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水仙盆,青花格盒

餘耀指了指《簪花仕女圖》,“它的作用,發揮了麼?”

上官雨一拍腦門,“你的意思是,將這幅仿作的消息散播開來,沒準就可能讓何以滌的後人知道消息?”

餘耀點點頭。

“但是,副作用也很大啊!”上官雨沉吟,“你若不說出何上善,我是不會提起這幅仿作的。”

餘耀道,“嗯,我也是閃念。不過,這的確是個很好的辦法。畫不能輕易示人,但是消息可以散出去。你若不願露頭,我可以代爲效勞。”

“容我再想想,你也想想。”

“好,倒也不必急於一時。”餘耀點頭,“畫現在是你的,最終決定權還在你。”

上官雨此時微微皺眉,彷彿自言自語,“還有一點。這幅《簪花仕女圖》,何上善生前一直帶在身邊,不會有什麼特殊原因吧?”

餘耀說道,“我聽說他最喜歡畫唐代仕女。不過,從何以濯的舉動來看,好像這幅畫必須要留着傳承下去一樣。”

“我猜,何家的後人一定揹負着一個大秘密,這幅《簪花仕女圖》沒準兒就和這個有關係。”

“或許吧,不過,找到何以滌後人之前,枉費猜測。”

餘耀說得淡然,卻暗贊上官雨心思細膩。鬼眼門水字口的事兒,目前來看是不能告訴他的。這幅畫餘耀剛纔詳細看過,除了驚人的高仿水準,表面上確實看不出什麼,就算有什麼玄機,也只能等找到何以滌的後人纔可能有進展了。

“多個人多份力量,以前我一個人憋着,現在確實暢通了一些。”上官雨拿起了筷子。

情緒略鬆,兩人都覺得餓了。光交流去了,還沒吃幾口飯菜呢。

吃着吃着,餘耀忽然又想起一件事兒來。

當時楊四海曾提及,上官雨手上兩幅王蒙的畫作,都對外展示過;楊四海說,這兩幅都是傳承有序,出自民國同一個古玩商之手,但現在怎麼其中的《秋山湖光圖》,又成了何以濯的仿作呢?

“上官,還有件事兒。”餘耀想到便問了,“我之前怎麼聽說,你手頭的兩幅王蒙的畫作,都是傳承有序的,說是出自民國同一古玩商之手······”

上官雨應道,“別說,他在仿畫的時候,真跟我提過一句,他說《秋山湖光圖》,本也有真跡,只是卻早就被毀掉了。至於具體什麼情況,我就不知道了。料想何上善是同時得到的《湖山暮雨圖》和《秋山湖光圖》,所以何以濯才瞭解得比較詳細。”

“毀了?也就是,他根據《湖山暮雨圖》的筆法,然後回憶《秋山湖光圖》的景色,這麼畫的?只是,反正《湖山暮雨圖》的真跡在他手上,他爲什麼不乾脆臨摹這一幅呢?”

“你不瞭解他,他不喜歡依樣畫葫蘆。他畫的《秋山湖光圖》,估計構圖上類似真跡,而細節上重在筆法。反正真跡毀了,要鑑定他的仿作,只能根據筆法。”

“原來如此。不過,因爲真跡有過傳承的線索,倒算是給他的仿作多了一份保證。”

“真正的高手,是不會因爲這個影響判斷力的。”上官雨夾起一口菜,“若真是譚家買走,我確實能心安不少,我最近手頭閒錢也不多,這也能寬裕一些。”

餘耀笑了笑,“外界可傳言,令堂是個女富豪啊!”

“傳言你也信。”上官雨淡然處之,卻又順話說道,“我母親是鼓勵我回國的,但是她自己卻不願回來,日後她年紀大了,我說不定還得回去。”

“盡孝是應該的。”

兩人邊吃邊聊,一頓飯吃完,倒是融洽了許多。

吃完之後,上官雨也沒喊服務員,和餘耀一起到了結賬的櫃檯。

一頓飯而已,餘耀也不會和他搶着付賬,站在一邊打量了一下。

櫃檯後面桌上,供着個瓷質的財神;財神兩旁,一邊擺着一盆多肉,另一邊擺着一盆水仙。

多肉的花盆和水仙的花盆,都是青花瓷的。多肉的花盆顯然是現代工藝品,但是水仙的花盆,卻有點兒特殊。

甚至,說是花盆,並不確切。

這個水仙“花盆”,下面有兩三釐米高的類似梯形臺的結構,梯形臺上面,則是長方體的“池子”,裡面被分成了六個小方格,每個方格里,都蓄了水,各養一棵水仙,一共六棵水仙。

梯形臺周圈,畫的是海水紋;長方體外壁,畫的是花卉。

釉色細膩肥厚,有很強的玻璃光澤,青花髮色幽藍青翠,透紫。

餘耀暗道,居然是一件萬曆官窯青花!

嘉靖官窯和萬曆早期的官窯,青花髮色多是這種典型的“佛頭青”。

這當然也不是一個花盆,這是一個格盒,分裝東西的瓷盒。

萬曆一朝,燒製的瓷器數量是明朝之最,不管是官窯還是民窯。萬曆時期曾經有人在文章中描述過當時的瓷都:“火光炸天”,“四時雷電”。這是在夜以繼日地燒窯呢。

數量多,種類也多,大到龍缸,小到棋子。這個當成水仙盆的格盒,造型別致,就是萬曆朝創燒的新器型。

萬曆,是明代在位時間最長的一個皇帝,四十八年。這個時期商業發展迅猛,而上一朝“隆慶開關”之後,瓷器也開始對外貿易。所以,萬曆瓷器產量劇增,品種也大大增加。

青花瓷作爲當時瓷器的主力軍,數量自然是最多的。就拿故宮來說,所藏二級文物以上的萬曆瓷器,半數以上都是青花。

如今傳下來的萬曆民窯青花,自然遠遠多於官窯青花。民窯青花大多不規整,不精細,畫工草率,工藝粗糙,價兒也一直上不去。

但萬曆官窯,肯定是不會馬虎的;特別是早期官窯,胎體細密,釉色肥潤,而且仍舊使用進口的回青料,這些年價格上揚很明顯。晚期官窯的胎釉質量都有所下降,而且改用國產浙料,價格比早期官窯要低。

這一件青花格盒,是典型的萬曆早期官窯青花。問題在於器型不大,又不是受追捧的主流器型。但,二三十萬還是能值的。

第612章 順便撮合第300章 白色寶石,小插曲第326章 佛龕第317章 揭裱之前第483章 玻璃花瓶第125章 中谷神花第281章 黑色妖姬第137章 絕頂高手第721章 脈絡和原點第584章 天雷無妄第46章 技高一籌第561章 哪兒都能碰到他第687章 摽上了第121章 唐鏡崑崙奴第703章 煞氣第564章 黑色戒面第45章 暗戰第303章 搶先的男人婆第293章 高手若是在譚家第528章 說畫就來畫第690章 買玉遭劫第56章 因爲,你是我的朋友第389章 紅臉兒白臉兒第206章 冤家路窄第431章 殘器巧改,綠釉後上第380章 唐人寫經第763章 嘉禾壹圓第247章 唐八棱第645章 討主意第406章 抱月瓶,三塊錢第270章 我想起來了第296章 氣氛第719章 仿品碎裂第112章 混球賀文光第165章 大吉大利,今晚吃雞第727章 又見玉牌,只是半塊第226章 猛獁象 披毛犀第59章 失態的鐘毓第63章 順便撿個漏兒第764章 局中局第624章 拓片識杯第135章 無款辨銘第201章 它都不是第732章 難窺天機第141章 無雙譜第264章 最後的暗示第260章 秦陵地宮第508章 帶瓶來,琺琅彩!第744章 八卦湖,太極島第755章 賠了夫人又折璽第254章 手卷共賞第175章 玉鐲本是男人戴第571章 多米藍珀第216章 白奇楠第800章 少年之殤第387章 他不是一個人第266章 晴嵐飛瀑圖第433章 衝突之後第119章 國寶金匱直萬第250章 適合吃餃子的小盤第473章 賭一把第32章 郎世寧第64章 脫口垂足郎不流第712章 做好你該做的事情第776章 怎麼會這樣第468章 奪盒,收網第718章 偏差第307章 雞油黃第50章 藍戳第344章 好人做到底第63章 順便撿個漏兒第709章 扶助第104章 一睹真容第358章 捕獸夾子第323章 蕭影赴京,暫緩回程第320章 永曆金錢第175章 玉鐲本是男人戴第479章 知行合一第295章 開席,快眼第406章 抱月瓶,三塊錢第663章 歐陽主任第353章 可憐之人和可恨之處第21章 崇禎官窯第686章 多思無益第95章 一山二虎,新仇舊怨第757章 東南第412章 虛驚一場第212章 解玉砂第336章 去而復返的賣家第693章 會面圓明園第389章 紅臉兒白臉兒第287章 三幅仿畫皆出一人之手第698章 七錢之用第359章 碧璽印章第45章 暗戰第517章 筆跡第698章 七錢之用第677章 彼暗我明第302章 半兩錢,鼻菸壺,地球儀第378章 我哪是什麼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