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殺伐烈

曾頭市寨前,混戰仍在繼續,戰場已經漫延到路邊的樹林、田地裡。天 籟小說

雙方並非正規的軍隊,自然也不講究什麼陣法,而且雙方人數相差無幾,並且皆是悍勇之輩,普一交接,每人便尋個敵手捉對廝殺。如此一來,這戰場便擴出去幾倍,樹林裡、麥田內到處都是三三兩兩的對打之人,這場面遠遠看去不像戰爭,倒象是場大規模的幫派械鬥。

冬日日短,天邊很快只剩一抹晚霞,而此時雙方猶戰正酣。這種鬆散的戰鬥模式,不同於批量收割生命的集團碰撞,雙方的傷亡不是非常突出——其實以雙方各幾百人的實力,也承受不起太大的傷亡。

大路之上,躍馬上前,欲直取梁山帥旗之下宋江等人的曾塗,被呂方、郭盛阻住。三人皆是馬上作戰,曾塗耍着一杆鐵槍,呂方、郭盛使戟,兩人夾擊曾塗,堪堪將其敵住。

天漸顯昏暗,突然,東面不遠之處,一道亮光沖天而起:沖天箭。

曾頭市門樓之上,史文恭看到這道亮光,一拍護欄,大聲喝道:“鳴金收兵!”這沖天箭乃是曾頭市在沿途所布暗哨所,看那亮光的模樣,代表着敵人有援兵到來。

急促的銅鑼之聲響起,曾頭市這邊的人馬不敢戀戰,邊打邊退,漸漸向曾塗靠攏過來。

“援兵已到,纏住他們!”梁山這邊,吳用令道。

“休要放走了那廝!”宋江也拿馬鞭指着曾塗大喝道。

“我來!”宋江身邊,一個俊郎的年輕漢子,縱馬出列,左手拈起雕弓——卻是真正軍用三石之弓——右手急取箭矢,搭上箭,拽滿弓,瞄向正欲後退的曾塗。

這時,曾塗正好格開郭盛的一記直刺,鐵槍順勢向呂方頭上搠來,箭已先到,正中曾塗左臂。曾塗吃痛,翻身落馬,呂方、郭盛,雙戟並施,曾塗死於非命。

這射箭之人乃是小李廣花榮。他於昨日同盧進義等人趕來助戰。因是助戰,所以河北王莽山五十餘人,今日並未處在先鋒位置,而是隻派出秦明、楊志、花榮三人圍在宋江身邊協助一二,其他人馬,都安排在了後援部隊裡。

曾頭市門樓之上,看到曾塗戰死,曾弄捶胸慟哭。曾塗乃是他的長子,幼時便隨他在那極北苦寒之地,狩獵採集爲生,練得一身好武藝,行事也穩重大器,乃是弟弟們的學習榜樣,也是自己的繼續人,今日戰死,如何不令他傷心?

這邊曾弄悲慟欲絕,那邊五虎之中最小的曾升卻已怒火攻心。他提了雙刀,喊着備馬,便要下去爲自己的哥哥報仇。

史文恭一把攔着曾升,勸道:“小將軍不可衝動,如今賊寇援軍將到,我等不可戀戰,只宜在吊橋、寨門之處,多布軍馬,接應城外兄弟入城。”

曾弄雖然悲慟,頭腦卻十分清明,令道:“便依教師所言。”

史文恭得令,快步下樓,與曾升一起點了兵馬,守在門外的吊橋之處。

得令收兵的曾頭市衆人,此時已然退到吊橋之處,不過他們沒有擺脫梁山衆人的糾纏。踏上吊橋的,已然混雜了許多梁山兵丁,他們意圖也很明顯:奪下吊橋,攻進城門。

而不遠之處,昏黃的天光裡,梁山不下五百人馬的援兵,已經隱隱出現。

......

曾頭市北面的高岡,樹高林密,荊棘叢生,厚厚的落葉之下,佈滿着一個個的陷阱。高岡之上,密林叢中,十餘人的小隊摸索着方向、披荊斬棘緩緩前行。走在最前邊兩人,虎皮裹身、相貌相仿,一人手持鋼叉,一人端着弩箭。之後是個灰袍披、手持戒刀的行者,以及持着各式兵器、個頭或高或矮的漢子。

隊伍行至一棵大樹之前,前面手持鋼叉的漢子,止步探查一番,見無機關,才走到樹下,對衆人言道:“如今太陽已沒,咱們須得在此呆上一晚,否則夜裡前行,不辨方向,易中機關。看此地情形,已是岡頂,咱們明日辰時出,午時便能入得了曾頭時,到時隱匿起來,休息半日,誤不了晚上行事。”

“好!”後面的行者說道,“山林行走,你們兄弟兩個門熟,我等皆照你們兄弟所言行事,便不會有錯。”

“哥哥廖贊,俺解珍可不敢當。”

說話間,衆人靠在樹邊坐下,拿出清水乾糧,吃飯歇息。

......

當最後一絲天光被黑暗吞噬而去,曾頭市正門之前的曠野之上,終於平靜下來,黑暗之中,有些人躺在那兒,永遠不會再次醒來。

梁山援軍到時,終究未能攻過吊橋。其時,曾升與史文恭把守在橋頭,那曾升雙刀如飛,人莫敢近;而史文恭手中長槍更如毒蛇吐信,點點見血,在兩人的掩護之下,曾頭市衆兵很快衝過橋來,隨後守在橋頭兩側的大漢,轉動絞盤,吊橋升起,將延綿趕來的梁山兵馬阻在那邊。

見突襲不成,曾頭市那邊又備了衆多的弓手,吳用只好鳴金收兵,再作計較。

星光暗淡,不過曾頭市內燈火通明。寨內節堂,曾弄招集了史文恭、蘇定、曾家四虎商議對敵之策。因爲曾塗剛剛戰死,場面氣氛有些壓抑。

“若論史某愚意,如今賊寇勢大,一般的州府之兵,恐不敢來。我等只宜堅守寨子,然後暗地使人前往附近軍州,便教飛奏朝廷,調兵選將,多撥官軍,分作兩處征剿:一打梁山泊,一保曾頭市。令賊無心戀戰,必欲退兵急奔回山。那時史某不才,與諸位一同追殺,必獲大功。”

“梁山泊吳用那廝詭計多謀,此時我等不可輕進,只宜堅守。待救兵到來,從長商議。”副教師蘇定見史文恭說到此節,也道。

“啪!”曾升聽聞此言卻拍案而起,“殺我哥哥,此仇不報,惹人恥笑!今日賊寇傾巢而來,若不剿滅,此後難矣!”

“看今日之勢,賊寇不下千人,如今咱們寨中,剩餘可戰之人也就七百,尚需分兵南西北三寨,以這點的兵力,談何剿滅?”

“蘇教師此言差矣。行兵打仗,靠的是將卒勇武,不是靠人多。前些時日,我大金二萬兵馬,就曾在護步崗擊潰遼兵七十餘萬,我們便出五百人,爲何就擊潰不了賊寇千人?以吾之意,明日多派騎士,突擊而出,殺個來回,必能破敵。”四子曾魁,嗜好練武,亦喜讀詩文兵書,可謂文武雙全,此時他建議道。

曾密、曾索聽了此言也出聲支持,曾弄則望向史文恭、蘇定。見曾家四虎戰意已定,史文恭無奈,只得附和。之後,衆人商議作戰方案、挑選出戰兵馬,不在話下。

同一時刻,梁山營寨中軍帳內,宋江、吳用、盧進義等一衆領也在議論今日戰況、部署以後行動。今日雖然未能攻破曾頭市,但陣斬曾塗、殺得曾頭市傷亡百人,也的確出了一口惡氣。現下,幾個毛躁的頭領已經嚷着明日強攻曾頭市。

“今日我等大勝,明日曾頭市必將死守,我等可兵分兩路,一路在曾頭市門前叫陣騷擾,一路在後方打製攻城器械,待一切準備就緒,再強行攻城。”吳用建議道。

衆人點頭稱是,宋江朝盧進義問道:“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盧進義拱手道:“哥哥客氣,軍師所言極是,具體事項便聽軍師安排。”

吳用站起,道:“好!如此明日之時,便請秦明兄弟、花榮兄弟、呂方、郭盛、鄧飛等率五百人馬,曾頭市門前叫陣,再着二百兄弟與盧頭領,去那樹林打造攻城器具,其餘皆在中軍待命。”

“得令!”衆人起身拱手之後,各自下去準備。

第一四三章 敗露第三O一章 孤軍救援第七十六章 計中計第三五七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六四章 相見歡,時事艱第三四四章 尾聲(四)第二四二章 勸學第十二章 若英第二五三章 明修棧道(下)第七章 師徒第二一二章 開鍘!第三五四章 平州(下)第三八八章 機會(上)第一百章 斬首(上)第二三三章 貓鼠(六)第九十三章 獻策第一七三章 帳前小校第三三三章 燕雲會(十三)第八十五章 神工樓的年會第二十四章 七夕第三一四章 真正的較量(三)第一四五章 往事第三九六章 獨裁者第一三五章 又入虎穴第二O九章 第一刀第四十一章 淨風堂第二二八章 貓鼠(一)第一九三章 沒那麼容易第二O一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一百章 斬首(上)第九章 霹靂第三十九章 綠野魔蹤(下)第一四五章 往事第一一一章 樊樓第二三六章 註定的死路第二一O章 釣魚執法第二三三章 貓鼠(六)第三三六章 爭位(下)第三四二章 尾聲(二)第三四一章 尾聲(一)第二四五章 風月(下)第三七二章 去死吧(上)第三八一章 拉仇恨第三四四章 尾聲(四)第三四八章 駙馬(二)第二四五章 風月(下)第三六二章 戰和第一百〇七章 退水第十六章 臨江仙第一三八章 明教堂會第九十三章 獻策第五十七章 激將第一七〇章 城頭變換大王旗第一五三章 惡意第九十章 猛虎第三四一章 尾聲(一)第五章 護衛第三三七章 燕雲會(十七)第三八四章 顛覆第二O七章 我種下一顆種子,如今結出了果實第八十七章 越獄(下)第五十二章 泰山之巔第二三五章 阻力第三五一章 無官(上)第三一六章 真正的較量(五)第二六一章 疑惑第二十三章 花魁第一九二章 決戰來臨一四四章 墜崖第三五一章 無官(上)第二七五章 烽煙再起第二七九章 借兵第三四八章 駙馬(二)第一二四章 美男計第七十九章 黃雀終現第八十三章 執子之手第八十七章 越獄(下)第一二九章 危險的邊緣第二四三章 風月(上)第三七O章 風從北方來(上)第三三七章 燕雲會(十七)第二五八章 釜底抽薪第二八六章 身手第二三O章 貓鼠(三)第一一六章 安全事故第七十四章 殺伐烈第一八二章 告捷第三四一章 尾聲(一)第二三七章 第一槍第一百〇八章 真相第九十七章 奇葩的諜報第一四〇章 午後第二六三章 光亮與陰影第三O八章 佯攻(中)第三三六章 燕雲會(十六)第三八四章 顛覆第一八九章 迷惘第十二章 若英第二六九章 一網打盡第三O四章 蕭幹之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