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大戰前夕

城破了!

隨着城門大開,南皮之戰落下帷幕。

袁紹採用了許攸的計謀,大軍四面合圍,每日瘋狂進攻,吸引守軍注意力。

然後趁機挖掘地道,最終成功突破進了城池,擊敗了公孫範。

公孫範領着殘兵敗退,往浮陽方向而去。

而在此時,浮陽方向的戰爭,也同樣進入到了白熱化,高覽領五萬大軍,向浮陽發起猛攻。

城池內,田豫關靖等人冷靜指揮,單經文則公孫續等將領拼死戰鬥,將敵人的第一波進攻成功地擊退。

但誰都知道,這波只是試探性進攻而已,接下來的幾日,高覽都是鑄造營寨,準備做長期打算。

幾天後,青州軍浩浩蕩蕩出現在了高城以北,浮陽以東。在浮陽東面二里外的山坡上,不知何時出現了幾名騎兵。

“隊長,你看那邊。”

斥候小隊指着遠處山下的叢林說道。

叢林中不時有驚鳥飛出,公孫瓚潛伏於城外森林中,他選的位置也是在浮陽東側。

因爲高覽是在西面進攻,兵法有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能分之,少則能守之,不若則能避之。”

十倍的力量才能將城池團團包圍,像長社之戰,皇甫嵩和朱儁只有一萬多人馬,而黃巾卻有十多萬,因此才四面包圍,營寨連成一片。

而高覽只有五萬人,敵人在城池內則有一萬五千人,甚至他知道公孫瓚有大量騎兵,也許埋伏在城外,所以根本不可能學長社黃巾那樣,把城池圍住。

連分散出一半人馬,去圍困另外兩座城門都不現實。因爲這會分散兵力,給敵人逐個擊破的機會,屬於兵家大忌。

因此高覽五萬人全部都在西門二里外的營寨中,派出去的斥候四處偵查,但公孫瓚同樣派出斥候在城池附近遊弋,雙方除了第一天試探性地在西門交鋒以外,更多的就是斥候間的戰鬥。

但隨着青州軍抵達,大戰必然到來。

因爲公孫瓚等的就是青州軍,以他的性格,從來都不喜歡龜縮在城池裡,更多的還是願意在野外與敵人決戰。

“來兩個人跟我去看看情況,小五你回去向將軍稟報,其他人留在此地。”

斥候隊長分派了任務,他決定去看看那邊發生了什麼。

下了山坡,進入了林木間,遠遠地就聽到了人聲,幾個騎兵從林子裡衝出來,雙方見面後,便都放下了敵意,互相點頭致敬。

公孫瓚的幽州軍和劉備的青州軍已經並肩作戰數年,雙方都認識對方軍服,不至於會認錯成敵人。

“公孫將軍在何處?”

斥候隊長詢問。

“煩請稍等,我去通稟。”

公孫瓚的斥候勒轉馬頭,前去稟告。

過了片刻,公孫瓚就讓他們過去,進入林內,大量騎兵藏於林內,馬匹於林東更遠的一條小河邊上暫時修養。

斥候隊長翻身下馬,拱手說道:“公孫將軍,國相接到將軍求援,立即令大軍北上,現在由臧將軍率領青州軍三萬,已經抵達了此處三十里外。”

“好。”

公孫瓚大喜道:“還請向臧將軍告知,我打算明日就發動進攻,等青州軍協助。”

“唯。”

斥候隊長便回去向臧霸傳達信息。

到下午時分,臧霸的前軍已經到了浮陽二十里外。

由於一路上都是荒無人煙的野外,沼澤遍地,河流衆多,很多地方長滿了森林,所以大軍行進速度並不快,往往有時候得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跨過不少艱難險阻才能繼續北進。

或許有人不信後世的鹽山、海興一帶在三國時期居然如此原始。

但確實是事實,從春秋戰國到漢代,這一片方圓上百公里都沒有城池,沒有人煙。

此時雖然隸屬於高城縣管轄,不過此地離高城卻有四五十公里距離,越往東北海岸,除了渤海灣海邊有零星的漁村以外,更內的地方,大多爲原始莽林或者大片沼澤湖泊溼地,並不適宜人類居住。

不過臧霸倒沒有往東北方向更深入,而是從後世的鹽山東面,海興西側。

因爲連接浮陽,倒有一條縣與縣之間普通官道,偶爾公孫瓚和劉備的軍隊往來,會通過此地,且附近還有鄉民,只是爲了要躲避袁紹的斥候,臧霸不得不走了一半以後拋棄官道,深入叢林了而已。

現在他的位置處於後世的鹽山縣正北面,此時的浮陽縣東南面二十里外,大軍正順着一條起伏的丘陵下小道前進,在丘陵下方則是小溪,過了丘陵,前方豁然開朗。

“此地是何地?”

臧霸詢問嚮導。

嚮導道:“這裡是浮陽東南,再往西去,就是鶴鄉,進入了官道。”

“嗯。”

臧霸點點頭:“離浮陽還有多遠?”

“約二十餘里。”

“可有小道直接繞道浮陽?”

“北面有一條山民常入林中打獵的道路,可到浮陽東面的集鄉。”

“嗯。”

臧霸回過頭,對傳令兵道:“去,讓大軍原地休整。”

“唯!”

傳令兵就去下達命令。

臧霸本人則打算回中軍去找荀攸問問接下來該怎麼做。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遠處斥候飛馬奔馳而來,到了近前,翻身下馬道:“將軍,已經找到公孫將軍了。”

“哦?”

臧霸聞言大喜道:“他在何處?”

“他率領本部騎兵埋伏於城外,正在等待將軍匯合。”

“我知道了。”

“公孫將軍說,他打算明日就發動進攻,還請將軍協助。”

“明日發動進攻?”

“是的。”

斥候回稟。

臧霸皺起眉頭。

這公孫瓚怎麼如此獨斷專行,友軍過來,也不相商一下,就直接下達命令,分明是把自己當成了他的部隊了呀。

他爲了繞開高覽設置在南面官道上的哨卡斥候,選擇了繞了一個大圈,從東北方向過來,沿途道路也都是鄉民認識的小路,就是爲了隱瞞行蹤,好發動突襲。

這是荀攸設下的奇襲之計。

結果公孫瓚居然讓他們直接過去匯合,然後主動發起進攻,這樣他們隱瞞行蹤的意義就徹底失去,明牌和人家打,那還打什麼?

想到這裡,臧霸搖搖頭,轉身往中軍的方向而去。

這次領兵出征,徐榮領一萬人進入清河國內四處騷擾,閻忠爲軍師,負責後方統籌。臧霸則領三萬人北上馳援公孫瓚,荀攸爲軍師,定下奇襲之計。

現在公孫瓚要正面強攻,顯然是破壞了荀攸的計劃,因此他必須要去找荀攸商量一下怎麼辦。

大軍原地休整,臧霸來到中軍。

荀攸正坐在一處河邊草地露出的淺石攤上休息,喝了一口水,見臧霸過來,便起身緩緩走過去說道:“臧將軍。”

“軍師,叫我宣高即可。”

臧霸對荀攸很恭敬。

荀攸便招呼他往河邊走一走,邊走邊問道:“宣高,是前方出了什麼岔子嗎?”

臧霸陪着荀攸在河岸散步,說道:“前方斥候來報,他們在浮陽城外找到了埋伏的公孫瓚,公孫瓚說,他打算明日進攻,讓我們協助他一起同進攻敵人營寨。”

“一同進攻?”

荀攸皺眉,他最初的計策,是先隱藏行蹤,然後再與公孫瓚商議,讓他先引誘敵人進攻,等敵人出了營寨,攻打城池的時候,青州軍忽然殺出,配合公孫瓚城內兵馬以及城外騎兵,一舉將敵人擊敗。

這個計策不僅是突然襲擊,同樣還是野外鏖戰。在有騎兵,以及敵人原本攻城失利,加上陡然被突襲士氣跌落的三重加持下,肯定是必敗的,是一個非常好的計策。

但公孫瓚卻要求他們一起主動進攻,原本是野外鏖戰,可以充分發揮突襲加上騎兵機動性,結果現在卻去攻打敵人的營寨,原來的防禦反擊戰,打成了主動攻堅戰,放棄自己的優勢,用腳指頭想都知道哪個計策好哪個方案差。

“子歸曾經說過,公孫瓚此人剛愎自用,素來不服他人,而且性格衝動,品性剛烈,看來子歸說得沒錯啊。”

荀攸搖搖頭。

臧霸問道:“那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荀攸道:“公孫瓚不能敗,至少此時不能敗。宣高宜親自過去一趟,看能不能說服他放棄強攻。”

“嗯。”

臧霸臉色沉重道:“我知道了,我親自去一趟便是。”

“雖然我沒見過公孫瓚,但既然子歸如此說,那此人必是心高氣傲之輩。宣高去之後,千萬不能貶低其作戰計劃,而應當分析利弊,讚揚公孫瓚戰術得當的同時,告訴他攻堅不易,最好是等敵人來攻時再做突襲。”

荀攸分析了一下公孫瓚的人性弱點,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有些人的性格脾氣,就跟青春期的小孩一樣,明知是錯的,非要不撞南牆不回頭,所以千萬不能逆着來,只能先順從他。

一步步引導,才能達到他們想要的結果。

“好,我定會加倍小心。”

臧霸點點頭表示明白。

他這個人早年性格也剛強,但多年泰山賊磨礪,已有圓滑世故,不至於情商低到那個程度。

當下也不遲疑,命令大軍原地休整,臧霸親自奔赴浮陽城外,找公孫瓚商議。

二十里路,差不多一個時辰,等他到的時候,已經接近天黑。

公孫瓚聽說臧霸過來,就親自前來迎接。

兩人於林中臨時住地會面,說說笑笑了一陣,才正式進入議題。

臧霸說道:“將軍說讓我們明日與將軍一同進攻敵軍?”

“不錯。”

公孫瓚青筋暴跳,眼中噴出怒火:“袁紹欺我太甚,我必要將他的軍隊擊敗。”

臧霸點點頭道:“將軍強攻之策確實甚秒,敵人猝不及防,必是大敗。只是我軍此次爲了躲避敵人斥候偵查,特意翻山越嶺,繞了遠路過來,若是強攻,恐怕就會失去突襲的意義。”

“哦?”

公孫瓚問道:“你們是作何打算?”

臧霸就說道:“軍師說,將軍可先攻之,然後佯裝不敵後撤,此時敵人必然追擊,我軍忽然殺出,到時與將軍前後夾攻,敵人必敗。”

“唔。”

公孫瓚沉吟思索片刻。

如果臧霸一過來就否定他的計劃,他肯定不高興。

他這個人剛愎自用,別人越否定他,他就越一股腦想證明自己,結果就是越走越遠。

但臧霸聽了荀攸的話,一過來就讚揚公孫瓚的計劃好,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告訴公孫瓚自己一方的難處,這樣雙方纔有商量的餘地。

所以說荀攸也不容易,作爲一個合格的軍師,不僅要有高超的智力,還得有卓越的情商來應付那些性格迥異的領導者。

像田豐許攸這種高智力,低情商,在碰上心胸狹隘的領導者時,往往很難混得開,就是典型的例子。

“若是設伏的話,也不是不行。”

想了一會兒,公孫瓚就說道:“好,那就依你們的計策,明日我領軍前去挑戰,若是敵人出擊,則佯裝敗退,就看你們的了。”

臧霸笑道:“公孫將軍請放心,我家明公此次雖然南下救援孫將軍,然則在離開之前,早就與我們說過,青州與幽州同爲一體,此次袁紹來犯,我們必不能讓他得逞。”

“那就好。”

公孫瓚很滿意臧霸的態度,雙方還算和諧地交換了意見,達成了一致。

然而就在臧霸準備告辭離去,安排明天突襲事宜時。

有探子飛馬來報,南皮被攻破了。

公孫範領殘兵出城後,一邊往浮陽方向撤離,一邊派騎士飛速過來報信。

由於高覽只是在城外駐紮營地,同時封鎖了各個交通要道,騎士翻山越嶺,從北面側翼繞道北城門,進入南皮告知了田豫情報。

田豫則馬上派人從東城門出去,告知埋伏於此地的公孫瓚這個信息。

得知南皮被破,袁紹主力大軍馬上就要北上與高覽匯合,到時候十多萬大軍猛攻浮陽,公孫瓚也是大吃一驚,腦中快速思索着對策。

臧霸立即說道:“將軍,不能遲疑了,看來我們必須改變計劃,明天不能再行動,事不宜遲,今晚就進攻。”

“今晚就進攻?”

“不錯,今晚就進攻,南皮被破的消息,高覽肯定也知曉,此時將軍連夜進攻,他必定認爲是將軍決定破釜沉舟,因而他一定會堅守營寨,等到將軍佯裝敗退之際,也會馬上進攻,此時就是我們的機會。”

“若是他不主動追擊呢?”

公孫瓚問出了疑惑。

如果高覽打定主意堅守,一定要慫到袁紹到來纔打, 那這個計策就毫無意義。

然而臧霸卻說道:“將軍想想,在高覽眼中,將軍已是敗退,撤入城中,有城池固守,且還有可能青州援軍會來,如果換成將軍,是希望速戰速決,還是希望繼續攻堅打城池戰爭?”

公孫瓚思索道:“自然是在野外決戰最好。”

“是的。”

臧霸分析道:“現在將軍主動出城,高覽必然高興,因爲哪怕袁紹主力到來,城池攻堅也絕非易事,將軍外有援軍,內有糧草,急的不是我們,是他們纔對。因而高覽如果不蠢,在將軍敗退之時,選擇出擊纔是個好策略。”

“我知道了,今夜就攻。”

公孫瓚毫不猶豫答應。

不管高覽出不出來,南皮被破已是事實,死馬當活馬醫便是。

看到他同意,臧霸也是鬆了口氣,立即回去準備向荀攸說一下這邊的情況。

袁紹這麼快攻破南皮,殺來浮陽,是所有人預料不到的。

但眼下他們也不是沒有機會。

只要先打退高覽,青州軍拖延住袁紹的腳步,等到公孫瓚北迴幽州,大不了就是把渤海還給袁紹而已。

現在公孫瓚並不想跟袁紹決戰,他的老家幽州還處於被鮮卑攻擊的狀態。

他急的是回去抵禦鮮卑!

而公孫瓚被消滅同樣不符合青州的利益,他回幽州才符合,因此不能讓袁紹合圍之勢達成,就是雙方共同的目標和利益了。

《三國之謀伐》無錯章節將持續在搜小說小說網更新,站內無任何廣告,還請大家收藏和推薦搜小說!

喜歡三國之謀伐請大家收藏:()三國之謀伐搜小說更新速度最快。

第五十三章 曹操的立場第二百五十二章 詐降第二百零四章 圖謀界橋第二十二章 世事如棋,風雨將至第二十八章 船老闆第二十三章 長輩的快樂第九十三章 絕望的鞠義第二十二章 偷樑換柱第四十一章 援軍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笑間,黑山軍覆滅!第五章 漢末羣雄之紅馬董仲穎第五十章 關羽出征第一十八章 我曾一言而禍亂天下!第三章 雙面間諜第四十一章 郭嘉之謀第一百一十一章 泰山封禪第一十九章 徐晃第三十七章 廢史立牧第三十章 一十八路諸侯響應號召第一十七章 調兵遣將第二百二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三十三章 斬二將第二百四十七章 罵孔融第二十七章 南軍第一十九章 老底都被看穿了第七十五章 給老大哥擦屁股第四十三章 心懷萬民的少年第五十五章 你埋伏我,我也埋伏你第五十四章 鬥法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命難違第三十四章 學宮的最後一天(2)第一十六章 世界級帝國的開始第一百二十七章 哺時定策第三章 天下大勢第七十九章 局勢明朗第一百四十章 大河對峙一週年,不寫書,聊聊人生第一十六章 奇襲曲樑第三章 盧植第二百四十章 一生之敵第六十章 大儒鄭玄第六十二章 迷惑第一百三十七章 毀成第一百八十九章 無路可逃第七十七章 馬第二百四十章 一生之敵第三十四章 洞悉人心第四十四章 孝出強大第七十三章 銍縣會盟第七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七十七章 大善人陳暮第二百四十四章 洛陽的意圖(感謝歆帥帥大佬的盟主打賞)第六十一章 出兵的理由第七十二章 陳暮的鬼名堂第一章 俺也一樣第九十三章 絕望的鞠義第六十九章 西涼鐵騎第四十八章 長社城內第八章 取死之道第二十三章 身不由己第九十四章 歷史的書寫者第四十五章 一聲長嘆第四十五章 長社城下第八十六章 大戰前夕第七章 覬覦河內第八十章 劉表東進第一十九章 投名狀第七十六章 名滿天下第二章 劉備登基第五十四章 知識的力量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子歸的心機第一百零二章 章武五年第一百零八章 微服私訪第七十九章 天下惡名,由我劉玄德來背!第一十四章 關中諸事第四十六章 把四弟抓起來第六十四章 把曹操往南逼第一百四十六章 澤國第四十三章 心懷萬民的少年第六十二章 奇襲長安第五十五章 比四弟強多了第四十七章 袁家第一十四章 易陽城巷戰第六十七章 李儒第七章 內政改制第一百一十三章 留畫雕像第四十三章 幕後黑手第二百二十七章 北擊袁尚第一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二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三十七章 廢史立牧第三十章 青梅煮酒論英雄第七十八章 官軍下來戰書,約我等明日決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轆轤車第七章 內政改制第二十四章 宣戰第七十五章 吾才滿腹,袁本初竟不從之第七十四章 盟主孫策第五十二章 借東風第二十二章 南陽之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