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意外

又有百餘名妙齡女子選進宮,這些女子有的是官家小姐,有的出身名門望族,在家嬌生慣養,滿心以爲進了宮便有機會得到皇帝青眼,根本沒想到她們僅僅是做爲幾名周家親屬女子的陪襯和掩護,帶着諸多美好願望踏入深宮,等待她們的卻是極其淒涼可悲的境地——此時後宮充盈,皇帝不缺暖牀的美人,又被劉昭容所迷惑,每日與之卿卿我我,談情說愛,生活上自有德妃細緻體貼照顧,日子過得無比滋潤,優哉遊哉,對第二批進宮的宮人並無多大期望,一聽太后說這次選的宮女大不如前,只除了年輕,相貌姿色都太過平常,便失去了親自巡看新宮女的心情,任由太后處置。

太后即以皇帝名義,將那幾名周家親屬女子分賜才人、選侍等名號,讓黃嬤嬤在皇帝慣常走動的地段選定幾處精緻寬敞的宮院,分別把她們安置好。

其餘的新宮人則交給手下女官,一層層分派下去,這些女子算是沉入深海,這輩子要有見着皇帝顏面的機會,那也是幸運得不能再幸運了。

初夏多雨,至仲夏更是雷聲不斷,不時有閃電刺目,驚雷從天際滾滾馳過,野外被雷擊倒地的參天大樹不計其數,這本是每年夏天雷雨季節都會出現的狀況,今年卻因雷擊樹倒,相伴衍生出幾種令人惶惑的說法,流傳於民間。

一說倒地的大樹中現出大蛇屍體,不到半天時辰即灰飛煙滅,想是蛇妖現世,被天兵天將擊殺!

一說那日響聲震耳欲聾的炸雷,並非擊倒樹木,而是擊中山嶺中奔逃的百足蜈蚣,足有一頭牛那麼大!在山民親眼看見之後,也煙消雲散了。

……

街頭巷尾民議不容忽視,照例有查探民情的御史拿到朝堂上來稟明。這種事自然要去問欽天監,欽天監監正經過推算,當堂就是一番長篇大論,關於國運民風說上老半天,聽得朝官們表情各異,皇帝也是直皺眉頭,立即便有大臣冒着被太子目光刺傷的危險,附和欽天監監正之言論向皇帝進諫:天示異像。警喻中宮空虛多年,皇帝至尊,身後不能沒有皇后相扶持,長期形單影隻,有損國體。爲國運着想,請皇上向後宮選一賢良淑德的皇妃,立爲皇后。

太后也頻頻勸告皇帝:“皇上年華正盛,底下尚有稚子幼女,無嫡母護佑訓導實爲不妥,中宮空虛多年。原是爲思念前皇后之故,皇上對先皇后的深情朝臣百姓都已明白。對皇上自會愈加敬崇。但總這般下去,於國於家不利,也不合規矩啊!這幾年德妃以妃位掌管後宮,哀家瞧她極是公正細緻,且與皇上自少年時相持至此,德行品貌俱好,堪當皇后重任!皇上可細細思量一番!”

皇帝聽了朝臣的諫言和太后的勸告。未置可否,沉默了好些天,不去臨幸後宮新晉美人。也不去看劉昭容,每日只宿在綺春宮與德妃相對,安享德妃的溫柔體貼,卻半句不提關於立後之事,衆人揣摩不着帝心,不免忐忑難安。

且不論後宮各人怎麼想,仁王心裡卻是且喜且憂,酸澀難言。

他知道重新立後對皇帝來說算是件難事,畢竟從小到大親眼所見,皇帝對先皇后的寵愛和敬重不是做做樣子而已,每次從外邊走進府門,一眼瞧見高氏,便絕不會再去看旁人,兩人含情相顧,眼中只有彼此!

是以他不惜花費大力氣,利用羣臣和輿論向父皇施壓。

他之喜,是眼見父皇有了心事便自然而然地住進綺春宮,倚賴母妃相伴,以此足見父皇與母妃之間的夫妻情份是怎樣地深厚!沒有先皇后,母妃照樣可以撫慰父皇,父皇與母妃相濡以沫,不痛快之時只會想到母妃,在母妃處方得心安,可以肯定,此時父皇心裡最重要的不是先皇后,也不是後宮那些聊解閒悶的昭容、昭儀,而是德妃娘娘!

所憂者,是母妃手裡白白抓着好機會,她不會爭取!

她認爲那是越了本份,不許仁王再提。

除非是父皇親口提出來,母妃纔會接受。

但要想讓父皇親自提出來,如今看來好像還是有點難度——父皇注視着母妃的目光中明明有疼惜和歉疚,可他就是不肯輕易說出那句關鍵的話語!

仁王咬着牙,內心攢着一股勁,他仍需要加大力度,努力爭取!

太后不遺餘力相助,若能得到母妃共識就好了,只消母妃在皇帝面前流幾滴眼淚,訴幾句苦,這件事情或許就能成!

仁王與太子爭鋒,皇帝面臨重新立後的問題,後宮新貴們爭相向皇帝獻媚邀寵,凡此種種,歡喜或煩惱,都屬於京城,絲毫影響不到萬里之外的淮南端王府。

端王夫妻帶着一雙小兒女,在南方生活得快樂充實,世人所謂的神仙眷屬,莫過於他們一家子這般了。

趙瑜人在南方,卻掌控軍機要務,京城所有動靜盡得知悉,端王府智囊一分爲二,一半在京城,一半隨同他去往淮南,明裡暗裡、密探、信使、鷹隼,水陸空全部被佔用,一時間竟於南北之間聯結成一張無形的信息網。

這情形讓小喬想起上輩子的互聯網,不比不覺得什麼,一比較就忍不住笑個不停,可嘆趙瑜不明白就裡。

收到太子的密信,趙瑜很快回信,很短的幾句話:南方事務未了,尚不能返京,但請太子放心,趙瑜在,諸事安定。

其實淮南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務絆住他,一個月的路程即到淮南,巡看災區,鼓勵安撫百姓,與民同慶豐收年,不過半個月就完事了,按說過完年就可以回京城的,是小喬不肯回去。

這小女人又呈現了她沒良心的一面,先前夜裡睡覺都會因想念兒子哭醒,趙瑜把一隻訓練得最好的隼交給她專用,每兩三天便能與京城互通消息,她心裡放開些,有閒情和趙瑜四處去遊玩了,每天賞看淮南名勝古蹟,秀美河山,竟然樂不思蜀,也不擔心兒子趙炫了,笑眯眯拖着趙瑜在淮南王府安心住着。

趙瑜此次南下除了遵聖諭,另有一些軍務上之事需要辦,小喬極少主動問及他的公務,他也不想讓小喬亂操心。那些公事他自會安排,隨機處置。更大的心願和目的是攜同小喬好好暢遊一番,這也是他曾答應過小喬的,既然有機會,爲什麼不抓住?夫妻倆只管帶着孩子們遊山玩水,盡情享樂,至於京城中亂成什麼樣不關他們一家的事,只要不超越他所容許的限度,就不必去管。

前年淮河沿岸突發水患,因賑濟及時,災後有銀子大力扶助,整治淮河,重建災區,不過一年時間,災區百姓就重獲豐收,過上了衣食無憂安定的日子,這是小喬喜聞樂見的,在淮南災區巡視期間,民衆歡聲載道,呈獻的食物和果品被婉言拒謝,男女老幼便簇擁着王駕,跟了一程又一程,一聲聲千歲此起彼伏,不停不歇。人們的熱情既讓小喬感動,也把她嚇到了,只跟着趙瑜在外頭巡遊三天,便不願意再出門,不管趙瑜怎麼哄也不去,只領了一雙小兒女躲在端王府,品嚐當地新鮮果品,變着法子把淮南各種土特產弄成美味佳餚。

淮南豐美的食物將一家人滋養得太好,小喬某天驚懼地發現一家四口身上都增長了一層肉,兩個小孩兒的臉圓溜溜的,往他們身上一抓就能握住一把肉,趙瑜皮厚,雖不至於抓到肉,但他的肚子微微鼓起來,再摸摸自己的腰,好像粗了些,貌似也能抓住一把肉,趙瑜笑着戲言胖女人他也喜歡,小喬卻不肯再吃,並做了個決定,過完年即向趙瑜提出要求:往江南去走走,探望那邊的故人,大家旅途中順便消減些脂肪。

趙瑜自然順於從她,開春天氣晴暖,便領着全家往江南去,船行江中,沿路順便巡看淮南鄉間熱火朝天鬧春耕,水陌交錯、平坦的田野上人來人往,紅日當頭,映照着水田青翠的禾苗,水車吱吱運水,牛車緩緩而行,倒映在水中,濃郁的鄉土氣息,秀美的水鄉春日景緻把行人都陶醉其中。

小喬卻發覺不大對勁,她身體一向很好,從不暈船的,這回在船上兩天,躺着倒沒事,一起來走出船艙看外邊景色就頭暈目眩,噁心想吐,她暗道不妙,趙瑜忙召了隨行太醫來診脈,果然不出所料,竟然懷孕了!

身邊環侍的嬤嬤、侍女們紛紛道喜,小喬只有強笑着叫青梅給衆人打賞。

船艙裡只剩下夫妻倆,趙瑜不等小喬發飈就趕緊賠罪:

“小喬別惱,都怪我不好!想是前些日子我早出晚歸,總在外邊奔走,極少得閒空在家用薰香,卻不知道那藥效過得如此快……”

小喬皺着臉:“當然是你不好!我要吃藥你不讓,又不記得用薰香,深更半夜回來還非要我等你……嗚嗚嗚,我又要痛得死去活來!”

趙瑜摟緊她,滿懷歉意柔聲撫慰:“小喬乖,有了只好養着,咱們此去江南,也順道尋訪探望馮老,就在江南生下他……以後不會再有了,我一定記着用藥!”

第48章 傻福第307章 相聚第85章 尋事第86章 真相第42章 憂慮第304章 招惹第157章 慶幸第260章 較勁第256章 消息第二百一四章 迎接第174章 狀元第17章 冬寒第81章 守護第119章 又見第15章 安身第160章 吉祥第84章 色鬼第295章 不交第165章 論嫁第238章 反譏第97章 韋家(一)第173章 狡辯第一百o六章 意第167章 鬱悶第277章 歸期第280章 省親第229章 姐弟第304章 招惹第133章 換人第26章 悔婚第44章 逼迫第190章 化解第22章 紅袖第127章 瞭解第二百o三章 綢繆第153章 議事第30章 新曲第48章 傻福第91章 燈會第271章 緣份第72章 契約第270章 論嫁第257章 街景第45章 極品第291章 事由第一百o八章 期冀第127章 瞭解第132章 夜飯第310章 孝心第311章 梅妃第276章 兒女第65章 留住第224章 見機第一百o九章 衝撞第178章 大盜第88章 家人第306章 動心第272章 定親第121章 相爭第1章 離家第二百o四章 謀嫁第307章 相聚第229章 姐弟第163章 驚醒第299章 居心第188章 謝恩第45章 極品第227章 急返第124章 求見第二百一九章 如願第137章 透露第236章 過年第239章 閒話第190章 化解第27章 手藝第54章 消息第181章 母女第59章 意外第253章 公平第160章 吉祥第115章 避讓第315章 問罪第77章 瑣事第29章 對手第139章 相詢第143章 回府第297章 迎娶第4章 遇救第184章 出嫁第2章 好險第269章 談婚第282章 不孝第117章 流言第156章 舊識第185章 洞房第231章 寒夜第118章 殺意第58章 新人第190章 化解第225章 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