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開銀行

第244章 開銀行

之前朱瞻壑囤積北京城的田產,引得不少官員上書彈劾,對此他根本不在乎。

現在養廉銀的事情曝光,朱瞻壑卻一下子成爲官員們的大恩人,所有官員都在誇讚他這個漢王世子體恤百官,對此他也可以不在乎,但卻要考慮一下影響。

之前囤積田產時,朱棣隨口說了一句,漢王府名下的田產幾乎可以和皇莊相比了,可能他並沒有其它的意思,但對朱瞻壑來說卻是個警示。

現在朝堂上下的所有官員,都在念着朱瞻壑的好,如果這時朱瞻壑再開個銀行,給官員們放貸,成爲許多官員的債主,恐怕就算是朱棣再怎麼信任他,也會產生幾分猜忌。

畢竟朱瞻壑身爲皇族,本身又握有實權,結果又在官員中擁有那麼大的聲望,如果真想做什麼事,那可比谷王或朱高燧的威脅大多了。

另外銀行可不僅僅只是用來給官員放貸,想想後世銀行的功能,不但和民生息息相關,同時更能影響一地的經濟,甚至是國家的穩定。

所以銀行的意義十分重大,剛好朱瞻壑現在手頭也沒什麼事,東廠和海運都有人負責,不如趁現在把銀行也開起來。

“開銀行可以,但還是得打着朝廷的名義啊!”

朱瞻壑自語一聲,隨即就進宮見朱棣。

當朱瞻壑來到武英殿時,只見朱瞻基也在這裡,正在向朱棣彙報着皇城幾座大殿的修建進度。

“皇爺爺,現在奉天殿和華蓋殿已經修建的差不多了,最晚半個月,就可以順利完工!”

朱瞻基最後總結道。

皇城三大殿中,謹身殿最早完工,接下來就是奉天殿和華蓋殿,現在這兩大殿也馬上就要完工了,這也代表着皇城可以正式投入使用,剩下的一些宮殿可以慢慢修建。

“辦的不錯,這段時間你辛苦了!”

朱棣看着瘦了一圈,但卻更加精幹的朱瞻基也頗爲感慨的道。

當初他把朱瞻基派到北京督造皇城時,心中也十分不捨,畢竟朱瞻基從小就跟在他身邊,哪怕他外出打仗也要帶着。

不過現在看來,朱瞻基離開自己後,也能獨擋一面,這讓朱棣也頗爲欣慰。

“大哥督造皇城,日後定會在史書上留下美名!”

朱瞻壑這時也笑呵呵的上前恭喜道。

“皇城並不算什麼,二弟你建議的養廉銀,纔是真正的謀國之策!”

朱瞻基這時也十分謙虛的道。

不過他說的也是實話,皇城再怎麼雄偉,那也只是個死物,相比之下,養廉銀這種絕妙的主意,卻是利國利民,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出來。

甚至這時朱瞻基也在心中暗自慶幸,多虧朱瞻壑建議,讓二叔朱高煦去了天竺,日後朱瞻壑肯定也要去天竺接班,不會留在大明與他相爭,否則他還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嫉妒這個二弟?

“你們兩個就不要謙虛了,都是朕的好孫兒!”

朱棣這時哈哈一笑,看着兩個孫子都表現的如此出色,最關鍵的是,他們之間的感情還不錯,至少不像他三個兒子那樣,斗的死去活來,這讓朱棣大感欣慰。

“皇爺爺,孫兒有件事想向您稟報!”

朱瞻壑這時也終於找到機會再次開口道。

“什麼事?”

朱棣隨口問道。

“是這樣的,自從養廉銀髮放後,許多官員的生活好轉,甚至有人想在北京城買宅院,但無奈錢不夠……”

朱瞻壑把武宏那個分期付款的想法講了一遍,最後又總結道。

“所以我想是不是由朝廷出面,成立一所類似錢莊的機構,可以給需要用錢的人發放貸款,不僅僅是官員,百姓如果急需用錢,也可以從錢莊裡借,當然肯定需要一些抵押物。”

“朝廷開錢莊?這是不是有點小題大作了?”

朱棣聽後卻皺起眉頭問道。

雖然大明發行了紙幣,但對於金融機構其實並不重視,甚至連紙幣也是隻發不收,完全不遵守任何經濟規律,可以說相當的隨意。

“皇爺爺千萬不要小看放貸這個行業,現在民間的放貸,主要是一些錢莊,以及一些寺廟在做,他們放出的貸款利息奇高,若欠貸的人還不上,還會被他們用盡各種手段催債,甚至經常鬧出人命。”

朱瞻壑再次解釋道。

“沒錯,我也聽說民間放貸的惡行,甚至有人被逼的家破人亡,更有人被逼的鋌而走險,各地的官府每年都有不少因放貸而發生的案子。”

朱瞻基這時也在一旁附和道。

“就算伱們說的是真的,可朝廷一直往外放貸,這錢從哪來?”

朱棣還是不懂,畢竟對於這種金融知識,古人實在沒有太多的概念,哪怕是夏元吉這個戶部尚書,恐怕也不會想到這些。

“錢的問題不必擔心,可以效仿民間的錢莊,即放貸又可以接受存款,另外還可以開通異地存取的業務,使得人們用錢更加的方便……”

朱瞻壑說着,將後世商業銀行的一些功能詳細的講了一遍。

銀行的業務其實說白了,無非就是存錢、取錢,以及放貸和投資等,這些功能不但便利了百姓,同時對商業也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另外官員的俸祿和養廉銀,也同樣可以放在這個類似錢莊的機構發放,這樣官員隨用隨取,而且他們也可以從中借錢買一些東西,從而更加的方便。”

朱瞻壑最後總結道。

朱棣聽後卻皺起眉頭,因爲他還是覺得朱瞻壑這個建議有點小題大做,但看在朱瞻壑的面子上,他又不忍心拒絕,畢竟朱瞻壑這段時間幫他解決了不少的問題。

“這樣吧,這件事你和夏元吉商量一下,如果他同意的話,那你就去辦!”

朱棣最後一揮手道,終於還是同意了,不過他也並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在他看來,反正只是件小事,就由朱瞻壑去折騰吧。

“謝皇爺爺!”

朱瞻壑當即欣喜的道。

雖然還要說服夏元吉,但他覺得問題不大,畢竟夏元吉是個理財高手,他肯定比朱棣更能理解銀行的意義。

(本章完)

788.第788章 海倫公主歷險記285.第285章 朱高燧的拉攏364.第364章 歸程第226章 穹隆山普渡寺889.第889章 大明使團(上)558.第558章 漢王妃去天竺899.第899章 王振的作用896.第896章 穆法斯戰敗698.第698章 九真李氏759.第759章 好大喜功第74章 內閣之議第258章 交權第96章 打開一道口子396.第396章 抵達獅子城684.第684章 雕像和白駱駝814.第814章 威尼斯總督(上)591.第591章 陛下駕崩了376.第376章 放榜766.第766章 自行車(下)第596章 對質朱高燧(上)760.第760章 羅娑斯洲657.第657章 十一歲的孩子第52章 你想要什麼?653.第653章 城東小學第170章 老子英雄兒混蛋322.第322章 朝鮮使節的報信第83章 紀綱有問題(上)469.第469章 自爆(上)923.第923章 引入外力第203章 朱瞻圻的身世(下)492.第492章 分配俘虜526.第526章 再次北征859.第859章 兄弟見面767.第767章 兄弟密談(上)741.第741章 阿丹港易主(下)724.第724章 神秘金先生386.第386章 全面開海496.第496章 瓦剌崛起(下)901.第901章 七年(中)第213章 意外的線索968.第968章 土木堡之敗(上)856.第856章 朱瞻壑要去歐洲709.第709章 劃分利益566.第566章 榆木川(上)748.第748章 蘇伊士港(下)976.第976章 漢軍vs瓦剌808.第808章 清剿沙盜319.第319章 朱高燧喊冤第199章 明東陵428.第428章 爺仨第146章 飛天421.第421章 抓捕綁匪第186章 賣地772.第772章 朱瞻坦(上)720.第720章 七絃琴與荷馬史詩618.第618章 被堵在港口了408.第408章 驛站551.第551章 各有算計693.第693章 紡織業(下)675.第675章 初見兀魯伯353.第353章 捷報頻傳743.第743章 皇家小學第127章 收尾300.第300章 葛成二郎第256章 一封信第280章 恢復自由(上)512.第512章 儒報(下)626.第626章 朱瞻基追上來了441.第441章 流放天竺551.第551章 各有算計771.第771章 商談(上)353.第353章 捷報頻傳584.第584章 離京第273章 把花香蒸出來336.第336章 對馬島之戰(下)791.第791章 威尼斯商人375.第375章 消息傳出第173章 都督張興(上)919.第919章 直布羅陀672.第672章 兀魯伯被俘第1章 千古奇冤徐野驢第135章 內閣成立710.第710章 你想回威尼斯嗎?第189章 狀告朱高煦(下)第133章 母子間的一場大戲第49章 還有沒有一點契約精神了?287.第287章 別羅裡之戰(上)第171章 這世上最缺的是機會709.第709章 劃分利益387.第387章 共同調查第128章 朱高熾也中毒了886.第886章 張太后的善意506.第506章 新聞報(下)419.第419章 被動的局面782.第782章 草原移民647.第647章 官與吏(下)879.第879章 物資811.第811章 歸途513.第513章 朱棣也看報536.第536章 餘百戶的毒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