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我順手補充了一下國軍標

第110章 我順手補充了一下國軍標

在她的印象裡,這位師弟在技術領域總是非常自信,但在跟別人交流的時候總是缺少一些氣勢。

所幸對方的能力確實強的離譜,每每總是能直接拿研究結果砸的所有人心服口服。

在這種情況下,原本的氣場不足在別人眼裡也就變成了“儒雅隨和”以及“平易近人”一類的優點。

而今天是姚夢娜第一次見到對方這樣斬釘截鐵,甚至帶着稍許霸氣的一面。

說完第一句話之後,常浩南的大腦經歷了一瞬間的空白。

好在剛剛的表現讓大家都以爲他是在醞釀情緒。

事已至此,也只能繼續說下去了。

想到這裡的常浩南反而冷靜了下來。

他深吸一口氣,又花費大概半秒鐘時間組織接下來的語言:

“作爲工程人員,大家應該清楚風險控制理論。”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個未知的製造缺陷並沒有擊穿我們設計過程中留出的冗餘,至少在目前的測試中,發動機的工作狀況並沒有因此而出現異常。”

“所以完全沒有必要因此而打亂設計定型的進度,畢竟這也涉及到八三工程能否在航展中以完整的形態進行展示。”

“02號原型機已經被送往閻良,只等我們這邊的高空臺測試結束,就準備上086平臺進行空中測試,601所方面也已經在調整飛機的油箱佈局,以適應變輕了220公斤的兩臺發動機。”

“這些工作牽一髮而動全身,如果我們停下來,對這些兄弟單位的工作同樣會產生影響。。”

“當然,問題肯定不能就這麼扔着不管,但可以在生產定型的過程中再陸續解決。”

“我能理解大家在看到這臺發動機的性能之後,不願有半點冒險的想法,但是同志們,祖國的天空沒有給我們留出足夠的時間追求極限。”

“……”

作爲渦噴14壓氣機改進方案的主要提出者,這些話從常浩南口中講出來,說服力自然完全不同。

整個控制室重新安靜下來。

很快有人站出來表達贊同。

畢竟道理大家都是明白的,只不過大多數人剛剛都還處在昨天的興奮之中,因此思路鑽了牛角尖。

當然,最後還是得由閻忠誠拍板決定:

“既然可以確定是製造過程中的問題,那我先聯繫一下鍾世宏同志,讓他先對渦輪葉片生產工序進行一次自查,至少保證目前的製造工藝能夠保質保量完成。”

“至於我們,小常同志說的沒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測試工作應該繼續進行下去,而且624所的同志們說,築城那邊還有個渦噴13改進型要跟在我們後面做測試,所以繼續維持原計劃不變。”

“如果沒有什麼問題的話,那就回去準備一下明天的啓動和再啓動試驗吧。”

……

在常浩南和閻忠誠的堅持下,渦噴14的地面測試照常繼續。

隨後的半個月時間裡,啓動和再啓動、高原和高低溫、推力瞬變、加力通斷、發動機控制系統等一系列子項目都在624所加班加點的配合下順利完成。

並沒有再出任何值得一提的意外。

而常浩南,在這段時間裡也沒閒着。

他在進行自己負責的進氣畸變試驗設計。

實際上,這幾乎可以說是整個高空臺測試中最複雜,也是難度最大的環節。

其它試驗科目畢竟只是考驗發動機的性能。

而進氣畸變實驗要面臨的首要問題其實是—— 沒有一個規範的標準。

雖然在剛到涪城分配任務的時候,閻忠誠實際上只要求常浩南對發動機的喘振情況進行測試,但嚴格的進氣畸變試驗絕對不等同於逼喘試驗。

畢竟除了喘振和旋轉失速這種極端情況之外,進氣畸變更普遍的情況還是會直接影響到發動機的性能。

尤其是對於經常要進行大迎角、大側滑角的過失速機動,甚至在這些機動過程中還要發射導彈/火箭武器的戰鬥機來說更是如此。

此前一直困擾殲8-3的導彈發射尾煙也算是進氣畸變的一種。

所以要想評價發動機的穩定性,至少要先定義什麼叫穩定性、有哪些指標能夠確定穩定性、又該如何測量這些數據……

而整個華夏的航空工業目前對此幾乎一無所知。

渦噴14實際上是華夏第一個走到這一步的發動機。

1994年,我國在引進美國的 ARP1420和 AIR1419標準基礎上,發佈了GJB/Z64-94,也就是《航空渦噴和渦扇發動機進口總壓畸變評定指南》。

然而這份指南缺乏必要的經驗和試驗數據的支撐,也沒有計算程序及工程方法,可以說沒有任何操作價值。

在原本的時間線上,這個問題一直到90年代末,系統性引入俄羅斯的相容性理論和分析方法之後才陸續得到解決。

真正把標準定出來更是已經新世紀了。

渦噴14肯定不能等到那個時候。

於是常浩南決定自己來。

當然,不是說他一個人要補全整個國軍標裡面的內容。

但至少給出一個好的開頭吧。

……

總之,當常浩南把一份近百頁的《航空發動機進氣畸變試驗與評定方法》擺在閻忠誠面前的時候,後者差點把眼珠子驚得凸出來。

“你等等你等等。”

閻忠誠放下端起來到一半的水杯,揉着自己砰砰亂跳的心口,制止了面前正準備開口長篇大論的年輕人。

他覺得自己需要緩一緩。

驚喜太多有的時候也會變成驚嚇。

過了大概半分鐘之後,閻忠誠總算覺得自己冷靜了下來。

“你這是……按照國軍標設計了一整套實驗出來?”

“那沒有。”

常浩南果斷地搖了搖頭,嚴格的進氣畸變實驗是涉及到發動機和進氣道匹配的,一來對於如今的八三工程來說沒那麼多時間折騰,二來624所這邊的客觀條件也還不允許進行復雜的畸變情況模擬。

比如導彈發射時候那個尾煙就不行。

“哦,沒有就好……不對,沒有也沒關係,咱們可以一步步來……”閻忠誠重新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水。

“我只是把國軍標裡面關於溫度畸變和壓力畸變的工程和計算方法給補上了。”

“咳——咳咳——”

(本章完)

第672章 超算出口,我來做主第764章 去京城,看閱兵!第510章 論文又上封面了?第526章 佈局工業控制領域第127章 我怎麼突然多了篇論文出來?(二合第454章 成立裝備工業司!第769章 不一樣的尾噴口第81章 渦噴14(爲舵主飛舞的魔術 luppp002399.第399章 TORCH Multiphysics的誕生第483章 有實力,纔有平等對話的資本!第151章 運8的機翼結冰,老大難問題了285.第285章 區域防空,不能再拖了第491章 你們不會自己改嘛?第751章 正式上崗總規劃師第580章 液態金屬冷卻法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第727章 真就買不如租了?第522章 直9WY,同人逼死原創(春節繼續加更第138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上)第704章 意外收穫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187章 殲7,超進化!(二合一)284.第284章 覆盤254.第254章 空警200,楔尾天線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72章 回到京航(爲盟主flankerr加更25)第720章 常總的影響力286.第286章 神盾244.第244章 準備複製電子戰吊艙317.第317章 巧合350.第350章 陷入困頓的老國企第783章 滬東造船廠的撒手鐗336.第336章 電磁干擾,噩夢重演369.第369章 揚眉吐氣!第555章 法國艦隊來訪218.第218章 已經有思路了353.第353章 腳踏實地,從拯救江城重機開始263.第263章 成年人選擇全都要(二合一)第442章 突破高端的阻力279.第279章 以爲是主角,其實是龍套第479章 華夏企業“走出去”第512章 終於能自主生產渦扇了!第772章 慶祝晚宴396.第396章 統一思想,集中力量第700章 內訌,打不下去了258.第258章 干擾吊艙測試!第719章 上閱兵!第789章 暫時的勝利第539章 先來一波反潛演習第192章 無人機也可以搞一搞(爲上月月票金第207章 繳獲干擾吊艙!第549章 火炬CB法拉利機牀有限公司第102章 生產籌備第674章 夢想集團,不太對勁第702章 警衛九局370.第370章 貴航的新型教練機338.第338章 受到驚嚇的英國人(日萬,求月第800章 震撼法雞一整年269.第269章 驅虎吞狼,安70和伊爾76第188章 媽都認不出來的米格21改(二合一)228.第228章 組織這是在考驗我啊!(二合一第210章 來自歐洲航空安全局的求援第38章 學年結束第463章 要不要安70?第634章 你的下一枚導彈,何必只是導彈第784章 法國人玩脫了第753章 航母專家第674章 夢想集團,不太對勁第553章 戰略忽悠第659章 西巴爾幹之謀第87章 航空動力的問題298.第298章 多物理場仿真第468章 媒體攻勢第22章 院士請去做畢設第67章 前緣縫翼(25)第598章 咱們也有力大磚飛的一天吶?第778章 幫法國人造陣風?第158章 適航認證必須得自己做!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213.第213章 一些小小的東方震撼231.第231章 院長,我要寫教材!(二合一)第79章 比幻影2000更強!第177章 精加工領域的革命(國慶快樂!)第621章 不讓敵人開出第二槍308.第308章 前沿技術,但不夠前沿第660章 無源定位反隱身雷達第625章 375代航發的測試準備第202章 回家第763章 好機配好彈第57章 思路轉變258.第258章 干擾吊艙測試!第692章 雙向奔赴第684章 確實需要一個課題組了265.第265章 契卡洛夫飛機制造廠第613章 動力充沛的感覺,真爽!第17章 院士的青睞第766章 觀禮臺上第555章 法國艦隊來訪第179章 國產斯貝,有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