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六十一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2)

大戰結束,算一算時間,李從璟驚覺四個月已經悄然過去。

之所以是“驚覺”,乃是因這也意味着,莫離、桃夭夭率衆和大明安踏入渤海國,至少也是三個月了。渤海國局勢如何,李從璟未曾親見,不好言說,然則有些事情不親見,未必就不能知曉其面目。於李從璟而言,他是知曉渤海國亡於這幾年的,“人必自亡,而後人亡之”,渤海國既然亡國在即,可見國內定是一番末日景象。

何謂末日景象?於國而言,朝政昏暗、吏治腐朽、賞罰不明、小人當道、內耗嚴重,是不可或缺的題中之意。既有此內憂,又加之有契丹爲外患,渤海國的局勢,由此可見一斑。在如此境遇下,莫離和桃夭夭要幫助大明安做中興之主,何其難也,又因契丹在側,國戰在即,大明安不得不使用非常手段,以求在短日內破局,則其處境又當是何其危險。

如今三月過去,料來其鬥爭已到了正激烈的時候,李從璟如何能不爲莫離、桃夭夭擔憂?

既擔憂,李從璟不免叫來第五姑娘,讓她將渤海國的諸番消息細細說給自己聽。

莫離,且不說其與李從璟自小感情甚篤,兩人心靈相通,他本身不僅有軍謀,更有政才,乃李從璟左膀右臂,百戰軍的建設和地方軍政大事,若沒有莫離爲他出謀劃策、查漏補缺、身體力行,李從璟很難應付得來。李從璟可以不救渤海國於即亡,也不能失了莫離。尤爲難得的是,他與孟平、章子云等,是李從璟近乎可以完全無條件信任的人。

桃夭夭的重要性,就更不用多提。於理智上而言,作爲一個可以共謀大事的女人,她身上幾乎有女人的一切優點,卻沒有女人天生的缺陷;從感情上說,李從璟亦不願其有半分不測。

在給李從璟彙報完特意整理的情報後,第五姑娘鼓起粉塞,長長吐出一口氣,小舌頭快速添了一下發乾的櫻脣,總結道:“綜上所述,莫先生和桃姐姐已經差幾摸清了渤海國局勢,對幾股強大勢力也已瞭如指掌,本着謀而後動的初衷,在年關前後,他們將大舉展開行動,以求在來年開春時,將大明安推向前臺,掌握急需入手的部分軍政實權,以應付隨時可能發生的契丹入侵!”

渤海國內如今的局勢,因有莫離和桃夭夭相助大明安掌權的行動,已是山雨欲來風滿樓,不用身臨其境,李從璟也能想見其中的雲波詭譎。

“但願,桃姐姐和莫先生能馬到功成。”說完,第五悠悠一嘆。

“但願二字無用,若是心存希望,便該爲之行動,使事情朝我之所望的方向發展,焉能說‘但願’?”李從璟微笑道,心中已經開始細作謀劃,“形勢如此,我當助其一臂之力。”

“軍帥說的是!”第五姑娘大點其頭,表示受教,眨了眨滿含希望之光的眸子,“如何相助?”

李從璟尋思半響,沉吟道:“需得歸去幽州,再

作安排。”

幽州是邊地大本營,幽雲力量的集中所在,自然不是尋常之地可比。

踏上歸途,李從璟依然讓李紹城、李彥超領大軍正道行軍,他自帶百名由君子都和軍情處銳士組成的近衛,沿途察看各地軍、政情況。

路途中,李從璟某日忽地心生異樣,頓覺有些事情似乎很是反常,正在朝異樣的方向發展,這讓他生出不妙的感覺。細思源頭,卻幾日不得其要,甚覺驚異。

這日,李從璟偶然看見綴在隊伍末尾的耶律敏,才驚覺此事源頭。耶律敏神色頗爲憔悴,鬢髮不復往日齊整,雙目無神望着地面,沉默無言,如一片落寞的秋葉,飄蕩在無人的角落。

自打耶律敏跟隨李從璟逃出契丹以來,她一直都在變着法兒出現在李從璟面前,吵吵鬧鬧如同瘋子,但在出營州,特別是離開扁關之後,竟無一次主動騷擾李從璟。

李從璟是細膩之人,沒發現對方異常尚好,發現之後便愈發清晰感知到耶律敏的神傷與落寞。平心而論,李從璟對契丹沒有半分好感,無論前世還是今生,耶律敏雖未曾對漢人有過傷害之舉、不好的言辭,然則李從璟對待她一直只是尋常看待,沒有半分其他感情。

第五姑娘察覺到李從璟看向耶律敏的眼神,抿了抿嘴脣,猶豫了一下,還是道:“要說起來,她也是個苦命人呢,真不知她爲何要離開契丹。”

“追求自由,總是要付出代價的,何況是在亂世。”李從璟情緒不太高,聲音略顯低沉,“只是不知,如今的自由,是不是當初她想要的。”

第五姑娘嘆息道:“當日軍帥千騎獨攔契丹五萬大軍,與耶律倍在陣前談話陷入僵持,若非她及時出聲化解僵硬氣氛,說不得後面會如何呢。真論起來,她也曾幫過我們不少忙。”

“幫過我們不少忙……”李從璟咀嚼着這句話,忽然發現,自打與耶律敏相識,撇開對方的契丹身份不談,她確實幫過自己不少忙。初見時願賭服輸,令杜千書給細細兒賠罪,再見時甚至想在契丹軍前保護商社,西行時助李從璟說服耶律倍,前番又在兩軍陣前爲他和耶律倍化解敵意……第五姑娘不言及這些,李從璟尚不覺得,細想之下,似乎是自己在“受人恩惠”之後,沒有做到當初照顧好耶律敏的承諾。

李從璟搖搖頭,驅散這些思緒。

當日大隊在野外宿營,耶律敏獨坐營外一棵老樹下,環抱雙膝,腦袋放在膝蓋上,一坐良久。

李從璟望見耶律敏的身影后,擰着兩個酒囊,出營走到她身旁坐下,遞給她一個,微笑道:“北風嚴寒,暖暖身子,若有思鄉之愁,亦可驅散幾分。”

耶律敏擡起頭,消瘦的臉龐上眼神迷離,片刻後清明少許,宛然一笑,彷彿蘊含無數情緒與言語,別有一番悽然,“早就想找你要一壺酒呢,想了好久,怕你嫌我煩,不敢跟你說。”

李從璟心口微

微一抽,面上卻無異樣,舉囊示意,陪耶律敏飲了一口之後,聲音愈發柔和,“之前你常在我面前玩鬧,我雖多有趕你走的時候,卻非厭煩,而是近來征戰繁忙,實在是無暇。身爲主帥,肩負三軍將士性命,由不得我不利用每一刻思慮、完善征伐之事。”他不是一個喜歡解釋什麼的人,說到這就不再繼續嘮叨,笑了一笑,“其實每回你來,都是歡聲笑語,倒是很能化解我的疲勞。”

耶律敏擦了擦嘴邊的酒,眼神狐疑,“真的?”

李從璟頭靠上樹幹,仰望蒼穹,聲音略帶嘶啞,“背井離鄉,獨在他國,身邊又無相熟之人,心地怎能不荒涼?我這個半生不熟的人,大概是你唯一的朋友了吧。你一介女兒身,忍受行軍之苦,跟在我身旁,每每煞費心思出現在我面前,以笑顏相對,不就是希望證明給自己看,其實你並不孤獨嗎?可惜,前些時日我太疏忽了……”

耶律敏緊緊咬着嘴脣,她又聽見李從璟說:“其實每個愈能瘋鬧的人,在孤獨的時候,往往比常人更加孤獨。”聽到這句話,她的眼淚開始在眼眶裡打轉。不爲其他,就爲尚有人能理解自己。

李從璟又笑了笑,笑意溫醇,他碰了一下耶律敏的酒囊,“之前一直沒告訴你,你雖然是個公主,但是真的沒有公主病啊,和你相處很愉快。你幫了我這麼多忙,日後我還要好生謝你,所以,千萬不要想不開啊!”

耶律敏怔了好半天,感覺有什麼滑落臉龐,她大口喝了幾口酒,想要掩飾什麼,然而此舉沒能壓制住內心的翻騰,卻反而讓她被烈酒給嗆着了。她丟掉酒囊,彎腰劇烈咳嗽起來,全身都在跟着顫抖。

李從璟失笑,“公主殿下,不必如此吧……”話還沒說完,耶律敏已經撲過來,一把抱住他,在他肩頭狠狠抽泣起來。

美人入懷,溫香軟玉,李從璟卻沒有一絲邪念,稍作遲疑,輕輕抱住耶律敏顫抖的肩頭,道:“要哭就哭個痛快吧,哭完能舒坦些。”

隨即,肩頭傳來一陣疼痛,卻是耶律敏咬住了他肩膀。

輕抱耶律敏,李從璟看向遠天,夜色下蒼山如幕。

耶律敏雖貴爲公主,卻在成年之後就要被當作工具和親,痛苦掙扎無用,甚至想過一死了之。被迫出逃契丹,然卻入了“敵營”,連日以來,眼見無數族人死於李從璟這個“敵人”手下,她又非鐵石心腸,如何能不動容。便連她最親近的兄長,也被李從璟殺得毫無顏面。這個時候,她如何能不心情複雜?

然則,國事非她能左右,她不過是一個女子罷了。她心中沒有國仇,沒有不可調和的敵我之分,有的,不過是對自由的嚮往。

滿天星辰下,李從璟對着遠近的山林笑了笑。

都是亂世兒女,有太多身不由己,若無血海深仇,無奈的人何必爲難無奈的人?

再前行幾日,李從璟遇見了一個讓他意想不到的人。

(本章完)

章三十七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6)章五三 非人相非非人相 非我相非非我相章一百零一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8)章七十九 將士百戰方爲雄 皇帝疾行援兵城章九十七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6)章八十八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上)章二十三 趙普潁上行良政 士子風流總不同章兩百三六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章九 風月之地有深機 看似是山不是山章七十八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1)章四十八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9)章六十七 搜刮章四十七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8)章兩百二一 生逢亂世不由己 唯真英雄能本色章五十八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4)章九十一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1)章十七 棋至中盤局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4)章十一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2)章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2)章九十二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章兩百十七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中)章八十一 良禽擇木離暗主 堅心赴死慨而慷章三十 降者不殺章四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4)章十四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5)章二十五 百戰安義(4)章七十九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2)章四十二 相親(上)【第一更】章三三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2)章八十一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7)章八十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7)章兩百四八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3)章四十八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9)章八十三 颶風過崗百草伏 謀大事者必影孤章八 兄弟章八十三 颶風過崗百草伏 謀大事者必影孤章三十七 秋意日遲遲 誰解君王心章九十八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7)章八十九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2)章八十五 緣不在前世今生 事不因有爲必成章二十五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3)章六十二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下)章六十八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2)章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2)章六十八 利民何必惜自身 有福自當從相助章三十九 白雪蓋黃土,紅血覆白雪章七十六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3)章十五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2)章三十六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4)章一百七十一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中)章九十 一別數載仗劍來 彼之英雄我仇寇(1)五代大亂與王朝更迭的原因探究章四 酒逢知己千杯少 月黑風高殺人夜章六十五 謀主智算敵軍行 三千銳士擒段凝章二十二 百戰安義(1)章四十七 序幕章三十四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2)章五十九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2)章八十七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3)章一百四十四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中)章一百四十二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下)章九十一 一別數載仗劍來 彼之英雄我仇寇(2)章兩百三五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2)章七十 自古君王信過誰 擁重兵幾人不叛(2)章六十九 你說對不對【第二更】章一百三十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上)章五十二 軍入潞州(第一更)章六十二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7)章四十九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5)章五十一 軍失將當亡【第二更】章一百三十三 勢有分合難預料 夜半有人入夢來(上)章一百五十 可笑蚍蜉撼大樹 雄主不屑轉顧之(上)章十 他的將士(第一更)章十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3)章四十八 劫道章一百零七 耶律敵烈所圖何 風雲際會桑亁關(2)章四十八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4)章四十九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4)章兩百四十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5)章四十二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3)章六十五 人言蜀中多靈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章三十八 狡詐惡毒章十五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2)章一百零三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上)章十三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3)章一百零二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7)章兩百三一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8)章八十八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4)章四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4)章四十三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1)章一百零二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9)章一百三十一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中)章十九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9)章十六 故佈疑陣引人亂(上)章七十五 一片肝膽誰人知 既入檀州勢如何?章兩百三九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4)章五五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2)章八十 親至芙蓉掀簾幕 一騎獨上古北口(中)章十九 練兵之法章十九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