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談話(上)

(今天還是隻有這一章。)

興華元年八月十八日,李澤、徐想、公孫長明、章回、曹漳、楊開六人,組成了大唐義興社第一屆最高委員會。

李澤從來都不認爲那種一人一票的民主政府是最好的,或者其能夠在某一個時間階段內對社會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從發展的眼光長時間來看的話,他的憋端是極其明顯的。更何況,他現在所處的時代,談這個簡直就是對牛彈琴,威權政府纔是這個時代的主題詞。

沒有看到自己這個皇帝作出了分權的舉動,便讓世人大譁,覺得不可思議嗎?

但這個東西,大家還是勉強可以接受的。畢竟在某個時空之中的一個叫做大宋的王朝,皇帝便承諾過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在那個年代裡,士大夫的權力空前高漲,幾乎可以與皇帝分庭抗禮,有時候大臣拽着皇帝的袖子,憤怒的唾沫噴得皇帝滿臉都是,皇帝也只能掩面而去。

對於那個朝代,李澤其實還是有些欣賞的,雖然對外有些諳弱,但國內的百姓卻是當時世界之上最富裕的,他們的某些政策,李澤現在都無法辦到。

比方說,在冬日裡,朝廷會給百姓發放取暖費,逢年過節,會給百姓賜錢、酒、肉。

對於現在自己諦造的這個政府,李澤更願意稱呼他爲民主集中制。

下頭可以民主,但到了上頭,必須集中。

必須要有一個強有力的政府抓緊這個帝國的總的指揮棒,指應着帝國前進的方向,不讓他偏離跑道。

一個強大的政府,才能集中起這個帝國所有的力量,去辦他想辦的事情。

發展,說到底就是一個資源分配的問題。如果不實行有效的資源分配,最終的結果,就會導致窮者愈窮,富者愈富,然後雙方的隔閡會愈來愈大,矛盾會愈來愈多,最終會釀成一杯苦酒,讓當權者好好地品嚐一番。

李澤可不想嘗。

“陛下,臣心中仍然惴惴不安。”徐想第一次坐得離李澤這麼近,過去,他雖然也是一地總督,但與李澤單獨相對,卻幾乎沒有。而現在,李澤的整個大書房之中,就只有他一個人面對着威嚴的皇帝的陛下。至於那個在一邊做筆錄的陳文亮,在這樣的場合裡,很多時候,都被忽略了。

在他的心目之中,李澤是很威嚴的,哪怕李澤已經覺得自己非常地和藹可親了。

“看不出你哪裡惴惴不安了。”李澤笑道:“哪天在臺上講述自己的執政方略的時候,不是胸有成竹,一切盡在掌握之中嗎?”

“哪是做給別人看的。”徐想嘆道:“既然當選了,那麼我就必須讓人認爲我什麼都是有成算的,都是有把握的,要是讓他們對我的信心不足了,那接下來的這幾年,我的日子就不好過了,我可不想半途被攆下臺,灰溜溜的留下一世罵名。”

“對於接下來組建你的整個施政班子,你有什麼想法?”李澤問道。

徐想沉吟了一下,道:“陛下,我明白您絕對是要砥礪前行的,所以我也會在這個指揮棒下來組建我的班子,制定方向和策略,前幾天的演講,只是一個思路,等到我的班子完全搭建完成之後,我會再提交詳細的報告給您。”

“要想做事,先要有人!”李澤點了點頭:“人,是最關鍵的。用對了人,事半功倍,用錯了人,事倍功半,甚至於禍國殃民。徐想,有一點你一定要清楚,光是政策好是不管用的,你制定再好的政策,碰上了歪嘴的和尚,照樣能給你弄得稀巴亂。”

“對於這一點,我還是有信心的。”徐想道:“從基層上面來講,如今的官員,絕大多數都出自政經學院,他們都接收的是最新的教育,他們所學的,比我們那個時候在學院裡學得東西,要更多更好。即便是那些舊有的官員過渡而來的,在北地這麼些年來的工作經歷之中,也已經轉變過來了。有些困難的,無非就是新近歸附之地罷了。但大勢所在,倒也不怕他們有所反覆。我可擔憂的是整個委員會的建立,所以我想跟您討個旨意。”

李澤似笑非笑地看着他,道:“你想組建一支年輕化的隊伍,把那些老的,排除在外,因爲你擔心他們會成爲你甩開膀子大幹一場的阻力是吧?”

徐想連連點頭,“陛下明察秋毫,我正是這麼想的。”

李澤看着他半晌,才道:“馬如果沒有繮繩會怎麼樣?”

徐想一楞。

“我能想象得到,接下來,你就會像是一匹脫繮的野馬一樣像前狂奔。”李澤道:“但是跑得快了,有時候,就顧不上看路了,也顧不上看前面是不是有障礙,是不是有荊棘了?這個時候,如果有繮繩,便可以拉上一拉,勒上一勒,讓馬兒跑得慢一些。”

“我就擔心我在正確的道路之上跑得好好的,突然被他們猛地一拉一勒,勒得鮮血淋漓!”徐想道:“再說了,有陛下您在上頭盯着,我又豈會跑錯路呢?”

李澤緩緩地搖頭:“你又錯了。只要你不現顛覆性的錯誤,我是不會出手干預的,如果跑錯了,你們得自己想辦法繞回來,如果跌倒了,你們得自己爬起來,如果有了大的損失,你們得自己想辦法找補回來。你們得習慣自己做事而不能指望永遠有別人來指點你們。你在浙江的時候就乾得很好嘛!那時你大刀闊斧乾的時候,怎麼沒有想過問問我同不同意?”

徐想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那時不過一省之地,現在可是全國啊!”

“一省之地,便可以隨意實驗了嗎?”李澤哼了一聲,“你膽子太大,不過運氣倒是極好。你的隊伍之中,有老人是一件好事,當然,他們肯定會在某些事上扯你的後腿,拉慢你的腳步,但正是這樣的阻礙,卻也能讓你看得更清楚,想得更全面。我現在就可以告訴你,這些人不會沒有道理的阻攔你,他們肯定會挑出你的種種問題,種種毛病來勸說你,而你想要在你認爲正確的道路之上繼續前進,你就必須想辦法解決他們提出的問題,有時候,甚至是他們製造的問題。因爲這些問題肯定是普遍存在的,如果你連他們也搞不定,那放諸整個大唐,也必然是行不通的。如果你真想甩開他們不顧一切地狂奔,那我現在就可以告訴你,你肯定是要翻車的。”

徐想也是一個聰明人,聽明白了李澤話裡的意思,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站了起來,躬身道:“陛下,我明白了,我知道我的隊伍該怎麼組建了。”

“去吧,忙你的去吧!”李澤笑道:“各支代表團在這幾天就要陸續地離開長安了,我想,你肯定跟他們還有許多的事情要談,一天只怕睡不上幾個時辰了。這些人,是你能否成功的關鍵,那些支持你的,你要給予他們回報,那些投了曹信票的,你要給予他們信心。總之一句話,有的你頭疼的。”

“陛下,我明白了。”徐想再次躬身行禮,然後轉身,大步走了出去。

李澤含笑看着這位將成爲自己麾下第一大將的人的背影,漸漸消失在自己的視野之中。徐想有學識,有膽氣,有魄力,更兼有手腕,該狠的時候猶如地獄閻羅,該軟的時候也能拉得下臉皮求人,的確是一個比曹信更合適的人選。

如今的大唐,看起來花團錦簇,實則上不知有多少浪濤暗藏在平靜的水面之下,以前有自己壓制着,因爲懼怕自己的權威,所以一切都看起來那麼美好,如今自己放權了,後退了,有些人一定是會跳出來的,想必先是要試探一番,一些馬前卒會出來衝鋒陷陣,一旦有所得,真正的大人物就會出場了。

讓徐想失敗,或者是他們證明自己纔是對的,最好的辦法。

牛鬼蛇神,總是要跳出來纔好收拾的,不然他們身上披着一件菩薩的外衣,誰能拿他們怎麼樣呢?

總是隻能等到他們現出原形,纔好下手。

看着一邊正在整理自己記錄的陳文亮,李澤笑問道:“陳文亮,有沒有什麼想法?”

陳文亮愕然看着李澤:“陛下,臣沒有什麼想法啊!”

“我是說,你想不想出去做一番事業?”李澤道。

陳文亮頓時怔在了哪裡。

晃眼之間,他已經在秘書監幹了八年,而成爲李澤的貼身機要秘書,也已經有三年了。在秘書監,他接觸到了在外面根本就接觸不到的很多事情,也通過看見大佬們在處理這些事情時的各種方法,手腕。直接的,迂迴的,果斷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處事手段,但每一種,卻往往能讓他有茅塞頓開的感覺。

原來,事情還可以這樣辦的啊!他經常在處理這些公文的時候,表面之上不動聲色,心裡卻在暗自驚歎。

再往後,他被提拔爲了秘書監的少監,成爲了秘書監中僅次於公孫長明的人物。而且誰都知道,公孫長明是不管秘書監的這些事情的,這裡真正掌事的,就是少監。

如果說任秘書郎的時候,他學會了應對各種事物的方式和方法,那麼一直跟在李澤的左右之後,卻是學會了站在更高的地方看待問題,也能從更多的角度看待問題,能從更長遠的維度上來看待問題。

很多事情,現在看起來是很沒有道理的,所以一旦要做,總是會有許許多多的人不理解,牴觸,甚至反對,但如果站在更高更遠的地方來看,卻會發現這樣做的好處。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這句話,還真不是一句空話。

就像前朝,費盡了國力,讓國內民怨沸騰最終引起大混亂,導致王朝垮臺,大唐興起的大運河的開鑿,都說是某位皇帝窮奢極侈,爲了一己之享受而做出的昏悖行爲,但從後來發生的事情看,大運河的開鑿,卻當真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

這位皇帝當真是爲了自己的享受嗎?

陳文亮最初也是這樣認爲的,但現在,他不這樣認爲了。

其實除了極個別的奇葩之外,但凡是做到了這個位置的人,沒有人不想國泰民安,沒有人不想自己成爲名垂史冊的明君,只不過絕大多數的人都失敗罷了。

歷史終究給這些人一個正確的定義。

當然,或者野史,演義傳播更廣,這些人在民間興許永世都翻不了身,但在真正有見識的人哪裡,卻是能肯定他們的功績的,最多嘆息一聲他們在錯誤的時間,做了正確的事情而已。

回到李澤剛剛的問話,你想出去做事嗎?

陳文亮當然想出去。

在李澤身邊,官位不高,但權力卻極大,但卻總只是皇帝的影子。

而從武威書院出來的人,無一不想成爲一代名臣。

想當名臣,自然就必須出去做事。

想要做事,就需要有一個舞臺。

陳文亮知道自己總有一天是能出去的,而且只要出去,職位就肯定不會低,章回的例子擺在哪裡呢?

但李澤當面問,他卻有些尷尬了。

說想,豈不是說自己不想在這裡幹了?這會不會讓陛下不開心?

說不想,這也大違自己的本意。

“想就是想,不想就是不想。”李澤笑道:“這有什麼好猶豫的?”

“想!”陳文亮咬了咬牙,終於還是隨了自己的心意,“不過我走了,陛下身邊?”

李澤笑道:“你走了,自然還會有人頂上來。秘書監裡,可是匯聚了各方英才的。只怕他們都眼巴巴地看着你,指望着你走了之後,好給他們騰位置呢!”

陳文亮不由得笑了起來。

“想去哪裡?”李澤問道。

“想去地方。”陳文亮道:“想跟章總督一樣,督政一方,造福百姓,爲國爲民,竭心盡力。”

李澤點了點頭:“出去是沒有問題的,不過你想去地方,只怕一時去不成。我想,用不了多久,徐想就會向我要你的。他需要你這樣的一個幫手。”

“去經濟發展委員會?”陳文亮一愕。

第八十章:試看今日之天下,究竟是誰主沉浮第五百一十三章:小蟲回鄉第五十七章:繳械投降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個女人一臺戲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猜測第七百二十五章:戰揚州(再下)第一百七十二章:你會是我的第一個第六百四十六章:長遠之計第七十八章:我豈是能讓人欺負的第五百六十四章:李澤的官不好當第八百一十九章:敬翔之死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交底第一千零五十五章:憂慮第一百零七章:手可伸得真長第九百二十六章:最後的平靜第一百九十章:自立第三百一十五章:薛平的目的第七百六十四章:岳陽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追擊第二百八十章:福王第八百六十六章:意味深長第八百二十九章:又一個第三百零九章:覆滅第五百四十六章:雪原之戰(繼續中)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夜襲第一百二十七章:細節決定成敗第七百六十二章:破鄂州(下)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困守第四十六章:出血第九百一十七章:雲涌(4)第五百七十一章:送死第七百二十九章:家國情懷第四百一十一章:有得到的,便有失去的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效忠誰的問題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騎兵去哪裡了第三百一十九章:錢,從來都是煩惱第九百四十九章:難題第九百一十六章:雲涌(3)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新的任務第六百四十一章:聚會第二百一十五章:事與願違第八百二十五章:喜事第八百五十七章:西北現狀第五百一十章:科舉(下)第一百六十八章:接下來的目標第一千零六十章:碾壓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蓮花山大營(上)第八百三十章:爭一爭第六百九十二章:別無他路第九百一十八章:雲涌(5)第五十九章:唯一的出路第七百九十四章:奇貨可居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上路第四百三十章:襲殺第一千零一十九章:人手第五十章:要殺便殺第九百二十一章:雲涌(8)第十六章:請君入翁第八十八章:父子 兄弟第二十八章:震懾第七百八十五章:一家人第三十七章:爲鷹或是爲雞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單騎赴會第三百五十五章:小鬼第七百七十八章:用刑第二百九十九章:見皇帝第七百零九章:棲身之地第九百八十一章:繁盛武邑第七百零四章:借刀殺人第二百五十四章:加封第一百五十四章:自己嚇死自己第八百三十五章:浙東浙西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以其人之道還施其人之身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番號永不消失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勇士第七百六十八章:洗劫第七百五十三章:災情應對第二百二十四章:砍斷伸出來的爪子第三百九十四章:最後一擊第一百二十三章:絕命突圍第一百六十三章:遷徙第五十一章:反目第四百零五章:夫人威武第四百九十七章:各就各位第五百一十六章:萬事俱備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自斃第二百五十七章:一山豈容二虎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政變(下)第五百四十八章:雪原之戰(接着中,會捱罵嗎)第七百八十四章:影響第七百四十二章:糧價第一千一百八十章:殺出一條血路第九百三十二章:戰鬥吧,兄弟們!(5)第七百四十八章:公共交通第五百二十一章:喜訊第二百八十七章:比箭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綜錯第四百六十一章:發動第四百零二章:四鎮之會第一千零九十六章:封疆大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