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2.第582章 兩京制(下)

第582章 兩京制(下)

“瞻壑的這個主意不錯,雖然奔波了一些,但能經常出宮走一走,也是相當的不錯,不如就這麼辦吧,南京與北京並行,不分先後!”

最終朱高熾一拍桌子決定道。

“父皇、大伯英明!”

朱瞻基和朱瞻壑幾乎同時行禮道。

“好了,事情就這麼定了,瞻基你準備一下,馬上動身去南京,那邊的皇城多年未用,肯定有些荒廢了,你提前去做一些準備!”

朱高熾當即對朱瞻基吩咐道。

“兒臣遵命!”

朱瞻基當即答應道,這時的他再無任何牴觸。

“瞻壑,你怎麼從長陵回來了,難道那邊已經完工了嗎?”

朱高熾扭頭看向朱瞻壑問道。

“正是,侄兒這次回來,也是想向大伯您稟報,長陵大體上已經完工,絕不會耽誤葬禮的事宜!”

朱瞻壑說着,把長陵那邊的工程進度詳細的稟報一遍。

朱高熾聽後也大爲高興,當即誇讚了朱瞻壑幾句,隨後這才讓朱瞻基和朱瞻壑先退下,但卻讓朱高燧留了下來。

出了武英殿後,朱瞻基這時也忍不住向朱瞻壑誇讚道:“二弟,還是伱有辦法,竟然想到了兩京制,如此一來,北京與南京的地位等同,皇爺爺當年的心血雖然沒有白費!”

然而朱瞻壑這時卻神情苦悶的道:“大哥,你想的太簡單了,我提出這個兩京制,頂多就是從名義上,保住北京的地位,至於日後如何,誰也說不清楚。”

“什麼意思?”

朱瞻基聞言一愣,完全聽不懂朱瞻壑話中的意思。

“我的意思是說,大伯雖然答應了在南京和北京之間遷移,但現在他答應的挺好,可萬一去了南京,他卻找藉口不回北京的話,到時你我又能如何?”

朱瞻壑再次苦笑一聲說道。

“這……這不可能吧,父皇他不是已經答應……”

朱瞻基剛開始還是無法相信,但話說到一半,卻忽然想到朱高熾最近的變化之大,連他這個親兒子,有時候都摸不準朱高熾心裡在想些什麼,所以朱瞻壑說的那種情況,也並非不可能。

看到朱瞻基沉默不語,朱瞻壑再次嘆了口氣接着道:“甚至我懷疑大伯之所以答應我提出的兩京制,其實就是爲了暫時安撫我們,減小他遷都回南京的阻力。”

朱瞻壑的話一出口,朱瞻基也猛然擡頭,滿臉都是不敢置信之色,但仔細一想,卻又覺得朱瞻壑的話很有道理,如果自己處在朱高熾的位子上,恐怕也會這麼做。

與此同時,大殿中的朱高熾看着朱瞻基和朱瞻壑離去的方向,臉上也露出一抹淡笑。

“大哥,每年在南京和北京間來回跑,你也不嫌累的慌?”

朱高燧這時卻忍不住吐槽道。

沒能讓朱高熾徹底的把國都遷回南京,這對他來說可是個十分不好的消息。

“老三,你怎麼變得這麼實誠了,我要不這麼說,瞻基和瞻壑會答應的這麼幹脆嗎?”

朱高熾這時卻擡眼撇了朱高燧一眼道。 “大哥你的意思是說……”

朱高燧也不傻,聽到這裡也猛然醒悟過來,搞了半天,朱高熾竟然只是爲了安撫朱瞻基和朱瞻壑哥倆。

“薑還是老的辣,我這兩個大侄子一向都是聰慧過人,但和大哥比起來,還是差太多了!”

朱高燧反應過來後,立刻拍起朱高熾的馬屁道。

“你也太小瞧瞻壑他們了,我的話也許能騙得了一時,但等他們回去後,肯定能反應過來,日後說不定又是一場麻煩。”

朱高熾說到最後也嘆了口氣,他以前也從來沒想過,自己的兒子和侄子竟然會和他不一條心,爲此他甚至不得不算計這兩個親近的人。

“大哥,就算他們反應過來又如何,反正生米已經煮成熟飯了,您又大權在位,何必在乎兩個晚輩的意見?”

朱高燧卻是滿不在乎的說道。

其實他巴不得讓朱高熾和兒子、侄子都鬧翻,到時他纔好從中漁利。

“話不能這麼說,瞻基是太子,瞻壑是二弟的兒子,日後還要繼承天竺的王位,他們兩個的意見,哪怕我是皇帝,也要掂量一下。”

朱高熾卻露出幾分凝重的表情道。

其實他也不想和兒子、侄子鬧的太僵,但雙方的政見不同,所以朱高熾也不得不用這種辦法來安撫他們。

“大哥真是仁厚,希望瞻基他們兩個能明白您的苦心!”

朱高燧再次一記馬屁拍上,隨後他猶豫了一下,這纔再次說道。

“大哥,上次我向您提的事情,您考慮的怎麼樣了?”

“上次的那件事……”

朱高熾聞言卻露出猶豫的表情,片刻之後這纔再次道。

“派兵幫你清剿日本的足利幕府倒是可以,但你要求自己指揮軍隊,這卻讓我有點不放心,畢竟你不是老二,平時幾乎沒打過仗,將軍隊交給你指揮,這要是有個萬一……”

朱高熾說到最後沒有再說下去,但意思已經十分明顯了。

原來就在幾天前,朱高燧向朱高熾請求,讓大明出兵徹底的剿滅足利幕府,以及日本國內那些不服從大明的各路大名,而且他還要親自指揮軍隊,相當於要把兵權抓在手中。

朱高熾卻有些猶豫,不是怕朱高燧有了兵權後造反,而是怕朱高燧沒有指揮軍隊的本事,萬一打了敗仗,說不定石見銀礦都有危險。

“大哥你可別小看我,雖然打仗這方面我不如二哥,但也曾經跟着父親上過戰場,日本那種彈丸之地,其實也用不着什麼兵法,哪怕是用優勢兵力硬推,也能把他們推平了!”

朱高燧卻拍着胸脯保證道。

朱高燧對自己的能力很自信,其實他也的確不是個草包,當初朱棣剛登基時,還曾經讓朱高燧坐鎮北京,當時他的表現相當不錯,因此深受朱棣的喜愛。

看到朱高燧這麼堅持,朱高熾也不好再拒絕,最後只得點頭答應,之前他就已經答應將日本做爲朱高燧的封地,現在派兵將日本清理一遍,也是應該的,畢竟好歹朱高燧也是一路藩王,總不能治下遍地都是反賊吧。

(本章完)

第86章 鄭和回來了891.第891章 搭配着賣638.第638章 朱高煦稱帝805.第805章 黃色火藥460.第460章 報仇(下)404.第404章 遭遇風暴954.第954章 追兵將至746.第746章 抵達埃及第223章 劉家港315.第315章 永平公主(下)792.第792章 土包子700.第700章 交趾完了661.第661章 吃空餉863.第863章 東正教聖人第250章 琉璃瓦與銅瓦(下)545.第545章 銀礦反擊戰(上)第143章 討公道(下)第248章 三大殿被毀第273章 把花香蒸出來984.第984章 兩國合併?981.第981章 立碑太廟391.第391章 懸山島第279章 又見朱高燧351.第351章 菊池氏投靠469.第469章 自爆(上)494.第494章 問罪877.第877章 奪取布爾薩940.第940章 強硬的大明825.第825章 面談?845.第845章 種地和經商第28章 狐朋狗友第117章 朱高燧的後宮路線746.第746章 抵達埃及945.第945章 御駕親征第31章 拍賣(新書求推薦收藏)652.第652章 教育改革544.第544章 晚了一步677.第677章 兀魯伯遊記(上)559.第559章 回大明探親第174章 都督張興(下)667.第667章 清水河之戰529.第529章 將計就計(上)第187章 遷都第161章 又見鄭和435.第435章 白蓮教徒963.第963章 張輔的苦勸422.第422章 圍堵唐賽兒968.第968章 土木堡之敗(上)285.第285章 朱高燧的拉攏875.第875章 黑海海峽之戰(中)404.第404章 遭遇風暴670.第670章 兀魯伯要撤軍第151章 又忽悠一個第275章 壽宴(上)973.第973章 王振之死672.第672章 兀魯伯被俘686.第686章 鏡子(下)第270章 漢王妃來了338.第338章 菊池氏第191章 “謠言”618.第618章 被堵在港口了646.第646章 官與吏(上)636.第636章 抵達獅子港823.第823章 修建中的鐵路582.第582章 兩京制(下)第268章 朝廷逼出來的漕運490.第490章 朵顏三衛848.第848章 出兵563.第563章 最後一次北征(上)第201章 陳年舊案第272章 準備禮物880.第880章 朱瞻基病了423.第423章 表明身份452.第452章 真相888.第888章 宦官王振(下)383.第383章 天津開海(下)938.第938章 阿伊麗的請求871.第871章 夢中情人807.第807章 大漢第一兵工廠327.第327章 對馬宗氏(上)第258章 交權927.第927章 殉葬?356.第356章 犒賞三軍923.第923章 引入外力715.第715章 帶你看樣東西第246章 流言蜚語320.第320章 大烏龍第9章 相逢即是有緣308.第308章 逃脫第102章 效仿蒙古人第174章 都督張興(下)425.第425章 朱棣的懷疑第41章 小倔驢729.第729章 錦衣衛謝鋒(上)第51章 好人沒好報746.第746章 抵達埃及516.第516章 報紙引發的風波(上)381.第381章 成婚(下)479.第479章 治標不治本779.第779章 師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