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七、皇帝問策(下)

福安嘴巴微張,看着李業也說不出話。

確實對於古人來說,這一系列推理在缺乏知識支撐的條件下看來實在太過驚豔,驚豔到不真實,有種智而近乎妖的感覺,就算算命半仙。

光是看廂軍神色有異這一點,若以這時代的角度,寫入史書之中已是值得大書特書的光輝事蹟,何況有這麼連串的推測。

可對於有李業這樣知識儲備的心理學者而言,微表情只是心理學中一個分支學科,觀察不經意間流露的微表情而推測人內心實時大概情緒,是基礎的。

許久後福安公公回過神,忍不住驚歎說:“世子莫非神人轉世,能占卜卦談。”

他這話引來屋裡衆人大笑,回過神的所有人看他李業的目光都不一樣了,包括一直恨不能生吞活剝他的何昭。

皇帝卻陰沉着臉,臉色難看到極致:“照此說來,禍首就是安蘇知府,他好大膽子,這是叛逆!福安,傳我聖旨,召集樞密院衆臣進宮等候。”

皇帝此話一出,大家都嚴肅起來,樞密院掌管全國兵馬調動,皇上怒氣衝衝召樞密院,這是.......

“你想幹嘛?派兵打過去嗎?”李業急忙道:“能不能先動腦子!”

他這話太快,實在是被這暴躁皇帝氣着了,話一出空氣瞬間冷了三分,所有人都驚慌的看着他。

皇帝的眼神更可怕了。

李業卻來不及扯皮,再慢一點這暴戾皇帝怕要發瘋了:“你派兵過去想逼人造反嗎?

先不說還確不確定是安蘇知府指示,就算是,你一出兵讓夾在安蘇後面的淮化怎麼辦,蘇州、瀘州去年春天才有叛亂,人心不穩,現在朝廷突然又派大軍,不是逼他們造反?

再說安蘇、淮化兩府那麼多官員今年給太后送禮,討好皇家,就算有人反,策劃了此次刺殺,可更多的還是忠心皇家之人,你把大軍派過去,不辨忠奸一網打盡嗎?

如果要分辨誰是忠,誰是奸,軍士分得清嗎?既分不清你派軍隊有什麼用,徒增亂像!

退一萬步,就算蘇州、瀘州官員皆有罪,大軍一到,若州、縣長官反抗,城中無知百姓怎麼辦?所有人扣個謀逆刁民的帽子一起殺了?

如果那樣,安蘇、淮化兩府幾十萬戶全是反賊,天下人恐怕以爲這麼多人都憤慨反抗,那定是皇家真有問題,確實該反,民心向背你考慮過沒有?”

李業着急的接連反問,他真是怕了這壞脾氣的皇帝,若他真盛怒之下把大軍派過去,先不說瀘州的小姑一家肯定遭殃,蘇州安蘇府,瀘州淮化府,這兩府之地加起來幾十萬戶百姓絕對是最倒黴的。

他這一連串的反問根本不給皇帝說話的機會,想先聲奪人,想讓皇帝冷靜下來。雖然差點丟命這種事落誰身上都肯定會生氣,何況他還是一國之君。

屋裡的人低頭不敢說話,大氣不敢喘,皇帝臉色難看,臉色變幻不定,衆人都忐忑不安等着......

燭火搖曳,是不是輕聲噼啪作響,許久后皇帝終是緩緩揮手,示意福安退下,不用去宣樞密院官員,李業這才鬆口氣。

“那你說如何?”皇帝開口,直勾勾的看着他。

這種把戲可能嚇住別人,可嚇不住李業,他根本不吃皇帝的施壓,冷靜的說:“皇帝遇刺就是最好的藉口,以此爲由下旨,向安蘇府官員問責,不過言辭不必太重,同時京中高調宣佈亂黨徹除,然後以徹查此事,平息禍亂爲由,在安蘇,淮化一代設安撫制置大使,接管兩地防務軍權。”

政治鬥爭李業見得多,也經歷得多,自然駕輕就熟。

“若安蘇知府是真反呢?不管如何他也有過錯,朕直接將他革職豈不更好。”皇帝又問。

李業搖搖頭:“只怕萬一,安蘇知府要有反心,革職就是逼他反,到時安蘇府下大小官員不管有無反心,都會以爲朝廷已經懷疑他們,畢竟刺殺皇帝的廂軍從安蘇府來,可是要滅九族的大罪,加之被逼無奈,只能跟着反。

可藉此機會派出安撫制置大使接管安蘇、淮化防務就不同。

安蘇知府真想反又如何?安蘇府今年送來那麼多貢禮,說明大多數官員對皇家無二心。朝廷派安撫制置使,他們心中必定欣喜,因爲這給他們一個洗刷冤屈的機會,只會夾道歡迎,配合安撫制置大使行動,到時裹挾人心,知府也沒辦法,人心不在他。

就算知府真有二心,軍權防務一旦被安撫制置大使接管,到時兵不血刃,想怎麼收拾他就怎麼收拾他。”

皇帝聽完沉默了,整個小屋再次寂靜下來,何昭上前拱手道:“陛下,罪臣覺得世子所言......確實有理。”

在場能議朝事的也就只有他一個了。

皇帝沒說話,臉上面無表情,不知他心中所想,許久沉默之後他緩緩站起來,福安連忙過來攙扶。

“今日夜了,你又負傷,早點歇息,太后大壽,朕要回宮陪她。明日朕叫宮中御醫過來。”說着對福安道:“起駕回鑾.......”

然後便再不透漏半點,李業皺眉,他最怕皇帝一怒之下出兵南方,自己說了那麼多利害,只希望他能好好想想吧。

快要出屋門的時候他突然停住腳步,頭也不回的說:“關北事務繁雜,魏卿也早做準備,差不多就回關北主持事宜吧。”

說着便走了,魏家三人愣了一下,然後欣喜若狂,連忙跪下磕頭謝恩。

皇帝這話的意思是關北節度使依舊魏朝仁來擔任,這點李業倒是早有預料,不一會兒,金吾衛也如同流水,迅速的從小院中撤出。

何昭臨走對李業的眼神又恢復極度不友好,因爲皇帝口諭,何芊今夜只能留在王府之中。

......

皇帝面無表情登上金輦,衆多金吾衛護衛下向宮中走,福安跟在旁邊。

“福安,你說何昭的女兒如何。”皇帝突然問,隔着輦簾福安看不見皇帝神色,也不知陛下心思,只能答應:“秀色靚麗,是個難得的美人。”

皇帝許久沒說話,過了一會兒,低沉陰冷的聲音傳出來:“朕想殺她。”

“啊!”福安嚇得小聲驚呼,然後連忙閉上嘴,整個人背脊發涼,不敢答話。

“今日星洲看出人羣中有刺客,先想的居然不是救駕,也不是保全自身,而是不顧性命去救她,爲此負傷,稍有差池只怕早已送性命,如此女子只會是紅顏禍水......”皇帝陰冷的聲音再次隔着輦簾傳出。

這次福安不敢出半點聲音了,皇帝也沒再說,進宮的路上一路寂靜。

六百五十、南方之論三百零五、到底成沒成?兩百五十、沒什麼本事的平南王+老夫不是叛軍七百九十八、兵鋒所向兩百三十七、丁毅的野心+臨走的轉型五百八十一、憤怒、仇恨一百、德公問策五百四十七、臣服背後的利益+會議開端六百一十五、來龍去脈五百三十九、有貓膩的成都府路五百四十八,人事安排三百八十七、平南王在行動(下)五百九十、政治手段+我慫活得長兩百六十五,轉運使的消息五百九十二、是個人物四百零四、匪影六百零七、御花園晚會+富家翁之心三百三十七、江州頑疾四百零七、北方陰影七百九十八、兵鋒所向兩百一十六,爆發+戰前部署六百五十、南方之論兩百五十九、第一次正式談判兩百一十一、面聖準備五百八十八、老無所依(上)三百四十二、孟知葉的理學五百五十六、賺錢之道兩百零九、陰影兩百六十二、果然被岳父坑了六百三十三、皇上的對策一百一十三、南方叛亂(上)兩百八十九、言與論三百二十六、見女真使兩百八十四、亂平一百四十三、宮宴五百七十七、火燒雲兩百八十八、潛藏的禍根一百七十九、邪火兩百六十二、與天賭命三百二十一、定策七百零九,離戰爭越來越近兩百七十三、秋兒的船五百六十一,時不我待+王府戰前動員四百一十八、新槍五百二十六、王府發展一百九十九、自保策略五百七十、首戰五十三、十八人上京一百四十二、大年三十五百八十六、怪力亂神(上+下)四百零七、求官五百九十七、探望五百八十、好消息五百九十六、回家+蹊蹺兩百六十一、皇帝怒火兩百七十六、叛軍雙襲(上)五百九十八、道家真人兩百零七、跌宕起伏一百三十五、秋兒的地位四百四十五、長遠之計五百三十五、神將耶律大石(中)五百四十五、北方新動態四百一十、聚人心兩百、寶船三百三十六、中秋在即二百七十六、大炮顯威(下)四十七,蒸餾酒五十九、打酒竈五百三十三、轉折+神將耶律大石(上)五百三十一、朝堂明爭暗鬥+李星洲心中隱憂五百六十四、信任的來源(少量科普)七百八十五、恐懼蔓延(中)六百四十二、火槍的新思路一百零六、馬戰大槍第五章、可愛兩百一十、不見硝煙的角逐兩百七十一、匪夷所思的調度三百二十一、定策兩百三十九、神機營+孟知葉報復四十二、朝堂議事五百六十三、各方反應六百七十二、舉國之戰兩百二十八、求人+最後的機會三百二十、分歧一百四十四、宮宴上的風波兩百二十一、瀘州+虎父無犬子七百八十三、悲壯一百八十六、士農工商+滑輪組起重第十一章、御書房六十八、屋裡的貴人六百四十六、真實的謊言一百八十九、魯明之死兩百三十八、天眷丁家+最大的安排一百一十八、帝王之愛兩百四十二、丁毅佈局+慶安公主+入瓜州五百三十六、神將耶律大石(下)+進退兩難兩百七十四,是他!一百五十七、不詳的預感九十五、突然轉變的風向六百六十九、道長們的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