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急報

薊、遼總督吳阿衡、總兵魯宗文力戰身亡,監軍太監鄭希詔逃走,清軍長驅直入,屯兵於牛欄山。

京師震動,全城戒嚴。京師的求援使者快馬出京,調集各處兵馬入京勤王。這是女真的第四次入關。

快馬急奔在路上也是需要時間,李孟所在的膠州城在山東算是偏遠的地界,知道消息就更晚了一些,按照每年的慣例,膠州軍又開始進行冬季的輪訓作戰演習,駐紮在各地的兵馬開始輪換調動。

冬天的私鹽生意不管是山東還是福建,都只是儲備過年這邊的用量,再有大批量的買賣要等到崇禎十二年的正月十五以後才能開始了。

李孟重新把自己的宅院府第搬回了膠州城,而今整個膠州城的房屋都是被膠州營完全的控制起來,保證了最起碼的安全問題。

鹽政巡檢宅院的裡面比平日更加的繁忙,原本的帳房師爺之類的角色都不太夠用,還需要在濟寧州的商鋪裡面調集人手,山東的屯田田莊幾百萬畝的大小,不管是出產還是屯田戶的安排都需要很繁重的核算。

膠州營這邊的私鹽和各種生意加起來一年不過百萬兩銀子,而且還有很大的份額是放在軍費上的,屯田之政居然購買了幾百萬畝的土地,買賣過程之中,所謂的“公平買賣”有幾分真實也就值得商榷了。

事實上,大部分被膠州營提出購買的土地,地主們在思量考慮之後,都是把土地白送給膠州營。

本身連續的災年,土地所有者的土地也大多是兼併而來,放在手中只是等待年景變好。但這一年年的災荒,即便是這些人也感覺到家底頂不住了,膠州營勢大,不如雙手奉上,也算是個投注,自然,是否有刀劍威逼。以勢壓人的情況出現。或許有這種情況,但沒有人想說,也沒有人敢說。

在膠州城中,不必逢猛鎮那樣屬於半軍事地區域,相應的,各處來拜訪李孟的人物也是多了許多。這也算是和地方上聯絡感情的必要的手段。

“李將軍的屯田之政。真是爲齊魯之民造福啊。他日天子知曉,必然多有表彰。加勳封侯也不是不能啊!”

在李孟的客廳之中,坐在下首地膠州知州吳文頌極爲客氣的奉承到,屯田之政的確是救人無數,讓地方上穩定許多。

山東各地的文人已經有人開始寫文來讚頌這件事情了,當然了,窮苦人家的孩子是讀不起書的,能讀書地家中都是有些產業地人。地主士紳家中地子弟讀書更有條件。到底什麼人寫讚頌文章可想而知。

雖然知道對方是客氣的奉迎,但李孟心中還是很高興。畢竟這個政策給膠州營帶來地實惠極大,在相隔院子的彙總覈算還未完成,可大體的結果已經能判斷出來,屯田田莊的出產除卻扣除種子、前期的口糧、耕牛以及過冬的存糧之外,已經是存儲了足夠膠州營使用一年半以上的口糧。

這還是前期流民不多,後期流民才逐漸增加,生產力並沒有完全發揮出來地結果,想必第二年情況還會更好。而且這個屯田田莊給外人看得不光是收攏饑民流民,安定地方,慈悲善心。

而是天災雖然可怕,只要是組織人力有針對地自救,比如說是開發溝渠飲水灌溉,災荒也不是不能克服的,最起碼會有很大地緩解。但牧民的官府卻不做,反倒是地方上的軍頭在做,而且效果大佳。

在屯田田莊邊上的地方豪強大族們,也覺察出了門道,他們紛紛的和屯田田莊合作,把自己的佃戶們也都是交給田莊統一調配,一同使用對方的溝渠灌溉,當然田產收成也要分給膠州營的田莊相應的份額,沒想到的是,給出這些份額之後所得,居然還比從前要高。

有威懾,有實力,還有好處到手,地方上的豪強實力派們,自然知道如何取捨。

但今天這吳知州來這邊顯然不是奉承李孟的,看到李孟的心情頗好,那吳知州才繼續開口說道:

“而今這山東上下真真是沒有體統了,今日這事本該是登萊道柳大人過來,卻層層的推到我這邊,李將軍可千萬不要見怪啊!”

說這話的時候,吳知州的臉上雖然還掛着笑容,可仔細看卻有些僵硬,明顯有些緊張和惶恐,李孟端起茶碗示意一下,笑着說道:

“你我自家人,何必說這麼生分的話,既然是上面交辦的,那就是公務,吳知州儘管講就是了,我這邊自然是明白。”

聽到李孟這麼拍胸脯的保證,吳知州安迪裡面鬆了一口氣,朝前欠着身子開始說話,語氣盡可能的放柔和,說道:

“山東總兵丘磊也不知道是那根筋搭錯了,居然在巡撫顏大人那邊誣告將軍您攔截他的糧餉,而且揚言要把官司打到兵部和內閣去。李將軍您鎮守登萊青兗四府,那糧餉都是在東昌府和濟南府那邊過來,和大人有什麼干礙。”

李孟端坐在那裡,笑笑也不出聲,吳知州又是繼續的說道:

“顏大人總要過問一下,就把這公文交給了登萊道柳大人,可這柳大人說是自己身體衰弱,又把這個交給了知府大人,知府大人說是知府衙門裡面事務繁忙又把這事交給了在下,真是沒有辦法,還望大人體諒在下的難處。”

“無妨,說的都是公事,李某這邊一心爲朝廷盡忠,做的都是合乎國法的事情,絕不會做這等搶掠扣押友軍糧餉的下作勾當,等下本官就讓師爺寫一份辯解說明的公文,麻煩吳知州呈送上去,也算是幫着本官辯白一二。”

膠州知州吳文頌聽到李孟這麼說,臉上的緊張都是消失不見,連聲的說道:

“這樣好,這樣好。”

李孟也是哈哈的笑起來,屋中的氣氛一時間變得和睦無比,但大家都是心知肚明,那些糧餉到底是誰截下來的,前段時間通過水路,運送來了大批下發的糧秣武備,而且所有人都驚訝的發現,這次居然發下了八成。

八成!?這數目要是傳開去,知道的人都要笑掉大牙,誰也不會相信,按照規矩,層層剋扣下來最多到手四成,平日能拿到三成五就不錯了。

膠州營又是雜牌起家,本地勢力雖大,可兵部戶部卻不待見,餉銀能發已然看了那些太監的面子,還給你八成。這八成怎麼拿到手的,仔細一分析就知道了,前段世間,在濟南府的山東總兵丘磊氣得跳腳,說是有人不顧朝廷王法,劫掠軍餉,懇請嚴辦,但運送軍餉的官員卻說明明是山東軍兵接收,接下來的事情你們山東自行辦理吧。

具體如何,李孟是心知肚明的,湯二率領的馬隊把丘磊手下一個守備的兵馬打的潰散,把這股軍餉全部搶到了手中,然後運回了膠州。

這種事情別人做初一,李孟一定要把十五做回來,反正是大有油水的事情。

至於巡撫衙門那邊過來申斥,無非幾句話而已,當年山東總兵丘磊做這樣的事情文字官司就沒有結果,自己這邊勢力比那丘磊更大,難道還會做出什麼事情來不成,反正是不怕。

果然,事到臨頭,上面層層推諉,到最後讓吳知州來問訊,確定自己到底做還是沒有做,山東各級衙門這麼做無非也就是個應付罷了,走走形式給山東總兵丘磊看看,李孟也是明白,自然不承認自家做的。

雙方又是客套兩句,眼見着就要送客了,卻聽到外面有人嘶聲的喊道:

“巡撫衙門急報,參將李孟收”

在這種重重佈防的地方,根本沒有人敢這麼大聲的吆喝,不過馬上就有親兵沉聲在門外稟報說道:

“將軍,巡撫衙門快馬加急送來急報,那使者說是軍情緊急,必須要面見大人。”

李孟瞥了邊上的吳知州一眼,心想外面的使者莫非是爲了軍餉之事,吳知州則是滿臉的迷惘,自從膠州營成軍之後,這樣的急報還真是第一次有,李孟站起來,對着外面命令道:

“讓他進來!”

不多時一個渾身都是塵土的小校跌跌撞撞的跑進院子,看見李孟站在臺階上,聽到李孟說“本官就是李孟“,立刻是屈膝跪在了院子裡面,衝着李孟磕了個頭,擡起頭帶着哭腔嘶聲喊道:

“參將大人,東虜韃子自塞外入北直隸,京師戒嚴,巡撫顏大人傳令參將李大人,速速率兵入濟南府,十萬火急,令至後期望大軍即行!”

十天前,十月初四,崇禎皇帝於武英殿召見兵部尚書、宣大總督盧象升,問戰和方略,盧象升答曰:臣主戰!

兩日後,象升身着麻衣,腳穿草履,頭裹白巾,誓師於京郊。

另,太監高起潛主和,爲盧象升所部監軍……票,^^

第10章 家中無人第403章 喪家犬 膠州營 殺第364章 我是一個傭兵第449章 誘殺第442章 得益者 去永平第250章 敵不在外 相逢不如偶遇第111章 識字 洛陽 沒品第427章 海外橫財 憑水飛躍第278章 信陽觀兵 寧周諫財第401章 困獸 轟殺 合圍第332章 風起微瀾第363章 聞風知意 東西優劣第285章 兵事生財 處處不平第296章 猛虎驅羊 玄虛典故第425章 看似正常的軌跡第365章 尚有不如 內外夾擊第188章 輕重第56章 走上正軌第299章 步步連環 後繼有人第100章 膠州守備第9章 驚變遭難第164章 僵持第518章 金帳殺番僧第145章 鼓譟第150章 入寇第104章 東家請客第272章 楊四第45章 震懾第267章 又反第447章 將有大事第438章 接泰山 笑最後第182章 再提親第397章 大戰開場第368章 人心趨利 大喜第31章 馬百戶第148章 暴病身亡第449章 誘殺第510章 雖勝不喜 紛紛來降第44章 火線提拔第339章 諸公震怒爲厘金第313章 兵不如賊 先禮後攻第352章 抓舌頭 意外消息第250章 敵不在外 相逢不如偶遇第442章 得益者 去永平第454章 下套 邊角之戰第363章 聞風知意 東西優劣第195章 炮不是越大越好第224章 地方不靖第150章 入寇第156章 下南京第215章 遲來的道賀者第73章 火器 城中第133章 過年送禮第240章 忐忑第517章 草原來信第498章 此戰將定第253章 鉅鹿 賈莊 盧象升第523章 遇陛下 此生無憾第228章 既定事實第279章 足餉爲何 後繼有人第129章 可惜啊第23章 我的責任第427章 海外橫財 憑水飛躍第342章 某人 秘密 盛京第483章 夜 鐵騎 破營第16章 十七人第28章 造福一方第70章 招人 庇佑 正義第163章 要魚死網破第45章 震懾第132章 戰爭紅利第178章 回膠州第487章 砍瓜切菜 屠狗殺羊第75章 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憤怒第197章 陷害 不知世情第35章 楞馬罡第373章 一個有故事有本事的傭兵第189章 孫家三子 上門第515章 回程 徐州宴 臨清亂第167章 私聊第248章 穩第389章 大亂第349章 好大一盤棋 十之八九第96章 拼吧第475章 峰迴路轉 絕境已成第431章 六百里加急 倭銅第537章 紫金山書院 北戰第513章 風向轉 人情變 李仙風第44章 火線提拔第208章 砍了第321章 定戰場 佔先機第119章 類似演習第251章 口袋裡的戰爭第184章 一比一第453章 崇禎十七年初第412章 無功 定罪 送人頭第366章 成局 離間第190章 另一個女人第304章 秘抒胸臆 士人從賊第454章 下套 邊角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