將軍,是有些惡跡,但作戰驍勇,不拘小節,對於一位戰功卓著的將軍來說,這些都只是小事。

“李文鷹罪其二,縱容家奴。兩年前,李家家丁曾與百姓衝突,致人受傷,後以李文鷹之名脫罪,李文鷹其妻亦知情。”

兩年前,李文鷹還在古地歷練。

“其罪三,謀略失當。李文鷹前往古地歷練前,應當預知蠻族對我景國有所行動,但卻一意孤行,置國難於不顧,前往古地避難。導致我景國面臨大敵時,軍中缺人,戰事艱難,若非本相力挽狂瀾,景國已失半壁江山!”

“其罪四,縱容奸邪。賊子柳山爲禍多年,李文鷹身爲大學士,竟未能率同僚羣起而攻之,導致柳黨坐大,險些讓景國分崩離析。四罪疊加,臣請君上剝奪李文鷹之官職,只留爵位,發配兩界山三年,以戰抵罪,將功贖過!”

第1244章 孟子世家 民衆文臺第1930章 祭故友第1324章 方運大婚第2502章 禮相閣第2555章 萬里橫行客第1034章 太后出手第1602章 蓋世文臺第3076章 宗莫居小朋友第1546章 麒麟閣第1482章 募捐軍費第817章 執鞭驅馬第3305章 混沌邊界過年好!第2165章 玉馬第2609章 機關鍾第1853章 無功而返第2281章 烏輪聖祖第3111章 祖材第2726章 南翼門第798章 屈寒歌的實力第742章 垂拱而治第997章 文星龍爵第1569章 華章文臺第1891章 冰帝山第2430章 十虹橫天!第1502章 同袍何在!第2718章 聲聲奪人第427章 還有讀書人!第3223章 感覺不錯第347章 太古星河第1086章 學海三傻第824章 春日詞會第2202章 兩江天下第2424章 方運的吃相第3156章 大聖快遞員第2530章 撕裂聖道!第2453章 血魚第3122章 王族山第三十二章 十國第一案首第438章 琴格高低心自知第1792章 微瀾第2321章 皓日當空第1527章 無休無止第2915章 畫地爲牢!第1428章 小八俊之首第542章 真龍古劍第1150章 風起廢墟第2578章 鮫後迷情第1635章 怎樣不是狗官第682章 戰場第2396章 利誘工殿第147章 瞞天過海第503章 孕劍第287章 兇君之狠第1819章 雪中來敵第1360章 高人續更,近況、理學和新書第861章 三地相爭!第2308章 神州十億頌一人第1361章 五龍第2885章 荒古聖體第2445章 水路網第2367章 巨型骨碑第112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789章 誰還在?第2620章 文會中斷第2786章 秦王掃六合!第2158章 枯朽疊加第746章 陳家大禮!第2540章 良法與惡法第272章 古妖負嶽第208章 文會之變第776章 畫地爲牢第七十三章 《詠刑天》第1782章 國家底線第1949章 指點指點第2551章 一網打盡第七十一章 壯行詩第2594章 枯榮藤蔓第981章 帝王詩詞合璧!第1081章 選擇第621章 反擊蒙家第451章 方增刊第669章 血池,祭壇第1150章 風起廢墟第3165章 宣戰十族第1311章 二次表決第1695章 衆社待發第1353章 方運的力量第889章 以多欺一第188章 《聖道》頭版第305章 座右銘第407章 雷家第2184章 巨餌第857章 滿門抄斬第2497章 廢除蓄奴第九十六章 半聖弟子第1686章 去巴陵!去岳陽樓!第2084章 聖位領地第1582章 入王宮,見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