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 險阻

陳浖先是暗中見了一些人,瞭解了足夠的情況,這纔有備的進洪州府,來到臨時衙門。

這已經晚上了,諸多大人物忙碌一天,又在彙總開會,沒有多餘的休息時間。

陳浖的到來,他們不算意外,並且,陳浖這個工部侍郎,在這裡還不夠‘大’,他們更在乎的是蘇頌。

蘇頌見禮,坐下後,看着林希道:“蘇相公一路勞累,暫且在城外驛站休息,怕是要明日京城。”

林希等人早就知道蘇頌到了,見蘇頌不肯進來,也沒有揭破,強迫的意思。

林希喝了口茶,潤了潤乾燥的嗓子,道:“暫且先不管他,你盯着就是了。這幾日,你四處走走,完善你工部的規劃,我臨走前要看。”

陳浖躬身,道:“是。下官來之前,尚書與諸位相公都有交代,要下官認真考察,規劃要切合實際,不能空泛,不能盲目,更不能一刀切。”

黃履,刑恕等人沒說話,宗澤道:“下官會全力支持陳侍郎。”

陳浖微笑以對。

他來江南西路,是有大任的。江南西路是朝廷認爲的江南中心之地,在大宋的‘官道規劃’中,更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在現今這種情況下。

別人都着急回京,唯獨陳浖不着急,他將坐鎮洪州府,調度工部的能量,在江南西路以及整個江南,大搞工程建設!

衆人淺嘗輒止,沒有繼續說。

林希環顧衆人,道:“現在,江南西路面臨最大的問題,還是對政務掌控力的不夠。雖然我們對從巡撫衙門到各府縣進行了大力的調整,可他們大部分是外來,不瞭解轄地情形,加上士紳抱團抗拒,想要掌握實權,推行‘紹聖新政’,短時間,可以預見,是不太可能了。”

林希的意思說的很透徹了,他們固然換了人,可不是說換了知縣,知府,所有人與事就都聽知府知縣的了。

沒有當地的地頭蛇的支持,或者足夠的時間去掌握權力,各府縣的主官,依舊是空頭的,沒有多少實際能力去做實事,疲於梳理關係,掌握實權。

陳浖神色不動,暗感蘇頌倒是看的明白,一針見血。

宗澤,劉志倚,周文臺等人沉着臉,在思考着對策。

他們早就感覺到了,換人也是一種應對,現在需要更改進一步。

林希看着江南西路的幾位主要官員,道:“對於各級官員,我會想辦法繼續從各地抽調精幹官吏過來充實,但你們還需想辦法,儘快確保政令通暢,落實‘新政’計劃與目標。”

從‘南’字衙門的設立,就能看出朝廷的心急,林希等人又要回京,就更加急迫了。

黃履這時說話,看向的是周文臺,道:“洪州府現在的情形如何?”

洪州府是江南西路首府,周文臺最先到,加上楚家一事,是最能體現的。

周文臺神色肅重,躬身道:“人心惶惶,謠言漫天。各種人事,政務陷入停滯,下官雖然在盡力調和,可一時半會兒還是無法疏通,需要時間。”

劉志倚接着道:“下官等人也與洪州府諸多宿老進行了交談,希望他們站出來幫忙,只是,時間太過倉促,還不見效用。”

百年,甚至是幾百年的藩籬不是那麼好打破的,尤其是‘變法’在七年被‘徹底否定’,士林百姓都極力抵制,朝廷以及江南西路巡撫衙門想要行事,自是千難萬難。

陳浖聽着,忍不住的插話道:“待戶部的錢糧到了,工部這邊以工代賑,不管是士紳還是百姓,都能有好處,加之統調之下,官吏調配,想來能緩解一些。”

宗澤看向他,道:“陳侍郎所言有理,還要多勞煩陳侍郎與工部。”

“職責所在。”陳浖倒是不倨傲。

林希道:“這是一種方法,但見效太慢。‘開封府試點’的一些手段,可以借鑑。對於江南西路的州府縣,要進行合併裁減,鎮,村要規劃設立。另外就是輿論,要跟上,不能任由謠言禍亂,上下不安。”

“下官明白。”宗澤,劉志倚等人齊齊躬身應着。

林希端起茶杯,看向外面,道:“江南的冬天很短,春耕很快就會到。你們江南西路的……任重道遠,要有心理準備。這些是老生常談了,我要跟你們說另一件事,我向政事堂要了一個特權。就是鹽,朝廷對於鹽鐵茶等,將加強管控,鹽,將直接供給巡撫衙門,由巡撫衙門分配,並且免稅三年。”

宗澤,周文臺,劉志倚三人都是神色一亮,面露驚喜。

鹽稅,是朝廷稅賦的重中之重,若是江南西路的鹽稅掌握在他們手裡,不但能借此加強對江南西路的控制,也能在財政上獲得極大的緩解與支持!

林希一言帶過,就道:“通政司那邊給我來信了,要在巡撫衙門之外,設立通政局,通情上下,你們心裡要有準備。”

宗澤,劉志倚等人怔了怔,想說什麼,一時間又不知道該說什麼。

這通政司,秉持的就是‘上傳下達’,是言路,十分重要。

可在地方上設立下屬機構,就有監視地方的意味了。

有這個通情局的存在,地方上難免有所顧忌,束手束腳。

林希沒有在乎他們的反應,看向黃履,道:“南御史臺選址好了?”

黃履道:“選了幾個地方,不太滿意,主要還是有些偏僻,來往不便。”

南御史臺,南大理寺等都要設在南昌縣,這樣一個大衙門設立在小縣城,難免有些‘偏遠’,與江南西路各衙門來往不便。

林希想了想,點點頭,看向宗澤,道:“戶部侍郎吳居厚正在南下,來不來江南西路我不知道,但他以往執掌轉運司,你有空,給他寫封信。”

轉運司這個機構,在大宋地位十分特別,不止是轉運南來北往的大宋錢糧。更重要是,由於大宋地方人浮於事,轉運司漸漸掌握了實權,不止是轉運,還有了‘徵繳’的權力,儼然凌駕於地方,成了地方的實際主官!

吳居厚,曾經掌握轉運司!

這是要宗澤去信請教或者幫忙了。

宗澤自然對吳居厚有所瞭解,明白林希的意思,躬身道:“多謝相公指點。”

林希擺了擺手,道:“時不我待,事情的緊迫,無需我多說什麼。縱然有千頭萬緒,抓住重要的做,一通百通。官家下半年出京巡視天下,本官希望,官家看到江南西路,不會失望。”

黃履聞言,眉頭皺了下,又不動聲色的恢復。

‘舊黨’在一直期待趙煦‘聖心易變’,‘新黨’又何嘗不擔心趙煦會像神宗皇帝一樣扛不住壓力退讓。

第一章 有人害朕第六百三十四章 抵達第兩百五十六章 利益決定人心第四百三十一章 好一個察哥第一百六十章 天地間的一把刀第六百七十八章 九位第二十九章 小娘不是娘第兩百六十五章 眼裡不揉沙第七百四十九章 所及第六百七十九章 萬象第兩百八十六章 刻薄皇帝第一百六十四章 弄死幾個也無所謂第三十五章 不單純第三百七十七章 我都要第五百二十三章 破解第兩百五十四章 大禍臨頭第五百九十四章 陸陸續續第五百九十一章 相會第三百五十五章 唯一生路第一百六十四章 弄死幾個也無所謂第七十二章 不對勁第三百章 官場百態(求訂閱)第兩百一十一章 驚心動魄的夜晚第一百三十一章 來自邊帥的奏本第兩百六十章 戶部發財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捆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反擊第一百二十九章 沉淪與奮起的抉擇第五百二十二章 舉步維艱第五百九十三章 小人的作用第七百三十三章 貴客第四百二十一章 不臣之輩第六十二章 奉旨查封第兩百五十九章 太陽底下無新鮮事第三百一十二章 勢所難免第三百九十二章 樑太后死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理寺第六百七十三章 三點第四百四十一章 屬意第兩百七十四章 斬立決第兩百五十五章 抄家第一百八十六章 好一張大網第兩百零四章 老虎要吃人了第七百零五章 離京前第兩百三十章 怪象的源頭在官家第五百三十三章 插曲第六百八十七章 道第兩百八十七章 朕是大惡人?第一百六十章 天地間的一把刀第五百三十五章 團結第九十九章 分果果第一百七十章 彈劾太皇太后第五百四十章 開不了口第五十五章 劇本錯了第六百零九章 棍棒第兩百八十章 人心叵測啊第四百七十四章 衝突第六百九十六章 熬第六百一十八章 猖獗第五百四十四章 攻心第一百六十三章 全數罷黜第六百八十七章 道第一百九十四章 震懾第六百四十五章 煩惱第三百三十五章 從心第五百六十六章 反擊第一百二十五章 反擊第五百二十章 備案第七百一十六章 真實第四百零七章 一羣豬隊友第四百五十二章 人浮於事第三百八十三章 獵後宴會第五百三十八章 初雪未晴第兩百一十七章 磨刀霍霍第兩百六十一章 最富有的階層第兩百八十二章 嚴打(補更)第五百九十八章 進城第六百三十六章 驚覺第六百零七章 鼎力第三百三十一章 散財童子第五十四章 乘勝追擊第兩百二十七章 冬天裡的熊熊烈火第一百六十五章 西夏來襲第六百三十三章 狂風第六百一十五章 升級第兩百一十一章 驚心動魄的夜晚第六百章 離心第四百二十六章 迫降第三百六十七章 堅決第五百零五章 商貿開路第一百四十八章 出來了就別回去了第兩百三十六章 新的熱點第五百章 恩怨情仇第兩百六十二章 緊張又期待的一刻第六百四十五章 煩惱第四百四十三章 平衡第七百四十五章 速戰速決第六百二十六章 合流第七百一十五章 南北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