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收拾人心

唐通走出皇極殿,門外侍立的李春立即笑着說道:

“恭喜定西伯,賀喜定西伯,從今以後,封妻廕子、功成名就,都是不在話下了,真是讓奴婢羨煞啊。”

聞言,唐通步子不經意之間邁的大了些,忽然想起什麼,回身笑着說道:

“我唐家能得聖上恩寵,還要多虧了東廠王督公的提攜,王督公在陛下面前美言一句,當真是抵得上在下十句。”

李春陪着唐通走了幾步,聽見這話也是不陰不晴的笑了笑,把手向前一揮,說道:

“奴婢也就只能送到這裡了,剩下的路,還要看定西伯怎麼走。”

面前這位雖然是個小小的司禮監隨堂太監,但是能常年侍奉在崇禎皇帝身邊的,定然也是極其信任之人,更別說司禮監後頭還站着一個龐然大物。

唐通對李春千恩萬謝的背後,實際上是對廠衛和宦官勢力低頭。

現如今京城內‘三廠一衛’並立,監察朝廷上下文武臣工,京城內只要稍有個風吹草動廠衛都能立即知道,並且立即做出相應部署,實在是可怕。

廠衛番役大肆捕殺東林士人,錦衣衛和他們一樣,在崇禎皇帝有意無意的暗示之下,將矛頭直指‘衆正盈朝’的東林黨。

崇禎初年裁撤的臣子一個接一個的被召回京,或官復原職,或重新任用,使得朝廷的其餘黨派勢力實際急速膨脹,以王承恩爲首的閹黨,更是直追天啓年間的九千歲。

唐通在外血戰,這些太監隨便一句耳旁風就能將自己打入萬劫不復的深淵,對唐通來說,東林黨固然可恨,但卻比不上不熟戰情卻指手畫腳的監軍。

出了皇極殿,唐通下一步就要直接去軍營,將這些好消息告訴他帶來的兵士,在這一路上唐通都是容光煥發,好像換了個人。

今日見到崇禎皇帝之後,唐通徹底看清了局勢,也對自己今後的歸屬問題有了一個決定。

他很慶幸自己沒有像左良玉、劉澤清那些人屯兵觀望,這些待在原地坐看明順之間的勝敗的人,自以爲聰明,實際上纔是真正的傻子。

兩強相遇,你總要選一個。

不選李自成,李自成就過路的時候順手就要滅你,不選崇禎,那就得趕緊投降,不然李自成大軍一到,就不好說話了。

實際上唐通在來之前既期待又很焦慮,期待的是崇禎皇帝會如何對待自己和自己麾下的兵士們,焦慮的自然就是選擇朝廷會不會得到自己想要的。

換句話說,那個時候唐通對明朝的效忠,其實是極其脆弱的,需要打一劑強心藥。

然而歷史上的崇禎皇帝,既沒有給唐通忠臣死節的名份,也沒有給其麾下勤王兵士應有的待遇,甚至連京城都不讓進。

唐通之所以會投降李自成,說是崇禎皇帝一步步將他從自己身邊推過去也不爲過,但現在的情況顯然不是如此。

唐通明知眼前是聲勢浩大的流賊,但他還是義無反顧的第一個來了,今天在這裡,他已經得到了自己想從朝廷手中得到的一切。

走在前往軍營的路上,唐通看着這座大明京師,心下澎湃萬千。

唐通想着,自己唐家世代給大明打了兩百多年的工,堪稱一門忠義,到他這輩如果就直接投降了的話,未免太難看。

在這種國破家亡之際,自己能夠身披蟒袍,腰懸御賜寶劍,率領勤王之師戰死在京師腳下,也算得上是殉國死節的忠臣良將,對得起唐家數百年的將種了。

唐通心知肚明,這次無論能不能保住大明,今日的選擇,都可能是自己一生中唯一的閃光點。

走着走着,唐通就見到了京營演武場,聽見裡面京營兵士奔騰的腳步聲,還有略微整齊的大喝聲,頓時聯想到剛不久大學士李建泰代帝出征,皇帝親自登城樓送行的場面。

李建泰不愧是個嘴炮文官,在皇帝面前牛皮吹的滿天都是,可出城後一打聽順軍走西邊來,馬上帶着人就往南邊跑,誰都喊不回來。

這傢伙當時正往南邊跑,忽然聽說前面有一支順軍的偏師,也便是現在打到保定一帶的劉芳亮,這才知道原來流賊是兩路並進。

然後這李建泰做了一件即便唐通都替他覺得羞愧的事情,這貨居然又避開劉芳亮,頭也不回的往中間跑了。

說起來,自己這次的表現的可比李建泰好多了,崇禎皇帝說要爲自己和將士們親自踐行,那場面,想想都覺得激動萬分。

......

“將士們,我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

看着神清氣爽從宮內回來的唐通,在甕城左軍營中修整的兵士們都是議論紛紛。

“什麼好消息!”

“大帥您就別賣關子了,可急死俺了!”

“瞧大帥這煥發第二春的模樣,怕是被皇帝賞了一個公主當婆娘吧!”

“哈哈哈。”看着鬨然大笑的兵士們,唐通鬧了個大紅臉,指着方纔說話的家丁喊道:

“你小子瞎說什麼,公主那等金枝玉葉,豈是我這種粗俗武夫所能染指,再多嘴,當心本帥一刀砍了你!”

話雖然如此說,但那家丁卻也不怕,又是大笑起來,自然知道唐通是和他們鬧着玩。

衆人開懷大笑,一上一下的心總算是安定下來。

自己這位大帥在來的路上,臉上那擔憂的表情誰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如今卻截然相反,想必確是天大的好消息。

崇禎皇帝在平臺見了唐通之後,就立馬去暖閣召見吳又可,據說是已經想到了遏制京畿一帶爆發鼠疫的辦法,而聽到唐通說完的勤王兵士們,卻是直接炸開了鍋!

兵士們看了看自己手中破爛的兵器,還有身上根本沒有什麼防護能力,而且樣式極度難看的衣甲,都是對方纔唐通所說的嶄新衣甲兵器期待不已。

自古以來,男子從軍當兵爲的是什麼?

志向遠大一些的,像唐通這些將軍最重視的是家族名聲,還有封王拜候,封妻廕子等一些虛無縹緲的東西。

在明末的普通兵士,這些人的想法就簡單得多,爲了在這亂世之中求個溫飽,好能養活自己的家人,讓他們不至於餓死,僅此而已。

李自成幾次被打成光桿司令,但是又能迅速東山再起,靠的是什麼,正是因爲他能給跟着自己的人一口飯吃,他能給流民一些最基本的好處。

說來可笑,這好處可能只是一個極其簡陋能住的地方,甚至這好處可能只是有一頓沒一頓的飯食。

可就算是這種好處,卻也好過朝廷無限次,根本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口頭承諾,就是這種好處,卻能讓大批饑民冒着砍頭的風險跟着李自成出生入死,替他到處攻城略地。

這淺顯易懂的道理,就叫人心。

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五十四章:一箭誅敵,悍將鎮關第七百二十一章:你們的天可汗到了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四百九十六章:背棄、妖女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二百零九章:登萊異動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四百一十六章:想要她的命,朕先要了你的命!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一百一十八章:詔書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二百六十八章:東廠與城防軍第七百二十三章:最後的瘋狂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四百二十一章:晉貴妃、討山海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三百三十五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下)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四百一十六章:想要她的命,朕先要了你的命!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七百四十五章:除國葉爾羌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六百七十二章:傳聞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一百一十章:封宅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四十八章:誅殺姜襄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六百一十四章:軍威始振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三十五章:整篩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兒還得倒貼?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七百五十二章:茲冊封爲王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二百三十一章:檄令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