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南洋大開發(八)

第913章 南洋大開發(八)

這話是廢話,等於啥也沒說。

原則上支持……

原則上,在場的所有人都支持。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說反對。

但原則上支持並沒有什麼用。

原則上支持、具體問題上卡住,和大順搞得對起義抽象上肯定、具體上否定的套路一樣。

黃淮都督又道:“興公言,天朝地十億畝、人口二三億間。便是真行了均田之策,人均也就三畝地。”

“南方我去的少,所知不多。但我知這北方,一畝地若種糧食五穀,也就百十斤一年,多了二百斤。”

“你我都是肉食者,雖不鄙,卻也和那些百姓不同。百姓吃不得肉、又捨不得油,一天吃五穀三五斤,也就堪堪夠飽。”

“只說,就算均田了,其實天下人還是吃不飽的。”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無非興修水利,變旱田爲灌田,使得畝產百五十斤,升到二三百斤。”

ωωω● т tκa n● ¢ ○

“亦或就是遷民移民於外,墾殖新田。恰這南洋又是一年多熟。”

“是以聖天子要治淮,又要移民。”

“此真大計,自是要辦的。”

“我的意思,辦法可以慢慢來,可以慢慢想。但今年的事,先解決了。”

“夏日不易行船,今年的事解決了,還有半年可以考慮。”

這算是真正幫了劉鈺一把,但根本問題還是沒解決。

黃淮都督直接把這件事,上升到“社稷長久”的大義上,衆人也不好在這件事上反駁。

如今儒生的一大問題,是不喜歡搞數據分析,腦子裡想東西往往都是拍拍腦袋。哪怕號稱要務實的一些古儒,他們講均田的時候,也是一拍腦袋,戶均百畝,從沒算過戶均百畝到底夠不夠?大順還沒有達成完美小農極限、百畝土地牛馬一頭的家庭水準的基礎?

但他們也不笨,真拿出來數據,他們也能看懂,也知道觸目驚心的可怖和危機。

人口和土地問題的分析,官員們看過劉鈺的數字,也甚至被那一套用來坑日本的人口學說影響。

現在朝廷取消人頭稅,明擺着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遷民是皇帝想要辦成的事。誰也不好不開眼,這時候反對。

江蘇節度使也只好道:“下官一開始變說了,這件事若只求今年,那也簡單。但這不是長久之計。”

“而且,此事一出……雖你我知道,此事是爲百姓、爲社稷。但一些愚鈍之輩,難免覺得,朝廷竟是偏向商賈。”

“興公若能解決商賈的事,想必也不會來此。我若說解鈴還須繫鈴人,要國公去解決商賈那邊,國公肯定覺得我是在推脫。”

之前看似在說廢話、和稀泥的黃淮都督此時接話道:“這件事,無非一個利字。”

“要麼,商賈損利。”

“要麼,士紳損利。”

“二者只能選一個,這就是難辦之處。”

“除非,商賈也不損利、士紳也不損利。或者,讓這種損利之事,隱的深一些。”

“我看,這件事要解決,不在江蘇,而在廟堂之上。”

“若說,商賈不損利、蘇北士紳也不損利。那就國家損利,以債爲稅,戶政府兜底,蠲免。”

“或者說,讓這種損利之事,隱的深一些,那就看興公的手段了。”

“無非,東牆西牆。”

“蠲免是陛下的恩、田稅是戶政府的錢。恩出於陛下,錢嘛……興公想辦法從南洋,補給戶政府,戶政府也不會反對。”

“所以我說,這事,也只能在廟堂解決。”

江蘇節度使聞言,心道你們這些打仗出身的,辦點打仗、治水、修河之類的事還行。

地方上的事,你們想的這辦法,完全不知道下面能玩出什麼花樣來。

蠲免?怎麼蠲免?

按債,國家兜底蠲免?

敢這麼弄,就能弄出個新產業來。明明就五錢銀子的債,他們能報出來十兩。再說這需要多少小吏,才能查清楚?

這不就是士紳優待免役的翻版?

不按債,區域蠲免,只要看中了就可以直接帶走?

那要蠲免到什麼時候?下南洋不是一日兩日的,一年蠲免、五年蠲免,百年還蠲免?

江蘇節度使心裡嘀咕着,心想要說這件事,唯一能解決的辦法,其實就是斷了朝廷的賑濟。

把百姓逼反。這樣債務就清了。

招安之後,再賣給南洋。

可這種想法也就是一閃而過,可不敢往深處想。

看看劉鈺似乎正在那思考這個提議,江蘇節度使搖搖頭,還是開口點了一下,示意這個辦法也不行。

根本問題就是皇權不下縣,縣以下的人口,其實不是大順人,更像是各地士紳的人。朝廷若有能力監管到債務明確,基層也不會糜爛至此。基層都糜爛至此了,還幻想着能把債務整理清楚,這不是做夢嗎?

在說完蠲免不行之後,江蘇節度使又道:“若不講補償,只按照特事特辦來做,今年做了一次之後……”

“國公、都督,你們可想過後果?”

“既是錢可能收不回來、放出的貸可能因爲下南洋就沒了……只怕明年,青黃不接的時候,百姓要成片餓死。”

“甚至,可能出現民變。”

“本朝沒有推廣青苗法的能力,士紳實際上維繫着青黃不接時候貸款給佃農貧苦的事。”

“既沒有青苗法,又逼着士紳在青黃不接的時候不借貸於貧民,這不是引着蘇北大亂嗎?”

“到時候,吃大戶、砸糧倉,還好說。”

“就怕有心人做出大事來。本來就因爲廢河一事,頗多不滿,到時候黃淮糜爛,又恐壞了天子要治淮廢河的大事。”

“之前我說,這就是個子貢、子路贖人的事。其實就是這麼回事。”

“而且,蘇北地區素有傳統,青黃不接時候,也多吃大戶。少了還好,朝廷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知道百姓苦極。”

“但若多了,朝廷肯定是要管的。”

“不管,便寒了天下士紳的心。”

“真要是欠債不還去南洋,那就真是火上澆油了。”

“國公、都督,安穩爲第一要務。長久看,移民遷民是大利,是安穩治本之法。但未必到長久,恐怕就先亂了。”

這一番話講完,劉鈺和黃淮都督全都沉默了。

黃淮都督終究是個帶兵出身的人,總是過於喜歡以力破巧,尤其是伴隨着大順軍改之後的戰術變革,這種思路更是深深影響了軍事貴族的思維。

什麼碉樓城寨,不要講這個陰謀那個計策,把炮弄上來轟就是了。

什麼智計百出、誘敵深入,把部隊拉過去結陣抗就是了。

戰略上要講技巧,戰術上就是一力破萬巧。

尤其是要麼打西南、要麼打西域,真就是這麼粗暴。千餘兵加幾門炮,往西域的幾座棱堡城裡一蹲,什麼這個部族、那個聖裔,外面成千上萬叛軍也自巋然不動。

野戰就是摧枯拉朽。

西域那種地方,更是需要一股子狠勁兒,方能鎮得住。

自然,用在需要暴力手段保證推行的治水、治淮、廢漕等問題上,這是塊好鋼。

皇帝也想明白了,除非恢復運河、廢棄海運,否則怎麼弄都會不滿。

既然根本問題不能解決、不能更改,懷柔就毫無意義了。

那還不如直接暴力點。

然而在這種細膩的地方民政上,思路就明顯不對路了。

劉鈺則是爲了給新興階層站臺,也爲了南洋開發的第一步順利些,希望這件事迅速解決掉。

萬事開頭難,要是開頭就遇到這樣的麻煩事,那南洋可真就要搞“奴隸制”了。

一羣包工的,在各地收人,然後送到南洋做工還錢給包工的。由包工頭和種植園直接聯繫,包工順便監工,錢直接到包工頭賬上。這或許會成爲新興階層最樂意接受的辦法,省了許多麻煩。

可那南洋就徹底離心離德了,說不定最多十年八年之內,就再上火山大聚義了。

想了想,劉鈺心道,既要讓新興階層邁出這一步、又不敢動國內的士紳,那就只能自己吃虧了。

好在大順的百姓……便宜。

要真是百十兩一個,就南洋所需的人口,他就算想自己吃點虧,那也吃不起。

江蘇節度使說的沒錯,確實是這麼個道理。今年強制免除了債務,那麼明年就會出現民變,而且責任還得是出臺政策的人擔着。誰也不肯冒這個險。

因爲這畢竟不是一次性的事。

要說先把今年頂過去,明年派人去各地駐紮,提前收人,到時候成批往南洋運行不行?

也不行。

那樣怕是會出現變種的“逃奴”事件。

欠了士紳債務的佃戶,想去南洋,就會往收人的地方跑。而各地士紳,就會往收人的地方追……

那收人的地方,可就真成了湯姆叔叔的小屋了。

舊社會已經足夠魔幻了,大順沒出“逃奴法”,或者“逃人法”,已經算是奇蹟了。

到時候別在因爲這種事鬧得太大,把大順逼出來“逃人法”,那就真是噁心到極點了。

而且矛盾也會過早地激發出來,朝廷這邊也難說會怎麼辦。甚至可能因爲“逃奴”這件事,演化成一場大爭端。

大順沒有奴隸。但,欠了士紳的債、一輩子還不完的人,滿天下都是。偏偏不欠錢的自耕農是絕對不可能下九死一生的南洋的。

(本章完)

第189章 虛張聲勢第377章 最後一次外交(下)第816章 大事成矣(三)第685章 試試看第109章 我們不冤,國子監諸生冤第1159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四)第105章 正義使者第1243章 三戰定印度(十)第347章 君子聖徒第1312章 死與復仇(三三)第1463章 最後的鬧劇(十)第1173章 備戰(十二)第1137章 “溫柔”的殖民者(上)第1125章 自身定位(上)第661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下)第776章 東印度公司模式水土不服第448章 雞蛋的大頭和小頭第139章 考察第337章 見過第144章 先賣後奏,皇權特許第101章 畜牧稼穡皆學問第584章 都是生意(下)第1092章 工業革命(五)第1469章 最後的鬧劇(十六)第1343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三)第1136章 近代的門檻第954章 釣魚第1014章 表彰大會第48章 不可抗力第859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上)第858章 一錢多花第1485章 終章 九三年(三)第1499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七)第956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二)第999章 和過去不一樣了第405章 籌錢買路第1485章 終章 九三年(三)第1168章 備戰(七)第1222章 開戰(一)第1155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第1486章 終章 九三年(四)第1094章 工業革命(七)第322章 五月第1142章 最後的佈置(三)第1433章 鴆酒 解藥(下)第359章 三人行,必不遠第37章 大膽的想法第367章 平平無奇第984章 決勝千里之外(七)第372章 當假裝外面世界不存在已成習慣第697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下)第275章 明知故問第932章 覺醒(四)第665章 分贓大會(二)第67章 開眼看世界的契機第1119章 最終困境第507章 朝廷的厚望第489章 拆分清理第1297章 死與復仇(十八)第386章 黃道婆計劃第919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三)第185章 提前交兵權第1485章 終章 九三年(三)第926章 戰前輿論準備(上)第130章 暴論第264章 金刀計第421章 混亂第921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五)第129章 拓展天下觀第1489章 終章 九三年(七)第307章 雙喜臨門第783章 作死第1044章 新危機(下)第714章 歸義軍(上)第331章 雷罰第695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上)第222章 爛傷疤不可揭第1357章 英國的總崩潰(六)第1104章 工業革命(十七)第932章 覺醒(四)第984章 決勝千里之外(七)第849章 威望(下)第1210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中)第144章 先賣後奏,皇權特許第630章 鼓勵西進的真正目的第923章 無妄之災第1262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八)第417章 最後的機動兵力第397章 等死吧,沒救了第409章 約法三章第41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861章 哄一鬨第1292章 死與復仇(十三)第554章 征服者威廉和鄭成功的經驗第1395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上)第501章 宗法殖民體系第159章 長期合作第189章 虛張聲勢第632章 貴圈真亂第1325章 破滅的第一版山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