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第323章 對馬島(上)

第323章 對馬島(上)

朝鮮派使節前來未警,朱棣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於是立刻派人通知遼東的各個衛所,讓他們做好迎敵的準備。

結果就在半個月後,遼東總兵劉江派人送來捷報,他率領着金州衛的將士,在望海堝一帶,全殲入侵的倭寇一千六百多人,這次大勝,幾乎比之前朱瞻壑消滅葛成二郎那夥倭寇的數量還要多。

接連消滅了兩股勢力強大的倭寇,這讓朱棣也極爲高興,不但派人賞賜金州衛的軍民,而且還在宮中設宴,宴請朝鮮使節李詹,畢竟要不是他的示警,金州衛也不會贏的那麼輕鬆。

“李使節,多謝你親自跑一趟,才能讓我們提前得知倭寇的動向,我敬你一杯!”

朱瞻壑這時站起來,代替朱棣向李詹敬酒道,畢竟以朱棣的身份,肯定不能主動向人敬酒。

“世子客氣了,下官也是纔剛得知,世子之前親率大軍,清剿了一支勢力龐大的倭寇,果然是將門虎子,世子真有漢王之風啊!”

李詹也急忙站起來誇讚道。

李詹曾經多次出使大明,對大明上下都十分的熟悉,甚至和朱高煦也認識。

對於李詹的誇獎,朱瞻壑則是哈哈一笑,隨後又謙虛了幾句,兩人這纔將酒一飲而盡。

“李詹,其實你這次倒是來巧了,因爲就在你來之前,朕也派出一支使節,前去朝鮮見你家國主。”

朱棣這時也笑着開口道。

今天他宴請李詹,並沒有讓其它人坐陪,只有他和朱瞻壑,算是一場私宴。

“陛下也派出了使節?”

李詹十分驚訝,因爲一般都是朝鮮派使團來大明,大明很少派使團去朝鮮,除非是有什麼重要的事情。

“不錯,朕派出使節,主要目的也是爲了那些可惡的倭寇!”

朱棣說到倭寇時,也露出幾分殺氣。

之前朱瞻壑抓到的倭寇戰俘,已經在京城盡數處死,光是砍掉的頭顱都堆成了一座小山。

至於金州衛那邊抓獲的倭寇,則直接就地處死,以此來震懾後來的倭寇。

“陛下派使節是爲了倭寇?”

李詹聞言先是一愣,緊接着他就萬分驚喜的叫道。

“難道說陛下想要與我們聯合起來,共同防禦倭寇?”

“這世上只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朕是想和你們共同出兵,徹底解決掉倭寇的問題!”

朱棣這時站了起來,十分霸氣的開口道。

“陛下……陛下真的要出兵,徹底解決倭寇的問題?”

李詹聞言也激動的站起來,聲音都有些發抖。

做爲朝鮮的重臣,李詹比任何人都知道,倭寇對朝鮮族的威脅有多大,特別是沿海地區的百姓,每年都要遭受倭寇之苦,導致朝鮮沿海幾乎是民不聊生。

朝鮮雖然多次派人向倭國交涉,要求他們約束倭人,不許他們下海搶掠,但倭國的國力比朝鮮還要強,當然不會聽他們的,甚至連大明對倭國的要求,倭國也照樣陽奉陰違。

所以現在李詹忽然聽到大明要出兵,徹底的解決倭寇,這讓他也立刻激動起來,畢竟也只有大明,纔有能力解決倭寇的問題。

“你們朝鮮與倭國是鄰居,對他們肯定更加了解,你覺得若是我們聯合出兵,應該先攻打哪裡?”

朱棣再次笑呵呵的向李詹問道。

雖然朱瞻壑已經向獻讓攻打九州的建議,但具體如何攻打,又要派出多少兵力等詳細的計劃,朱棣還沒有定下來。

“啓稟陛下,若陛下想要解決倭寇,最先攻打的就是對馬島,那裡是倭寇盤踞之地,只要打下了那裡,就能解決大半的倭寇!”

李詹站起來鄭重行禮道。

“對馬島?那是哪裡?”

朱棣眉頭一皺,他根本沒聽說過對馬島的名字。

“皇爺爺,對馬島在朝鮮與九州之間,由幾個不大的島嶼組成,島上沒有什麼出產,名義上歸倭國管轄,但其實就是一處倭寇巢穴!”

朱瞻壑這時開口解釋道。

“世子真是博學,竟然連對馬島都如此清楚!”

李詹聞言也再次誇讚道,隨後他又補充了一些對馬島的信息。

對馬島主要有兩座主島,以及周圍的三座小島組成,島上幾乎不產糧食,因此島上盤踞的倭人其實就是倭寇,主要以搶掠朝鮮爲生。

“據我所知,對馬島上的倭寇,最多時可能達到五六千人,也經常有一些倭寇,從對馬島乘船南下,抵達大明沿海搶掠,因此只要拿下對馬島,就能解決一大部分倭寇。”

最後李詹再次說道。

“既然你們知道對馬島上全是倭寇,爲何不派兵攻打?”

朱棣聽後卻十分不解的問道。

“這個……”

只見李詹卻一臉爲難,隨後苦笑一聲道:“啓稟陛下,我們朝鮮國小民弱,能夠自保已經十分不容易了,根本無力主動進攻啊!”

“皇爺爺,據我所知,當初蒙元準備攻佔倭國時,就兩度攻佔對馬島,將島上的倭人屠戮一空,可惜後來因爲天災,才導致元人無法登陸倭國。”

朱瞻壑再次介紹道。

“世子說的不錯,當初蒙元欲徵倭國,強徵中原和朝鮮的工匠爲他們造船,可他們對工匠們又極爲惡劣,導致許多工匠紛紛逃亡,留下的工匠也不願意用心造船,導致船隻拙劣,因此一場大風暴下來,元人的船隊就此沉沒,說是天災,其實就是元人不修德行的報應!”

李詹也立刻附和道。

“元人殘暴,倭寇也同樣以殘忍出名,當初元人沒有殺進倭國,倒還真是有點遺憾。”

朱棣搖了搖頭,不過也不是沒辦法彌補,因爲大明的邊軍之中,本就有許多蒙古騎兵,到時出兵倭國的話,也可以派這些蒙古騎兵上戰場,倒也可以彌補一下遺憾。

“李使節,對馬島雖然是倭寇盤踞之地,但島嶼狹小,島上的倭寇主要還是來源於背後的九州,所以光打下對馬島,恐怕只能治標,而不能治本。”

朱瞻壑這時向李詹說道。

朝鮮國力弱小,導致他們的目光也比較短淺,只會盯着對馬島這種彈丸之地,而不敢把目光放在對馬島背後的九州島上。

(本章完)

465.第465章 曹雷的勸說622.第622章 美洲是個圈套?585.第585章 不要命的李時勉476.第476章 兩條路765.第765章 自行車(上)599.第599章 驛站遇刺第36章 有反賊949.第949章 一意孤行第185章 招攬張興590.第590章 得罪所有人508.第508章 夏元吉的投稿(上)668.第668章 對士氣的打擊第185章 招攬張興912.第912章 重臨威尼斯第218章 朱文奎被抓(下)983.第983章 三年第31章 拍賣(新書求推薦收藏)510.第510章 儒報(上)第104章 大忽悠朱瞻壑(上)625.第625章 嫌疑人朱瞻基285.第285章 朱高燧的拉攏第235章 狗屁不通支運法951.第951章 撤軍的路線599.第599章 驛站遇刺837.第837章 技術擴散927.第927章 殉葬?416.第416章 朱瞻壑接手864.第864章 帝國的延續766.第766章 自行車(下)443.第443章 將計就計第240章 宋禮558.第558章 漢王妃去天竺357.第357章 真正的以夷治夷第76章 武臣入閣第196章 遷都之議(上)第216章 朱文奎被抓(上)671.第671章 漢軍真的會飛478.第478章 又要北征540.第540章 喇嘛巴普415.第415章 贖金加倍683.第683章 談判陷入僵局633.第633章 天竺利益衝突606.第606章 禁止回京第68章 借個“太子”玩玩829.第829章 邊市商人625.第625章 嫌疑人朱瞻基第2章 大明“李世民”第33章 頭上沒毛,嘴巴不牢745.第745章 寧安公主第218章 朱文奎被抓(下)第67章 爹孃吵架621.第621章 朱高燧父子現身第209章 祭祀東陵827.第827章 穆法斯的求助965.第965章 進攻開始534.第534章 還要北征?768.第768章 兄弟密談(下)739.第739章 女校(下)369.第369章 替代官員的人(上)799.第799章 大漢與威尼斯950.第950章 撤軍第134章 用謊言維持的臉面第272章 準備禮物343.第343章 壹岐海戰(上)863.第863章 東正教聖人797.第797章 見面974.第974章 朱祁鎮被俘902.第902章 七年(下)967.第967章 挖掘水井623.第623章 殺人滅口(上)708.第708章 海倫(下)575.第575章 名利雙收882.第882章 乾清宮(下)328.第328章 對馬宗氏(下)307.第307章 破寨364.第364章 歸程第239章 又見賣地(下)635.第635章 刁鑽的問題第99章 老孃出馬954.第954章 追兵將至359.第359章 風雲突變922.第922章 擴張第213章 意外的線索第275章 壽宴(上)第245章 寶鈔的惡果564.第564章 最後一次北征(下)891.第891章 搭配着賣第210章 真的是朱文奎431.第431章 橄欖枝第243章 房貸390.第390章 來歷不明的和尚614.第614章 消息傳來617.第617章 轉移人質第46章 殺一人而利天下707.第707章 海倫(上)427.第427章 大伯做榜樣908.第908章 不是時候643.第643章 掃平日本的開端338.第338章 菊池氏346.第346章 平戶爭奪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