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陶謙雖怒忍不言 糜竺借力反愈重

陶謙固然是州刺史,荀貞固然只是一個郡太守,可荀貞的名望不比陶謙差,過往又是戰功赫赫、政績顯著,可謂武兼資,更重要的是他手底下有着數千精勇的步騎義從,一旦地方生亂,足能成爲徐州地界上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連陶謙都因此而有點忌憚他。

這麼一想,結交荀貞好像確實沒什麼壞處,還正如秦鬆所言,是很有好處的。

糜竺家財鉅富,惹人覬覦,總不能在一棵樹吊死,是得給他家再找個後路,找個強大的外援。

經過一夜的思考,和糜芳等人商量過後,糜竺做出了決定:答應了秦鬆的借物要求。

秦鬆辭別糜竺,回到廣陵。

他見到荀貞,笑道:“事成矣!糜仲不但願借給明公糧種、耕牛、農具,還願再借給府君五千石糧。”

“還願再借給我五千石糧?”

“正是。”

也難怪糜竺總擔憂州郡裡有人覬覦他的家產,聽了秦鬆的這話,荀貞都有點眼紅了,不覺嘆道:“糜家真鉅富也!”

漢之“石”分大、小石,糜竺額外借給荀貞的這五千石糧肯定是按大石算的,五千大石就是上百萬斤,按一人一天半斤糧,能養活五千人一年,一萬人半年,不用再去別的地方去找、去擠,只要有了這五千石糧,荀貞搞屯田所需要的“必須的口糧儲備”就齊全了。

五千石糧看似不少,也確實不少,但如糜家這樣的豪強,拿出這麼些糧,卻還不至於傷筋動骨。糜家養了上萬的奴、客,家裡如果沒有個幾萬石糧食的常備,他也養不了這麼多的人。

借糧種、借耕牛、借農具,現在又加上了借五千石糧,雖然說是“借”,但這麼多的東西,荀貞也不能一點錢不出,廣陵郡府缺糧,錢倒還是有一些,荀貞大筆一揮,令由袁綏、秦鬆牽頭,命府掾吏儘快把錢預備好,只等糜竺派人來談細節。

糜竺派的人很快就到了,不是別人,正是糜芳。

把自己的同產弟派來,也足可見糜竺對此事的重視程度。

對這個糜芳,荀貞在前世時也是有所知聞的,和對糜竺一樣,對他也略有了解,知道他後來好像是因爲關羽的關係而背叛了劉備,投降了孫吳。

——說起這一點,插句題外話,關羽的性格確實太過傲上。糜芳是什麼人?劉備的妻兄,是國舅,就不說這層親戚關係,劉備落難的時候,糜竺、糜芳傾家相助,對蜀漢來講也是大大的功臣,可就這麼一個和劉備關係親密、對劉備大大有功的人,關羽卻也是半點不給面,最後以至糜芳投降孫吳,細思之,亦使人不禁爲之一嘆。

糜芳頗有其兄之風,亦是溫爾雅,如個飽學儒生。

荀貞親自迎接,熱情地接待了他。

糜芳字方,荀貞不呼其名,而以他的字來稱呼他,既親切、又禮敬。

糜芳家裡雖然有錢,但做爲他個人來說,他在州既無什麼特別的美名,又是個白身,沒有在州府任職,荀貞以二千石之尊、潁陰侯之身,對他這麼的熱情禮敬,讓他頗有點受寵若驚。

糜竺借糧、物給荀貞,爲的不是錢,而是爲了結交一個“外友”,糜芳此次前來廣陵的任務因而也就很輕鬆,不需討價還價,賓主和睦,沒幾天就把事情的細節都敲定了。

糜芳辭別荀貞,回到郯縣。

見到了他的兄長糜竺,彙報完與廣陵的商洽結果,說起了荀貞對他的態度,糜芳很是感慨。

他對糜竺說道:“徐州幸賴方伯而安,方伯固一時之雄傑也,而如荀廣陵者,實令人心折,如坐春風。”又對糜竺說道,“我在廣陵,有幸結識了荀君帳下的一些人,無不爲當世英俊。”

糜竺問道:“‘無不爲當世英俊’?汝所見諸人,較之秦表如何?”

“荀君帳下有一名戲忠者,其纔在表之上;又有荀公達,才亦在表之上;又有如程君昌、魏光、欒固、姚叔潛、劉玄德等等諸人,盡皆海內豪士;又如姜顯、辛璦、荀成,各有將帥之姿,又如劉鄧、典韋、趙雲、關羽、張飛,俱爪牙之臣,悉可折衝禦敵,堪稱熊羆,世之虎將是也。這樣的人,一個也是難求,而我這次卻在荀君的帳下都見到了,荀君帳實人才濟濟,令人羨歎。”

“比之方伯帳下如何?”

糜芳想都不想,連連搖頭,說道:“方伯不能與之比!”

糜竺不相信,舉了幾個陶謙麾下的謀士、猛將之名,問道:“難道不能和荀君帳下相比麼?”

糜芳笑道:“若是強要比之,我好有一說。”

“怎麼說?”

“如牛馬與龍鳳之較,如狼狽與虎熊之比。”

糜芳這話不算誇大。

荀貞和陶謙的能力誰更強一點,這個可能不好說,但荀貞手下的這些人和陶謙手下的那些人誰更強一點,卻是一目瞭然。戲志才、荀攸、劉備、典韋、趙雲、關羽、張飛,這些可都是一時之選,論其才能勇略是在萬人之上的,自非陶謙手下之人可比。

秦鬆是糜竺的舊相識,其人之能,糜竺早知,荀攸、姚升此前來過郯縣,糜竺對他二人的風度、言談則是略有所知,今聞得糜芳說在荀貞的帳下,居然連秦鬆、荀攸、姚升這樣的人才都只能是衆多英俊人物裡的“其之一”,他不覺轉目堂外,遙望遠樹天雲,若有所思。

糧種、耕牛、農具、糧食諸物,糜竺家現備的就有,特別是糧種、耕牛和糧食,都不需要再去準備,農具上可能欠缺點,一時湊不夠,但也不要緊,徐州有三個鐵官,分別在彭城、下邳和東海,而在東海郡的這個鐵官剛好是正在糜竺的家鄉——朐縣,糜竺家的生意本來做的也就有鐵器、農具的生意,所以說,不足的農具,糜竺也是很容易就能給搞來的。

糜芳回到郯縣次日就又被糜竺派走,這次是被派回了家鄉朐縣,去親自調度、安排各項借給廣陵的物資之運送。沒幾天,絡繹不絕的輜車便開始從朐縣出發,運往廣陵。

廣陵這邊,荀貞安排了由秦鬆、袁綏來負責接收貨物。

接收的整個流程是:物資、貨物到郡,先由秦鬆點算完成,接着由袁綏登記入簿,現在還沒有開始屯田,這些物資在入簿後,暫先運到郡的府庫裡去,由郡專人負責看管。

這些不提,在整個接收的過程,江禽、何儀等人同時已經開始招募流民,荀攸等人也已經開始下到各縣,督辦田地的置換、區劃,一切都在有條不紊進行。

卻說廣陵這邊,荀貞到任這纔沒多久,嘴上說着“蕭規曹隨”,在郡的政事上也確實沒有多插手,但不動聲色,卻已經把屯田工作有聲有色、風風火火地搞起來了。

州府裡,陶謙知道了糜竺借物資給荀貞的事情。

事實上,在糜竺開始借物資給荀貞之前,陶謙就聽到風聲了,還爲此專門召見糜竺,旁敲側擊地問過,當時糜竺也沒隱瞞,實話實說。

陶謙挺不高興的,當時說了一句話,他說道:“卿有心爲州做事,這是好的,但卿爲東海人,今爲州從事,便是要爲州盡力,也當是以東海、州府爲先,卻爲何遠助廣陵?”

“竺非是助廣陵,而是爲助明公,也是爲助知交。”

“這話怎麼說?”

“廣陵上計吏秦鬆秦表,竺之知交也,廣陵有困難,表專程造謁於我,述說求助,竺雖鄙人,亦知朋友之誼,故沒有推辭,因而答應,此是爲助知交。”

“助我呢?”

“幸賴明公神威,徐州今得以安,然青、兗黃巾窺伺在側,彼衆何止十萬之數,實是不可不防,倘若彼等入境、再生賊亂,以明公之威,固不足懼,然兵不嫌多,竺聞廣陵太守荀君帳下頗有精卒,以竺愚見,如能得荀君合力,取勝或會更易。因是說:相助廣陵,鄙以爲,實際上是在助明公。”

陶謙心惱火,心道:“荀貞之仗着袁本初,仗着帳下有幾千人馬,到郡便殺了我的人,不肯再納糧給我,你助他、實際上是在助我?荒唐!”

雖是惱怒,但臉上卻沒有帶出怒色,非但沒帶出怒色,當晚,陶謙還留糜竺在府吃了頓飯。

吃完這頓飯,出了州府,糜竺回顧夜色下的州府院落,心道:“秦表所言不虛,方伯明是氣惱我相助廣陵,而卻還留我用飯,看來荀廣陵這個‘外友’找的倒是沒錯。……不過,我畢竟是州從事,現今州畢竟是方伯爲大,荀廣陵卻是隻可‘淡交’,不可‘深交’啊!”

淡交、深交,這說的是來往的密切程度。

荀貞、陶謙之間,糜竺認爲,以荀貞爲“外友”,借一借他的力量來鞏固自家的地位是可以的,但卻還是得以陶謙爲重。

就像秦鬆說的,陶謙儘管知道這件事,不滿糜竺幫助荀貞,可卻也沒有辦法,只能充耳不聞,只當不知,卻的確是如秦鬆所說,不但沒有因此怪罪糜竺,反更加重視他了。

35 大勝(下)22 文高初見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23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四)64 戲忠48 許君卿計敗張遼28 甲兵四千向神都(八)3 殺人291 王太守課政州最(四)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53 佳客翩翩洛陽來(下)60 樽前豪傑意難決95 冀州北望氣如何10 督郵在此(下)16 子長忿仇求爲應1 關東州郡聯兵盛 建威討逆二將軍49 選編死士102 會獵書來滿城驚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56 善練兵者必練膽氣103 殊死鏖戰破敵營(中)66 謀大計暫斂英眉 郡童子顯傲剛強213 簡盧從程計說孫16 亂將至中流擊水10 邊文禮攘臂不齒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143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九)34 招攬樂進33 程偃131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四)28 三軍兵至董營外 劉關馳挑敵將前75 欺上弄假國之賊100 荀友若奉使離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68 志懷霜雪曹孟德(中)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87 襲陣兵退夏侯惇(五)293 陳國相襄軍第一(二)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258 輕小利乃能遠圖54 焉知生死麴義勇270 選取文武從南下2 郡留四傑內外鎮 兵分六部旌旗揚291 王太守課政州最(四)50 孰謂盜跖不知義33 戰罷將軍色不改 願以剩勇取全功1 關東州郡聯兵盛 建威討逆二將軍30 臨大事從容不迫53 此非常人所能爲也73 贈馬劉備關張喜81 捕拿張直(上)86 襲陣兵退夏侯惇(四)7 生死之恩何以報67 發蹤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獸爲功狗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15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30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三)104 彈棋最妙是長斜8 推衣16 五日九戰(上)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176 樂進單騎入彭城(上)28 原師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6 何爲乳虎上架感言6 生子當如孫伯符69 志懷霜雪曹孟德(下)126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五)92 虛席問賊進退意5 秦項建言取濟南(上)64 報聞荀兵入符離 徐州羣臣心各異43 李通難擇良木棲113 長安董卓壞五銖 廣陵荀貞制二器55 我爲君取彼良駒(彼一)118 三戰盡復東郡地(三)69 英雄志氣袁本初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139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五)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14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80 帳下授任四司馬 道前空候無功回29 樂進歸來74 爆竹聲裡辭舊歲(上)43 爲今之計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41 效果87 風捲雷動誅鄴趙(三)6 秦項建言取濟南(中)99 做下何事引敵驚亂73 大丈夫寧鳴而死13 荀家五虎度陳倉(四)13 荀成善納奉孝策57 早晚滅此豎子大賊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64 難居人下劉玄德 文動天下陳孔璋118 三戰盡復東郡地(三)12 仲仁迫凌去檄書84 誅趙家者在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