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9章 挖坑

漠北。

泥孰召集諸部首領們議會。

“天子封禪泰山,士馬皆從,邊境必虛。”

一衆鐵勒部落首領們,都沉默不語。要跟中原大秦開戰,誰也沒有底。可泥孰卻再三煽動鼓吹,說天子故意支持回紇叛亂,若是他們不反擊,則薛延陀亡國在即也。

最可怕的還是夷男,明明是他們薛延陀大汗乙失鉢的孫子,指定的新大汗,可這傢伙在中原爲質數年,卻留戀中原繁華和羅氏的公主不肯歸國,更可恨的是,如今居然還幫着天子統兵來攻。

“我們不能再這樣坐以待斃,當趁此機會,集結兵馬南下,越過大漠,趁夷男還未集結起軍隊,突襲討滅他。”

連續數天的商討過後,最終泥孰還是成功的讓衆首領通過了出兵的提議。

於是乃命其子分統同羅、僕骨等諸部兵馬,合二十萬,渡漠南,往屯白道川,突襲夷男。

對於這一戰,泥孰與諸將說的是趁皇帝封禪泰山之際,主動突襲,狠挫背叛部落的夷男和秦邊境守軍,讓他們無力集結深入漠北,勾連回紇征討薛延陀,這是主動防禦,而並不是進攻秦人。

這一戰是要以打促和,讓皇帝看到他們的實力,迫皇帝停止對薛延陀的欺壓,故此這次集結二十萬兵力南下,這是薛延陀汗國一部的兵馬了,而且是擇其精壯者。

至於進攻的方向,則是直指朔方的河套一帶,準備是突入河套,擊敗秦軍後搶一走就退回漠北,並不打算去碰突厥兩任大汗都曾折戟沉沙的定襄馬邑一帶。

朔風寒冷。

塞北陰山白道川下。

大秦塞北九鎮之一,武川鎮。

此地原爲北魏六鎮之一,後荒廢,秦定北方後,重新設立武川邊鎮,在原六鎮基礎上增設爲九鎮,西起河套五原的狼山,東到遼西口的燕山山海關。

漠北道經略使、左都督指揮使、鬱都郡公羅克用正在聽着斥候的稟報。

“結合錦衣衛、皇城司還有兵部職方司以及樞密院軍情司發過來的情報,看來泥孰還真是已經發兵南來了。”

此次北伐副帥尉遲恭倒是毫不心慌。

二十萬又如何?

“聖人早已洞察到泥孰的狂妄,敕令北伐軍隊暫不北上,就據守九邊,以逸待勞,令我等燒剃秋草,使其糧糗日盡,野無所獲。”

皇帝雖然遠在後方,可對於此戰的大局卻掌握的比他們前線還清楚。

甚至可以說,本來泥孰的這次南犯,其實完全就是朝廷故意引導的結果,這根本就是皇帝處心積慮的在挖坑設套等着他們來鑽呢。

從皇帝讓泥孰當小可汗,回去籌集彩禮開始,皇帝就已經在佈局挖坑了,這一年多,各路情報人馬,出入大漠,無數信息不斷彙總南下。

邊境上雖沒增多少兵,但實際上早就在備戰了。

“泥孰渡漠,士馬必疲,夫用兵者,見利疾進,不利則去。今虜莽撞南來,我不與其速戰,則其勢必敗。卿等勿與戰,須待其歸,方可擊也!”

皇帝的戰略計劃就是先故意示敵以弱,不急着跟他們接戰,把九邊外的草都給燒了,然後軍隊牧民百姓都撤入九邊的要塞城堡之中,堅壁清野,待他們一路趕來,結果既不能沿途劫掠,又沒草可餵馬,讓他們只能來攻堡壘要塞,而薛延陀這樣的遊牧軍隊,沒有點準備,想強攻下堅固的城堡是不可能的,等他們進退不得,最終必然還是得撤退,那個時候,就可以出擊了。

對於塞北防線,尉遲恭等秦將很有信心。

前有九鎮佈於陰山燕山之北,這是第一道防線,也是朝廷用以控制大漠以南,陰山以北這片草原的關鍵,有這些前出的軍鎮要塞在,才能支撐起對這片地區的控制,才能讓朝廷的實際控制線直抵大漠南緣,不讓漠北的草原部族可以在漠南站腳立足。

而緊接着九鎮後面,是朝廷設立的第二道防線,位於山後。西面河套地區,以三受降城爲核心,而在定襄這一段,則是以定襄、大利等城,東面則還有張家口等堡壘。

重點的代北一段,還有云中、馬邑等這道外長城防線,後面還有雁門、樓防等內長城防線。

可以說,大秦的北疆防線,層次分明,層層佈防的,長城早就不是最前的防線了,西面的朔方道,傳統的長城防線,實際上已經在防線後方千里。

這些年朝廷的移民邊疆,拓荒屯田策略下,過去荒廢的塞北一線,如今遍地是田莊、牧場,村莊和城堡。

北疆不再蠻荒,有了許多人口村莊城堡,也就意味着有更多的府兵駐軍,防禦自然就更加完備。

“只要吃掉這二十萬人,薛延陀部就算完了。”

羅克用坐在那裡,有些出神。

此時,他的心思有些複雜。

他如今叫羅克用,大秦皇帝義子,新封爲漠北道經略使、左都督指揮使,還加爵鬱都郡公。

可他卻也還是薛延陀大汗夷男。

“能夠確定泥孰的主攻方向是河套嗎?”

“基本上能確定了,代北方向防禦更齊備,白道雖是過陰山的大路,可這裡防禦更嚴,武川和懷朔還有撫冥三鎮並列陰山北,山後還有定襄大利等,更別提還有一道外長城防線,殺胡口,牛皮關,雲中城,這裡可是幾次葬送了數十萬突厥軍的。”

而河套地區相對來說,就沒那麼森嚴,尤其是河套後面是大片的荒漠戈壁,使的與關中脫節,增援與後勤都不可能那麼快跟上。

“可我們在山後的三受降城,也不是吃素的。”

三大受降城,其實就是三個防禦網,每受降城並不是孤城,而是控制着數十軍堡屯城,以及數百的烽堡,組成一張大防禦網。

“泥孰明顯不知道這些!”尉遲恭笑道。“估計他還以爲河套地區,還跟隋朝時一樣呢。”

羅克用沉吟。

“既然泥孰直奔河套而去,那我們也沒必要都守在武川這邊。”

他決定,由尉遲恭留守武川,他率集結起來的兩個軍親自鎮守於河套山北的沃野軍鎮。

“經略,不如還是由我來會會泥孰吧!”尉遲道。

羅克用搖頭,“泥孰是我伯父,還是由我來!放心,我定能擊敗泥孰,我出身薛延陀,也更瞭解薛延陀,包括他們的戰術。”

第248章 道士下山第949章 天柱王的使者第271章 騎第829章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第1075章 當爲萬世開太平第509章 生擒吳皇第564章 流放宇文述第1091章 鐵騎踏破叛軍營第687章 忠義無雙李靖第861章 兩國交兵,先斬來使第253章 涿郡大軍一偏將第766章 竇建德完了第846章 頡利突襲第1490章 無法無天第574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154章 忍無可忍,那便無須再忍第758章 長孫第936章 羅秦單李、閻崔鄭周第1310章 量入爲出第688章 不殺李靖,留着過年嗎第1015章 潛行夜至烽火舉第1043章 朝廷請借天子錢第18章 一筆勾銷第347章 賠款議和第980章 妙手神針能回春第1038章 人爲刀俎我魚肉第1236章 大使館第930章 權力的遊戲第1478章 居功自傲李世民第1352章 崑崙第1232章 君子第695章 暗夜兵變第1017章 恐秦突厥盡奔逃第1011章 只聽調令不聽宣第819章 遷都避秦第1320章 天上掉糧食第532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387章 水師第1479章 雪藏第483章 羅旗一出,誰與爭鋒第525章 高句麗妾第163章 我羅老四又回來了第482章 真英雄,自風流第438章 一時納盡豪傑第1343章 平步青雲第791章 少林棍僧第80章 聚夥第576章 軟刀子殺人第1070章 將門也有草雞後第1448章 帝王之下皆螻蟻第408章 羅成自刎第116章 侍從扈衛第1030章 伊麗封侯鎮安西第60章 狗急跳牆第1288章 莫裝逼第563章 黑槊龍驤第502章 齊大非偶第10章 上堂領賞第479章 斬首示衆第525章 高句麗妾第1124章 亭長宇文士及第403章 土城、水兵第1035章 秦人永不爲藩奴第1022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315章 羅門女將第864章 將軍決戰豈在戰場第244章 卸甲風第1366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254章 第一團第556章 封建府兵第254章 第一團第31章 伏威第462章 玄甲騎第1476章 太子旅賁第1396章 不虧第241章 鄭觀音的惡夢第377章 百里突襲第568章 賜號忠武軍第452章 霸王對白虎第807章 虎口拔牙第1378章 敵營十九年第89章 獅子大開口第911章 火焚太極宮第1007章 驅虎吞狼戰不休第786章 圖形凌煙閣第497章 面聖第545章 李世民的猜疑(感謝徒步者1989萬賞!)第577章 誰當爲太子第1380章 自稱太守第394章 李玄霸第304章 大業八年第228章 上門惡犬第1254章 變形計第248章 道士下山第109章 擴充第1332章 不想當宰相的狀元郎不是好秘書第764章 內亂突起第74章 你要什麼賞賜第1105章 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