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8章 帝王之下皆螻蟻

山東道東萊郡,蓬萊行宮。

馮力士將百濟道長孫無忌的奏章呈上。

“聖人,百濟道已經全面開始了。”

單雄信已經派兵押送第一批百濟王室和貴族百官們前來中原,海船滿載十萬人西來。

這十萬人若是在黃海上遇到風暴,那百濟國原來的上層統治階級就真的將全軍覆沒了。不過這種事情不可能發生,翻掉那麼多船,朝廷還損失大了。再說,那些百濟上層來中原,可不是來給他們享福的。

事實上,青島港,現在已經雲集了無數奴隸商人,都在翹首以盼這些船入港。

那些人到了青島後,會有一些王室貴族中的年輕美麗的千金,會送到皇帝的宮中,最終,皇帝會留下幾個,然後再把其餘的分賞給藩王、諸侯,已經大臣們。

而其它人就不會有這麼好的運氣了。

他們只能淪爲奴隸。

有姿色的年輕女人,也許還能下場好些,會被賣給士族官員或是商賈爲妾,而那些會說漢話能寫漢字的官員士人,也許能夠賣做隨從僕人之類的,但其餘人或許就只能成爲馬伕車伕或是莊園奴隸,礦場奴工等了。

這些人不管曾經是王室子孫也好,還是貴族子弟也罷,他們現在都只剩下了一個身份,奴隸。

他們在那些奴隸商人的眼裡,已經只是一些貨物,等同於一筆錢而已。

故國已經難回,家鄉的一切,身份地位名聲財富,一切的一切,已經與他們再無瓜葛了。

勝者爲王敗者寇,而亡國之人,只能淪爲奴隸了。

皇帝的神色很平靜。

帝王無情。

在帝王的眼裡,天下億萬生靈都是他的子民,子民太多了。而敵國之人,連子民都不是,他們在帝王眼裡,不過是一窮螻蟻而已。

“進展還順利吧?”

“長孫奏章中說,五郡全面推行,如今正在讓縣鄉發動百濟貧民百姓,打土豪鬥地主收田地呢,很順利。”

拉一批鬥一批,這招確實效果挺好的。

對朝廷來說,百濟統治的敵人,其實並不是所有百姓人,而是百濟中的一小部份人而已。

只要區分開來,那麼敵人也就少了。

“絕大多數的百濟人,以前過的可算不上好,多數人連立錐之地都沒有,一寸自己的土地也沒。所以只要我們適當的給他們些好處,讓他們能過的比以前好,那麼他們自然就會擁護我們。”

在溫飽面前,對這些底層的人來說,沒有什麼家國種族,他們也理解不了這些,他們只有眼前的苟且,沒有什麼詩和遠方。

誰當皇帝都一樣。

長孫無忌給他們免去債務,還給他們地租,雖然也還是佃種,可租卻比以前減了許多了,也沒有了其它的各種負擔後,這些百濟人是能比以前過的好的,甚至能夠溫飽的。

朝廷巧妙的通過打土豪鬥地主,把原來百濟地主豪強們的地拿來重新租給百濟百姓,但減租了。

這就意味着,百濟的底層百姓,跟百濟的那些中上層的地主豪強們已經割裂開來了。

他們成爲了一對死敵。

百濟底層百姓的新福利都來自於搶地主豪強們的,他們不可能再跟這些地主豪強們再走到一走,走到一起,就意味着他們新到手的福利將沒有了。

地主豪強數量少,他們雖然有錢有勢力,可現在百濟朝廷被端了,他們能利用的也只有下面的百姓,可百姓又跟他們割裂了,就意味着他們再無翻身的力量了。

羅成擡頭。

“移民的事情準備的如何了?”

“到現在爲止,已經向百濟故地移了十餘萬人過去,主要是從山東和淮南還有河北遷過去的,但現在馬上過年了,因此已經暫停移民了。等年後,將組織第二批移民,第二批也有十萬人左右。只要一切順利,基本上每個月都能移十萬人過去,到明年末,就能移過去至少一百萬。”

“百濟那邊接收的過來嗎,能否妥善安置呢?”羅成又問。

“長孫無忌和單雄信搭檔的挺好,沒什麼矛盾,現在那邊的軍府已經部署好了,第一批十萬移民,差不多都是安置在五個郡城和下面的縣城。下一批移民,則會安置到郡縣交通線上。”

“房屋呢?田地呢,這些都準備好了嗎?吏部是否把官吏也都配齊了?還有移民過去後,各個屯莊是否能夠馬上建立起小學堂,能否配齊先生,是否能保證初小三年的免費教育?”

“我相信長孫無忌他們的能力,目前來看,一切都還是很順利的。而且,安東的徐世績,這幾年在安東已經初具成效,現在也開始幫帶百濟。”

羅成便對他道,“我老師已經又向我上了道乞骸骨的致仕表章,說年紀大了,身上傷病多,已經沒有精力主持樞密院了。我本來想要強留,可據太子說,這段時間老師已經臥病不起,門都出不了,軍醫院長孫思邈奉旨前診治,上奏說雖大礙,但不能操勞,得將養。”

皇帝有些感嘆,張須陀也是當世之猛將,當年在河南,簡直就是救火隊長一樣,撲滅了無數的農民軍,曾經五騎萬兩萬,幾百破十萬等,然則創下不敗神話的同時,也終究是負傷無數,如今老了。

“我準備讓宋帥接任樞密使,再把徐世績從安東調入朝中,任樞密副使!”

宋老生打仗本事未必很強,但他之前一直是羅成的副帥,資歷老,也是開國元勳,現在張須陀離開樞密院,羅成便讓他來接掌。

樞密院另兩位副使周德威和程咬金,都是大將之才,但卻並非名帥。其實論起來,最適合接任樞密使的應當是李靖,或是羅藝,可李靖還在嶺南,現在嶺南局勢雖穩,但俚僚也並未真正歸順,朝廷還在醞釀着一波改土歸流,離不開李靖這樣的大將坐鎮。

“那安東由誰來接管?”

“王君廓如何?這傢伙本事還是挺強的。”

“臣堅決反對用王君廓掌安東道,聖人莫忘記此人先前曾謀反。”馮力士大聲反對。

“那柴紹呢,他也有些本事。”

“不妥,柴紹原是李淵之人,雖如今歸附也立有功,但時間未久,人心難測。”

羅成點了點頭,又思考了其它人選。

“不如就調來整任安東道左都督,調段志玄任右都督,再調翟讓任左布政使,調宇文士及任右布政使,調東萊太守牛方裕任安東左按察使,鴻臚寺少卿趙德楷爲安東右按察使。侯君集任樂浪郡太守,楊師道任帶方郡太守。”

馮力士注意到,原本徐世績在安東,是任左都督兼樂浪太守,並加宣撫使銜的。可現在,來整隻任左都督指揮使,並沒有加宣撫使銜,也沒有兼樂浪郡太守。

這意味着,安東道將重新迴歸到三司衙門各司其職的分權格局,不再有人加宣撫使或經略使等使職凌駕於其它三司使之上,也不再兼任太守,增重其權了。

這種變動,似乎也意味着皇帝認爲如今的安東道,正式步入常態,已經沒有必要再額外授權。

“臣馬上召中書舍人前來草詔!”馮力士道。

皇帝只是點了點頭,重又把目光移到面前案上。

第146章 飛揚跋扈第198章 李密第1096章 日不落海賊野望第586章 義軍崛起第347章 賠款議和第1330章 六元及第第1333章 再戰江湖第75章 重賞酬功第727章 不殺汝,不拔箭第1409章 土地革命第1482章 檢閱第20章 民以食爲天(感謝青翼追光五萬賞!)第1019章 萬里長征人未還第688章 不殺李靖,留着過年嗎第728章 江都保衛戰第1277章 猛士第678章 龍之怒第993章 今日帝王親出狩第197章 龍氣將盡第617章 刀斬十萬第663章 娘子軍再起第1041章 是非功過蓋棺定第1239章 公主請兵第672章 世外桃園第242章 梟雄之氣第554章 藏兵於民第227章 七次郎第370章 將帥不和第993章 今日帝王親出狩第669章 火併第839章 江山與你何干第479章 斬首示衆第422章 逼反第1407章 李世民第175章 長槊侵天半、輪刀耀日光第113章 義子第1260章 狼妻第406章 再次殺回平壤第265章 馬蹄陣陣煙塵起(爲秋懷涵夢盟主賀!)第973章 胸有良策定西疆第1015章 潛行夜至烽火舉第1368章 秘密任務第153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507章 長卿不爭第599章 鐵騎入關第820章 秘而不宣第1094章 冰消雪化成甘露第322章 白馬義從第559章 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第861章 兩國交兵,先斬來使第228章 上門惡犬第810章 虎牢第815章 魏王掛帥第354章 五貴第1014章 孤注一擲賭國運第843章 後宮第356章 王都第672章 世外桃園第378章 一路北逃第233章 東征令第855章 授實封許開國第1478章 居功自傲李世民第772章 後院起火第1381章 天補平均第991章 何須馬革裹屍還第945章 臥榻之側的謀反第1300章 有罪第555章 棄婦第883章 於絕境之中綻放第246章 刀斬八品第821章 孤注一擲第332章 六騎戰千第967章 典妻生子傳宗嗣第846章 頡利突襲第202章 廟小容不下大佛第1495章 永鎮西域第1371章 草包第409章 忠武王第1020章 寇可往吾亦可往第746章 死地(感謝大吾王萬賞!)第108章 鋒芒畢露第233章 東征令第1265章 張士貴第1351章 宮廷御液鹿血酒第1327章 靖蝗司第1272章 沙陀第533章 血戰四平山第487章 元帥之爭第1001章 党項封建成國丈第569章 封疆大吏第1007章 驅虎吞狼戰不休第992章 風勁弓鳴獵羌戎第489章 勢不可擋的新貴第997章 雪山岷江新戰場第628章 號令不從第964章 古來創業豈雲艱第39章 西廂小娘子第172章 過小年第789章 偏師第1310章 量入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