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董仲穎操立天子 袁本初離洛奔冀

糜竺的糧種諸物絡繹送到。

田地、勞動力這兩塊兒的組織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荀貞遣去外郡的使者們,有的去的近的,也開始陸續回來。

回來的這些使者們皆帶來了各郡太守的回信。

不但徐州的日子不好過,各郡的日子也都不好過,除了汝南等寥寥幾個家底厚實的大郡答應借給荀貞一些糧種、耕牛、農具等物,其餘的郡國大多婉拒了荀貞的請求。

拒絕也沒關係,反正有了糜竺、糜芳的大力相助,廣陵屯田所需要的物資已經預備得七七八八,差不多了。

荀貞又備下禮物,再寫書信,令這些回來的使者們再返去各個郡國,或向肯借給物資的郡國如汝南郡表示感謝,或只是單純地回覆那些郡守國相的來信。

一來二去,和這些郡守國相的線也就搭上了。

這天,從洛陽傳來一個消息。

卻是袁紹把司隸校尉的符、節懸掛在上東門,離開洛陽逃奔去了冀州。

這個消息是曹操傳來的。

曹操在信中說:“袁本初頗是後悔沒有聽從你當日的勸告,未能在董卓剛到京時起兵擊之,如今董卓先使呂布殺丁原,並其部曲,繼以財貨爲誘,又把故大將軍、故車騎將軍的舊部召入到了他的麾下,更又以官職財貨賂買北軍、西園各部,而他留在河東、河內等地的主力也都已經絡繹開到了京都,其勢已成,不可阻矣!袁本初雖悔無及,面此窘境,而今亦無善策相對,迫於無奈,不得不掛印北遁。”

袁紹北上冀州,一個是因爲董卓“其勢已成”,通過先後兼併丁原部的幷州兵、何進和何苗的舊部,以及收買西園、北軍的諸將校,加上他的本部主力絡繹開至京都,現而今他在洛陽已經是“一支獨大”,單論兵力,已然是無人可以再壓制他了,袁紹的政治資本雖然遠遠比他雄厚,但“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一百個公卿大臣也比不上十個披堅執銳的精銳虎士,正如曹操所說,袁紹雖然對此十分後悔,後悔沒有能聽荀貞、臧霸等人的勸告,以至坐視董卓做大,可卻也是“無善策相對”,無可奈何,只得離開洛陽,北上冀州,以圖它策。

這個是袁紹離開洛陽的根本原因。

此外,還有一個次要原因,或者說是“導火索”。

這個“導火索”就是董卓有意廢立天子。

在因爲得不到袁紹的同意,荀貞、臧霸等有一定實力的主戰派而不得不陸續離開洛陽之後,董卓放開手腳,恩威並施,或殺或買,一舉兼併、控制住了洛陽的各部駐軍,徹底掌握住了洛陽的兵權,兵權一到手中,這“腳”自然也就立住一半了,——爲何說是“一半”?因爲只有“兵權”,沒有“政權”,不能算是“立穩腳”,要想立穩腳,“政權”必不可缺。

“政”與“兵”互爲表裡,沒有“兵權”,說話不硬氣,沒有“政權”,名不正言不順。

所以,爲了把“另一半”也立住,爲了把“政權”也抓住,董卓自然而然地就把主意打到了“廢立天子”上。

“廢立天子”這個主意到底是董卓自己想出來的,還是他帳下的謀士給他出的?曹操也不太確定。洛陽的小道消息,有的說這個主意是董卓自己想出來的,有的說這個主意是李儒給董卓出的,又有的說這個主意是董卓的涼州老鄉賈詡給他出的,總之什麼說法都有。

不管是誰想出的這個主意,其實早在荀貞還在洛陽時,董卓就流露出過這個意思。

廢掉現在的這個天子,改立陳留王劉協爲天子,這個主意不得不說是個“好主意”,“好”在兩個方面,一是對董卓有大利,二是,而且很可能不會受到文臣集團太強烈的反對。

先說對董卓有大利:劉協又被稱爲“董侯”,是董太后把他養大的,他一向把董太后家視爲他的“外家”,也即“母家”,董卓也姓董,雖然和董太后不同宗不同族,但政治這種東西,董卓現在大兵在手,他非要說他和董太后同宗同族,別人也沒辦法他,而他一旦成爲了董太后的同宗,他就可以依照漢家慣例,以外舅的身份來執掌國政了,這是非常“名正言順”的。

再說而且很可能不會受到文臣集團太過強烈的反對。

在今天子無有失德的情況下去搞這個“廢立天子”,肯定是會受到文臣集團的反對的,但因爲袁紹早前血洗北宮之事,把“心中對此有深深陰影”的今天子搞下來,換個“沒有經歷過那等殺伐、顛沛,心中可能對此沒有太多陰影”的新天子上去,卻不一定會受到袁氏的強烈反對。袁隗現是太傅,乃是文臣之首,加上袁家在政壇上的強大影響力,只要袁家對此不是強烈反對,那麼這件事情就肯定能夠做成。

所以說,結合這兩點,既對董卓有利,可能也不會被袁家反對,換言之,對袁家可能也有一定的利處,這個主意確實是個“好主意”。

可問題是,袁隗爲首的袁家長輩爲了本家族的長遠利益可能不反對這件事,但就袁紹來說,他卻是完全不贊同的。

這不是開玩笑麼?老子在洛陽蟄伏了這麼多年,結交士人、豪俠,爲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夠掌握朝權,最終孤注一擲,冒着天大的風險,帶兵殺入北宮,提着腦袋幹成了“盡誅諸宦”的事兒,總算守到了“雲開月明”,挾家資之勢、持誅宦之威,聲望之高、一時無兩,眼看朝權就該由自己來接班了,你董卓半截腰殺出來,又是以兵威嚇我,現在又打算廢立天子,這事兒要真讓你幹成了,老子幹啥吃去?百歲千載之後,老子可不成後世笑柄了?蟄伏那麼多年,養望納士,辛辛苦苦大半輩子,結果倒好,勝利的果實被你董卓輕巧巧摘去,這要留在史書、傳到後世,可不就是個笑話麼?就別說袁紹一世豪雄,能不能嚥下這口氣,就衝着不能遺笑後世,他也不能眼看着董卓把這事兒幹成。

故此,在一次會談中,當聽到董卓明確表露出他要廢立天子之後,袁紹當天就離開洛陽,掛印北上,奔去了冀州。

曹操並在信中說,現今形勢惡化,朝事劇變,事難謀矣,他也準備離開洛陽了。

送信來的是曹操本家的一個子弟,在荀貞讀完信後,他請荀貞屏退左右。

荀貞心中一動,心道:“袁本初離洛,別處不去而直奔冀州,這必是在離洛前他就已經做過全盤考慮,有了下一步的計劃了。孟德與袁本初交情甚佳,必知其中內情。”

一邊想,他一邊示意陪坐堂上的姚升、魏光等人退下。

很快,堂上沒有了外人,只剩下了荀貞和這個曹家的子弟。

荀貞說道:“君請我屏退左右,必是有秘事相告。請言之。”

這個曹家的子弟是曹操的族弟,他說道:“在下離京前,吾兄私下對我講了幾句話。他說有些東西不好寫在信上,叮囑我務必轉告明公。”

“請說。”

“今洛陽之時局已不可挽回,數月前,明公離開洛陽時,曾與吾兄有過一次深談,吾兄叫我問一下明公:敢問明公可還記得當時當夜所談之話?”

“記得。”

“吾兄說,踐行當夜之話的時刻,很快就要到了。”

84 處弱先擊爲惑敵 假敗歸營而驕賊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31 何機點兵趁夜襲 關羽惜刀不殺賊6 生子當如孫伯符277 政自良出荀太守42 君臣自古固多疑89 從徵汝南(中)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琢磨下情節走向,明天更45 欺人71 此子存有難測之志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90 揭竿而起爲招安21 徐羊各獻破敵策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177 樂進單騎入彭城(下)32 督郵一怒(中)54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四)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118 三戰盡復東郡地(三)8 清洗潁陰(下)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五)72 初見一龍(下)32 破敵(中)122 三戰盡復東郡地(七)22 文聘(上)26 貞之得隴苦不足77 了卻山中寇賊事(一)24 鐵官見聞37 士疲不宜再強進 騎往東北問袁曹26 祖宗德澤在遺黎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122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出謀迫薛禮(上)29 盤點籌劃16 亂將至中流擊水16 爲君請功130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三)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21 惜乎未能諸路共 定了文武建制成77 演武薦賢(下)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75 許縣陳氏34 飛蠅逐路廁之臭1 從朱儁看東漢寒士之入仕艱難及試論朱儁之124 三戰盡復東郡地(九)21 上任西鄉33 戰罷將軍色不改 願以剩勇取全功271 收定九江建良策41 虛虛實實雷電災害啊,晚點更70 陶謙雖怒忍不言 糜竺借力反愈重43 縣尉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162 一將功成萬骨枯(中)84 處弱先擊爲惑敵 假敗歸營而驕賊267 荀貞之態漸梟雄11 前倨後恭因何故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60 樽前豪傑意難決74 爆竹聲裡辭舊歲(上)47 武貴立功203 當治上田糧產豐53 不顧母弟朱靈忠260 浮華交會時之弊82 程荀陳舟船相見 孔文舉出任北海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27 如夢53 勸降非是一路使 臨敵當有攻守備28 原師97 孫文臺單騎陷陣3 書裡有一個錯處,向大家道歉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18 西鄉薔夫121 三戰盡復東郡地(六)132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五)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66 子義樹戟喝虎狼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1 謀北要在泰山郡36 我所邀者仁民名4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三)265 會於汶北將擊章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28 孫文臺發豫州兵74 奮武遣以一軍阻89 風捲雷動誅鄴趙(五)62 橋元偉恃功身滅 陶恭祖侵迫彭城29 志高行健皓月明38 列得嚴陣詈以挑138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四)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4 豫州乳虎第一威30 朱陽第三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93 孫文臺一戰破營 荀貞之喜得徐榮283 西鄰北接豫與兗59 荀君爲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