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餘波(1)

攻陷成都,平息“蜀亂”以後的一個月,朝廷大軍終於從成都頒師,凱旋迴到了大興。其實此時諸多善後事宜,仍未完全處理妥當。比如說安置因戰火而逃離家園的百姓、重新任命蜀中二十四州的大小官員、以及對楊秀殘留黨羽的清除及追捕等等。不過這些瑣碎事務,基本上就都和軍隊沒什麼關係了。出來征戰已經三月有餘,縱使未出國門,士兵亦已多有歸鄉之思。外加上天氣逐漸炎熱,此際回師,正當其時。

這次“蜀亂”乃屬內戰。謀者又是當今天子楊堅的親生血脈。所以假若細究起來,雖然打勝了仗,卻也沒什麼光彩可言。故此軍中自宇文述以下,都刻意選擇了低調。軍隊抵達大興城那一日,更故意在日落以後才入城。以至於軍隊已散回各處軍營,竟然也沒幾個尋常百姓能夠目睹。

入城以後,要做的自然是入宮覲見天子。楊昭、李靖、宇文述、宇文化及、宇文無敵、獨孤峰、獨孤霸、獨孤盛、來護兒、還有〖五部衆〗的沙也、法刑、陀羅等三人,都換過了衣袍,乘夜經永安門而入太極宮。因爲天色已晚,楊堅便沒有在太極殿召見衆人,而是改到了承慶殿。獨孤皇后與楊廣、摩訶葉等亦皆在場。

之前楊堅的聖旨上面講得很清楚。平叛軍隊以行軍大總管宇文述爲帥,其餘人等,地位皆在他之下。所以這述職之事,也由宇文述領頭來做。入殿行禮以後,宇文述先是呈上預先寫好的奏章,隨即將這次出征中所經歷諸般事宜,擇其要者簡短說了。楊堅仔細聽過以後,又問了幾處關鍵細節,都得到宇文述一一解答,當下點點頭,模樣似乎甚是滿意。

沉吟半晌,楊堅命旁邊伺候的草擬聖旨,對左衛、右衛、左武衛三軍將士,皆策勳兩轉(隋朝時定勳位等級爲十一級,以後唐時改爲十二級,一轉即爲一級。最高爲上柱國,其次爲柱國、上護軍、護軍、輕車都尉、驍騎尉等等。最低勳級是一轉武騎尉,其待遇與七品官相同。但勳位只是榮銜,即使策勳十二轉得封爲上柱國,也並不掌握實權,亦無差使),賜錢、米、布帛以資獎勵。之前由來護兒、屈突通兩名將軍率領的右御衛和右武侯兩軍,雖然失守陽平關,但退保街亭,令關中不至於門戶大開,總算將功補過。所以亦策勳一轉,同樣賜以錢、米、布帛。其餘陣亡或受傷的士兵,亦給予雙倍撫卹。至於由極樂正宗信徒所組成的聖戰軍,則因爲不是正規府兵,此戰過後就要解散的,所以並不加以策勳,只厚賜錢、米、布帛而已。摩訶葉當即起立行禮,代門下信衆謝過天子恩賜。

宇文述和獨孤峰、來護兒等將領,自然亦該各有封賞。不過因爲他們身份高了,所以究竟應怎麼封,賞多少,就得考慮到其他很多方面的問題,不是倉促間可以決定的。故此楊堅並沒有當面宣佈,只是着實嘉獎了衆人幾句。只不過宇文述察顏觀色,卻見皇帝皇后還有太子三人,眉宇間都殊少歡悅之色,反倒大有鬱郁之意。心下都是一片透亮。宇文述便率先告退,獨孤峰、李靖等人也跟着去了。

公事告畢,接下來就該辦私事了。這是楊家內部事宜,摩訶葉雖爲國師,又是楊昭的師父,但這種場合也不適合在場。只坐着多說了幾句話,極樂正宗宗主也起身告辭。臨走時在楊昭肩頭用力拍了拍,嘴角邊不其然地浮現出幾絲笑意。楊昭心頭一暖,但低頭看到自己手上的錦盒,不禁又是一陣黯然。

不僅是他,殿中其餘留下來的三個人,目光也同樣集中到了那小小錦盒之上,卻也沒人說話。沉默半晌,終於還是獨孤皇后先打破了這令人難受的寂靜。她輕輕嘆口氣,道:“昭兒,把你四叔帶過來,好讓咱們最後見他一面吧。”

楊昭應了聲“是”。站起來走出幾步,恭恭敬敬地將錦盒放在楊堅面前御案之上,解開了盒上所包裹的緞子。揪起盒蓋,盒內分成上下兩格。下格是楊秀遺體火化之後的骨灰,上格則是他的顱骨。可能因爲沾染了黃帝龍骨靈氣的關係,所以這顱骨竟然燒不化。

楊秀生前容貌隨母,頗有幾分獨孤信年輕時候的神采。所以五個兒子當中,獨孤皇后向來最寵愛這個老四。當日楊秀起兵,獨孤皇后和丈夫一樣都是又驚又怒,深恨兒子的忤逆不孝。但現在事過境遷,兵亂已經平息,楊秀本人也死了。私下裡在家人面前,獨孤皇后也就重新恢復了母親的角色。她伸出雙臂,顫抖着捧起錦盒,才叫得一聲“四兒~”,淚水早止不住地漣漣而下。楊廣連忙上前扶住母親。想起當年幾兄弟之間打鬧玩耍的往事,兩眼亦不由得了紅。只有楊堅還把持得住,並未失態。然而眼角餘光下探,楊昭也見自己這位祖父雙拳死死握緊,看來指甲都已經刺進肉中了,他卻尤自未有所覺。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兒子便有再多不是,始終還是父母的心頭肉。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個年代,人上了五十以後便老得特別快。楊堅今年已經六十,獨孤皇后也只比丈夫年輕兩歲。過度悲傷的話,對身體總歸是不好。楊昭知不能任由他們這麼下去,當下低聲道:“皇祖父、皇祖母。人死不能復生,還請節哀珍重。若是兩位爲四叔壞了身體,那麼四叔在黃泉之下也要不好受。甚至只怕還會因此更增罪孽,連累下輩子也投不到好胎了。”

楊堅和獨孤皇后事佛都十分虔誠。聽得自家孫子這樣說,也覺有理。再加上楊廣也收拾心情,在旁邊勸說了幾句,兩位老人悲傷便自稍抑。楊堅握起老妻的手拍了拍以示安慰。沉聲道:“奏章上面說不清楚。昭兒,你四叔去的時候究竟是怎麼樣的情形,仔細說說。”

這要求雖然簡單,卻還是讓楊昭有點犯難。楊秀死前說過那麼多話,其中不乏對楊堅這個父親的埋怨。另外,他還提及了自己因爲眼見大哥二哥爭奪太子之位所產生的震動恐懼,這些楊昭也萬萬不能在楊廣這個便宜老子面前提起。當下小王爺靈機一觸,便着重講了楊秀對寧道奇的評價。楊堅越聽越怒,終於忍不住“啪~”地狠狠一掌拍落身前的御案。

楊堅雖然年紀已老,武功比之壯年時退步了不少。但這掌含怒而,力量仍是非同小可。御案是用整根金絲楠木雕成,其堅固處不下金鐵。但仍是承受不住楊堅掌力,當即被擊得四分五裂,隆然垮塌。案上幾樣精緻陳設也隨之着地亂滾。其中一個極精緻的硯臺,直接摔成粉碎。

所謂“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楊堅身爲大隋開國之君,一手統合南北,結束中國自漢末以來數百年的大分裂大動亂,實乃命世之英主,成就建樹皆古今罕見。二十餘年來手掌天下大權而殺伐決斷,言出法隨,說一不二。哪怕其武功並非絕頂,但那股天子龍氣之威嚴凌厲,卻甚至連九千歲那個級數的高手也比不上。此時他勃然震怒,儘管明知道這股怒火不是衝着自己而來,但霎時間楊昭仍覺得心臟一陣抽緊。渾身寒毛倒豎。眼角餘光所及,旁邊楊廣也下意識地縮了縮肩膀,嘴角微微流露苦笑。

天子震怒,無人不驚。但若有例外的話,便惟有獨孤皇后了。所謂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楊堅在朝廷外是至高無上,回到家中卻極尊重妻子(天下沒有怕老婆的男人,只有尊重老婆的男人)。所以講起氣勢來,半點武功也不會的獨孤皇后,竟亦不在丈夫之下。怒道:“以前勇兒之所以突然變得瘋瘋癲癲,就是正一道哪個什麼朝陽子在搗鬼。現在這個姓寧的臭牛鼻子又來害了四兒。這些該死的道士,一個個就只會惟恐我大隋江山不亂般到處裝神弄鬼,興風作浪,真真可惡頂透!皇上,乾脆朝廷便道詔令下去,罷禁天下道教,勒令這些道士盡皆還俗,再收繳道觀產業爲國有算了。”

楊堅畢竟是皇帝。怒氣稍加泄過後,就迅恢復了冷靜與理智。所謂“爲人君者不可怒而興師”。罷禁天下道教,這種命令出來容易,影響卻是極大。所以楊堅並不願意隨隨便便就作決定。當下搖頭道:“一人做事一人當。正一道和那個姓寧的道士作孽,和其他道門支派無關。”隨即蹙眉問道:“昭兒,你們軍隊都已經包圍成都了,怎麼居然還能讓那個寧道士逃得脫身?”語氣中頗有不滿之意。

面對這個質問,楊昭也只能苦笑了。道:“皇爺爺,蜀王府中修建有不少秘密地道,既有通往城外,也有通往城內的。所以……請皇爺爺贖罪。”頓了頓,他又道:“孫兒已經在益州地界之內頒下海捕文書,畫影圖影,懸重賞通緝。料想這牛鼻子縱然藏匿得一時,可是他身受重傷,周身武功也廢得七七八八了。時間長了,終究也是走不脫的。”

第304章 周流六虛天子氣(一)第159章 媚誘(1)第215章 佛道雙修,伏魔尊者(2)第299章 日出東方我不敗(二)第269章 破滅地獄,屠龍無悔(四)第90章 戰街亭(下)第45章 超神兵第350章 喜氣洋洋殺意濃(三)第314章 盛世風流樂忘返(二)第111章 絕寒斗絕寒(下)第170章 各有所忌第287章 李氏奇女名秀寧第26章 超凡入聖第168章 紫雷七擊(1)第6章 兩國交兵第25章 入蜀賀壽第149章 隋閥(2)第192章 天心蓮環(2)第305章 亂世破極六神合第217章 瘋狂反撲(1)第19章 武侯遺法第312章 百年夙怨三掌結(一)第99章 大龍鳳(上)第268章 秘境末日,獵族覆亡(二)第304章 周流六虛天子氣(三)第156章 劫數(1)第227章 久別重逢,素不相識第222章 帝星爭輝,千年古都第357章 人心險惡妖心詐(三)第101章 四大皆兇皆成空(下)第360章 千秋一帝至尊皇(四)第256章 無以名狀,芳心如鹿(上)第159章 媚誘(2)第350章 喜氣洋洋殺意濃(一)第363章 血歸穹蒼注龍穴(二)第122章 時代存在的痕跡第292章 英雄救美守信諾第346章 何去何從亦相問(一)第178章 四大寇(1)第361章 天晶兵俑潛龍穴(二)第306章 元始篇章告功成第250章 真龍蛻變,帝星爭輝(五)第270章 大難不死,必有豔禍(一)第62章 可有私情?第357章 人心險惡妖心詐(二)第99章 大龍鳳(上)第282章 雛龍元祖兩成空(二)第100章 生死相隨(下)第76章 霹靂蓋天火第350章 喜氣洋洋殺意濃(二)第200章 滂沱雨(2)第134章 壯志飢餐胡虜肉第258章 心結何解,隔牆有耳第304章 周流六虛天子氣(二)第103章 戰火如荼第357章 人心險惡妖心詐(一)第353章 金頂佛燈照大千(四)第185章 合作協議(2)第206章 塵埃落定(1)第81章 烽火煉天驚魂雪,碧磷覆地奪魄金第206章 塵埃落定(2)第247章 芳蹤何覓,魂歸何處?(下)第190章 狹路逢毒,劍決生死(2)第137章 大援(2)第296章 獨步東西豈百里(三)2010 年港漫大事回顧之玉皇朝篇第161章 不速第323章 魔妖尊卑惟強決第348章 昨日我死今重生(四)第170章 各有所忌第356章 競尋龍穴驪山陵(二)第157章 難逃第102章 遺物禮物(上)第332章 雷刀妖棒初相逢(三)第53章 龍脈聖地第131章 隱世奇人(2)第155章 冰冰(2)第363章 血歸穹蒼注龍穴(一)第359章 恩斷義絕滅穹蒼(四)第158章 暗手第86章 叛徒第201章 同歸於盡?第53章 龍脈聖地第364章 真武宇宙絕寰宇(四)第226章 生死之道說靈神(二)第248章 靜慮秘藏,困獸之鬥(上)第176章 求情、留情、用情(1)第340章 如來破極脫空無(一)第208章 單清風的決心(2)第354章 生滅始終宇宙秘(三)第141章 最後遺言(2)第314章 盛世風流樂忘返第119章 化緣有道,神遊物外(2)第203章 佈局?拆局?終局(2)第129章 久別以後的再會(1)第264章 求諸本源,破盡天下(下)第333章 兵兇戰危同流合(一)第151章 歌舞第192章 天心蓮環(1)第209章 屠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