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棋盤內外誰棋手

李霄被關在後船的甲板之下,一個原本是堆放船上雜物的艙裡。

因爲不是充作客艙,所以這艙沒有窗子,半密封狀態下,又處於船甲板之下,故此潮溼而沉悶。不過在經歷過一番生死之後,李霄累得幾乎虛脫,還是躺在臨時拼起的兩塊木板上睡得極香。

直到被餓醒來,他才意識到,自己已經不是長安城中的翩翩佳公子,而是死裡逃生卻又淪爲階下囚的可憐人。

想到自己的經歷,他情不自禁嗚嗚哭了起來。

哭聲一起,門被推開,一張普通的臉出現在他視線裡,李霄識得這張臉,就是指揮着人把他帶到葉暢面前的傢伙。

“呵呵。”

見他只是在哭,沒有別的事情,卞平笑了兩聲,便又將頭縮了回去,門也隨之砰的一聲再度關上。

“怎麼了?”與他一起看守的衛兵問道。

“是那小子在哭,聽說他在長安可是大官,少卿……比咱們主公的官還要大得多啊,沒有想到就是這樣的貨色”

“拿他與咱們主公比,卞兄,你這話可是說岔了”

“對,對,我說岔了,該掌嘴,掌嘴,哈哈”

卞平真的輕輕扇了一下自己的臉,那個衛兵笑了起來,嘖了一聲,也不知是爲李霄還是爲了卞平這副德性。

“你覺得咱們主公會如何處置這廝?”那個衛兵過了會兒又問道。

“如何處置?自然是看他自己了,以他所作所爲,咱們主公殺他十遍誅他全家都不爲過,但咱們主公向來仁慈,只要他……”

後面說的話,李霄聽得有些不真切了,他心中一動,止住抽泣,把耳朵貼在了門板上,想知道這個卞平會說什麼。但是對方似乎已經說完了,只留下一串斷斷續續的笑聲。

李霄心中便又惴惴不安起來,若說開始哭泣乃是爲了自己的遭遇,現在擔心則是爲了自己的未來。

雖然現在擺脫了刺客,可是落入葉暢的手中,似乎比被刺客抓着好不到哪兒去,唯一的區別就是速死與緩死罷了。

難道說自己只有死路一條麼?

他正琢磨間,突然間門又被推開,因爲他貼在門上,險些被門撞翻了一個跟頭。他擡頭再看時,便看到葉暢面色和緩地出現在他面前。

“葉葉葉司馬,饒命,饒命啊,我不過是一個靠着父蔭的小人物,葉司馬饒我”

“我能饒你,只怕別的饒不過你。李霄,你說若此時我將你往岸上一放,你能活幾日?”

李霄猛然抖了一下,眼中又流露出恐懼之色。

“我是想殺你,但我更不願意給別人背了這罪名。”葉暢說完之後,向着身後示意:“給他。”

一人側身入艙,將一個食籃放在了李霄面前,食籃裡傳來撲鼻的香味,乃是飯菜的味道。李霄頓時覺得,自己腹中象是有隻手要伸出來,迫不及待地要將食籃裡的食物全都抓進去。

顧不得什麼形象禮儀,他打開食籃,裡面不過是一些家常便飯罷了,他卻吃得極香。葉暢看着他狼吞虎嚥,一句話也沒有說,只是在他噎着的時候,又讓人拿水來。

用平生最短的時間將肚子填滿,李霄喘了口氣,然後跪拜在葉暢面前,深深伏下去:“只求饒命,願爲葉司馬效力”

“你能如何爲我效力?”葉暢搖了搖頭,聲音仍是很溫和:“論文,我幕下已經有精通公文之儒生,論武,我身前有萬夫不當之勇士。你有何能,可以爲我效力?”

“我……我……”

李霄吶吶半晌,還真找不出自己哪兒能爲葉暢效力的。

“聽聞你懷疑刺客來自太子?”晾了他一會兒之後,葉暢又問道。

李霄沒有多想,只是咬牙切齒:“刺客既不是葉司馬所遣,那……那就只有太子身邊之人所遣”

葉暢大感興趣,他對李亨也沒有什麼好感,事實上隨着韋堅的垮臺,他心中隱約覺得,自己與李亨只怕能以兩立。若是李亨繼承了李隆基的帝位,他唯一的選擇就是遠遁。

也正是因此,他纔會急不可待地建立遼東基業,想要將嫂嫂、侄兒送至遼東去。

“何以見得?”

“太子自己是不涉此事的,但是那張培卻是個極陰險之人”李霄拼命絞盡腦汁,想要找到能讓自己活下去的東西。他雖是蠢,卻也有他的小聰明,猛然想起一件事情來,便順口將張培兜了出來。

他記得葉暢與張培結有仇隙,然後又想到,他之所以看葉暢不順眼,很大原因也是出在張培身上。正是張培在他面前曾經提過,說葉暢爲人輕浮,不宜重用,然後他纔在其父面前詆譭葉暢……

至於張培與葉暢不和的根源是什麼,在這個時候,他竟然也想了起來,似乎是在玉真長公主的聚會之上,葉暢掃了他的顏面

“張培?”

“對,對,就是張培,此人最爲陰詐,他表面上逢迎奉承聖人,實際上卻與韋堅、皇甫惟明等乃是一黨,私下時常聚會,以爲聖人寵信李林甫,非國家之福……他們挑唆着家父與李林甫鬥,還挑撥家父與葉司馬的關係。當初說葉司馬刻薄,便是他們說起”

這個時候,李霄是見根稻草也要緊緊抓住了,故此一大堆的攻擊話語往張培身上潑過去。他其實是個蠢人,但是瞎猛也有撞着死耗子的時候,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胡說八道的話語,卻接近了真相

“他爲何要如此?”葉暢並沒有被他的話所矇騙。

“一是因爲他自以爲當爲宰相,可是隻是個侍郎,早就悄懷不滿;二來是因爲……因爲今上春秋已高,他想着當從龍功臣”

李霄此語倒不是胡說,不僅僅是張培,包括他的父親李適之,都意識到李隆基年紀漸老,不可能永遠呆在帝位之上。無論是爲自己,還是爲子孫富貴計,都需要做長遠打算。但是李隆基老而不死,而且對權力抓得很緊,寧可將權力託付給李林甫這樣的權臣,也不願意將權力交與太子李亨,甚至對李亨明裡暗裡進行監視。提防猜忌之心,幾乎是不加掩飾,這令李適之等人甚爲憂慮。

葉暢此時又想起江梅對太子李亨的評價:頗類其父

當初李隆基可是結交了不少人物,故此先後兩次發動政變除韋后、太平公主時,手中都有親信可用。李亨若頗類其父,豈有不效仿的道理?

但是李隆基對李亨的猜忌又遠勝李旦對李隆基的提防,那麼李亨就必須做出兩面來,一面是孝順兒子、寬和太子,另一面則是未來的英主。

“你可知太子手中有些什麼人物?”葉暢想明白這一點,突然間覺得有些冷。

“韋堅、王忠嗣、皇甫惟明……這些人都是太子手中之人啊哦,還有張培,他明裡與太子保持距離,實際上暗中與太子身邊的內監相勾結,太子不好與我父親說的話,都是由他轉達的”

葉暢猛然又想起,在灞橋送行之時,李霄曾經說過“待太子”什麼的,但被李適之及時喝止了。他提起此事,問道:“當時你想說什麼?”

李霄臉色變了變,有些遲疑起來。

葉暢嘆了口氣:“你莫非以爲我是在替自己問話?我可是在替你問若不知道那邊究竟是什麼打算,我又如何判斷刺客是誰派出來的?”

“我……我想說待太子得承大寶,你們……通通要死……”李霄聲音低了下來。

“哦?太子有什麼計劃不曾?”

李霄又猶豫了會兒,然後小聲道:“原先是有一個的,皇甫惟明與王忠嗣掌兵權,家父、韋堅爲相,只要除去李林甫,便……便請聖人爲上皇。”

他說出這個計劃,葉暢長長吁了口氣。

李隆基

葉暢幾乎可以肯定,這個計劃,並沒有完全瞞過李隆基,至少,李隆基憑藉多年政治鬥爭養成的敏銳性,察覺了這個計劃可能存在。

於是李隆基便利用李林甫,李林甫再利用葉暢、盧杞,將韋堅、皇甫惟明、王忠嗣等一網打盡。這些人都是太子李亨勢力中堅,他們被解決掉,也就意味着李亨失去了威脅到李隆基的能力。

至於李隆基爲何不於脆將李亨解廢掉……或許是因爲他年紀老了,沒有當初的魄力了,也或許是三庶人案讓他有了一絲後悔之心,因此下手沒有那麼狠了。

原本葉暢以爲所謂的太子一黨只是李林甫臆猜中存在的東西,現在從李霄口中得到了這個小集團確實存在,而且有過活動。這麼看來,他一直以爲棋盤外下棋的人是李隆基、李林甫,其實是錯的,真正下棋的人,乃是李隆基與李亨這對父子,就是李林甫,也只是一枚棋子,只不過這枚棋子,也在想着如何擺脫棋手。

這便是政治。

“這麼說來,刺殺你而試圖嫁禍於我之人,倒真有可能是他們派來的了……張培有不小嫌疑。”葉暢沉吟了許久,然後笑了起來:“若是我留你一條性命……你是否願意聽我之令?”

“願,願生我者父母,活我者葉公,若能得活命,我願意爲葉公效力

旁邊的卞平輕輕嘖了一聲,不愧是宰相公子、朝廷高官,奉承起人來果然是職業級別,自己算是好這一手的,可也只敢稱葉暢爲主公,而不敢稱爲“葉公”。才二十出頭,便被人稱爲“葉公”……

就在葉暢審訊李霄之時,上陽宮中已經亂得不成樣子。

一個個太監、宮女都是膽戰心驚,幾個管事的太監、女官,完全沒有往日裡的跋扈,都是面如土色。

“還沒有尋着麼?”一個女官問道。

“沒有,御溝裡、池塘裡,到處都尋遍了……娘娘真的、真的……”

“這可如何是好,纔來兩日,就鬧出這樣一遭來……”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否則該如何向聖人交待?我們在這上陽宮中,已經不是幸之人,若是聖人再怪罪,除了一死,你我還能如何自處?”

七嘴八舌的議論聲中,始終得不出一個結論。爭了好一會兒,衆人累了,開始又一輪的沉默。

這時隨着急促的腳步聲,一個軍士闖了進來,他神情有些不自然,身上還水淋淋的:“在通往谷水的御溝水門鐵欄那兒,發現了這個”

他手中抓着一條絲絛,卻是從梅妃身上掛下來的。卞平當時弄出的通道較小,又在水中,梅妃屏息鑽出去的時候,將身上的絲絛扯了下來

“這是不是娘娘身上的東西?”衆人目光全都投向跪在一旁的一個宮娥。

這是梅妃的隨身宮娥雪枝,她既是貼身服侍梅妃,自是認識梅妃身邊的東西。她仔細分辨了會兒,然後大哭道:“是娘娘的娘娘在哪兒?”

那軍士略一猶豫,又說道:“鐵欄最下,發現了一個不大的出口。”

“什麼”

原本還坐着的太監、女官頓時齊齊站了起來,一個個臉色大變。

“你是說,那出口一人可以鑽得出去?”一個太監尖銳地問道。

那軍士看了看雪枝:“只要不太胖,便可鑽過去……”

“娘娘難道……”衆人面色都是大變,莫非梅妃逃出去了?

梅妃被打入冷宮,名義上乃是上陽宮之主,但他們這些宮女太監還負有監視之責,若是讓梅妃逃脫出去落入民間,他們這些人,必然死無葬身之地

“那封奏摺呢?”良久之後,有人道。

“正是,娘娘給聖人的遺折,雪枝,你將其拿出來”

“我們如何能看娘娘的奏摺?”雪枝顫聲道。

“都什麼時候了,你要命的話,就把遺折交出來”一個太監走過去,兇狠地喝斥。

他們已經稱那奏摺爲“遺折”,而且沒有人提出異議,便是這些內官、女官達成了某種默契。

雪枝哪裡抗得過他們,只能交出奏摺,這其實是一封信,乃是在梅妃榻上找到的,也不知是梅妃何時所書。信並未密封,一個太監將之拆了,衆人不管識字不識字便都湊上來看。

卻是一封遺書,只說自己獲罪於天,不能再見聖人,心中悲苦,無意殘生,唯有自盡。遺書末了,還請李隆基念在數載恩情的份上,將她的隨侍宮女放出宮去,許配良家子弟。

得了這封信,衆人算是鬆了口氣。

“娘娘性子剛烈”有人嗚咽着道。

“是極,聖人必然爲之傷心……不過咱們上陽宮年久失修,連水門鐵欄都鏽爛壞了,也須向聖人請罪。”

那個來報的兵士臉色有些異樣,剛想說鐵欄不大象是鏽爛,卻更象是有人鋸開,但才一開口,便是十餘雙狠辣的眼睛瞪着他。

他也唯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

第14章 撲朔迷離(上)第251章 月光鏡前心遲疑第165章 犬戎日夜吞西鄙第346章 彩雲之南可築城第485章 言者有心聞有意第493章 大勢蕩蕩順者昌第158章 白首相知猶按劍第474章 千軍齊呼清君側第418章 何意葉暢竟殺我第382章 宣王棄壘譽奇才第324章 死有餘辜薄情郎第285章 去途漫漫斷人魂第216章 弦高犒師待飛將第39章 青蚨銅錢穿玄機第185章 與虎謀皮豈足誇第3章 昔日王孫(上)第15章 是非又來(上)第132章 大慧竟是僧一行第55章 狽狡狐疑真鷹犬第290章 主客易位有誰知第175章 惡念兇膽夜開張第178章 扶傷救死論罪功第444章 願奉葉公清朝堂第293章 守株猶可得狡兔第339章 蠻地亦聞漢道昌第435章 此身安危系天下第382章 宣王棄壘譽奇才第464章 鐵衣寒光驚歡宴第120章 事了拂衣全無痕第55章 狽狡狐疑真鷹犬第70章 願伸援手相扶將第222章 帝鄉輾轉復見疑第500 心腹之內起隱患第10章 隔離煞星(上)第43章 長安新雨浥輕塵第513章 一輪明月照九州第216章 弦高犒師待飛將第344章 三百璃珠定勝負第262章 不意千帆爭渡歌第183章 失意門庭羅傻雀第283章 磬盡餘勇破城行第247章 班超投筆庸吏譏第486章 其時其地吾當場第280章 焰起煙騰散猢猻第15章 是非又來(下)第477章 何意變故生肘腋第1章 學院風波(上)第359章 將軍百戰何苦來第106章 白雲一片黃河遠第389章 輕騎飛逐蔥嶺西第227章 與子同仇豈無衣第374章 千萬軍中千萬膽第5章 徐家女兒(下)第13章 推測身份(上)第64章 竟是天家貴子息第141章 金樽清酒鬥十千第311章 熙熙攘攘爲利忙第397章 世傳妙手可點金第21章 尚香詩會(下)第103章 路轉峰迴洗疑嫌第376章 進退兩難怛羅斯第42章 子與曾點共其志第115章 士女大和會市賽第129章 千般功業一句讒第4章 長安酒肆(下)第60章 嬌俏暗香綻芳芬第388章 血滿弓刀單于逃第503章 兩紙召令自反覆第496章 大廈已傾各西東第220章 從來反覆是蠻夷第332章 車轍輪軌前有傷第10章 隔離煞星(上)第127章 鄉有賢者佑四鄰第457章 一事一事又一事第276章 逆賊汝祖孫萬榮第336章 舊時情誼今成仇第390章 欲釣狡鯊魚餌香第475章 繁華恩愛轉成空第299章 黃海浪底隱旋渦第236章 似有神兵自天來第105 南山別業無知音第63章 野外新廟舊仇敵第191章 繞牀呼盧恣樗蒲第269章 陽虎爲寇遇孔丘第432章 遼東秋風滌塵土第181章 虛席前問匪蒼生第358章 鳥獸紛散效後主第175章 惡念兇膽夜開張第494章 各懷鬼胎算計忙第498章 羣議洶洶戮野狼第9章 父女之間(上)第136章 洛陽城中福先寺第360章 司馬遠至意所爲第90章 春來喜氣客滿堂第165章 犬戎日夜吞西鄙第370章 西陲烽火翻陣雲第453章 紛至沓來探虛實第421章 國事家事亂如麻第14章 撲朔迷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