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抉擇

第109章 抉擇

控制室裡面,第一時間看到結果的幾個人面面相覷。

氣膜孔冷卻在這個年代屬於妥妥的黑科技,國外對這項技術的封鎖極爲嚴密,以至於在過去的十幾年時間裡,全世界只有一篇相關領域的論文被髮表出來——也就是最初提出氣膜冷卻概念的那篇。

根據基本物理原理,氣膜孔的大小、分佈、以及最重要的孔道形狀都會影響到散熱效果,但80年代末的華夏毫無疑問沒有進行深入研究的能力。

跟常浩南提出的那個顫振主動控制方法被603所藏起來差不多,渦輪葉片氣膜孔的具體設計方式對於羅羅、通用、普惠或者留裡卡-土星這些公司來說一樣是不傳之秘。

想借鑑都找不到門路。

因此當初閻忠誠等人在設計渦輪葉片時,選擇了非常保守的圓孔設計。

冷卻效果只能說差強人意,好在渦噴14的渦輪前溫度也並沒有高到非常離譜,重點還是設計流程比較簡單,不會出什麼差錯。

而且,如果是從孃胎裡帶出來的設計缺陷,那它的表現反而會比較穩定,只是穩定在一個很差的程度上。

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所以問題出在渦輪葉片的製造上。

或者更精確一點來說,應該是出在氣膜孔加工的過程中。

航空系統普遍採用的廠所分離體制確實在條件比較艱苦的大背景下保證了資源集中在各自的重點方向,但設計所和主機廠之間的鬆耦合協作方式決定了雙方之間本質上是沒有相互隸屬關係的。

410廠雖然需要配合606所的工作,但並沒有服從後者管理的說法。

這次跟着閻忠誠來涪城的都是606所的工程師,對於製造流程普遍一知半解,面對着這個問題一時間犯了難。

前幾年才建立的總工程師負責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爲了解決這個問題,並且從後來的情況看效果不錯,但80年代中期就已經立項的八三工程和崑崙發動機都沒有設置這套班子。

像楊奉畑那樣能以總設計師身份統領全局的情況畢竟少見。

不僅需要本人有足夠的威望,更主要的還是上級得願意在後面給予支持才行。

“小常,我記得你這次來涪城之前應該去過一趟410廠,有沒有發現什麼問題,我主要是指……管理層面的?”

好一會之後,閻忠誠纔開口詢問道。

他本人當然也經常會去410廠,但身爲型號總師加上“兄弟單位領導”目標太大,就算去了也未必能看到什麼東西。

常浩南搖搖頭:

“新總裝出來的這兩臺發動機,只有機匣和壓氣機部分是新造的,後面的燃燒室和渦輪都是之前生產出來的零部件,至少從壓氣機葉片的生產和總裝過程來看,算得上是井井有條。”

他突然想起了車間廢料區裡面堆着的那一堆葉片。

那天下午在生產車間餐館的時候,鍾世宏曾經詳細地講過壓氣機葉片的製造和檢測標準。

雖然具體的數據已經記不清了,但對方說過這些標準是經過了將近30年的摸索才確定下來的。

於是他又開口補充道:

“氣膜孔製造對於咱們華夏的航空製造領域來說完全是新東西,我覺得有可能是他們忽略了其中的某些關鍵點。”

氣氛再次陷入沉默。

理論上說,這並不是一個嚴重到足以致命的缺陷。

然而這裡的衆人在昨天才剛剛經歷過那樣一次振奮、一種總算翻身農奴把歌唱的喜悅。

一臺二代發動機愣是拿出了接近三代渦扇中推的性能。

眼前這臺渦噴14就是目前606所有人心中的寶貝疙瘩。

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可能性會出問題,大家也想要把可能的隱患給排除掉。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渦噴14經歷的坎坷實在太多。

如果一直都身處黑暗也就罷了,可如今他們已經看到了希望的光芒。

沒有人願意再次失去它。 “或許,可以讓410廠把已經總裝完成的02號原型機送過來測試一下,沒準是個孤例?”

終於有人開口提議道。

“也可以更換一個新的高壓渦輪試試?”

“……”

聽着周圍越來越嘈雜的討論聲,常浩南突然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似乎大家的關注點有些走偏了。

一開始想要找到發動機工作狀態不穩定原因的人確實是他自己。

但如今周圍的這些人對於排除隱患似乎更加執著。

嗯……或許甚至可以說是偏執,或者狂熱。

有點類似於之前那段時間的姚夢娜。

只不過這一次是真的有可能導致進度拖延。

事實上,常浩南之前最擔心的是發動機有什麼無從得知的結構性缺陷。

如果是那樣,僅僅靠提高喘振裕度來治標肯定是不行的。

因此在真正確定問題所在之後,他本人反倒鬆了一口氣。

一來已經證明這個問題不算致命,二來後續再進行生產改進也不會影響到設計定型的任務。

如果條件允許,他當然願意繼續深挖下去,滿足自己身爲一個科研人員內心的那點完美主義情節。

不過工程上的東西,向來不存在十全十美,必須要結合實際情況綜合考慮。

就連載人航天用的火箭,總體可靠性也只能做到99.8%而不是100%。

風險不可怕,風險失控纔可怕。

而且,對於渦噴14這樣一種可以用在殲7和殲8兩種主力戰機上面的動力,進度拖延本身就是一種風險。

在穩妥和效率中間的抉擇如同走鋼絲。

膽大有爲和盲目蠻幹中間的那層窗戶紙,終究還是擺在了常浩南的面前。

或許就連他本人都還沒意識到,自己已經不知不覺地開始站在項目總體管理的高度上思考問題了。

……

“似乎應該讓閻忠誠出面說這件事更合適?”

看着正在熱烈討論的衆人,常浩南又有些猶豫。

如果擱在以往,他大概最終也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但這一次,似乎有什麼不一樣的東西,在腦海中不斷催促着他。

“同志們,高空臺測試不能中斷,應該按照計劃繼續下去。”

常浩南幾乎是不受腦子控制地站起來,說出了這句話。

以至於他是先聽到了熟悉的聲音,然後才意識到是自己開了口。

控制室裡面的目光都看向了唯一站着的常浩南。

包括姚夢娜在內。

(本章完)

第439章 安70的命運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779章 先把華夏航發的名聲給打出去第551章 裝備工業司的開門紅第697章 雷達抓鬼,高炮驅邪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第414章 走馬上任的常總設計師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277.第277章 海空對抗演習第720章 常總的影響力第706章 這臺階不就有了麼第209章 安排一班專機!第41章 要不試試美人計?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529章 獲獎懸念揭曉!第631章 加力燃燒!396.第396章 統一思想,集中力量第150章 救火,機翼結冰!第646章 驚人的飛行包線224.第224章 試驗開始第499章 一不小心就做了眼鏡蛇機動(四更求第763章 好機配好彈297.第297章 逐漸發力的精工計劃,第三代航第490章 十一號工程的進度第127章 我怎麼突然多了篇論文出來?(二合第205章 獵殺狐蝠第419章 困頓之中的二毛第558章 對國產裝備的信心第47章 主動顫振控制,成功!第125章 想搞軍工,就不能只搞軍工第561章 打撈戰利品第767章 世紀大閱兵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第81章 渦噴14(爲舵主飛舞的魔術 luppp002第474章 “太行”發動機設計評審會(日萬)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第538章 法國人的試探第798章 我的大佬導師jpg第741章 數學不會就是不會第650章 之前換裝殲8C的部隊都後悔了第621章 不讓敵人開出第二槍第661章 我,普通國企職工第206章 殲8C,首開戰果!第806章 真有大佬要來?第650章 之前換裝殲8C的部隊都後悔了第740章 蓋大樓,買設備,建實驗室279.第279章 以爲是主角,其實是龍套286.第286章 神盾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755章 分頭行動第497章 無需修改,直接發表!第485章 跟羅羅談判!你們英國人也有今天?第641章 “等渦扇10定型之後”275.第275章 航空工業今年賺麻了第605章 《一個軸承引發的悲劇》第598章 咱們也有力大磚飛的一天吶?第527章 又要去領獎了第61章 那就試飛一下吧第488章 準備搞無人機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第80章 蘇霍伊公司的決斷(爲舵主永遠的F4U第509章 正好是常總關注的方向(日萬,求一第499章 一不小心就做了眼鏡蛇機動(四更求第656章 年終總結,與未來規劃第661章 我,普通國企職工第833章 龐加萊猜想已經證明了第707章 破局巴爾幹!第516章 成爲國際供應商!第593章 讓全國產三代機上閱兵!第176章 喝水帶來的靈感(第473章 半場開香檳的麻省理工第683章 LNG船,中韓之爭第148章 伊留申的野望第96章 你憑什麼去研究?第690章 打出統戰價值了第106章 最強渦噴!(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第167章 怎麼也得薅點羊毛下來第171章 圖波列夫,也是一種選擇第86章 遠程偵察第788章 把他們批判一番!第722章 俯衝轟炸第657章 你知道二毛有一艘沒完工的航母吧?300.第300章 華夏青年五四獎章(二合一)282.第282章 假目標,嚇阻航空自衛隊第489章 脈動生產線,殲11的結構升級問題228.第228章 組織這是在考驗我啊!(二合一第466章 硬核狠人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第580章 液態金屬冷卻法第823章 航空裝備試驗基地第560章 成功的反潛戰第177章 精加工領域的革命(國慶快樂!)224.第224章 試驗開始第774章 數學界的震動第465章 友誼計劃!第753章 航母專家308.第308章 前沿技術,但不夠前沿第538章 法國人的試探第141章 搶人,不能講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