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乃悲情人物

提起蜀漢名將姜維之死,許多三國迷都會清一式地表示,姜維屈死於亂兵之手。其實這個說法有誤。誤就誤在"屈死於亂兵之手"這七個字,蘊含了兩層意思:一是屈死,這個說法有點雲罩霧裡,是說姜維系壯志未酬自裁而死呢,還是武功差勁不敵亂兵而死呢?二是死於亂兵之手,這話說得明白,姜維是被亂兵們殺死的。既然肯定是"死於亂兵之手",那爲何又要用上一個"屈"字呢?今天就來講講這個問題。考慮到妙文需要懸念誘導,因此正確答案,允我在本文收尾時公佈。

姜維27歲那年,因於對陣諸葛亮並識破諸葛亮的謀略,引起諸葛亮的高度重視,於是諸葛亮設計迫使姜維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姜維在不被曹魏所容的情況下,無奈選擇降蜀。在之後的一段時間裡,姜維又用兩封書信,招降了鎮守天水城的兩員魏將樑緒、尹賞。姜維的能文能武,更加引發諸葛亮對他的欣賞。史料有載,諸葛亮在給蔣碗的信件中,曾有過如下一段評價姜維的文字:"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諸人不如也。其人,涼州上士也。"

這段話接近於時下的白話文,因此用不着逐字翻譯。但有一點必須點明,這就是諸葛亮對姜維心存漢室的態度十分認可。惟因如此,諸葛亮從姜維降蜀那天起,就有了刻意培養姜維的打算。

那麼諸葛亮爲何要如此看重姜維的"心存漢室"之態度呢?這得回敘一下劉備。大家知道,劉備病逝後,諸葛亮一直以恢復漢室爲己任,爲此他在《出師表》中,向劉禪表達了自己的決心。諸葛亮的一生,正兒八經地有過五次北伐,特別是首次北伐,他花的心血最多。然而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因於錯用了"紙上談兵將軍"馬謖,結果導致戰略要地街亭失守,前功盡棄。

公元234年,諸葛亮再次率領大軍北伐,只是這一次,諸葛亮被自己的病體擊敗,半路逝於一個名叫五丈原的地方。

一般而言,主帥臨陣謝世,是爲兵家大忌。古今中外,因於主帥遭遇意外而導致戰況騾然變得不利於己的事例,數不勝數。爲了防止魏軍得悉此情而縱兵進攻,姜維不僅親自扛下抵擋正面魏軍的重任,而且嚴令封鎖諸葛亮病逝的消息,並遵守諸葛亮的遺言,悄然退兵,即使是信心滿滿、繼承丞相遺言與魏決戰心切的大將魏延相求相阻,他也不爲所動。這一做法,充分體現了姜維臨危不懼、處亂不驚的領導才能。因爲他很是清楚,此時的蜀軍,軍心一定有所渙散,根本不能與魏軍相匹敵。事實上,蜀軍在姜維的籌謀下,最終得已安全撤回蜀中。

諸葛亮死後,姜維堅定地繼承了諸葛亮的北伐方針。他對內採取高壓手段,堅決平定蜀漢各地的叛亂,對外他採取主動進攻態勢,屢屢叫板魏國。

史載,從公元238年的第一次,到公元262年的最後一次,前後24年時間裡,姜維竟然組織了規模大小不一的十一次出兵祁山。在這十一次的北伐中,姜維勝出五次,打平四次,失敗兩次。雖然效果不是很佳,但這一"以攻促守"的做法,卻讓蜀國安耽了24年,之後因劉禪受宦官黃皓等人讒言,禁令姜維再行北伐,結果不到兩年時間,蜀漢便遭敗亡。可見姜維的真正軍事才能,體現於不動聲色之中。

翌年,魏國權臣司馬昭在獲知姜維轉至沓中屯田的消息後,分析認爲姜維定是"軍權旁落",於是遣派鍾會爲主將、鄧艾爲副將,率領魏國大軍進攻蜀漢。期間由於劉禪及主統蜀軍的諸葛亮之子諸葛緒等人的錯誤用兵,導致鄧艾所領精兵,逼近成都。但姜維所率的蜀軍,則在劍閣要隘,將鍾會所率的魏國大軍,牢牢地阻擊在劍閣不能動彈。

鄧艾兵臨成都,劉禪在黃皓、譙周等主降派的勸導下,選擇投降。面對主子此舉,姜維在哀傷之餘,選擇順勢而爲,以"君令不可違"之態,明裡舉兵向鍾會"投降",暗中卻不忘自己肩上的責任,準備復國。要說姜維的厲害,還在於他有洞察人心之技,姜維發現鍾會其人,十分在意"寧爲雞頭,不爲牛後"古訓,於是以"擁鍾會爲蜀地之首"爲由,成功策反鍾會背叛魏國。

這邊搞定鍾會,那邊姜維又對劉禪寄送一封密信,密信的主要內容是:"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

但可惜的是,姜維也重蹈了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的"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覆轍。由於鍾會不肯聽從姜維提出的"立斬那些不肯跟隨其舉事"的將領,加上看守不嚴,導致這些忠於魏國的將領,起事作亂。公元264年,鍾會被獵殺。

鍾會一死,他所統御的魏軍,一邊倒地重新效忠於魏國,這對擁有少量蜀軍舊部的姜維而言,無疑是致命的。眼看復國無望,姜維揮劍自裁。《三國演義》第一一九回中,有着如下一段描寫:"維仰天大叫曰:'吾計不成,乃天命也!'遂自刎而死。時年59歲。宮中死者數百人。衛瓘曰:'衆軍各歸營所,以待王命。'魏兵爭欲報仇,共剖維腹,其膽大如雞卵。"

那麼魏兵爲何會對姜維如此憎恨呢?按照羅貫中的分析,蓋因姜維有過兩次叛魏經歷。如果說姜維第一次之叛,是迫於無可奈何的話,那麼他的第二次反叛,就是心懷叵測了。而一旦姜維二次叛魏成功,跟隨鍾會伐蜀的所有魏兵,就得領受與親人骨肉分離之痛了。惟此,得勝後急於返回故鄉的魏兵,也就要對姜維恨之入骨了。

作爲蜀漢最後一位名將,姜維志存高遠,始終如一以復興漢室爲己任,藉此報答諸葛亮的知遇之恩。但十分可惜的是,風雲三國卻同他開了一個玩笑:不僅沒有讓他再展宏圖,反而讓他通過己手,了卻己命!

姜維,無疑是一個令人扼腕的悲情人物!

能掐會算賽諸葛曹魏狗熊知多少姜維乃悲情人物放長線可釣大魚性情中人虞仲翔許允醜妻有憂喜浪子回頭金不換歷史常被小人戲外粗內細慈蘊悍鐵肩道義宗預擔擅變之鬼公孫淵恃強凌弱燒自身人生如意好完美不愛江山愛美人張遼戲耍三巨頭皇親國戚照吳懿假作真時真亦假英雄難過美人關惡貫滿盈蓋棺定恃強凌弱燒自身牌技優劣看心態無中生有話周倉夫妻反目爲哪般面朝北方命奉上王凌生就被誅命睜眼閉目盲錢財人生如戲嬉人生黃忠龐德試比高趙忠乃是朕母親性情中人虞仲翔性情中人虞仲翔文廟武廟都有他這個謀士有點冤兄弟相殘隱戀情獻身勇士貪財奴如意算盤害許貢在國連憂之愍侯假作真時真亦假越想要臉越丟臉張遼戲耍三巨頭曹子建獨佔八斗收也白收坑楊松吼罵亦可致人死曹魏狗熊知多少迷茫之苦誰人知曹昂一死百事改順我者昌需約定聰明反被聰明誤以刀畫面祭倉慈東吳馬忠終窩囊知恩圖報順天理能掐會算賽諸葛生於憂患死於樂功過難分話步騭章表書檄看陳琳剛直灑脫是蘇則傳奇一生看虎侯自我膨脹害彭羕胡編亂造故事巧絕處逢生公孫恭東吳馬忠終窩囊桃源地獄須臾間東吳馬忠終窩囊文人相輕禍害深人中完美數高順大材小用惜龐統三國鼎立始與滅狹路相逢勇者勝童真有趣辨真假兩面三叨是譙周假仁真奸最是壞閃爍星中有羊祜胡編亂造故事巧遊刃有餘賽幽靈王凌生就被誅命蔡瑁並非將幹害勇猛大義令人敬性情中人不貪生清濁太明害張溫人品優劣敗中覓玩火自焚蘊因果一場政變皆改弦禍福相依堪唏噓蔡瑁並非將幹害冢虎韜略隱爲首面朝北方命奉上歷史常被小人戲謹慎務實贊顧雍謹慎務實贊顧雍功過難分話步騭賦名之改蘊陰謀情到用時方知絕斡旋高手是孫乾救火隊長皇甫嵩龐會報仇虛實辯自我膨脹害彭羕名不符實滋國殤卸磨殺驢亦明智父女惡行天地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