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談話(中)

(還是隻寫出來了一章啊)

徐想的手腕,心智都是一流的人物,要不然,當初也不會把朱友貞這樣的人騙得團團轉,作爲一個臥底,地位竟然上升到與朱友貞心腹曹彬等相同的地位之上了。他將要組建的經濟發展委員會,必然會融合進老中青三代人物,而其中,舊派勢力,必然是不可缺少的。

當然,說這些人是舊派,也是相對而言。比起南方聯盟的那些茅坑裡的石頭,他們又是不折不扣的新派了。

但徐想要做的事情,肯定也會超出這些人的想象。對於這些老派人物來講,現在的大唐,已經很了不得了。南方已經是爲後的螞蚱,啥時候打,全看心情。要是按着他們的思路,自然就是現在趁熱打鐵,一鼓作氣。但李澤卻以民生艱難需要恢復,南方子民亦是大唐子民,此時在南方還具有相當的實力之前,戰爭,會造成大量的傷亡,所以要採取另外的一條策加,以圖將傷亡降到最低。

國內幾乎一統,從來沒有正經納入過大唐版圖的東北,已經被囊括了進來,西域迴歸,吐蕃形式也是一片大好。

即便是盛唐之景像,也難比現在。

所以,他們覺得已經夠可以了。他們的功勞,足以讓他們這一輩子都躺在上面睡大覺,這個時候進行一些激烈的,大幅度的改革,成功了還好,一旦失敗,那可就是污點了。

這些人的數量,是相當多的。

所以徐想需要強有力的援軍來保證自己在經濟發展委員會中的絕對控制力。

陳文亮無疑是最佳的人選。

他毫無疑問是想要建功立業的新派人物。

他同時也與徐想有着同窗之誼,是天然的盟友。

更重要的是,他擔任李澤的機要秘書長達三年之久。

他進入經濟發展委員會,在外人看來,便是李澤伸到經濟發展委員會中的一隻手,一隻眼睛,陳文亮的舉動,在很大程度之上會被人看作是李澤意志的延伸。

而這,無疑便是徐想所需要的。

不管是新派,還是老派,在李澤的意志面前,除了選擇服從之外,反抗的機率其實是很低的。即便有,烈度也不會太大,至少不會出現太強烈的動作以使國家受到損失來讓徐想失敗。

李澤猜到徐想的意思,不過他也願意支持徐想。他很想看看,徐想到底能走到哪一步。經過多年的培養與薰陶,這些從來不曾在上帝視角看過這個時代的土著人物,能否走出一條他所希望的路來。

自己已經打開了籠罩在他們思想之上的那一層鐵幕,剩下的能走多遠,就不是李澤所能控制了的了。

說句實話,別說全國上下,整個朝廷,衆人齊心,就算是隻有一半的人拼命反對李澤來做某件事情的話,李澤除了屈服或者別出蹊徑之外,也沒有什麼別的好辦法。

因爲即便是皇帝,他的力量也是有限的,他的權力幅射的寬度和深度也是有邊界的。他的意志的延伸,終究還是需要通過這些人去完成。

所謂獨夫,下場都是很悲慘的。

農業,工業,商業,金融,財稅,民政,幾乎所有與經濟相關的事務,都劃歸到了經濟發展委員會,這個位置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徐想不想失敗,李澤卻是容不得他失敗的。

徐想之後,第二個走進李澤大書房的是楊開。

這個昔日只想升官發財的小官僚,如今早已經改頭換面,義興社的副社長的頭銜,便足以讓他成爲這個帝國的核心人物。而且他也是李澤的最忠心的下屬之一。對於這一點,李澤從來不懷疑。

楊開個人的能力,在人才濟濟的大唐朝廷上來說,委實是算不得出色。但如果一個人,可以十幾年如一日地浸淫在某一件事上,反覆地做着某一件事,那他,也足以成爲這個領域的專家了。

楊開便是這種人。

這十幾年來,他將所有的精力,都投諸到了義興社的建設當中。

曹彰負責理論,他負責架構以及將這些理論推廣出去。

不得不說,他成績斐然。

如今,一百多萬義興社員,已經成爲了李澤統治大唐的基本盤。而這一百多萬義興社員中的絕大部分,也都成爲了新大唐的官員。

這一次的代表大會,確定了義興社代表千千萬萬的大唐子民執掌國家權力,也就代表着只有義興社員,才能進入到官僚階層之中,而一手架構了整個義興社的楊開,無疑是最瞭解這些人的。

對上楊開,李澤就直接多了。

“做事,便先要選人!”李澤道:“義興社員的身份,是以後成爲官員的一張門票,那麼毫無疑問,會有無數的人會蜂涌而來,而這些人中,有多少人是真正地抱着爲國爲民的想法卻是值得商榷的。指不定有很多,便是衝着升官發財四個字而來的。”

“這是不可避免的!”楊開道:“所以,這一次義興社代表大會之後,我準備要進行一次整風活動。陛下不是說過,我們義興社員,要擁有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精神嗎?那麼這一次,我就要大張旗鼓地來進行一次。有問題的,現在說出來,還可以既往不咎,但如果被查出來,那就得嚴懲了。”

“的確是時候了!”李澤贊同地道:“我們走到這個階段,很多人已經很滿足了,覺得可以享受了,這股風要不得。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旦腦子裡這根弦兒鬆了,那墜落下來的速度,完全就超出你的想象了。沈從興,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啊!要告訴所有的義興社員,我們離真正的成功,還遠着呢!即便在我們的治下,貧窮得連飯都吃不上的人,家裡幾個人合穿一條褲子的人,不在少數。不說東北,西域這些地方了,即便是中原地區,關中地區,下去走一走,看一看,便會發現處在這一階層的人,還大有人在。他們的存在,就是我們義興社員的恥辱。”

“陛下放心,這一次我一定會大刀闊斧,真刀真槍,要讓有些人流汗,有些人流淚,有些人流血!”楊開臉色有些猙獰地道。“我們必須保證我們義興社的純潔和乾淨。”

“你負責人事。”李澤看着楊開道:“雖然只管着行省一級以上的官員,但這些官員,卻是最爲關鍵的。各省主官、各衛大將軍需要朝廷整體權衡,但對於副貳以下的人選,人事委員會卻有着絕對的發言權,相比以前,你的權力,是急劇擴大了,楊開,你在這個位置之上可要坐穩,不要讓我失望。”

“陛下放心。我是什麼人,這些年來,您也瞭解。”楊開笑道:“我這一輩子,已經是足足的了,剩下的時間,就只想着努力地做些事情,跟在您的身後,名垂青史呢!”

“陛下,現在義興社還只有一百多萬人,相對於我們治下的子民,我覺得還是太少了,我覺得,我們還要大力發展社員。”楊開道。

“不必着急!”李澤搖頭道:“寧缺勿濫。要嚴格控制進入的人選,除非這個人真得很優秀。我也明白你的顧慮,隨着我們控制的區域越來越大,需要我們義興社員進駐的地方會越來越多,人手肯定是缺的,但是你可以考慮一下預備社員的事情。這些人,雖然還沒有正式加入,但卻可以先拿進來做事。做得好了,順理成章地加入,做得不好,正好就此去除,一舉兩得。”

“如果能把這些人也拿進來的話,那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我覺得,這批人,就應該到最艱苦的地方去,什麼東北,西域,先去磨礪一番,大浪淘沙終得金。”

“怎麼安排,是你們的事情,我就不管了。”李澤笑道。“但是你們人事委員會,在堅持自己原則的基礎之上,還要是充分尊重各路主官們的意見,我們最終的目的,是煅煉出一批真正的爲國爲民的好官員的。把最合適的人,放到最合適他發揮才能的位置之上,纔是你們應該考慮最多的事情。你想想,要是讓李瀚去管經濟,那會出現什麼狀況?”

楊開忍不住笑了起來。

“當然,我們會成爲其它各委員會最有力的臂助的。”

權力向來是一劑甜蜜的毒藥,一旦陷入其中,便很難自拔。李澤雖然現在開始分權,開始用一個集團的統治來代替一個人的統治,但他仍然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無他,因爲他很清楚,自己這是在拔苗助長。本來在這片土壤之上,還不具備這樣的一種底蘊,自己卻硬生生在一片生土地上想種出來豐收的莊稼。

如今,種子種下去了,接下來的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卻還需要他來竭心盡力地維護。以使這棵大樹真正成材,而不至於長歪了。但他想要做到這一點,便不能真正的大撒把,即便是形式上大撒把了,暗地裡,自己還需要能在必要的時候一錘定音。

那麼,人事,軍權,這兩大權力,他就必須要控制在手中。

軍隊不用說了。

而人事交給楊開,也是讓他最爲放心的。

因爲楊開到目前爲止,還沒有自己的想法,一切都是以李澤爲主的。

當然,除非必要,李澤不會動手,哪怕他們犯了錯誤,但只要未動其根本,這些錯誤就是允許發生的。

人生,便是在一場場磨難之中慢慢成長的,不經歷坎坷,是很難成爲一個真正的能頂天立地的人的。而一種政治制度,也是需要在一次次的錯誤和損失之中,來慢慢地糾正,完善,也只有這樣,最終形成的,纔會是最適應大唐帝國的。

楊開過後,李澤接見的是文教衛生委員會的主席章回。

“章公,以後還要多多勞累了!”李澤親自起身,爲章回倒了一杯茶。然後隨意地坐在了茶几邊的椅子上,側身看着章回,笑道。

“陛下但請放心。”章回拱手迴應。

“很多人認爲,文教衛生是這幾個委員會之中,最沒有實權的一個部門,也是最容易被所有人忽略的部門,但他們卻不知道,我李澤,最看重的,就是文教衛生了。”李澤看着章回,一字一頓地道。

章回微微一怔,在他心中,其實也是這麼認爲的。相對於經濟,人事,軍隊,監察,情報這些部門來講,文教衛生的確是影響力最小的一個委員會了。

“願聞其詳!”他看着李澤道,憑他對李澤的瞭解,李澤絕不會爲了恭維他,便說出這番話來,既然這麼說了,就必然會有一個說法的。

“無他,唯兩句說!”李澤目光炯炯地看着章回道:“文明其思想,野蠻其體魄。”

文明其思想,野蠻其體魄!

章回細細地咀嚼着這兩句話,愈是細品,愈覺得餘味悠長,久久不絕。

“這是一篇大文章!”雖然還沒有完全體會李澤的意思,但這並不妨礙章回立即便下了這樣的一個結論。

“是一篇絕大的文章,大到我們永遠也做不完這一篇文章。”李澤道。“先來說說後一句話吧!什麼叫做野蠻其體魄!”

章回點了點頭。

“章公知道現在我們大唐的嬰兒夭折率是多少嗎?”李澤問道,沒有等章回答話,李澤接着道:“去年統計的數字是三成。觸目驚心啊,這還不算那些深山老林以及一些極偏遠地區,沒有算上東北,西域,以及中原,關中地區,僅僅是我們原本的核心區域之內。如果把這些地方都算上了,這個數字會更恐怖的。”

說到這裡,李澤仰天嘆了一口氣:“十餘年來,我們在醫藥一道之上投入了很多,但從現實情況來看,仍然遠遠不夠。我們需要更多的醫師,需要更多的醫館,需要更多的更便宜的藥材。”

“相比過去,已經很好了。”章回安慰道。

“不,我們只能和自己比,不能和過去比!”李澤道:“這也是我爲什麼並不急於向南方發動進攻而想要停下腳步,先解決內部的一些問題的原因之一。看起來花團錦簇的大唐,內裡實實在在的仍然是千瘡百孔的。把打仗的錢,如果用來做這些事情,哪怕就是停頓一年,所節約下來的經費,也能讓我們的醫藥事業,再上一個新臺階。”

第三百四十二章:今日回家第六百七十三章:天命在我第八百八十四章:斷頭飯第九十章:春日第一千二百零四章:越快越好第八百零五章:荊南之戰(又下)第八百一十六章:此人必須死第六百零三章:河中有事第一千零五十五章:憂慮第八百九十三章:弱國無外交第三百六十四章:破釜沉舟第九十八章:襲殺第八百三十八章:激盪(1)第八百零五章:荊南之戰(又下)第九百七十五章:最後的瘋狂第八百七十三章:將來第一千一百章:生產建設兵團(中)第九百四十三章:領地(4)第八十一章:左右逢源第五十一章:反目第六百二十九章:夏州後事第五百三十七章:來到河東的鮎魚第九百二十四章:沒有第二條路可選第一百九十九:閃電戰(中)第二百一十四章:落花已有意第三百九十一章:其樂融融第六百四十八章:人可以無恥到何種地步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談話(再下)第五百一十三章:小蟲回鄉第二百九十五章:逛西市第二百八十三章:恩典第二百六十三章:安置第一千零四十九章:大將第三百六十二章:斬首行動第四百六十一章:發動第五百一十五章:嫁女娶媳第一千二百六十章:一擊而潰第一百二十三章:絕命突圍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韓大頭第一千零九十九章:生產建設兵團(上)第五百零二章:碼頭第五百七十三章:唐風威武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慾望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我要做一件大事第五百五十九章:雪原之戰(倒數第二下)第九百六十七章:建昌之戰第五百一十章:科舉(下)第六百七十八章:難以置信第七百七十六章:抓人第四百四十三章:如何選擇217:分化、瓦解與拉攏第七百九十七章:轉道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噩夢第五百三十三章:安排妥當第四十章:分潤第三百七十章:以爲後計第六百二十六章:亂殺第三百九十三章:只待今朝第一百二十九章:扣押第七十八章:我豈是能讓人欺負的第八百三十二章:軍隊,只不過是完成最後一擊第六十章:好人當然要自己做第三百五十五章:小鬼第二百三十八:別做狗,跟着我做人第四百四十五章:憤怒的薛平第四百五十九章:妥協的藝術第一百六十一章:就是搬個家而已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殺戮第三百九十一章:其樂融融第七百四十一章:落子第一千零七十章:僅以身免第四百七十一章:問政第一千零一十二章:撤退第三百三十八章:用人之道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攻克第九百四十章:領地(1)第七百零三章:隔岸觀火第三百五十三章:大戰將起第六百七十五章:我讓你投降第五百八十二章:河中有事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我要做一件大事第七百七十六章:抓人第八百零三章:荊南之戰(下)第六百六十七章:驅逐第七百五十三章:災情應對第一千二百二十章:安撫第七百五十九章:加快步伐第六百五十章:卿本佳人奈何作賊?第四百五十五章:承諾第九百四十三章:領地(4)第二百八十八章:文治武功第四百四十九章:第一課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昌都第二百五十四章:加封第一千零五十一章:感覺很不好第四百四十三章:如何選擇第三百四十五章:金滿堂第一百零一章:以血爲誓,天地爲證第八百零四章:荊南之戰(再下)第三百五十八章:防患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