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

山東歷城,元帥府外一處偏僻幽靜的宅院。

說起來,楊文嶽來到這邊已經有幾天了,一路上的所聞所見,皆讓他瞠目結舌,且不說大街小巷到處都是叫賣和來往的商販、旅人,因爲這些很多其它地方的州府大城也能做到。

只說城外,一進入山東境內,楊文嶽見到了極嚴的防範措施,鹽丁所謂的緝鹽哨卡,還有各個田莊、鹽莊內外巡邏的護莊隊,更是經久不斷,到處都能見到。

再深入一些,尤其是到了一些城鎮外圍,就已經開始見到那些與朝廷官軍不同的山東軍正兵將士。

他們頭戴鎖子護頸鐵盔,身披嶄新衣甲,三五成羣的提着刀槍到處走動巡查,但對百姓卻是秋毫無犯。

在楊文嶽的眼中,這些人即便遙遙一看,便已經比中原那些官軍要強,而且越往裡,山東的這種繁榮愈發顯現出來。

官道上時不時有一名騎着快馬,身後插着數杆小旗飛奔而過的傳令標兵,兩側則是爲了生計而奔波勞碌的農戶和行腳商,加上剛剛擴軍不久,各個軍營門口幾乎日夜都排着長隊。

這種軍民和諧的景象,楊文嶽直到現在都不敢相信。

至於作爲山東首府的歷城,還沒進城,楊文嶽便看見來來往往的商隊和旅人。

這些大多都不是本地人,有的操着一口江浙話,有的聽口音是從北直隸而來,甚至還有打着鄭家旗號的商隊大搖大擺往南而去。

而且在歷城,楊文嶽也沒發現官兵亂收厘金的“老規矩”,這些山東軍的兵士待着紅色手套,只是緊握刀槍身姿挺拔的站在門前,警惕的觀察着來往每一個人。

楊文嶽此次算是隻身前來,可到了王爭給他安排的宅院中一看,自己的妻小和老父竟然都被他安安穩穩的接過來。

父子團聚,家人幸福,楊文嶽一時也是激動不已,現在這個年頭,能做到這樣真的是不容易。

據他的妻子說,來接他們的好像並不是山東軍的士兵,穿着黑衣便服,但是身手頗爲了得,可以看得出來,他們每個人都有擅長的地方。

來的路上曾遇到了官兵阻攔,當時楊文嶽的小兒子都嚇壞了,可令人吃驚的還在後頭,王爭派來這二十幾個黑衣人,竟然將那近百官兵打的屁滾尿流。留下一地屍體慌亂逃竄。

其中有一個人更是引起了楊文嶽小兒子深深的敬畏和仰慕之情,這人是諜報司的韋東,由於以前做過鎮撫司錦衣衛,擅使單刀。

最開始楊文嶽小兒子只是站在門前癡癡的看着來往山東軍士兵,也不知道幼小的腦袋裡想些什麼。

後來這事情傳到王爭耳朵裡,直接便下令讓韋東閒着沒事的時候去教教這小孩子。

想當初,王爭崛起於登萊,少不得楊文嶽和吳惟忠明裡暗裡的相幫,不然怎麼會有自己的今日。

還有那些罪過自己的人,王爭都是記在心中,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

這天,正在教楊文嶽小兒子舞木劍的韋東見到王爭過來,趕緊放下恭敬的行禮。

王爭含笑摸了摸楊文嶽小兒子的腦袋,他卻有些不情願,似乎不喜歡別人摸他腦袋。

不過王爭也沒留意,不管怎樣,楊家中人願意在歷城安住,那自然是好事。

走進院子,楊文嶽早已脫下那身總督衣甲,換上一身斯文的長袍,此刻正坐在木椅上聚精會神的看書。

時至今日,看見王爭,他似乎仍然有些當年任登萊巡撫時的上官感覺,並沒有和別人一樣起身站在一旁,只是淡淡的瞥了一眼。

王爭也不做作,遠遠一揖,笑問:“老上官,近來可好?”

楊文嶽近期在這待的很不錯,心情也平靜了許多,捫心自問,在歷城無牽無掛的幾日光景,的的確確是他這些年來最清淨、最穩定的時候。

當然了,也是他這種文人最嚮往的生活,想到這裡,楊文嶽才起身,放下書笑道:

“聽聞王都督榮蔭忠烈,可老夫我卻是高興不起來啊。”

王爭坐在了他身旁,當下也是有些疑惑,“伯爵世襲,難道不好嗎?”

楊文嶽先是看了一眼北方,這才輕吐口氣,故作輕鬆的說道:

“封伯固然是好事,天底下像王都督這般年輕,就能坐上如今高位的,又有幾人,可是這封號...”說到這裡,楊文嶽自顧自的喃喃道:

“也不知道朝廷是何用意...”

他剛剛說到這裡,王爭卻見楊氏走了出來,輕聲說道:

“老爺,您不是一向避開朝廷忌諱嗎,這次怎麼不怕引火燒身?”

“婦道人家,你懂什麼,趕緊回屋!”

楊文嶽幾聲將正妻喝罵回去,這纔是嘆口氣說道:

“當今皇上賜封忠烈,忠就不必老夫我來說了,想必王都督也明白,可那‘烈’字,是給死人的封號啊...”

聞言,王爭最開始還有些懵,下一刻卻忽然站起身,連連踱步,面色陰晴不定。

忠烈,忠烈,好傢伙,自己還以爲是個好事,竟然被矇騙了這麼久,這崇禎是日盼夜盼的想要自己死啊!

這還不是引起王爭憤怒的原因,這個伯爵的封號是持券世襲,那就是說明,自己的後人也要頂着這個給死人的名號。

王爭方纔還是面色淡然,可現在身上卻猛然出現森森殺氣,見狀,楊文嶽不無意外,重重嘆口氣,其實這件事他也是不想說的。

畢竟,要是其他人受了這個待遇,就算對朝廷忠心不二,立刻也要疑慮萬千,更別說王爭這個對朝廷並不算堅定的人。

崇禎給一個大活人死人才有的封號,究竟是意欲何爲?

並且還不止如此,讓王爭持券世襲,說白了,就是想讓王家世世代代都頂着這死人才有的名號。

如此惡毒的想法,也不知道是崇禎自己想出來的,還是另有其人。

這個時候,站立許久的王爭好像忽然下定了什麼決心,但仍舊是強自鎮靜,回身深深的朝楊文嶽作了個揖。

“總督高義,不然我至今怕還被矇在鼓裡,個人名號無足道惜,然王某卻不能讓後世都頂着死人名號!”

“軍議司或是書香堂各職,任楊總督挑選!”

說完這話,王爭頭也不回的走出宅院,看着他行走間攥緊雙拳的身影,楊文嶽再度朝北方看了一眼,忽然有種深深的罪過感。

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門戶第三百六十三章:錦州解圍戰(上)第五百零九章:崇德已去,建元順治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三百九十九章:此人之奸猾,三百年來未有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第三百七十四章:斬釘截鐵第五百零四章:你們以爲我不敢殺人?第三百五十六章:兩厥奴酋第六百一十七章:誘敵深入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七十八章:浮出水面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來的下馬威第三百一十六章:錐陣破敵,兩虎相爭第六十三章:殺價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三百零七章:兵將一心,不敗之地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一百零四章:討餉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二百三十五章:稱雄山東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三百一十一章:入駐海州,守備自縊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二百二十三章:回城 佳人 告捷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二百七十章:橫生禍端第四百八十八章:關外 帝崩 亂局第二百二十二章:山東告急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四百二十二章:禮服第一百二十二章:虛僞的繁榮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一百五十四章:二韃子第七十七章:到底哪個纔是官府?第五百六十章:鹿死誰手,尚未可知第八十二章:所向披靡第二百七十九章:利劍出鞘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萬變,雲貴告急第四百二十二章:禮服第四百二十六章:滄州兵諫(上)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第五百七十六章:決意回援第三百九十章:堅城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三百五十七章:一死一傷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一百四十五章:天網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五百八十四章:平反 拿人第二百三十五章:稱雄山東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萬變,雲貴告急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二百一十一章:遼民苦第九十九章:倭寇第四百九十章:奪門之變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顯威,不敗之地第四百五十九章:遊刃有餘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三百二十七章:諸軍雲集(感謝護法都是不是哥的大力支持!)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現自己的機會到了第三十三章:火龍出水懾水賊第二百二十三章:回城 佳人 告捷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戰拓城(二)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五百四十九章:大順軍拷掠助響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四百八十章:人生在世,最快意的是什麼?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營第五百二十二章:直來直去的談話第十二章 : 峰迴路轉王爭歸第四百七十八章:替天行道第五百六十三章:多爾袞的棋高一招第三百二十八章:賊寇走了,官軍卻來了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一百九十二章:這不是海盜!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三百六十三章:錦州解圍戰(上)第一百五十章:跟韃子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