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招賢令

幷州太原城,南門。

一個士兵飛快的跑到城腳下,貼出了一張告示。

告示一張貼出來,就吸引了無數的百姓,百姓們蜂擁而至,頓時將告示周圍,圍得水泄不通,望着城牆上的告示,百姓眼中都露出一絲好奇。

“快念,快念,快念……”

“寫的什麼呀,出了什麼事情?”

“讓一讓,讓一讓……”

“不要擠,不要擠……”

一大羣百姓,亂成一團,都想要知道城牆上剛剛貼出來的告示上寫的是些什麼內容,因爲大多數的百姓都是大字不識一個,只能是聽張貼告示的士兵念出來,因此拼命的往裡面擠去,想要聽得見告示上說了些什麼。

“安靜,安靜……”

牆角下,士兵大聲吼道。

頓時,周圍的百姓都平靜了下來,無論是站在裡側、外側的百姓都口不做聲,等待着士兵宣讀告示上的內容。

“平北將軍高肅,佈告四方豪傑,今天下不寧,亂賊四起,特招募精壯驍勇之士,擴充軍士,保家衛國,鎮守一方。同時,頒佈招賢令:其一,於城東校場,佈下演武臺,凡有意者,皆可到城東校場報名。只要自認爲勇武剽悍,武藝出衆者,皆可參與,經過選拔之後,若有能力出衆者,便可以挑戰將軍高順、張燕。”

“凡能夠戰勝高順、張燕者,都將被授予軍中將領職務,官職皆不低於校尉,次者封偏將軍,能力出衆者可封將軍。”

“其二,平北將軍於太原特置招賢館、醫學館、科學院、武研院。招募工匠、醫者,其中出類拔萃者皆可授予官職、重金。”

“凡招募之人,不論出身,凡我大漢子民,皆可參與。”

士兵唸完了招賢令的內容,眼中也閃過一絲炙熱。

告示中說得清清楚楚,只要能夠戰勝高順、張燕,至少可以被任命爲校尉,更有甚者可以封爲偏將。

誘惑,**裸的誘惑。

他從小家境不好,而且武藝也算不上是有多高強,他知道,自己是抵擋不住高順的,但他自有一套關於守城、守關的方法。他敢說,這天下沒多少人可以正面攻破他防守的城池、關隘。

貼完告示以後,他就朝着校場的方向大步走去。

招賢令上的內容,對於百姓來說簡直就是天大的餡餅,所有的百姓聽了告示上宣佈的事情,都熱血沸騰地議論起來。

“嘖嘖,王大爺,你說這上面寫着的是真是假?這天底下還有這等好事?”

“呵呵,我告訴你,我孫兒便在這高大人手下當兵,前兩日他回來的時候,居然領回了,半斤肉,一斗米,說是高大人犒賞全軍的,這兩天我可是美美的吃上了幾頓。”

旁邊一個十七八歲的乾瘦小子撇了撇嘴道:“這點東西算啥,你可瞧好吧,俺聽人說啦,在高大人的軍隊裡,每個月都有一次叫什麼大檢軍的,前百名最爲出色者,能領大錢一百文,上好的小米兩鬥,豬肉一斤!那頭十位更是了得,說出來能嚇死你!給大錢一千,米肉翻倍不講,還有一壺酒哩!”

“就是就是,我也聽我那大舅說了,確有其事。這年頭要是能有一餐飽飯真他孃的不易,來這之前,俺們那邊能吃的只剩下人,還是高大人這兒好啊!”

“誒,老李頭,你不是曾經幹過鐵匠嗎?何不去試一試?”

一個五十來歲的人看着招賢令上的字,眼神裡還帶着一絲激動。

雖然授予工匠的官職基本上都是象徵意義的,但這絲毫不影響對工匠技師的吸引力。在古代,工匠、醫者和商人的地位是最低的,如今有這樣一個機會,他怎麼能不去試一試?

圍觀的百姓指指點點,不時發出羨慕讚歎的聲音。

鬍鬚花白的老者跑回家中告訴家人,而身體強壯,覺得有點能力的人則飛快的朝城東校場跑去……

這樣的場景,在雁門、上黨、西河、上郡等處也在上演着。

上郡

“可授...予...官職、重...金。”

在斷斷續續的唸了不知多少遍之後,這個年輕人的眼裡迸出了一絲精光,然後背上了包袱,毅然地往太原的方向行去。

西河郡

一個身長九尺,虎背熊腰,腰間還暗藏這三個流星錘的大漢,眼睛一直盯着招賢令看。過了一會兒,他離開了西河,口中還喃喃念道:“孃的!終於有個地方能吃飽飯了,俺得快些去,不然到時候他不收人了可咋辦?”

上黨郡

“我兒,你是不是有什麼心事?”

一個年紀二十來歲的青年,他的臉上充滿了一絲慌張,但問話的是他的母親,雖然自己不是她親生的,但他卻不敢隱瞞,於是就將招賢令的事情給母親講述了一番。

他的母親是一個老婦,她沉默了一會兒,然後說道:“我兒年少得志,二十歲擔任京兆尹功曹,又兼任鄭縣縣令。在任不久,又舉孝廉,升任漢中府丞,在職之處,無人不稱道,無人不欽佩敬仰。”

青年呵呵一笑,沒有接話。這是他到目前爲止最值得自豪的事情,但在母親面前,卻不敢表現的太過驕傲。

老婦話鋒一轉,說道:“老婆子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活不了多長時間,有你這樣的孝順兒子,死了也值。但你不一樣,你好歹是二十五六歲的人了,大丈夫怎可不想着出人頭地?既然你想去,就去吧!”

“母親,這...”

“呵呵,我兒心中所想都寫在了臉上,這上黨之地你也看到了,百姓個個是安居樂業的,聽說那高大人便是於此處起家的,想必他也是個愛民如子的好人,我兒大可去一試。”

青年臉上浮現一抹尷尬,這幾日他見到了上黨的繁榮,也試想過高肅是個怎樣的人,他眼下也才二十五歲而已,正是一展抱負的時候。

如今正好有一個機會擺在他的眼前,而母親又全力支持他,所以他準備去試一試。片刻後,他重重地點了點頭。

雁門郡

現任雁門郡的太守是當初的西河郡從事徐邈,而郡丞是一個太原人,名叫郭縕,郭縕是一箇中年人,他的父親郭全曾任過大司農,所以郭縕的家境還算是不錯的。他還有一個兒子,郭縕自小就教導他習武、讀書,這也使得他的兒子文武雙全。今年,他的兒子正好二十歲,郭縕正想給他的兒子某一個出路,他兒子從小臂力過人,又喜歡讀兵法之類的書籍,所以去投軍是最好的。

郭縕今日一知道招賢令的事情,就立馬回家將這件事告訴給了他的兒子,畢竟這還得看他願不願意去投軍。

“我兒,你意如何?”

郭縕的兒子沒有一點兒猶豫,當下就說道:“父親,孩兒願往!”

第305章 馬臺案(上)第19章 談論世家第67章 調兵遣將第317章 江東事第251章 斬顏良第223章 曹操的行動第211章 如此君臣第129章 匈奴(下)第162章 擁美入眠第253章 袁紹的想法第121章 生病(下)第106章 司馬氏第86章 三英戰呂布(下)第160章 鏖戰第221章 飛熊第295章 進位第293章 回京第135章 伏擊(中)第77章 救援第22章 十常侍亂政第225章 壺關第167章 陽謀(下)第266章 戰文丑第274章 漳河之戰第138章 賀喜第297章 飛逝第215章 東歸第33章 神醫華佗第231章 憂慮第19章 談論世家第141章 分歧第80章 溫酒斬華雄(上)第62章 幷州牧第263章 天水麒麟兒第167章 陽謀(下)第192章 鳳儀亭第168章 被圍第108章 司馬懿(下)第227章 中計了第263章 天水麒麟兒第199章 涼州將亂兮第109章 漣漪第241章 夏侯涓第127章 匈奴(上)第231章 憂慮第83章 人中呂布(上)第275章 漳河之戰第209章 長安城破第326章 平西涼第230章 屈辱第13章 蔡邕歸京第30章 長亭送別第191章 間隙第198章 董卓之死第328章 轉戰洛陽第150章 爭議第260章 取名第100章 難題第73章 郭嘉會友第143章 內鬥(下)第166章 陽謀第273章 漳河之戰第36章 何進之死第229章 郝昭第79章 關西華雄第178章 連弩之威第143章 內鬥(下)第228章 河內之圍第265章 再臨鄴城第3章 南陽求援第102章 勸降徐榮第53章 攻克太原(下)第182章 廢奴令第194章 請罪第267章 文丑敗退第213章 反應第158 影響第143章 內鬥(下)第203章 張繡第140章 援兵第166章 陽謀第42章 守關(下)第245章 犯境第199章 涼州將亂兮第113章 府兵制第260章 取名第301章 棄城第265章 再臨鄴城第52章 攻克太原(上)第76章 孫堅兵敗虎牢關第106章 司馬氏第101章 遷徙第253章 袁紹的想法第202章 將計就計第161章 跟隨第116章 新弩第249章 戰顏良第236章 險戰第35章 難兄難弟第220章 又見澠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