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田豐之計

第480章 田豐之計

四月初,陳暮過了黃河,然後再過馬頰河抵達平原縣。

在歷史上,黃河下游地區水系複雜,縱橫交錯,有徒駭、太史、馬頰、覆釜、胡蘇、簡、絜、鉤盤、鬲津等九條大型河流。

注意,這還只是史書上記載的九河,在九河之外,還有大量的支流細水,盤根錯節,形成一片澤國。

漢朝的地理與兩千年後的地理截然不同,至少光黃河位置就差了七八十公里。

因此正是依靠黃河下游複雜多變的水系,倚仗青州強悍的水軍,以及前些年兩岸修建的多處堡壘、河渠、營寨爲防禦支點,將袁紹大軍拒之門外。

從高唐過去之後,就已經能夠感覺得到戰爭的氣息,來往道路上,經常能夠看到大量碉堡營寨等防禦工事,還有大股青州士兵四處遊弋、巡邏、警戒,對來往的行人進行盤查。

據說這兩年已經鬆了許多,爲了做生意,將食鹽賣出去,放寬了冀州與青州來往限制。在前兩年戰爭最嚴厲的時候,別說行人商賈,就連當地百姓也被遷移南下。

正值四月晚春,草長鶯飛,一行人在官道上緩緩前行,還未到日中,路上車馬來往、行人頗多。

有單衣布履的儒生,有衣服文采的商人,也有穿着黑衣或白衣的黔首平民。因爲世道不寧、道路不靖,行人多隨身佩戴短刀、長劍,見到車隊,都會避讓開。

倒不是普通百姓害怕權貴,而是見到馬車上有老者,漢人尊老深入骨髓,道路上遇到老人,即便不認識,也會拱手行禮以示尊敬。

越靠近城池,這種戰爭的氣氛就越加濃郁,一列列穿着紅甲的漢軍士兵在城外穿梭,有的出城往北去,有的在城外附近巡邏,還有的站在城門口值守,來回巡視着進城的每一個人。

那嚴厲如箭的目光以及搜查貨物時的認真態度,彷彿在提醒過往的每一個行人——現在是戰時。

“止步!”

站在城門口值守的門侯厲聲喝止,他早就注意到了這支隊伍,這些人人人都騎馬,還有兩輛馬車,雖然看着沒帶什麼貨物,但腰挎的刀劍與馬側懸的弓弩,就已經證明了他們絕非一般人。

阿大阿二張龍趙虎等人一直擔任陳暮的貼身侍衛,見到這情形,正準備掏出官印證明他們的身份,哪料到陳暮卻淡淡一笑,對門侯道:“軍侯有何事?”

門侯打量了他們一眼,指着他們誇下馬側的弓弩嚴肅說道:“弓弩乃禁品,禁止攜帶入城,你們是哪來的?有照身帖否?”

照身帖就是秦朝時期的身份證,

由商鞅發明,除了沒有照片以外,和後世身份證差不多。

只是非信息時代,這東西太容易僞造,實際意義不大。

不過青州規定,凡是要外出本縣的百姓,都必須去官府申請報備,申請通過之後,當地官府會發一張特別通行證,就是青州獨有的照身帖。

這種照身帖是由特殊材料和特殊工藝製成,仿製非常困難。而且上面還會蓋有官印,如此一來,想要僞造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同時普通百姓很難弄得到,只有達官貴人才能用得起。

別看平原縣外人來人往穿梭,但實際上大部分都是本縣人,本縣人自有一套身份識別,有鄉老開具的證明。

因此高唐與平原的食鹽產業生意往來,多有本地大家族參與,基本都是熟面孔,而陳暮他們是生面孔,且帶了違禁物品,自然引人關注。

陳暮是青州表面上的老四,實際上的老二,出門自然不用帶什麼照身帖,每次穿縣過郡,用他隨身帶的官印就行,不過這一次他並不想這麼做,這裡已經不是後方,而是前線,所以他想暗訪一下,看看戒備如何。

當下他向着阿大招招手,阿大會意,向前走幾步,從懷裡掏着什麼。

門侯以爲他們是在掏照身帖,便回頭看了眼已經悄然圍攏過來的士兵,示意他們放鬆一點,至少這些人並沒有把手放在武器上,還沒有發現他們有什麼太大的攻擊性。

阿大走過來,從懷中取出一個袋子,掂量掂量,給門侯遞去。

門侯接過來瞬間就覺得不對勁,袋子裡傳來的觸感硬邦邦的,絕對不是照身帖,打開一看,頓時臉色大變,擡起頭,看到陳暮笑眯眯地看着他。

“這是何意?”

門侯捏緊了手中的袋子。

“一點心意。”

陳暮微微一笑:“還請軍侯通融一番。”

“哼!”

門侯冷哼一聲道:“想賄賂我?抓起來!”

“誰敢!”

阿大阿二,乃至徐榮他們頓時將刀劍拔出。

城門口的士兵反應迅速,全都舉起長矛,將衆人團團圍住。

遠處巡邏的士兵注意到不對勁,飛快地往這邊趕。

附近百姓紛紛避開,以免惹禍上身。

見事情鬧大,閻忠看了眼陳暮,想知道他會怎麼收場?

要知道,這次來前線,陳暮打的主意就是學秦國換白起,玩的就是攻其不備。

若是在這裡就暴露了身份,那陳暮的臉可就丟大了。

然而陳暮絲毫沒有擔心,只是笑着說道:“軍侯誤會了,我想讓軍侯看的東西並不在表面,而在下方。”

“下方?”

門侯皺起眉頭,見四周士兵涌上來,已經將他們團團包圍,倒也不懼怕,便打開袋子,伸手進去摸。

過了片刻,他就摸到了一個四四方方的東西,正想取出來,就聽到耳邊有人低聲道:“你一個人看就行了,不要讓別人看見。”

門侯瞥了眼身前的這個文弱書生,雖然心中不在意,但還是將東西取出來後,放在懷中瞅了一眼。

這一眼,臉色變得比剛纔還快,手忙腳亂地把東西塞回袋子裡,擡手就要行禮。

陳暮卻擺擺手道:“行了,不要暴露我的身份。”

“唯!”

門侯就不敢再行禮,只能低聲應道:“見過四將軍。”

他不認識陳暮也不知道該怎麼稱呼他,但他知道在軍中,大多數青州老卒都稱呼張飛爲三將軍,偶爾也會提到傳聞中的那位四將軍,所以乾脆也跟他們一樣這麼稱呼。

陳暮笑了笑,問道:“我們可以進去了嗎?”

“自然。”

門侯將袋子還給阿大,不停地對周圍士兵擺手道:“有照身帖,檢查無誤,放行!”

陳暮轉身回到馬車上,車隊再次啓程。

路過門洞的時候,他又忽然掀開窗簾轉頭對那門侯說道:“你叫什麼名字?”

門侯心中一驚,貴人問自己名字,不知是福是禍,但又不得不回答,只能硬着頭皮道:“文稷!”

“呵呵。”

陳暮笑了笑,放下了馬車上的門簾,坐回了車內。

文稷看到馬車緩緩駛進了城中,二十多人隊伍慢慢消失在了人羣裡,心中難免忐忑不安。

傳聞青州的四將軍陳暮向來治軍極嚴,手段殘酷,曾有跟隨多年的老兵犯了罪,其當着所有老兵的面揮淚斬之,一時間軍紀爲之清明。

現在自己將他攔在城外,雖然並沒有什麼失禮的舉動,可誰又知道會不會被他記在心裡,嚴懲一番呢?

想到這裡家鄉多年戰亂,不得已舉家逃到濟南,又爲餬口參軍入伍。

家中妻已懷孕數月,父母皆已老邁,全靠自己贍養自己作爲頂樑柱若是出了變故。

一時間文稷竟有些患得患失,心中憂慮難安。

平原縣城離鄃縣前線已經不足五十里,各地兵馬調派往來,儼然一座軍鎮。

但食鹽的運輸買賣依舊阻止不了它成爲軍商兼併的交通樞紐城市。

青州的食鹽賣向天下,幽州的公孫瓚,邊境的烏桓人,塞北的鮮卑人,哪怕是敵對的袁紹,也照賣不誤。

民以食爲天,作爲兩大生活必需品,如果古代糧食排第一的話,那食鹽就絕對排第二。

在有利可圖之下,民間的食鹽交易並沒有得到禁止。

袁紹雖然知道這樣做是給青州賺錢,但他又沒辦法,天下三大鹽產地,加上青州新開闢的鹽場,冀州沒有一個。

若是渤海郡還在的話,倒可以在渤海利用原始煮鹽法制海鹽解決需求,可現在渤海已經被佔領。

如此一來,他也只能捏着鼻子認下,除了謀求它法之外,也在積極嘗試擊敗青州。

車隊緩緩行駛在街道上,商業的發展必定帶動地方經濟的蓬勃。

街道上人來人往,招牌林立。雖然偶爾有排着長龍,踩着整齊劃一的腳步行走在街道上的士兵,但他們並不騷擾百姓,雙方相安無事,並無交集。

陳暮一路看在眼裡,心中做了一些計較,馬車緩緩駛向了平原縣的國相府,平原縣是平原國治所,城內不僅有縣府,還有郡府。

此時正是下午,田豐忙完了今日的安排,準備召集一些城內的大族商量一些事情,忽然聽到外面有人報陳暮來了,十分驚訝,連忙跑出來迎接。

“元皓兄!”

“子歸。”

二人在府邸門口互相行禮,哈哈大笑。

陳暮踏步上了臺階,左右看看,說道:“外面人多眼雜,進去一敘。”

“嗯。”

田豐就領着陳暮進來,過了前庭,就到了外廳,閻忠徐榮跟着,四人分列而坐。

若是老於世故之輩,雖然兩個人目前的職位都是太守,但以陳暮的地位,圓滑之人會請他坐在上首纔對。

但田豐剛而犯上,是那種不喜歡人情世故的人,因此根本就沒有去想這些東西,直接坐在了主位上,陳暮若是有法正那麼小肚雞腸,估計當場要把田豐恨上。

不過陳暮心思深沉,當然不會做這種無厘頭的計較,笑呵呵地坐在下首第一位,開口敘舊道:“元皓兄,有些年未見了,弟甚是想念。”

田豐笑道:“子歸,你怎麼忽然來了平原?這二位又是?”

這兩年陳暮已經很少在前線,都是處理內政以及徐州那邊的事情,對於他的忽然到訪,田豐覺得有些奇怪。

陳暮介紹道:“這是關中遷移來青州避禍的隱士,閻義先生及義子徐正,我知二位大才,特請他們二人出山相助,入仕青州。”

“見過使君。”

二人向田豐拱手行禮。

閻忠其實跟劉備見過面,當初他和董卓跑去劉備那說一起對付袁紹來着。

不過那都是八年前的往事了,先不說八年的時間已經讓閻忠更加蒼老,單說僅僅一面之緣,時間又過去那麼久,除非劉備有張鬆那過目不忘的技能,不然根本不可能記住。

至於徐榮,徐榮曾經與劉備關羽都打過硬仗,但基本都是後方遙控指揮,戰場上根本就沒有近距離見過面。最近的一次就是關羽殺到小山坡下,差點把徐榮砍了,可當時雙方也是距離上百米,不可能看得那麼清楚。

所以陳暮也是放心大膽地將二人請出山來,準備開始對冀州實行軍事行動。

田豐回了一禮道:“二位有禮。”

等他們認識之後,陳暮又解釋道:“如今青州政局穩定,內部蒸蒸日上,有條不紊,因而決定北上,袁紹的事情爲大哥心腹之患,如果能夠及早除掉,自然是極好。”

“原來如此。”

田豐點點頭,從興武元年雙方大打出手,再到興武二年葛亭之戰結束,最後到今年興武四年,他們跟袁紹從開打到對峙已經對峙三年了。

這段時間他們採取的策略一直是防守姿態,消耗袁紹的實力,從各方面進行鍼對打擊。

現在,也差不多是該到了跟袁紹決一死戰,分個高下的時候。

陳暮問道:“如今前線是何態勢?”

“子歸你看。”

田豐取出一張前線地圖,招陳暮過來近距離觀看。

“二位也一同看看。”

陳暮也叫上閻忠徐榮一起過來。

雖然每個月都有戰報會送到臨淄,陳暮會負責整理這些戰報,然後派人發往洛陽,在形式上要對劉虞負責。

不過這些戰報信息肯定是落後信息,消息存在嚴重的滯後性。

戰場上瞬息萬變,在有電報的年代都能造成信息落差,更別說傳遞需要騎馬輸送公文的漢朝,因此只有親自前往前線,才能知道雙方所有情報。

四個人圍成一團,就看到地圖上清晰地標註着一大塊防區,清河國的鄃縣與靈縣爲橋頭堡,兩座城池橫在最前頭。

然後是北面的繹幕縣作爲支點,再加上後方的平原縣,四座城池形成了一個T字形,T字上頭那一橫,就是鄃縣靈縣以及繹幕連成一條線,後方那一豎,便是平原縣。

而在這個T字形附近,利用黃河下游廣袤的水系湖區作爲支撐,又有大量的塢堡、碉樓、水寨等防禦工事,一旦敵人大舉入侵,可以層層遞進,分段阻擊。

田豐對於將軍事機密就這樣給初次見面的人看心裡有些抗拒,不過既然是陳暮允許,那也就不便多言,於是指着地圖上的鄃縣道:“明公現在就在鄃縣,率兩萬兵馬,身邊有翼德良弼子經三名大將,校尉軍司馬數十人,抗擊袁紹進攻。”

又指着靈縣道:“文遠與仲達領一萬五千人鎮守靈縣,威脅甘陵貝丘,袁紹對他們恨之入骨,時常大舉進攻,皆被他們二人擊退。”

最後指着繹幕縣道:“宣高領一萬人在北面,以計較之手,引爲馳援。”

“我在平原領一萬人做後軍接應。”

田豐在地圖上畫了個大圈,繼續道:“除此之外,在四縣周邊,包括大河南岸的高唐,修有塢堡百座,碉樓哨塔千座,水寨八十,有太史慈黃忠領兵馬萬餘,河面時常有船巡視,可以保證袁紹無法從兗州攻來。”

青州目前人才濟濟,文臣武將無數,只是分散兩地,實力並沒有集中。

洛陽那邊有關羽、趙雲、管亥、武安國、韓浩、徐晃,這些都是比較出色的高級將領。其它楊奉、李樂、韓暹、胡才、關平、羅顥、李蘭、管承、王丹、張饒等數十名中級將領就不一一贅述。

而青州武將就更多,張飛典韋黃忠張遼太史慈臧霸高順牽招,大大小小數十人,連當初投降的黃巾賊徐和與司馬俱現在都已經混到了校尉的級別,中下層將領就更多,歷史上有名的沒名的,如那文謖,現在就在軍中擔任下層的一個門侯,可見青州之強大。

陳暮看着地圖,點點頭。

對於這樣的防禦佈置還是非常滿意,不能說固若金湯,但幾乎已經無懈可擊。

除非袁紹能學元首繞開這道馬奇諾防線。

但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他又沒有飛機和戰列艦,光幾百米寬的黃河天塹,就不是他能飛過來的,只要他敢動,消息很快就能傳過來。

“至於北面,則由公孫瓚伯圭在南皮、東光、修縣一帶,與袁紹的部將對峙,雙方互有勝負。”

田豐最後總結道:“總得來說,局勢有利於我們,袁紹雖然不斷進攻,想要將渤海奪回,但我們佔據地利,又互爲犄角,哪怕他兵多將廣,亦休想越鄃縣半步。”

“嗯,確實易守難攻。”

閻忠也誇讚了一句。

田豐得意地捋了捋下頜鬍鬚,這道防線正是他的手筆。

陳暮說道:“可惜防守有餘,進攻不足。太着重於守勢,只能被動挨打,難以還擊。”

田豐被澆了一盆冷水,略微有些尷尬,但還是不服氣地質問道:“哦,那子歸以爲,這般兵力分佈,應當如何?”

陳暮笑了起來,指着某處道:“若是我用兵,在此處駐守一彪人馬,也毋須太多,五千人足矣,平日裡閉門不出,關鍵時刻忽然殺出,你看如何?”

田豐順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見那處竟然是兗州境內的博平縣。

博平縣雖然在兗州境內,但實際上位於靈縣下方,跟高唐很近,亦是處於三州交界之地。

此地南面是漯水,順着漯水水道,退可以進入黃河流域,西北面是甘陵,西面是館陶,東面是高唐,可謂扼住三州咽喉,確實是兵家必爭之地。

如果在這裡佈置一軍,確實有奇效,就好像在袁紹腹地插了一根釘子,一旦袁紹又開始東進打鄃縣,博乾的兵馬就可以從西面殺入館陶,攪得袁紹大本營魏郡翻天覆地,還可以配合主力前後夾擊,有奇兵之勢。

只是田豐搖搖頭道:“此地我也曾經想過,但這裡畢竟離冀州太近,可謂一支孤軍,雖然有大河爲退路,然則實在危險,因而不能放置兵馬。”

陳暮笑了笑,沒有和田豐辯解什麼。

田豐性子直, 用的計謀也是跟諸葛亮一樣,堂堂正正的陽謀,對於這樣的奇詭之道,並不擅長,或者說並不敢用。

因爲這個計策確實很危險,跟魏延帶五千人奇襲子午谷一樣,都屬於奇兵。

如果袁紹發狠,決定不管正面,先拔出這根刺在腹地的釘子,大舉進攻的話,只五千人一座城池,未必守得住,因此奇兵有的時候或許真可以作爲奇兵用,但更多的時候,很容易成爲棄子,徒耗兵力。

“如今我們與袁紹對峙兩年有餘,從興武二年到如今興武四年,是時候與他一決高下了。”

陳暮沉吟道:“不知元皓兄有何對策否?”

聽到這句話,田豐頓時眉開眼笑道:“我真有一計,必可破袁紹之!”

“哦?”

陳暮忽然想起了街面上來往商人無數,皺起眉頭,輕聲問道:“此計,莫非是.”

?? 好久沒斷章了,我來斷個章。

??

??

(本章完)

第五十二章 三戰三勝第一百零七章 螳螂伏擊馬車第一百六十五章 破計!第五章 定策第二十三章 萬軍叢中取敵將首級第五十九章 內部的一把火第二十二章 董卓之死,王允掌權第五十六章 剛而犯上第五十二章 月涼如水第二十三章 年關將至第一百一十三章 留畫雕像第四章 推諉第八十二章 他猜到了第一十二章 母親說明第三十八章 第一波進攻古無雙,國之功勳。第四十六章 小細節第一百四十四章 敵我援軍第一百四十二章 誘餌第一十四章 此去洛陽第五章 定策第一百零六章 大宋的智慧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方會談第二百一十二章 誘餌第一十一章 董太后重病第五十二章 泰山書院第四十五章 大方向第二百二十八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第五十二章 月涼如水第三十章 東漢門閥第六十三章 玄甲重騎第一百八十八章 崩潰第三十九章鍾繇第二章 中平四年第十章 逼上梁山第五十五章 令人智熄第二百五十七章 朝堂第一百五十二章 安陽陷落第九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八十五章 炮!第四十一章 呂布,我要你的命!第一百一十章 邗溝通航第二十三章 長輩的快樂第三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三十七章 沮授第五十八章 趙雲雨夜入禹州第四十九章 孝康帝第二十八章 劉備來京第六十章 關中戰起第五十六章 剛而犯上第一十六章 有內鬼第五章 曹操的處境第五十章 關羽出征第六十一章 人命如草芥第五十七章 第二次中原大戰第五十章 關羽出征第三十章 出城死戰第七十一章 典韋第九十章 徐榮敗退第二百八十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一章 唯一的光第二十章 徐公明威震戲亭,關雲長萬軍衝陣第五十章 天下五君,離心離德完結感言第三十五章 天下無主第八十一章 埋伏第一百七十六章 孫堅遭襲第九章 羅市賊第七十章 出兵第二百八十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五章 定策第一十四章 易陽城巷戰第六十二章 關中大勝第一十九章 主簿趙琳第一百六十六章 襲城!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子歸的心機第一百二十一章 張燕第八十章 陳暮之計第八十一章 大戰前夕第三章 未來方向第五十九章 曹操無路可逃第七十五章 從地獄裡回來第二十三章 南陽之戰(完)第四十九章 曹呂之戰(感謝歆帥帥的盟主)第一百一十八章 開端第三十三章 一世人,四兄弟第三十五章 西涼亂第六十六章 朝廷諸公的援助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兵第五十五章 比四弟強多了第三十一章 陳暮辭職第二百七十一章 鄴城之戰第五十五章 你埋伏我,我也埋伏你第六十章 陳暮發動技能——萬箭齊發第六十七章 不打了第五十二章 借東風第七十六章 三股勢力第五十二章 魑魅魍魎(一)第七十五章 從地獄裡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