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大勢在我,青州斡旋天下

第149章 大勢在我,青州斡旋天下

“周喁雖然不是驍勇之將,但其麾下有兩千戰兵,比起沛相袁忠等人的郡兵要強上不少。”

“陳王劉寵驍勇,但他只在意陳國,既不會認可袁術任命的豫州刺史孫堅,也不會認可袁紹任命的豫州刺史周喁,只要周喁不進兵陳國,劉寵就會保持中立。”

“魯相陳逸和樑相趙琰立場不明,倘若擋不住周喁,估計會選擇投降。”

“雖然周喁如今動向不明,但也能猜得到周喁的進兵路線,趁着劉岱攻打泰山郡的同時,先滅魯國和樑國,隨後進兵沛國、兵指汝南。”

“袁忠此人,出身汝南袁氏,善於趨利避害,一旦見勢不妙,他一定會棄官而逃。”

“一旦袁忠離去,周喁輕易就能得到沛國。”

“剩下汝南太守徐璆,雖然名義上聽命於袁術,但並非袁術親信,倘若見周喁勢大,絕不會有死戰之心。”

“因此,想要助袁術保住豫州,唯有在周喁南下沛國之前,先將其斬殺!”

“其策有四。”

“第一,遣人遊說東萊郡的海賊管承,許其在牟平縣、東牟侯國和昌陽縣互市,約法三章,避免極端衝突。暗中調回太史慈。”

“其二,遣一能言善辯之士跟太史慈同行,持使君和平原王書信前往陳國見陳王劉寵,陳述利害,邀其出兵抵擋周喁!”

“其三,調翼德和子綱入琅琊郡,向臧霸借兵進駐小沛,同時請徐州刺史陶謙一同舉兵小沛,伺機進攻周喁!”

“其四,遣人快馬加鞭入魯陽告訴袁術,袁紹欲壞討董大計,豫州北面有使君替袁術抵擋。南面的劉表立場不明,可讓袁術遣使去襄陽、同時在宛城虛設旗幟。即便劉表有心響應袁紹,但也絕不敢在袁術有戒備的時候招惹袁術。”

鄭平輕搖羽扇,徐徐將豫州局勢和應對之策道出。

治中劉惠道:“我亦聽聞陳王劉寵之名。”

“中平年間,黃巾賊起,各郡縣官吏大抵棄城而走。陳王有強弩數千張,出軍都亭平叛。”

“陳國人都知曉陳王善射,於是不敢再反叛。”

“陳相駱俊亦是當世俊傑,便趁機聚攏流民,使得百姓歸附陳國的有十萬餘人。”

“初平元年,陳王響應討董,進兵陽夏,自稱輔漢大將軍,而陳王只是響應了討董號召,兵馬卻並未離開陳國。”

“熹平二年,陳國的國相師遷告發劉寵和前任國相魏愔,兩人私下祭祀天神,有大逆不道之舉。結果是陳國前國相魏愔被誅殺,舉報的魏愔的師遷也被殺了。”

“可以揣測,陳王跟先帝應是關係匪淺。”

“若有使君和平原王書信,再有能言善辯之士陳述利害,料想請得陳王出兵不難。”

劉備欽佩道:“能以武保境,又能以仁安名,陳王真乃我宗室豪傑啊!不知哪位從事可願出使陳國?”

趙昱舉薦道:“使君,康成公門人、魯國人劉琰劉威碩,近日來了臨淄城,此人亦是漢家宗室之人,有風流,善談論。可以出使!”

鄭平輕搖羽扇:“威碩兄也回來了!有威碩兄前往陳國,定能勸得陳王出兵。”

劉備大喜:“有賢才來臨淄城,但我卻不知道,實在是令人慚愧,稍後我親自前往延請。”

田豐捋了捋美髯,看向鄭平的眼神多了欽佩。

短短時間,鄭平就料算了袁紹的後手,還制定了相應的對策。

“張良在世,亦不過如此。”

“劉使君有鄭顯謀相助,何其幸也!”

“只可惜韓馥不能用人,徒讓袁紹逞能。”

田豐暗暗一嘆。

畢竟田豐還是冀州的典學從事,眼見韓馥要被袁紹吞併卻難以制衡,這心中多多少少是有些遺憾的。

鄭平察言觀色,感受到了田豐那眼中的一絲黯然,隨即向劉備低語了幾句。

劉備聞言一動,再次來到田豐身邊,行了一禮道:“我有一事相求,不知元皓先生能否允諾。”

田豐一愣,連忙回禮道:“使君客氣了,只要我能辦到的,定然不會推辭。”

劉備凝聲道:“雖然顯謀和元皓先生的策略都是放棄冀州,但元皓先生畢竟還是冀州的典學從事,若冷眼看着冀州被袁紹奪取,這心中定然也難釋懷。”

“鄴城如沮公、耿武、閔純、李歷、趙浮、程奐、王定、審配、張郃、高覽、曲義等都是忠義之輩。”

“因此,我想請元皓先生即刻返回鄴城,跟沮公等人同勸韓使君提防袁紹發難。”

“倘若勸諫不成,可前往常山國,常山相孫瑾、常山中尉趙雲、常山掾張逸、張瓚等人,同是信義之人,定然會助元皓先生。”

“中山甄氏亦跟我有舊,若能說服常山國和中山國一起依附大司馬,或許能阻擋袁紹的野心。”

田豐聞言一動。

以田豐的個性,對冀州坐視不理是很煎熬的。

但身在青州,田豐也是無能爲力。

如今劉備卻給了田豐一個回去救冀州的機會,田豐如何不感動?

能不能救得冀州是一回事,回不回去救冀州是另一回事。

“不管能不能成事,我在此都替冀州文武拜謝使君了!”田豐拱手一禮,這回冀州的心思也變得急切了。

劉備很快有了決斷。

遣功曹趙昱去東萊郡跟海賊管承商談互市,同時暗中調回太史慈。

又令禰衡入兗州,務必要借士民百姓輿論之力讓劉岱暫時罷兵。

同時準備了相應書信,遣張飛和張紘前往琅琊郡向臧霸借兵,順帶南下給陶謙傳信。

劉備又親自去臨淄城學堂延請劉琰,讓劉琰跟太史慈連夜前往陳國求訪陳王劉寵。

田豐也帶了幾個護衛前往鄴城。

一應諸事,都妥當安排。

末了。

劉備又遣人給幽州牧劉虞送信,讓劉虞能護住中山國和常山國。

城頭。

劉備和鄭平同立城牆邊。

看着黃昏天際,劉備忍不住感慨:“顯謀啊,天下紛亂,羣雄並起。我想以青州來平衡這天下勢力,難啊!”

袁紹僅僅一個連環計,就令劉備焦頭爛額,不得不謹慎應對。

而應對的方式,依舊還是借力打力。

這讓劉備感到一陣陣的無力感。

青州,還是太弱了!

若非鄭平能將各方勢力整合,合縱連橫、借力使力,劉備想以青州這個凋敝之地來平衡這天下勢力,幾乎是不可能的。

鄭平輕搖着羽扇,眉宇間不似劉備愁苦,雙目炯炯更顯睿智。

“使君之志,立於天下之間,若不難,又如何能顯得使君的本事?”

“以凋敝青州,斡旋天下勢力於掌心,就如昔日窮弱秦國推演六國大勢一般,能定大勢者,就能定天下。”

“天下間的賢才俊傑,善謀者不少,但善勢者卻不多。不是我狂言,這天下間善勢者,無人能出我之右!”

鄭平氣息泰然,言語之間,羽扇揮舞,指點江山於眼前,說不盡的瀟灑自如。

受鄭平言語觸動,劉備心中的煩憂少了不少:“有顯謀相助,是我一生之幸啊。”

閒聊間。

劉備提到了送往荊州的五車左伯紙書:“顯謀,恕我冒昧,你是如何在短時間內抄錄出那五車左伯紙書的?”

“之前的《汜勝之書》《四民月令》也是如此,更令人奇怪的是,這些字跡又十分相似。”

這個疑問,劉備深藏許久了。

但因爲涉及到鄭家的秘密,劉備也不便多問。

剛纔閒聊到送往荊州的五車左伯紙書時,劉備再也忍不住好奇。

鄭平搖扇一笑:“我本以爲使君早已問過家父,所以對這些都不好奇,原來使君一直不知啊?”

劉備搖頭:“這屬於顯謀的家族秘密,我又豈能隨意打探?顯謀若有顧忌,就當我隨口一說,不必答覆。”

鄭平輕笑:“這也算不得什麼不能說秘密。若非青州的糧食尚不能自給自足,我早已將這秘法推廣了。”

“當初左伯外出避難時,我將左伯紙工坊的匠人還有造紙的器物都買下來了,同時也徵得了左伯的同意:他提供造紙技術,我則將其繼續冠名左伯紙。”

“有了左伯紙後,我便另外增設了印刷工坊,用膠泥刻字,燒製了大量的泥活字,用於排版印刷。”

“使君可以將泥活字理解爲一個個的官印,一泥一字,用的時候將其排版成句,然後沾上油墨拓印在左伯紙上。”

“以鄭家工坊目前的印刷水平,印刷那五車書,大概也就需要三個月的時間。”

劉備吃了一驚:“僅僅三個月就能印刷那五車書?倘若人工抄錄,這三年都未必能完成啊!”

鄭平笑道:“若真的需要三年時間,我又怎捨得送給劉表五車書啊?”

“但這五車書到了襄陽,卻足以讓劉表看到使君的誠意!”

“畢竟這五車書,即便是賣給劉表也能得到不少錢糧,更何況使君只是贈書、借糧!”

贈書,是不需要劉表還書的。

但借糧,劉備是需要還糧的。

贈書是私情,借糧是公事。

除非劉表不想要他那八駿名頭了,否則就斷無可能拒絕劉備借糧的要求。

劉備心中的煩憂又少了幾分,半開玩笑地道:“顯謀,如今你已經是青州別駕了,難道真準備讓孔相的女兒如約等上三年啊?”

“不如選個良辰吉日,也迎娶了如何?”

鄭平搖頭:“還是再等等吧。這準備充分一點才能讓阿素留下更美好的記憶。”

“青州如今還沒有真正的立足世間,倘若因爲婚事而耽誤了公事,既會給阿素留下遺憾,也會讓青州徒增危機。”

“阿素亦是知曉大義的,她會等我的。”

劉備見鄭平婉言拒絕,也不再相勸。

兗州,東郡。

奉命遊說兗州名仕的禰衡,來到了濮陽一府邸,遞上了拜帖。

而在府邸內,一個面相正直剛烈的中年儒生,正在揮筆書寫。

蒼勁有力的小篆,略顯殺氣。

“門外有自稱平原禰衡,遞上拜帖。”門人將禰衡的拜帖遞給中年儒生。

禰衡?

中年儒生微微皺眉。

禰衡這個名字,最近半年在兗州名氣不小。

能言善辯,又善辭賦,還特喜歡點評各郡賢士,少有能入禰衡眼的。

但因爲禰衡名氣不小,不少士人寧願被禰衡評上“庸才”,也要讓禰衡點評一番。

禰衡若是瞧不起的,都不肯點評。

“庸才”,已經相當有才學了!

中年儒生有心不見,但又怕禰衡點評一句“無禮之人”,白白惹上污名。

想了想,中年儒生放下筆,整了整衣襟來見禰衡。

“東郡人陳宮,見過禰先生。”

“冒昧來見陳議曹,是在下失禮了。”

陳宮有些訝異的打量禰衡。

傳聞中禰衡是眼高於頂的人,豈會如今日這般謙遜有禮?

心有疑惑的陳宮,邀請禰衡入內,詢問道:“禰先生今日來,所爲何事?”

禰衡坦然直言:“如今正值春耕之時,陳議曹就忍心看着兗州士民百姓,因爲戰禍而耽誤了春耕嗎?”

陳宮眼神一凜:“禰先生如今就職何處?”

禰衡沒有隱瞞:“受青州牧賞識,如今添任州牧府勸學從事!”

陳宮斟酌着用詞:“禰先生這是想替青州劉使君勸和來了?但可惜,你尋錯人了。我只是一個小小的東郡議曹從事,還沒那麼大的本事,能阻止兗州刺史跟泰山太守之間的戰事。”

禰衡嘆氣起身:“本以爲陳議曹剛直敢言,故而不遠千里來尋訪,沒想到也是個膽怯如鼠的,看來這兗州無人了。”

“告辭!”

陳宮見禰衡一言不合就要離開,連忙收起了試探之心:“禰從事且慢,剛纔只是戲言。”

禰衡冷哼:“民以食爲天,春耕乃是國家大事,我爲民而來,陳議曹卻以戲言辱我。藏污納垢之地,不足論道!”

陳宮的冷汗都流出來了,這纔想起眼前這人在兗州可是一貫的毒舌厲嘴。

“禰從事,這事的確是我的錯,向伱賠禮了。”陳宮深躬一禮:“禰從事難道不想商討一下,如何才能阻止劉兗州暫時罷兵嗎?”

今日有事,存稿也用完了,更新晚了。

第三更今日內會補上,抱歉。

(本章完)

第143章 出使青州,此詔事關重大第254章 徵北將軍,臨淄侯劉玄德第226章 馬騰投袁,呂布欲連臧洪第182章 調虎離山,關羽計算袁術第322章 各逞手段,劉備驚人之舉第178章 破袁術謀,關羽舉兵北上第46章 陳紀教子,都是人情世故第202章 坐山觀虎,曹操喜袁術怒第284章 甘寧東進,張飛計邀黃忠第249章 長安易主,劉協的疑心病第59章 攻心爲上,鄭平長袖善舞第299章 劉備南巡,曹操陰謀得逞第267章 白袍初戰,趙雲被鄙視了第40章 孫乾到來,酒水論映人心第313章 虛虛實實,袁紹被打蒙了第146章 公孫野心,禍亂天下之舉第34章 堅壁清野,張飛的大耳刮第133章 鬼才布計,劉岱袁紹聯姻第257章 白袍添將,袁紹驚言中計咳咳,新書發了第93章 驅虎吞狼,劉備高光時刻第302章 破曹之計,鄭平遊說臧洪第322章 各逞手段,劉備驚人之舉第258章 關中旱災,荀諶欲說荀攸第273章 通敵之罪,鄭平密計初成第123章 西征之議,盧植誓破長安第301章 陷陣高順,敬英雄斥匪類第163章 乾坤難測,天下大勢已亂第160章 布策冀州,袁紹又悲劇了第322章 各逞手段,劉備驚人之舉第48章 親上加親,劉備喜得良緣第267章 白袍初戰,趙雲被鄙視了第241章 孫堅北上,鄭平佈局江東第5章 立志青州,何懼天時不在第240章 十二軍令,郭嘉陷入混亂第38章 察民疾苦,寒微亦有人傑第196章 幽州驚變,劉備面臨抉擇第225章 謀士對弈,各掌天下大勢第79章 大漢良將,忠臣心在社稷第11章 師出同源,權謀蘊藏機變第82章 劉備震怒,心無百姓爲賊第81章 義馳北海,東萊郡太史慈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43章 借古諷今,論官尸位素餐第28章 選將練士,關羽孤傲依舊第293章 領左將軍,劉備開府治事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16章 贈字瑾瑜,鄭平盛讚劉備第104章 賢才來投,劉備聲名漸起第192章 南下琅琊,鄭平忽悠曹嵩第52章 漢家宗親,青州劉氏底蘊第164章 劉備議政,處處都要錢啊第314章 圍魏救趙,鄭平算敵所算第313章 虛虛實實,袁紹被打蒙了第101章 剛毅大節,關羽拜師盧植第240章 十二軍令,郭嘉陷入混亂第253章 大賞特賞,劉備得青徐揚第273章 通敵之罪,鄭平密計初成第124章 南北之勢,結盟袁術陶謙第73章 聲名鵲起,賢士兼濟天下第122章 焦心熱中,田豐初見劉備第152章 計定荊豫,劉備納策破局第238章 先登破營,袁術倉皇敗逃第241章 孫堅北上,鄭平佈局江東第233章 十八萬兵,袁術自信爆棚第342章 四營亂陣,袁紹被烏桓坑第214章 董卓封公,三足鼎立之勢第34章 堅壁清野,張飛的大耳刮第319章 斬殺顏良,袁紹遷都鄴城第308章 南陽賈詡,奪取荊州之策第199章 四海皆驚,公孫瓚殺天使第245章 軍爭之外,鄭平以計誘之第237章 人心盡失,袁術又作死了第97章 昭烈之勇,劉備大敗徐和第109章 劉備南下,諸葛瑾的震撼第197章 劉備重義,易侯統領四州第86章 劉備傳檄,君子行以大義第59章 攻心爲上,鄭平長袖善舞第191章 第三帝都,劉備決意建城第118章 出使青州,沮授舉薦田豐第139章 巔峰皇甫,關羽麴義瀕危第267章 白袍初戰,趙雲被鄙視了第116章 雙魚濡沫,劉備迎娶郭昭第337章 劉備稱帝,決戰陰雲瀰漫請假一天第42章 入平原縣,羣英薈萃之地第225章 謀士對弈,各掌天下大勢第163章 乾坤難測,天下大勢已亂第309章 奸詐曹氏,劉備陸康論勢第259章 將計就計,荀攸反說荀諶第223章 荀攸到來,劉備聞聽噩耗第161章 舌燦蓮花,鄭平遊說劉虞第30章 高唐華家,鄭平的小迷弟第264章 袁紹得計,劉備也該敗了第29章 星漢燦爛,當聚文武義士第42章 入平原縣,羣英薈萃之地第306章 鄭平之謀,命世英才劉備第181章 奇襲匡亭,關羽義釋陳到第196章 幽州驚變,劉備面臨抉擇第193章 引資招商,鄭平糜竺論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