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長安城

卯初

天還是籠罩在黑暗之下,從昨晚右驍騎路過後,就一直沒再有聲跡,像消失了一般。

此刻鄭循仍提着一顆心,盤算着從哪條路走能最不令人生疑。估計城中有不少主幹路已經被封,不多時候,天色就會大亮。

牀上蜷縮的小小身影,時不時抖動一下。牀頭放着吃剩的一些胡餅,顏微到底年紀尚幼,一路奔波,加上昨晚的心驚肉跳,讓她又累又困,吃過點小食便沉沉睡去。

夢中仍然不安穩,彷彿身後被一羣人一直追趕,她只能一路往前跑。忽地有人拉着她的胳膊將她提起,顏微一掙扎就醒了,看見鄭循正在搖晃自己的胳膊。

顏微緩緩坐起身來,慢慢回了神,記起昨晚被他帶到這倒座房中。

“醒醒神,該走了。” 鄭循將牀頭的胡餅扔到竈臺下,整理了一下衣衫,看着顏微在牀邊迷瞪瞪的模樣,走過去也幫她理了理衣襟,然後抱起她出了門。

此時已進入臘月,天氣還沒有回暖的跡象。路兩邊商戶的屋檐下結了層薄薄的冰,寒風吹在臉上頓時清醒不少。

一些賣晨食的小販已經出攤了,架起的鍋爐上升起一團白霧。

看見他們,只當是對買晨食的父女。

空氣中甜甜的米粥味吸引了顏微的注意。粥攤的小販笑着說: “今天是臘八,給小千金買碗臘八粥喝罷。”

現在哪有什麼心情喝粥。鄭循頓了頓腳步,看着顏微通紅的小臉,心裡又忽然有了一絲不忍。

“來碗粥罷,放些糖。” 鄭循將顏微放在矮凳上,挨着她坐了下來。

顏微知道他們現在的處境,她從昨晚開始幾乎沒怎麼說話,她不想給他惹麻煩,可看着端上來的一碗甜粥,還是忍不住舀了一匙,顏微素喜甜食,以前在涼州時阿孃也經常做蔗漿菰米飯給自己吃。

鄭循並沒有喝,只看着顏微一口一口輕嘬着。剛煮開的粥,餘溫未退,顏微一邊吹着氣,一邊把羹匙遞到鄭循嘴邊,鄭循微一僵硬,便喝了下去,不忍心再催促她, “慢慢喝,別燙着。”

一旁的小販看着笑了笑,心道: “父親魁梧俊朗,女兒明眸皓齒,看穿着就知一定是官宦人家,只是爲何這女童卻着粗布衣裳…”

還未想出一二,那父女二人已經吃完離去,只留了幾個銅板在桌上。

二人避過朱雀門大街,只挑小衚衕走,穿進了永寧坊,坊內皆是高門大戶。想來驍騎還沒有封到這裡,何況劫了人也不會往城中走。

前面的太平坊,務本坊駐紮着左右金吾衛。城中若有異動,南衙禁軍可立刻聯絡東側的京兆府,迅速出兵。

爲避免引人注意,鄭循心中縱使十萬火急,也不得不刻意放慢腳步。

行至一院落後門,鄭循不疾不徐地扣了扣門環。半晌,有一身着窄袖袍衫的官奴開了門,見了鄭循忙作揖: “小人見過鄭大人,鄭大人安。”

鄭循擺擺手, “少卿大人可醒了?此事甚急,煩請錢管家速稟你家大人。”

錢管家看他面色焦急,也不敢耽擱,趕緊將鄭循二人請進來, “鄭大人稍候片刻,小人速速稟告。” 作了揖便一路小跑往正院去了。

不多時又折返回來,躬身作了請的姿勢, “鄭大人裡面請。”

鄭循也未答話,抱着顏微跟着錢管家從偏路往後走。

京中官員家的府邸極闊,太常少卿不過是正四品上,就是一座四進四出的院子。

顏微看着穿過一扇又一扇的朱漆門,小小的手不禁抓緊了鄭循的衣袖。

在迴廊轉了幾道,到了後罩房前的照壁下。

錢管家立在偏門口,伸手向後罩房正廂處示意, “我家大人正在裡面等着鄭大人。” 言畢,便躬身退下。

鄭循抱着顏微徑直往那廂房走去。到了門口,將顏微放下,看了看她,吸了一口氣,推開了廂房門。

屋裡的人正慢慢啜着茶,看見來人,放下茶盞,笑着打趣道: “五郎,今兒是怎麼了,一大早就來截我,樂豐茶樓可還沒開門呢。” 言罷轉而看向鄭循手裡牽的小姑娘。

今天是旬休日,盧少卿本想着好好放鬆一下,誰知昨晚便出了大事。

宮中亂作一團,聽說當晚就將安化門,明德門,金光門幾個外郭城門全封了,南衙十二軍盡數出動,全城搜鋪。

大家都知是那吐蕃來的活佛被劫走了,可誰也不敢議論此事,現在人人自危,只怕受到牽連。

今早正頭疼這件事,就聽錢管家來稟,尚書中司鄭侍郎抱着個六七歲的女童在後門求見,稍一思索,心下便已猜了大半。

鄭循上前一步,深深鞠了一躬, “少卿大人,鄭某有一事相求。”

聞言,盧少卿不禁凜然,他素與鄭循交好,往日皆以本家排行相稱,今日如此鄭重,必有要事。

盧少卿上前一步,忙扶起鄭循,拉到椅子旁, “五郎這是作何,喝口茶坐下慢慢講,也驅驅寒氣。”

他仔細瞧着這女童,雖着粗布麻衣,但雙眸水靈剔透,兩頰似凝脂,微微泛着紅。

“這丫頭是…” 盧少卿不知該如何說。

“荷娘。” 鄭循吐出簡單的兩個字,低下了頭,面上浮出痛苦不堪之色。

盧少卿立時懂了,和自己心裡猜測有幾分吻合,便不再多問。思緒不禁飄到經年以前,那時鄭五郎尚未娶妻,與一喚荷孃的女子情投意合,他不懂,只是一介茶樓賣藝的女子,鄭五郎何以非要將之納入府。

鄭府自是不肯,匆匆爲他娶了正妻,國子司業之女葉氏,也算門當戶對。鄭五郎執拗不過,還想着將荷娘接進府作側室,那葉氏豈能答應。

五郎便在郊外置了套小屋,安置那荷娘。當年盧少卿只覺得他是瘋魔了,爲了這樣一個女子癡情至此。

後又聽說,荷娘誕下一女後,便杳無音訊,鄭五郎也絕口不提,那女嬰也不知所蹤。細細算來,那女嬰若還在世,也約莫是六七歲的年紀。

鄭循艱澀開口, “二郎,我實在沒有辦法,她年紀尚小,放在外面只有死路一條,在你府上做婢女丫鬟都使得,只要給她一方落腳之地。”

盧少卿早知他來意,可聽聞此言,還是不覺詫異, “你可是想好了,一旦入了奴籍,往後可不好脫身啊。”

鄭循雙目茫然, “鄭府焉能容得下她…”,還未說完,緩過神來般拉住顏微讓她跪下,對她道: “你且看好了,往後盧大人就是你的主子,那些前塵往事不可再提,記住了嗎?”

這數月的磨難讓顏微心智成熟了不少,自然懂得鄭循話中之意。她左臂搭在右臂上,伏身行了大禮, 稚嫩的聲音裡透着堅韌, “謹遵大人的話,拜見盧大人。”

盧少卿扶起顏微,看着她問, “可有名字?”

顏微答道: “未曾有名,請大人賜名。”

盧少卿和鄭循俱怔了怔,未曾想這孩子竟如此會察言觀色,心裡更加心疼她。

盧少卿站起身來,做回梨木椅上, “就喚安兒罷。” 轉頭看向鄭五郎, “往後我定護她一世平安。”

顏微俯身叩謝,恍惚想起,來長安的路上,行至慶陽歇腳之時,她正盯着轎簾上的佛祖看。顏微不知道這是什麼佛,只知道阿孃去寺廟總是虔誠地祈禱很久,祈求父親平安歸來。

一位喇嘛走到轎前,似對着佛,又似對着顏微,緩緩道: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