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公正”(下).

……

……

看到太子朱和堉的表態,德慶皇帝的眼中閃過了一絲複雜難言的情緒。

然後,德慶皇帝的語氣溫和,緩緩說道:“哦?太子在這件事情上有看法?說吧。”

太子朱和堉說道:“父皇,昨日早朝上,就在少傅郭湯彈劾了戶部尚書趙俊臣之後,僅僅只是一天時間之內,他的親族就紛紛遇到了麻煩,這件事情若說只是巧合,恐怕是難以服衆。

更何況,按照順天府尹霍正源的說法,也有許多蹊蹺之處!按照官府流程,就算是有人向順天府舉報‘四通商行’的某些罪行,霍正源也應該先進行調查取證、確認舉報的真實性之後再採取行動,而不是急不可待的直接派人查封‘四通商行’,甚至將‘四通商行’的所有人全部拘捕,霍正源的這些舉動,未免有些操之過急了。

再說國子監的事情,據兒臣所知,就在國子監開除郭少傅的嫡孫郭銘臺之前,戶部侍郎詹善常曾親自前往國子監拜會了國子監的幾位官員,然後沒過多久,就發生了國子監將郭銘臺除名的事情!這件事情似乎也絕不是巧合這麼簡單!

而且,不論是順天府尹霍正源、還是戶部侍郎詹善常,這兩位與趙俊臣一向是關係緊密,他們的種種作爲,恐怕也不會是無的放矢!依兒臣看來,這些事情就算不是趙俊臣在刻意報復郭少傅的彈劾,恐怕也是某些官員有心討好趙俊臣,處心積慮的刁難打壓郭少傅。”

聽到太子朱和堉的說法,霍正源與詹善常等人皆是面色微變。

這次趙俊臣懲治郭湯的手段頗是迅猛激烈,好處是有利於樹威,壞處則是報復的痕跡太過明顯了,容易讓人抓住把柄。

很顯然,太子朱和堉敏銳的發現了這一點破綻。

頓了頓後,太子朱和堉又說道:“並且,兒臣認爲這件事影響極大、絕不能輕視,若是百官們會因爲彈劾朝中大臣就要遭受報復,往後又有誰還敢在廟堂上說真話?到了那個時候,朝廷的言路閉塞,某些官員就可以肆無忌憚的欺上瞞下,朝綱豈不是就要徹底亂了?所以,兒臣認爲朝廷這次一定要爲郭少傅主持公道,嚴懲不正之風,絕不能讓這件事影響到朝廷的言路,還望父皇明鑑!”

隨着太子朱和堉的話聲落下,都察院右都御史呂純孝也邁步出列,說道:“陛下,臣也認爲,昨天順天府與國子監針對郭少傅的種種行爲,絕不是那麼簡單,定然是有人在幕後指使!因爲順天府與國子監的事情並不是孤例!據臣所知,昨天還有人在暗中聯絡都察院的御史們,打算在今天早朝上大舉彈劾郭少傅!陛下,不過是短短一天時間之內,就陸續發生了這麼多針對郭少傅及其族人的事情,若說這些事情全都是巧合,未免是太牽強了。”

接着,在太子朱和堉與呂純孝的帶領之下,清流官員們紛紛出列表態支持,打算將郭湯的事情定性爲趙俊臣的蓄謀報復,極力要求德慶皇帝爲郭湯主持公道。

一時間,受到清流們的表態影響,郭湯頗是博取了許多官員的同情。

*

“看來,朱和堉確實是進步了,並沒有一根筋的與我爭鋒對峙,也沒有正面維護郭湯,反倒是避重就輕,絕口不提郭敏與郭鳴臺的事情究竟有沒有受到冤枉,只是反覆強調郭湯受到了我的蓄意報復,並且還將這件事與朝廷言路聯繫到了一切,以此來影響德慶皇帝的判斷……”

看着太子朱和堉以及一衆清流們的表現,趙俊臣心中暗暗有些讚歎。

不過,趙俊臣的表現依舊是淡然從容,哪怕是太子朱和堉與清流們紛紛將矛頭指向了趙俊臣,趙俊臣的神情也依舊沒有任何變化,只是靜觀着局勢變化。

事實上,僅僅是這種程度的麻煩,趙俊臣並不打算親自出手。

在趙俊臣的眼神暗示之下,衆位“趙黨”官員沒有任何的畏懼,也紛紛是出列表態,與“太.子黨”爭鋒相對、寸步不讓!

左蘭山首先是邁步出列,揚聲道:“陛下,臣認爲太子殿下等人的說法,看似有些道理,但通篇皆是臆想,沒有任何的事實依據,完全不足爲信!若是僅僅憑着一些無中生有的猜測就可以詆譭朝廷大員,今後的朝廷局勢必然會是震盪混亂、一發不可收拾,還請陛下明鑑!”

然後,詹善常的神情激憤,好似受了極大的委屈,出列說道:“陛下,臣曾經擔任過禮部侍郎,與國子監的幾位大人素來有交情,也時常會有見面,如今太子殿下僅僅是因爲臣與國子監幾位大人見面的事情,就將郭少傅嫡孫郭鳴臺被國子監開除的事情全部推諉到臣的身上,甚這般毫無根基的指責,臣深感寒心,懇請陛下一定要爲臣主持公道!”

接着,霍正源則是一幅問心無愧的模樣,緩緩邁步出列,說道:“陛下,臣派人查封‘四通商行’的事情,完全是公事公辦,只是在履行順天府尹的職責而已!至於臣抓捕了郭少傅的胞弟郭敏,也只是因爲郭敏乃是‘四通船行’的東家而已!與郭少傅毫無關聯!難不成就因爲郭敏乃是郭少傅的兄弟,所以臣就要無視法紀、網開一面不成?那臣豈不是辜負了陛下的信任?所以,臣對於順天府抓捕郭敏的事情問心無愧!若是再來一遍,臣依然會抓捕郭敏!”

說到這裡,霍正源話鋒一轉,又說道:“朝廷自有法紀,我等朝廷官員就應該以身作則、絕不能徇私舞弊!因爲這關係到朝廷治理江山的根本!然而,抓捕了郭敏之後,就因爲郭敏乃是郭少傅的兄弟,臣就面臨着極大的壓力,太子殿下、呂都御史、程閣老等人紛紛向臣施壓,他們也不問順天府抓捕郭敏的緣由,只是強烈要求臣儘快釋放郭敏!臣在各方壓力之下,卻依然是堅持公事公辦,沒曾想今天早朝上又遭到了許多人的惡意抨擊!……陛下,臣還是那句話,臣只是在堅守朝廷法紀而已!臣問心無愧!”

隨着“趙黨”衆人的紛紛表態,尤其是霍正源這一番慷慨激昂的講話,“趙黨”開始了反攻。

然後,“太.子黨”與“趙黨”開始了激烈的爭辯,“太.子黨”指責“趙黨”蓄意報復郭湯,“趙黨”指責“太.子黨”徇私護短、干涉朝廷法紀,雙方皆是堅持着自己的觀點,卻又避而不談對方的指控,局面就這樣陷入了僵持之中。

至於德慶皇帝,則一直是沉默不語、若有所思,只是靜靜聽着“太.子黨”與“趙黨”的辯論,沒有發表任何意見,他的眼神時而掃向趙俊臣、時而停留在太子朱和堉身上,眼神不住波動着,似乎是內心有些猶豫。

良久之後,眼看着“太.子黨”與“趙黨”的衝突越來越激烈,德慶皇帝似乎是終於下定了決心,開口道:“都不要爭辯了!一個個都是朝廷大員,卻是面紅耳赤、聲嘶力竭,成何體統?”

隨着德慶皇帝的斥責,“太.子黨”與“趙黨”雙方終於是漸漸停止了爭吵,紛紛退入百官隊列之中,等待着德慶皇帝發表意見。

*

此時,太子朱和堉見到德慶皇帝終於是開口表態之後,心中也是暗暗鬆了一口氣。

剛纔,在兩派激烈辯論之間,“太.子黨”已經是漸漸的落入下風,畢竟他們的論點看似是光明磊落,但並沒有任何證據,反倒是頗有些干涉法紀、詆譭大臣的嫌疑,而“趙黨”衆人佔着道理,又緊抓着“太.子黨”的破綻不放,所以“太.子黨”也就漸漸的抵抗不住了。

太子朱和堉原本也沒指望“太子黨”能夠通過一場辯論爭吵就戰勝“趙黨”。

不過,依照朱和堉的想法,德慶皇帝這次一定會支持“太.子黨”的!只要有了德慶皇帝的支持,“太.子黨”這次就一定能戰勝“趙黨”

理由很簡單,德慶皇帝唯有支持“太.子黨”才能夠維護自己的帝王威嚴!

畢竟,德慶皇帝昨天早朝上責罰了郭湯之後,郭湯彈劾趙俊臣的事情就應該是塵埃落定了,若是趙俊臣依舊報復郭湯,那就是不服氣德慶皇帝的決定,也就對德慶皇帝的陽奉陰違,德慶皇帝見到這般情況之後,自然是不會高興!

此外,太子朱和堉剛纔還特意談到了郭湯的事情對朝廷言路的深遠影響,而朝廷言路與帝王權威息息相關,若是朝廷的言路閉塞,那麼皇帝也就成爲瞎子聾子,只能任由臣子們欺瞞,這是德慶皇帝絕不能容忍的事情!

考慮到這些情況,德慶皇帝的態度也就很明顯了——這也是太子朱和堉願意站出來爲少傅郭湯撐腰的原因之一!

不得不說,太子朱和堉能考慮到這些事情,確實是進步了不小,若是尋常時候,他的判斷也不能算錯。

但太子朱和堉並不知道,德慶皇帝已經下定決心要廢黜他了!如今只是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時機罷了!

然而,朱和堉擁有清流們的鼎力支持,德慶皇帝若是要出手廢黜朱和堉的話,就一定會遭到清流們的極力反對,若是清流們到時候選擇死扛到底,說不定廟堂局勢都會震盪不安。

所以,德慶皇帝若是想要廢黜朱和堉,就首先要削弱清流的勢力影響。

如今,因爲郭湯的事情,太子朱和堉帶領着清流官員們紛紛爲郭湯撐腰,也正是德慶皇帝削弱清流的大好機會!

所以,太子朱和堉這一次依然是失算了!

*

卻說,在百官們的注目下,德慶皇帝終於是緩緩開口表態了。

德慶皇帝先是深深打量了太子朱和堉一眼,然後將目光轉向了趙俊臣,說道:“趙俊臣,這件事情說起來與你也有關係,許多官員都認爲郭湯的事情乃是你的蓄意報復,但你爲何一直閉口不言?難不成理虧心虛了?”

德慶皇帝的這一番話,似乎有質問趙俊臣的意思,但太子朱和堉卻是心中一驚,猛得擡頭向德慶皇帝看去,目光中滿是不可思議。

所謂帝王心術,一舉一動皆是大有深意!

如今,“趙黨”與“太.子黨”的爭辯陷入了僵持,誰也說服不了誰,而德慶皇帝主動開口詢問趙俊臣的態度,就等於是給了趙俊臣打破平衡、引導局勢走向的機會!

如此一來,德慶皇帝究竟是在支持誰,也就不言而喻了。

事實上,別說是太子朱和堉深感意外了,就算是老謀深算的周尚景,聽到德慶皇帝的表態之後都是不由的身體微微一震,擡頭向着德慶皇帝打量而去,目光中滿是探究。

然而,德慶皇帝並沒有理會太子朱和堉與周尚景的目光注視,他只是緊緊盯着趙俊臣、等待着趙俊臣的回答。

對於德慶皇帝的態度,趙俊臣並不感到意外,這是他早就預料到的事情。

只見趙俊臣緩步出列,表情依然平靜,緩緩說道:“陛下,臣的態度剛纔已經說過了,對於郭少傅等人的指責,臣概不知情、也皆不承認!”

然後,趙俊臣又說道:“不過,既然太子殿下、郭少傅等人紛紛將事情牽扯到臣的身上,那臣也就多說兩句!這件事情其實很好解決,只要派人追查下去也就是了!郭少傅的兄弟郭敏究竟有沒有違法亂紀?郭少傅的嫡孫郭鳴臺究竟是不是應該被國子監除名?這些事情都不難查,只要把這些事情查清楚了,那麼真相自然也就清楚了!

若是郭敏確實是有罪,若是郭鳴臺確實是違反了國子監的規矩,那麼順天府抓捕郭敏、國子監開除郭鳴臺的決定就沒有錯,那麼也就沒有人蓄意報復郭少傅,一切只是順天府與國子監的公事公辦而已!反之,若是郭敏無罪、郭鳴臺也沒有違反國子監的規矩,那就是順天府與國子監在刻意針對郭少傅了,到時候只要繼續追查下去、順藤摸瓜,自然也能夠查到幕後主使之人!”

說到這裡,趙俊臣搖頭嘆息道:“陛下,臣認爲霍大學士的說法最是正確,朝廷自有法紀存在,在朝廷法紀面前,每個人都應該公正對待!不論是平民百姓,還是當朝少傅的親族,只要違背了法紀,就應該公正的依照朝廷法紀審辦!關於郭少傅的種種事情,其實非常簡單,一切按照朝廷法紀處理就行了,完全不必要進行多餘的爭論。”

聽着趙俊臣表態之際,開口“法紀”、閉口“公正”,皇極殿內所有人都是面色怪異。

若要說違法亂紀,滿朝上下極少有人能與趙俊臣相提並論,卻沒想到趙俊臣竟然也振振有詞的大談“法紀”、“公正”了。

事實上,趙俊臣從來都不排斥“法紀”、“公正”等詞彙,只要這些詞彙對趙俊臣有利,那麼趙俊臣就一定會是朝廷法紀公正的堅定維護者。

比如現在就是這樣。

從某方面而言,這樣的“法紀公正”也是一種諷刺,但這樣的“公正”纔是古往今來的主流!

“公正”與“公平”二詞經常被人們相提並論,但“公正”並不代表“公平”,因爲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到“公正”,又有許多人能夠逃避“公正”,所以“公平”二字也就無從談起了。

此時的趙俊臣,口口聲聲的追求“法紀公正”,但他只是要求別人而已,若是輪到趙俊臣本人的時候,恐怕就是另一回事了。

另一邊,聽到趙俊臣的表訴,德慶皇帝也是面色怪異,只覺得趙俊臣臉皮極厚。

不過,德慶皇帝卻依然是認同了趙俊臣的觀點,點頭說道:“趙愛卿說得有理,這件事並不難辦,只要調查下去也就知曉真相了!”

然後,德慶皇帝揚聲道:“既然如此,就傳朕的旨意,‘四通商行’的案子即日起交由三法司聯合審理,國子監開除郭鳴臺的事情則交於禮部詳細調查,這兩件事情並不複雜,朕希望明日早朝上就能夠看到結論!”

隨着德慶皇帝的話聲落下,“趙黨”衆人紛紛是面現喜色,而“太.子黨”衆人則盡數是面色陰沉。

這兩件事情若是嚴查下去,自然是對“太.子黨”不利!

事實上,“太.子黨”的麻煩只不過是剛剛開始罷了。

……

恩,五千字大章節,今天第一更。

凌晨前還有一章!

……

第一百六十一章.謀算.第四百九十三章.風波(四).第三百九十五章.開始了.第九十五章.獅子與綿羊.第1119章.提議.第九百三十一章.召見.第1381章.布子收官.第1132章.理想主義者需要抱團取暖.第七百八十一章.戰兵新軍(一).第一百六十七章.越奸邪、越赤忱(中).第1289章.手腕(十六).第六百三十七章.圖窮匕見(下).第八百二十二章.乘棺滅蒙.第一百八十八章 .黨爭(十二)一更.第三百七十四章.趙俊臣的構想(下).第四百三十九章.德慶回京(三).第1069章.各有所謀(七).第三百零四章.微服私訪(下).第五十九章.收心與敲打.第八百八十一章.驚夢.第1034章.好像跑偏了.第1016章.入閣輔政初體驗(三).第四百四十七章.大朝議(七).第九百二十七章.所遇非人.第1050章.各方的表演(完).第六百三十六章.圖窮匕見(中).第九百一十五章.疑心的種子.第四十八章.人心變化(下)一更第四百六十八章.格局變化(上).第四百四十一章.大朝議(一).第二十四章.風暴伊始(下).二合一第一百一十章 .德慶震怒(中).第六章.德慶皇帝(下)三更第1128章.會館談話.第二百九十三章.力所能及的幫助(下).第七百零九章.餘事.第二百七十五章.揚州趙家.第三百七十三章 .趙俊臣的構想(上).第1013章.新安排.第四百一十五章.嘎然而止!第六百七十九章.牢房之中.第三百七十二章.合作的方向(下).第五百二十九章.博弈(五).第一百二十二章.冰火兩重天(中).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與圍捕(中).第二百二十七章 .這是一門學問(上).第八百三十九章.劉冶.第一百零四章 .趙黨預備軍(中).第1348章.攬功諉過.第1063章.各有所謀(一).第1298章.手腕(七).第六百五十章.方茹的提議.第九百章.樑輔臣脫困.第1142章.逼迫(二).第1308章.在握(十七).第二百四十七章 .德慶說媒?.第八百一十二章.戰鞏昌(一).第四百零五章.混亂(下).第1123章.順便而已.第一百八十一章 .黨爭(四)二更.第1144章.逼迫(四).第九百八十四章.被自殺(二).第四百五十二章.各方的謀劃(二).第六百五十六章.風波頻(一).第1020章.與此同時.第八百六十七章.勢(五).說明一下。第1340章.退兵停戰.第八百七十一章.勢(九).第一百六十七章.越奸邪、越赤忱(中).第1056章.扶持.第六十章.勒索與說服.第四百八十八章.逃命.第九百七十八章.德慶皇帝的初步妥協.第三百一十七章.矛盾的思緒.第1301章.在握(十).第1207章.亂與定.第六百三十章.抄家狂潮(五).第九百二十六章.紛至沓來(二).第七十八章.權臣貪官們的聚宴(上).第八百九十章.計劃進展.第1169章.南京民變(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柳蕊的請求.第七百四十五章.李如安的堅持.第1137章.無中生有.第1285章.手腕(十二).第九百四十章.督撫齊至.第二百一十六章.患得患失的陳東祥.第二百七十二章.殿試開始.第九百二十二章.解散戰兵新軍(二).第六百六十四章.傳喚.第四百五十五章.情報彙總.第四百六十一章.接觸(下).第1238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十一).第六百九十六章.計劃進行中(六).第五百四十七章.寸步不讓(中).第八百三十章.這口黑鍋給你.第五百四十七章.寸步不讓(中).第一百一十七章 .朝堂兩三事.第996章已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