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何以濯的唯一仿作

餘耀算是明白了。

當時上官雨兀自保持鎮定,最後才問出《簪花仕女圖》,但餘耀不知《簪花仕女圖》,便不太可能和何以滌的後人有關係;不過,餘耀卻又知道何上善,上官雨自然不會輕易放棄。

結果,兩人一碰頭,一交流,卻發現,兩人其實都沒有能找到何以滌後人的明確線索。

這個何以滌,才應該是何上善選定的傳人。長子,且留在了華夏。

何上善當年爲什麼去美國,現在不得而知;當年爲什麼流出那麼多仿作,也不得而知。不過,他的仿作餘耀已經見識了,確實是不折不扣的高仿大師。如果不是他刻意隱藏,那麼在高仿上的名頭,足以比肩張大千。

餘耀不由想起了衣鐵寒和滕鉉高仿太顛方鼎的事。

難不成,何上善高仿字畫,也是爲了應對倭國人?只是有的仿了也不曾流出,最終留在了國內?

“除了錢維城的《流江重巒圖》和董源的《晴嵐飛瀑圖》,你還聽說過清單中的其他作品麼?”餘耀想到此處,脫口而出。

上官雨搖搖頭,“董源的《晴嵐飛瀑圖》,咱們是一起在關元禮那裡見到的,那也是我第一次見。錢維城的《流江重巒圖》,我比你確實知道得要早,因爲尹寶榮告訴我,收了這幅畫,沒有足夠的資金買我的《秋山湖光圖》;最後才抵押了一處院子,拿走了畫。”

“根據你的說法,何上善的大部分藏品,不曾帶出國,而是留給了何以滌?”

“應該是這樣。不過,何以濯給我說的並不多,在他去世之前,我也不可能想到這麼多。他和我的交流,主要是鑑定和創作。他如何被騙走家產,又爲什麼只有兩幅字畫留下,這都不太可能知道來龍去脈了。”

說着,上官雨嘆了口氣,“不過,單單他給我留下的幾幅自己的作品,現在也是價值不菲。很多藝術天才,都是死後作品才值錢,他也是。”

“你也是個天才。”餘耀接口道。看來,上官雨的藏品,多是自己收來的。

上官雨卻好似陷入了思量之中,半晌之後,才擡頭對餘耀說道,“有件事一併告訴你吧,我要出手的《秋山湖光圖》,其實也是一幅仿品。這件事兒對我來說,很痛苦,所以一直拖着;不久前,終於決定要出手了!但沒人訴說,心裡卻一直堵得慌。”

“啊?”餘耀始料未及,但腦子裡卻迅速劃過一道亮光,“難道,何以濯留給你的真跡,就是王蒙的作品?而這一幅《秋山湖光圖》,是他······”

“和你說話,真是省力得很。”上官雨點點頭,“何以濯留給我的真跡,是一幅王蒙的《湖山暮雨圖》,尺幅偏大,精品力作。而這幅《秋山湖光圖》,是何以濯參研《湖山暮雨圖》之後,作的一幅尺幅相對偏小的畫。他留給我的幾幅自己的作品,除了這一幅,其他的都是西洋畫。”

“你應該並不缺錢,所以要出手,還是因爲何以濯?”

“誰說我不缺錢?不過確實不是單純爲了錢而出手,主要是何以濯生前的願望。”

餘耀點點頭,“他雖以西洋畫見長,但國畫鑑定的眼力必定也很高,你的意思是,他也嘗試過仿古國畫,卻不曾驗證功力到底如何?這幅作品,肯定是他仿的最得意的一幅。不過,他在美國的時候,完全可以出手試試啊?而且他那時候還很缺錢。”

“肯定是最得意的一幅,因爲這也是唯一的一幅。他一直不曾嘗試,是因爲活在何上善高水準的陰影之下。他主攻西洋畫,可能也是因爲這個陰影。雖然他對自己的西洋畫十分自負,曾預言,如今雖只能聊以果腹,但日後必是藝術明珠!”

“今時今日,他的預言實現了。”上官雨說着,嘆了口氣,“他是在生命的最後階段,才根據手上王蒙的真跡,作了這幅《秋山湖光圖》,沒出手是因爲沒來得及,不久後就去世了。我曾經說過,這一幅《秋山湖光圖》,足以亂真。他卻說,能不能亂真,要市場說了算,能賣出大價錢,而且一直不曾被人識破,那纔是亂真。”

“我明白了!”餘耀應道,“讓市場檢驗他模仿王蒙筆法的作品《秋山湖光圖》,其實也是他的遺願之一,只不過不曾對你明說。”

“有時候不能明說的,反而是更強烈的願望。”上官雨又幹了一杯酒,“所以我才痛苦。我不想用假畫蒙人,但何以濯對我來說,如同師父一般,我又很想實現他的願望。”

餘耀微微一笑,“你的運氣不錯。”

“怎麼說?”上官雨一愣。

“你知道尹寶榮要把《秋山湖光圖》賣給誰麼?”

“我只知道他錢不湊手還要拿,而且敢抵押一套院子給我,必定是找好了下家,但下家是誰,卻沒有打聽到。”

“下家是譚心定,就是臺島譚家的接班人。”

“臺島譚家?莫非是民國高仿之王譚如肅的後人?”

“正是!譚家如今還在做高仿的生意,字畫是大頭兒。第一,賣給他們,還真不算蒙人,他們蒙了不知多少人,就此買上一筆單,算是一種‘回報’。第二,若是譚心定和譚家的高手也認不出是何以濯的仿作,也足以驗證何以濯的功力了!”

上官雨聽了,沉吟良久,“你這麼一說,我好像舒服多了!”

餘耀伸手,“合作愉快!”

上官雨一愣,旋即又笑了,“合作愉快!”

一個,是爲了何以濯的遺願;一個,是爲了鬼眼門的事宜;原因不一樣,不過目的卻是一致的,都是要找到何以滌的後人。

這次餘耀和上官雨深談,雖然仍然沒有鬼眼門水字口傳人的確切消息,卻也多了一條線索,那就是何上善的長子何以滌。

而一旦找到何以滌的後人,上官雨要歸還這幅《簪花仕女圖》,餘耀則要問詢“鬼眼穿水”的傳承。

“上官,如果我猜的沒錯,這些年你的查訪,怕是忽略了一個關鍵。”緊接着,餘耀卻又說道。

“嗯?什麼意思?”

第21章 崇禎官窯第418章 酬金免了第460章 完美除鏽,唯此一人第444章 三球五行第478章 預先定傳人,插曲古月軒第801章 拾古會的由來第344章 好人做到底第284章 想多了?第239章 大哥許太炎第94章 背後的瘸爺第519章 金合頁,雷打綹第754章 八徵耄念之寶第348章 北方書聖第105章 氣韻第160章 黑驢蹄子第344章 好人做到底第390章 非仇之命,不義之財第152章 借我一用第728章 測字第493章 辨物,認人第234章 英雄合巹杯第800章 少年之殤第475章 三個議題第400章 永樂甜白第333章 鑑畫第129章 康熙通寶,大五帝第174章 朱三鬆不夠,再加吳昌碩第598章 山腰小陣第604章 老井第87章 四方葫蘆第551章 雍正粉彩,還差一步第158章 爬山頭,氣死貓第308章 雍正宣德爐第337章 聖旨,和珅第140章 鳩首第182章 氣死官窯第154章 大滌子石濤(第二更)第668章 紛亂擾擾,認定直覺第84章 大掌眼第142章 偷跑出宮的玉雕大師第326章 佛龕第775章 滕昆吾來電第317章 揭裱之前第511章 不真也能收第317章 揭裱之前第445章 開箱第122章 又遇港胖第135章 無款辨銘第316章 林豐草的倉庫第767章 內畫壺,李蓮英第455章 雞心罐,不是杯第783章 還賬第97章 小偷第249章 西遊記,磁州窯第272章 九鼎堂第413章 取珠第427章 重合的鳥篆第167章 會面中谷神花第200章 不速之客第46章 技高一籌第196章 無名玉石,撲朔迷離第617章 彩漆戧金銀錠盒第681章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第170章 競拍青銅敦第614章 吃癟的濮傑第190章 天珠落定,留意鎮紙第8章 玉壺春,拆着賣第740章 麗江古城,雙獅暖硯第779章 兵分兩路第561章 哪兒都能碰到他第567章 呼之欲出的大漏兒第626章 坐地起價晚了點兒第57章 受啓發,打個洞第647章 多管閒事第467章 楊銳給的驚喜第370章 送上門來第664章 預展之前第680章 志在必得第342章 撞禮第204章 遼白雞腿瓶第604章 老井第514章 秘藏重器,曾一本萬利第550章 兩個攤主,雙魚水滴第700章 來由第144章 因爲他是我孫子第521章 對不上第104章 一睹真容第302章 半兩錢,鼻菸壺,地球儀第324章 星雲鏡第174章 朱三鬆不夠,再加吳昌碩第518章 偏重的木盒第740章 麗江古城,雙獅暖硯第34章 鎮館之寶第348章 北方書聖第348章 北方書聖第155章 一紙乾坤(第三更)第241章 文帝信璽第512章 貨款兩清卻沒走成又得發單章,無語第451章 青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