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無法作答

蘇頌的到來,沒有影響宗澤的既定計劃。

他們在全力推行人事更迭,加強武裝力量的控制,確保再大的變動,江南西路不會失控。

林希坐鎮,調度一切。

黃履忙着建南御史臺,調配人手。

李夔既要組建江南西路總督府,又要忙着構建南大營。

刑恕忙着大理寺的事,沈括忙着南國子監、南太學。

京城來的大人物,一個個忙的腳不沾地,比宗澤等人還要忙碌。

劉志倚則帶着巡撫衙門的命令,帶着一個個新任知府、知縣上任。

洪州府作爲首府,是改革的優先與重點,周文臺的注意力已經放到府務上,是沒白天沒黑夜。

蘇頌第二天就入城了,身後跟着一大隊侍衛,是宗澤派過來的。

蘇頌沒有在意,宗澤等人也沒有出來迎接。

雙方保持着‘不知情’的默契,各自忙各自的。

蘇頌在洪州府走走停停,見了一些人,只不過半天,就坐着馬車,轉向了南昌縣。

在南昌縣,他沒有入縣城,而是來到了一個村子。

有一戶人家接待了他,只有兩個中年婦人,他們看到蘇頌,都很吃驚。

“蘇先生……”

中年人慾言又止,他們與蘇頌認識,還是三十年前,他父親在世的時候,那時候他才十一歲。

蘇頌看了眼拘謹的婦人,微微一笑,道:“都是我的侍衛,不礙事。”

中年人雖然是農戶,卻也知道,三十多年前認識的蘇先生,已經是致仕的大相公,那是雲端的大人物,他們連攀扯的心思都不敢有。

婦人站在一旁,低着頭,瑟瑟發抖。

蘇頌見狀,心裡暗歎,當真是物是人非,一去難返了。

蘇頌感嘆一句,手裡拄着拐就問道:“聽說,你們這裡正在準備丈量田畝?”

中年人猶豫了下,卻沒說話。

“我已經致仕了,就是來看看,放心說,不會有人知道。”蘇頌道。

到底是三十年前的交情,中年人表情變化再三,還是道:“是有押司來過,說是要丈量田畝,覈實清楚莊戶佃戶。”

雖然阻力叢叢,但也不乏倒向‘新黨’,賣力氣表現的人。

“你們怎麼看?”蘇頌看着中年人道。

中年人有些尷尬的笑了下,道:“我們只是佃戶,能有什麼想法,只要有地種就行。”

蘇頌道:“你們村裡的地,都是大戶的?”

中年人想了想,道:“倒也不全是,七八成吧,還有一些是族老的,另一些是山地。”

蘇頌雙手都放在拐上,道:“如果,官府將這些地分給你們,你們會高興嗎?”

中年人與婦人嚇了一跳,中年人連連擺手,道:“莊家的地,我們是萬萬不敢要的,這不是找死嗎?”

蘇頌神色不動,微微點頭。

士紳大戶之所以是大宋的根基,除了擁有田畝外,最重要的,就是‘養活’一方,這種‘養活’,自然有控制的意思。

尋常百姓,見了士紳大戶,哪個不是哈腰點頭?

朝廷要將大戶的地分給他們,他們不敢要!

朝廷是一陣風,來來去去,可士紳大戶卻是永在的。

而且,蘇頌知道,這只是一方面,還有更多潛在的,不可挑戰的明暗規則。

田畝是‘紹聖新政’改革的核心,現在不止是士紳反對,百姓也答應。

在固化的階層中,任何人想要改變,都會面臨集體的反抗。

蘇頌默默一陣,道:“官府要是在別的地方給你們準備田畝,你們願意去嗎?”

中年人還是很不安,也很警惕,道:“蘇先生,我們……還是想守着祖業。”

哪還有什麼祖業,無非是不到萬不得已,沒人願背井離鄉。

蘇頌沒有再多問,拿出一吊錢放下,默默的離開了。

曾經的老友沒幾個在世,他這一趟,徒增傷感。

中年夫婦只是站在門口,不敢多送。

那一隊隊的侍衛,充滿了凌厲的的煞氣,比官府差役兇多了。

蘇頌離開這個村子,來到縣城,進了一家大戶。

“相公,您不知道,我們有多想你……”

有一個六十出頭的老者,站在蘇頌面前,說着說着就開始擦淚。

這是他的姻親,是他一個孫子的妾室的出生之地。

哪怕是六十多歲的老者,在蘇頌面前,依舊是小輩。

蘇頌微笑着安撫了幾句,一大羣人圍繞着蘇頌,話裡話外都是親近。

蘇頌哪怕致仕了,那也是他們仰望的大人物,他們畢家太多事情得仰望蘇家。

寒暄了一陣子後,畢家倒也識趣,婦孺遣散,只留下了畢家家主陪着蘇頌,來到院後的小屋。

畢家家主畢輔之與蘇頌坐下後,到了茶,畢輔之就搖頭感嘆的道:“相公啊,近來,日子不好過啊。”

作爲南昌縣的大戶,知縣都嚇跑了,下面人的怎能不心驚膽戰?

更何況,洪州府那邊是磨刀霍霍,這幾天南昌縣多了太多陌生面孔,還有大量的軍隊出現,着實嚇壞了南昌縣上上下下。

蘇頌對這些心知肚明,看着畢輔之道:“朝廷要變法,你是知道的。我問你,若是朝廷回購你的田畝,分給百姓,市價或者溢價,你能同意嗎?”

畢輔之表情猶如便秘,糾結再三,還是道:“相公,咱們是自家人,我就不瞞你說了,這些田畝,都是祖產,我要是給賣了,哪還有臉見祖宗?”

蘇頌依舊盯着他,道:“家國大義,官家與朝廷徵召,你不應該主動捐獻,爲國紓難嗎?”

畢輔之禁不住的嘿笑出聲,道:“相公,您就別給我戴高帽子了。再說了,現在不是我們願不願意的問題,是朝廷明火執仗的打家劫舍,我們只是待宰的魚肉。”

蘇頌“朝廷那邊給出了多種方案,回購,回購一半,或者你們降低租錢,不得奴役百姓,你傾向哪一種?”

畢輔之伸手拿起茶杯,撥弄兩下又沒喝,最終還是道:“相公,咱們就不能回到以前嗎?老是這麼折騰,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八年前,神宗朝,王安石的變法,如火如荼,尤其是‘青苗法’,引起了劇烈震動與反抗。

受到影響最大的,不是百姓,而是這些士紳大戶,是以,‘青苗法’被反抗的最爲激烈,攻擊最猛烈的,也是‘青苗法’,同樣,‘元祐更化’,廢除的第一項,也是‘青苗法’。

對於畢輔之的話,蘇頌沒法回答。

第七百二十章 聰明人第八十九章 再出手第一百七十八章 面紅耳赤第五百二十六章 軟弱第五章 恩威並用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六百七十二章 水師第兩百四十九章 殺機暗藏的鴻門宴第兩百二十八章 針對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議第七百四十七章 沸揚第五百六十三章 啞然第六百三十五章 集結第五百六十六章 反擊第六百八十一章 拓邊第三百二十七章 新階段的開始第兩百八十章 人心叵測啊第四百六十五章 反將一軍第三十七章 着急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清洗第六百六十六章 種子第六百七十章 蠢貨第六百八十六章 惡性事件第三百二十九章 以交子發工資第兩百五十六章 利益決定人心第七百六十三章 回京第五百六十二章 變化第一百八十七章 趙煦之威第兩百六十一章 最富有的階層第六十五章 腐朽不堪第四百五十八章 議立太子第四百三十一章 好一個察哥第五百三十二章 爭議第一百七十四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二十七章 新階段的開始第三十三章 意想不到第四百五十七章 隱秘第五百三十一章 兩手第三百九十九章 歸京第三百三十章 童子軍第六百三十九章 過往第九十六章 君無戲言第五百七十四章 重心第五百四十五章 正月二十一第五百八十八章 不約而同第七百三十二章 悶氣第七百一十六章 真實第兩百六十六章 最重要的第兩百一十五章 都是錢惹的禍更新問題以及祭天第一百五十七章 皇族坐鎮第三百五十五章 唯一生路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下士人會瘋的第三十四章 盛世年華第六百六十章 環繞第五百五十六章 虎頭蛇尾第四百二十章 一家人第三百八十一章 嚎啕大哭第兩百一十一章 驚心動魄的夜晚第七百三十六章 可能第五百四十二章 備時第一百二十四章 宜出殯,入土(求收藏~)第六百八十一章 拓邊第六百五十三章 界限第一百三十九章 對噴第三百二十六章 想不透的曾布(求訂閱)第七百五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五十四章 乘勝追擊第三百二十一章 坐實第四百九十三章 一個圈子第兩百六十三章 朝會第一百八十章 諱莫如深(第三更~)第三百九十三章 局勢紛亂第四百二十八章 眼前一黑第三百三十章 童子軍第兩百二十七章 冬天裡的熊熊烈火第五百二十三章 破解第四百一十四章 凝結如冰第六百一十三章 兩可第四百零五章 阻力如山第一百五十二章 形同謀逆第七百四十四章 依託第一百二十八章 突然爆發的大戰第兩百四十五章 死亡序幕第四百二十六章 迫降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政禍國第六百零七章 鼎力第四百七十五章 事多繁雜第五百四十一章 借錢第五百八十九章 抄家第七百零一章 眼睛嘴巴第兩百零四章 老虎要吃人了第一百零四章 當街殺人第五百四十章 開不了口第五百五十九章 死水第兩百七十章 皇后有喜了第五百一十五章 人頭第六百四十六章 百態第一百四十六章 地動山搖的改制第十八章 酸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