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馬鈞

幷州刺史府的大堂中,站着一個青年。

青年的歲數不大,也就二十多歲,身材略矮,約一米六五左右。然而,青年身體魁梧壯實,如同一座小山站在大廳中,給人孔武有力的感覺。而且,青年垂下的雙手粗擦厚實,顯然是長期擺弄一些工具、器械造成的。

高肅臉上帶着笑容,走到青年面前,眼中閃過一絲欣喜,朗聲問道:“先生便是馬鈞?”

“先生?”

馬鈞聽見高肅對他的稱呼,臉色漲紅,有些激動。

“咳咳……”

馬鈞輕咳兩聲,說道:“拜..拜..見大..人,馬鈞..不敢..稱..先生..二字。鈞..遠..道而..來,就..是聽說大..大..大..人廣招各種人..才,只要是..有一技之長的..都..都..招募,因..此特..來..來..太原出..仕..爲..官的。”

馬鈞好不容易纔斷斷續續地說完這段話。

“哦?這真是太好了!”

高肅滿意的笑了笑,說道:“馬先生請坐!”

對於馬鈞,高肅的印象比較深刻。

馬鈞可是中國古代科技史上最負盛名的機械發明家之一。他年幼的時候家境貧寒,自己又有口吃的毛病,所以不擅言談。但他卻精於巧思,後來在魏國擔任給事中的官職。

他製造了指南車之後,又奉詔制木偶百戲,稱“水轉百戲”。

接着,馬鈞又改造了織綾機,使工效提高了四五倍。馬鈞還研製了用於農業灌溉的工具龍骨水車,此後,還改制了諸葛亮的連弩,將連弩的功效提高了五倍以上。

如此傑出人物,竟然跑到太原來了!

一聽到這個消息,高肅就立馬趕來要見一下馬鈞。

有道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馬鈞不管是在製造軍事方面還是民生方面的東西,都是一等一的,像馬鈞這種人才,收爲己用是損人利己,被其他諸侯使用是損己利人,只能是收歸己用,不能爲他人所得。

每一個士兵自身的戰鬥力是有上限的,或者說身體只能達到一定的限度,當身體的能力達到一定的地步後,想要再往上提升幾乎是沒有可能。因此,必須要藉助外力增強士兵的戰鬥力,毫無疑問,技術的革新是最適合的。

後世有一句話: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科學技術的發展,能迅增強戰鬥力,這句話用於馬鈞身上,絲毫不爲過,使用科學技術來增強戰鬥力,效果會更明顯,也更有效。

馬鈞對高肅也很好奇,他正在坐的椅子,聽說就是高肅發明的,這椅子製作雖然簡單,但卻是十分巧妙,比跪坐舒服多了。

高肅看着馬鈞,眼中閃過一絲笑意,出聲問道:“馬先生,我想了想,太原空缺的官位都不適合你,畢竟擔任一方縣尊,或者是衝鋒陷陣的武將,都需要一定的能力才行。所謂術業有專攻,馬先生善於發明創造,我欲將聘請先生爲科學、武研兩院的副主事,兼領典農校尉,專門爲我軍打造軍械,或是爲百姓打造民生所用器具,如何?”

典農校尉,掌管農業生產、民政和田租。

說實話,這個職位根本不適合馬鈞,但這時候也沒法整出工部尚書之類的官職出來,高肅一時間也找不到一個合適的職位給他,但招賢令上寫的很清楚,會適當給予官職,既然馬鈞都被任命爲兩院副從事了,那他怎麼也得有一個正規一點的官啊,所以只好“兼領”典農校尉了。至於馬鈞那口吃的毛病嘛..無妨!這又不是什麼治不了的絕症,咱有華佗這個神醫在身邊,區區口吃而已,人華老神醫還不是小菜一碟的事?

馬鈞沒有想到他和高肅初次見面就被任命這麼重要的職位,但這也很符合馬鈞的意願,比起當那些縣官,他可能會更喜歡發明創造。

古人說士、農、工、商,所謂開科取士,爲國謀才,是對士人的推崇。

四種人中,讀書的、務農的、做工的、從商的,讀書爲先,農次之,工再次之,商人最後。高肅這麼做是爲了提高工人和商人的地位,至於爲什麼,後世已經給出了答案。

馬鈞起身走到大廳中央,雙手舉過頭頂,朝高肅深深地揖了一禮,一氣呵成,大聲的說道:“馬鈞拜見主公。”

高肅笑着雙手虛擡,示意馬鈞站起,說道:“馬先生請坐。”

馬鈞心中興奮,卻也知道這時候不能得意忘形,一連深吸幾口氣,平復了內心激動地心情,馬鈞臉上的紅暈才逐漸消退。他神色嚴肅,朗聲說道:“主公,鈞字..德衡,主公..稱呼鈞的..字即可,您..您..稱呼“先生”..讓..馬鈞愧不..不敢當。”

高肅點點頭,馬鈞是一個值得培養的人,眼下挑選將官的事情也準備的差不多了,幾番考覈,已經淘汰了許多人,是時候去看看了。

高肅和馬鈞又聊了幾句就令人將馬鈞帶下去休息去了,隨後,便命人叫來了郭嘉和程昱。

片刻後,二人一同來到了大堂。

程昱、郭嘉先向高肅揖身施了一禮。

高肅擺擺手,示意二人坐下談話。

接着,高肅向程昱問道:“公與先生還有多久纔回來?”

“稟主公,裴潛三日前就已經前往西河,公與應該還有三五日纔到太原。”

因爲招賢令的事情,高肅這邊需要人手,所以就讓裴潛前往西河去替回沮授,順便也鍛鍊一下裴潛的能力。

“那這回報名招賢館和演武的人有多少?”高肅又問道。

程昱看向了身邊的郭嘉,這個數據是由他來統計的。郭嘉深深嘆道:“主公,這次報名演武的人倒是超過了兩百人,經過初選,還剩下三十人準備由主公親自審覈;可招賢館那邊就不太好了,要說有人慕名而來,自然還是有的,不過大多都是平庸之人,就連招賢館內普通的測試都通不過,可以說進來多少人出去也多少人。”

高肅聞言臉色一滯,看着郭嘉的目光滿是懷疑,不相信道:“怎麼可能,天下寒門士子千千萬萬,其中不乏能人異秉,再者我的要求也不高,只要有點真才實學就行,怎麼可能一個有才之士都沒有?”

郭嘉咧了咧嘴,緩緩的說道:“天下寒門士子不少,可是主公現下的聲望尚不及袁紹、袁術等人,要讓天下寒門不遠千里前來幷州恐怕有些困難。不過要說有才之士嘛,仔細一想,倒還真有一個。”

“他叫什麼?”高肅急不可耐地問道。

郭嘉卻是沒有一下就說出來,反而是兩眼直盯着高肅。

高肅暗罵了一聲,他哪裡不知道郭嘉想的是什麼,也沒有和他計較,說道:“快說,待會兒我給一壺貴妃醉酒。”

郭嘉這才綻開笑容,口中還說道:“謝主公賜酒。”

看他那樣子,就連不苟言笑的程昱都翹起了嘴角。

換了一副鄭重的樣子,說道:“主公,那個人名喚杜畿,京兆杜陵人,年僅二十五歲,是個孝子,除了用兵方面稍差了一點之外,其他方面都很不錯,據錦衣衛來報,此人在五年前就擔任過京兆尹功曹,治政方面很有一手。”

高肅對杜畿的認識僅限於他是滅吳大將杜預的祖父而已,沒想到郭嘉對他的評價居然這麼高。

仔細想了想,高肅道:“既然你這麼推崇這個杜畿,那他就應該是個有實學的人,但是倘若一開始就給他高官厚祿的話,難免其他人會不服,就讓他暫時前往陽曲縣當個縣令吧。”

程昱和郭嘉也是深以爲然的點了頭,他們兩個可以不在乎這些,但幷州轄下的那些官員會怎麼想,這就不是他們可以控制的了的。

程昱扶了扶長鬚,說道:“聽聞主公適才接見了一個叫馬鈞的人,還任命他爲典農校尉,雖然只是領取俸祿,但這涉及幷州的農業、田租,不可兒戲啊。況且一個馬鈞前來求官,主公就給予這樣重要的職位,若是再有其他人投奔主公怎麼辦?主公剛纔不是才提到過杜畿嗎?還請主公三思啊!”

高肅搖搖頭,笑着說道:“仲德你多慮了,這兩件事不可一概而談。”

程昱說道:“請主公解惑!”

高肅笑道:“仲德公豈不聞千金買馬骨,我需要用馬鈞來樹立一個典型,讓所有的人都知道投奔我會得到重用,哪怕是工匠、醫者也是一樣。何況馬鈞不過是領典農校尉的俸祿而已,過段時間可以再調動嘛。不過,若是以後有人前來投奔,就需要考校真實能力了,根據真實本領確定擔任什麼位置。”

頓了頓,高肅繼續說道:“奉孝你回去後,立刻借錦衣衛宣傳此事。務必要讓幷州,甚至是中原的人都知道這件事情。具體宣傳的事情,奉孝可以和仲德公商議,錦衣衛最適合宣傳這種事情。”

程昱和郭嘉聽後,讚歎道:“主公深謀遠慮,我等佩服。”

高肅笑了笑,默然不語。

第246章 勝敗第149章 徐州第12章 連鎖反應第45章 謀取幷州第32章 司馬家族第54章 國士待之第143章 內鬥(下)第237章 激戰第298章 臧霸第273章 漳河之戰第233章 戰書第108章 司馬懿(下)第75章 鏖戰虎牢關第8章 尋訪賢士第136章 伏擊(下)第185章 紙與書(上)第176章 子龍(上)第148章 形勢(下)第63章 幷州內政第99章 敲詐董卓(下)第191章 間隙第324章 平西涼第269章 漳河之戰第327章 水淹于禁第319章 于禁奪營第8章 尋訪賢士第150章 爭議第55章 甄家的投效第21章 郭嘉歸心第98章 敲詐董卓(上)第11章 武宣卞氏第176章 子龍(上)第12章 連鎖反應第274章 漳河之戰第28章 漢帝駕崩第104章 公明第91章 追擊董卓第113章 府兵制第19章 談論世家第207章 人心惶惶第128章 匈奴(中)第10章 財政危機第303章 曲阿小將第70章 十八路諸侯第171章 廣平之戰(上)第171章 廣平之戰(上)第87章 羣英會(上)第21章 郭嘉歸心第51章 攻城前夕第25章 回到洛陽第293章 回京第192章 鳳儀亭第44章 初平二年第209章 長安城破第34章 陷陣營和錦衣衛第170章 中伏第295章 進位第101章 遷徙第237章 激戰第313章 江東事第64章 收禮第8章 尋訪賢士第308章 馬騰歸降第29章 劉辯即位第324章 平西涼第66章 各路反應第262章 起兵第77章 救援第242章 上京第267章 文丑敗退第128章 匈奴(中)第250章 算顏良第46章 春色滿園第274章 漳河之戰第185章 紙與書(上)第240章 巧退曹操第92章 天下不可無公第37章 董卓霸京師第83章 人中呂布(上)第153章 出兵第99章 敲詐董卓(下)第198章 董卓之死第257章 劉協封官第78章 問罪第328章 轉戰洛陽第234章 開戰之前第144章 前奏第126章 雪停了第293章 回京第101章 遷徙第3章 南陽求援第198章 董卓之死第133章 肥羊第302章 太史慈第208章 攻城開始第287章 袁紹之死第24章 洛陽時局第312章 甘寧來降第14章 蔡府風雲第261章 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