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 逃難路上

元九鼎一家最早出城,可他忘了,城門雖然關閉,城外卻還有不少百姓,一部分人逃進城裡,另一部分卻早早地選擇向函谷關以東逃亡。

走出沒有十里地,吏部尚書家的馬車陷入人羣、車羣、牛馬羣之中,只能跟着一點點向前蹭。

元夫人又急又怒,掀開簾子向外面望了一眼,扭身對坐在車廂最裡面的丈夫說:“尚書大人,給咱們開條道唄。”

元九鼎驚慌失措,急忙道:“別說‘尚書’兩個字,小心惹來麻煩。”

元九鼎沒敢帶太多人,只有一妻兩子三孫,兒媳被留在京城,美其名曰看家,還有一名隨從以及五名車伕,五輛車上載着不少貴重之物,由不得他不小心。

他原計劃一路順利到達洛陽,自有新家、新僕,沒想到會被困在半路上。

一個兒子探頭進來,剛要開口,元九鼎嚴厲地說:“不準對任何人提起我,明白嗎?”

兒子點頭嗯了一聲,放下簾子,什麼也沒說。

走得雖慢,終歸還在前進,元家人心急火燎,卻又無可奈何。

次日下午,從京城來了一隊士兵,命令百姓全都移到右側通行,讓出半幅路面給“貴人”,士兵們很急,遇到不聽令者,揮刀恐嚇,甚至直接將車輛推到路外。

逃難的百姓慌忙讓路,本來就擁堵的道路,更是擠成一團,原來還能緩緩前行,現在都站在路邊旁觀了。

“肯定是皇后遷宮。”元九鼎猜道。

“哎呀,太好了,你亮出身份,咱們去見皇后,跟着大隊走,勝過夾雜在百姓中間。”元夫人大喜。

元九鼎高興不起來,壓低聲音道:“我是私自出城,怎麼能亮明身份?”

元夫人柳眉倒豎,“你不是說過,宰相大人一定會給你補發一份出城之令嗎?有什麼可怕的?”

“當時覺得很有把握,現在一想,可能有些託大……”

“真是沒用,我去說,只要找到王翠蓮,我就不信她敢拒絕。”

“王翠蓮是太后親信,太后不走,她怎麼會走?”

元夫人冷笑一聲,“太后做做樣子而已,我就不信她真敢留在京城。”

元九鼎沉吟片刻,“把老大叫來,我跟他說。”

元家長子探身進來,聽父親面授機宜,很快轉身擠出人羣,尋找能說話的軍官。

開路的士兵不是很多,做不到處處有人,但是常有騎兵在路上往返馳騁,百姓們怕官都習慣了,誰也不敢越線。

元家長子不認爲自己是百姓,於是邁過道路中間,來到左側,向一隊馳來的騎兵揮舞雙手,吸引對方的注意。

騎兵馬上就注意到了這名膽大的“刁民”,其中一人快馬加鞭而來。

“請問帶隊的是哪位將……”

元家長子話未說完,騎兵一鞭甩來,喝道:“退後!”

元家長子劈頭捱了一鞭,臉上火辣辣地疼,慘叫一聲,急忙退回右側,雙手捂臉,氣急敗壞,管不了許多,大聲道:“我父親是吏部尚書馮大人……”

騎兵又是一鞭甩來,“不得喧譁。”

元家長子手上再挨一鞭,放下手一看,手背上多了一條長長的血凜子,眼看着就要往外滲血,他哪受過這種苦,驚恐地看了一眼士兵,想要發出威脅,對方一瞪眼,他先怯了,立刻又後退兩步,進入百姓羣中。

騎兵歸隊,繼續前行維持秩序。

一名老者對元家長子說:“孩子,第一次出門吧?民不與官鬥,忍一忍吧,等貴人通過,咱們就能上路了。”

“我不是民,我父親是官,大官!”元家長子怒喝,轉身擠向父親的馬車。

老者搖頭,向其他人道:“一看就是外地人,在老家是個小官兒,到京城還以爲自己很大呢,結果也跟咱們一樣,陷在這裡走不了。”

聽到的人都笑了。

元家長子笑不出來,掀開轎簾的時候,全身都在顫抖,“我捱打了,母親你看,臉上,還有手上。父親,我認得那是虎賁營的士兵,您得給我報仇……”

元夫人既心疼又着急,元九鼎卻只有惱怒,“沒用的傢伙,連句話都說不明白,滾開。”

元家長子訕訕地退下。

“兒子捱打,你竟然不管!”

“我管得了嗎?這裡沒人認得我,再等等,隊伍通過的時候,咱們多看看,見到熟人喊一聲。”

元夫人無法,只好點頭。

半個時辰之後,宮中的隊伍終於到了,路邊的百姓又順從地退後幾步,許多人下跪,不跪者都躲在車、牛、馬的後面。

只有元家人例外,兩個兒子舉簾,元九鼎夫妻二人跪在車廂門口,伸脖望向路上的隊伍。

先頭是一隊儀駕,即使是逃難,皇家的排場也不能小。

儀駕之後是一隊華麗的馬車,至少有五十輛,誰也分不清哪輛屬於皇后,哪輛屬於命婦,車廂簾子遮掩得密密實實,裡外互相看不到。

天有些黑了,夫妻二人看不太清,隊伍過去快一半了,也沒見到熟人。

元夫人先急了,大聲喊道:“吏部尚書元九鼎在此……”

路上盡是馬蹄聲、車輪聲,她的聲音被淹沒了,只有附近的人能聽到,幾名跪在地上的百姓轉身,嚴厲地看着她,目光充滿警告。

元九鼎眼睛一亮,“寧肅,那不是驍騎營將軍寧肅嗎?”

“還不快叫。”元夫人催道。

元九鼎清清嗓子,朗聲道:“寧將軍,寧將軍!寧將軍!!是我!”

寧肅扭頭看了一眼,面無表情,目光在元氏夫妻臉上未做停留,竟然揚長而去。

元九鼎目瞪口呆。

元夫人怒道:“他看到你了,明明看到了,寧肅的外甥能當縣令,還是你給安排的……”

眼看隊伍就要走完,元九鼎也忍不住了,舉起雙臂,“我是元九……”

左右的幾名百姓同時起身,將元氏夫妻與兩個兒子推進車廂內,一名相貌兇惡的男子小聲道:“老實點,別給大家惹麻煩。”

一家四口都被此人給嚇住了,躲在車廂裡不敢動。

元九鼎受驚尤重,他年少時考中進士,很快當官,仕途或有不順的時候,但也沒有離開過官場,早忘了普通人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現在才明白,自己犯下多麼嚴重的錯誤,離開朝廷,他什麼都不是。

馬車竟然動了,元家的兩個兒子跳下去查看,很快回道:“宮中的隊伍已經過去了。”

元九鼎點點頭,心裡空落落的。

元夫人只會埋怨寧肅無情。

“先到洛陽再說。”元九鼎慢慢回過味來,“在路上亂喊沒有用,到了洛陽,通過曾家與宮裡恢復聯繫,卓如鶴若是補發了命令,萬事大吉,若是沒有,就得想辦法取得太后與皇后的認可。到時候需要你出面,金銀珠寶不要吝惜,只要我的位置能保住,東西都會有的。”

“寧肅不可原諒,別的事情我不管,大人以後一定要給寧肅一點教訓。”

元九鼎嘿嘿笑了幾聲。

行進速度還是很慢,元家車多且重,速度因此比別人更慢,足足十天之後,總算到了函谷關,過關之後百姓分流各地,道路應該會暢通一些。

元九鼎最近比較謹慎,讓兒子先去城門口打探情況。

長子也老實許多,甚至換下身上的華服,改穿普通人的衣裳。

很久之後,長子回來了,掀開轎簾,直接跳進車廂,隨後將簾子迅速拉下,一臉的驚慌。

“怎麼了?”元九鼎心生不祥之感。

“不讓過關嗎?”元夫人也有點害怕了。

“可以過關,但是要挨個查驗面目,城牆上……城牆上貼着父親的人頭。”

夫妻二人一愣,元夫人罵道:“混賬,怎麼說話呢?”

長子急忙擺手,“不對不對,是畫像,父親……父親遭到通緝了!”

元夫人大吃一驚,元九鼎更是面無人色,喃喃道:“卓如鶴好狠,真是好狠啊。”

“卓如鶴公報私仇,咱們……咱們去告御狀。”元夫人話是這麼說,心裡卻一點底也沒有。

車伕在外面問道:“元大人,還走不走了?”

元九鼎又是一驚,車伕、隨從都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若是泄露出去……他對夫人說:“我出去看看。”

“大人,牆上可有你的畫像。”元夫人抓住丈夫的袖子。

“沒事,我自有辦法。”元九鼎故作鎮定,下車去了。

元夫人對長子說:“別急,你父親有辦法。”

元家的兩個兒子騎着馬,元九鼎跳上長子的馬,正要走,看到次子在不遠處呆呆地看着自己,於是招手讓他過來,小聲道:“別吱聲,跟我走。”

次子點點頭,順從地跟在父親身後,驚訝地發現父親不是進函谷關,而是背道而馳。

路上的人仍然很多,逆流而行更是艱難,但父子二人還是離家人越來越遠。

次子忍不住問道:“父親,咱們要去哪?”

“別問。”元九鼎冷冷地說,儘可能催馬前進。

入夜之後,道路稍微好走一些,元九鼎馬不停蹄,無論次子怎麼詢問,都不開口,甚至不肯停下等候,次子好幾次差點追不上父親。

半夜過後,路上突然發生騷亂,到處都有人叫喊:“敵軍追來啦!”

次子驚駭,不停地叫喚父親,元九鼎根本不聽,反而催馬跑得更快,次子不肯追了,調轉馬頭,隨着百姓又向函谷關的方向跑去。

元九鼎不回頭,只管策馬奔馳,前方的人越來越少,他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馬匹受不了這種跑法,突然向前摔倒,將背上的主人拋出很遠,元九鼎爬起來,不看馬,也不顧身上是否有傷,拼命向前奔跑。

路上已經沒人了,元九鼎累得氣喘吁吁,可他仍然在跑。

天邊放亮,前方出現一隊士兵,穿着、兵器都很怪異,顯然不是楚軍。

“我是楚國大臣!我投降!我投降!”元九鼎大聲喊道。

對面的士兵無動於衷,元九鼎突然覺得不對勁兒,停住腳步轉身望去。

身後竟然也有一支軍隊,不知是什麼時候趕上來的,旗幟在朝陽中飄揚,他一眼就認出了皇帝才能擁有的黃龍旗。

(今日正常兩更,望周知。)全本小說網

第三百七十八章 金鍋第二百五十六章 崔家的選擇第三百六十一章 送禮第三章 聰明的孩子第二百三十三章 嫌疑與好處第四百三十一章 諸王之宴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匈奴人第三百七十章 點醒第三百四十七章 飛石第四百五十一章 順利之年第三百四十章 絕不能退第五百五十三章 狀元之名楔子第五百一十一章 是楚軍還是海盜?第六十八章 書房第二百五十六章 崔家的選擇第三百零七章 選將第三百一十七章 揮金如土第三百六十六章 宮中從無爭鬥第一百九十三章 良禽擇木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官上任第四十七章 追捕第四百零三章 長久之計?第二百八十八章 醜王賭約第四百二十五章 劃線的門道第二百七十六章 皇帝家事第五百五十三章 狀元之名第三百七十一章 聰明的眼睛第二百二十三章 放糧第四章 太廟裡的交易第一百六十八章 掌印大將第一百六十八章 掌印大將第七十三章 衙門口(第三更)第八十章 散心第五百一十七章 站在陛下一邊第三百四十六章 坐困第三百八十六章 兩個皇帝第二百五十一章 南門第五百四十四章 雪中追敵第三百六十三章 後宮大勢第三百八十七章 隱而不退第四百三十二章 勞碌命第五百二十一章 以虎驅狼第九十七章 獨立小王國第四百九十七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九十三章 以一敵多第五百五十章 朕一人定奪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官上任第三十九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五百二十一章 以虎驅狼第十三章 學習(三更)第三百六十一章 送禮第一百零七章 老漁夫第十八章 太祖往事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人都有計劃第二十三章 武帝與皇孫第四百四十一章 皇帝之請第二百一十四章 女眷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人可用?第二百六十九章 拒之門外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次交鋒第二百六十五章 計劃提前第十七章 凌雲閣上凌雲志第三百七十五章 開誠佈公第四百五十三章 故事第二百一十九章 讀書人的請求第四百一十一章 太監的算計第四百九十五章 媒婆第五百四十一章 皇帝來了第四百七十一章 陛下不要的東西第一百四十二章 遷營第三百二十四章 六親不認第四百七十六章 傳染的不安推遲發稿通知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城第三十六章 憤怒的皇后第四百五十一章 順利之年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歸第二百六十一章 上官盛之怒第一百七十八章 東海王的承諾第一百三十章 離寨第三百八十七章 隱而不退第三百三十一章 刺客的招供第四百一十一章 太監的算計第三百七十一章 聰明的眼睛第六十六章 遭逐之人第二百零八章 糧倉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軍第一百八十七章 遙遠的西方第二百七十四章 無人可用?第一百八十五章 離開與到達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供第四百一十九章 推薦儲君第六十一章 俊侯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觀風使第四百四十四章 “書能殺人”第二百四十章 東海王準備好了第二百零一章 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