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無計可施】

見他還在認真思考問題,明山西參將就湊過身來看了一下地圖,只見上面畫了許多佈防的攻略以及進攻路線,但有一處黑色的路線讓他不太瞭解?就開口詢問道“敢問總兵大人,此處的黑線代表的是什麼?”

反應過來的明山西總兵嚇了一跳,急忙扭過頭來看向他回答道“哦,此處乃是我軍的糧草,也是誘敵之策?”

聽到誘敵二字讓他深感驚訝!便反問道“莫非總兵大人,要拿我軍糧草來引誘流寇?那這代價也太大了吧?”只見明山西總兵擡頭大笑了幾聲說道“沒錯!流寇定然也是你這個想法?”

不明思議地明山西參將就繼續問道“那總兵大人,您到底打算怎麼做?”

只見明山西總兵沒有說話而是繼續拿起一個模型的小捆草與兵人在地圖上操控着,並把小捆草給調換了?看得旁邊的明山西參將瞬間就明白了用意,他連忙稱讚道“總兵大人,這招實在是高啊!”

然而此刻大順帝的軍隊早已來到了山西鎮城外五百米處,前鋒的順軍重騎兵與順軍弓箭手也準備就緒,大順兵部尚書:王家柱,搖搖手讓順軍火炮手們推着重炮上來架好炮臺,又命令士兵們裝填好炮彈等待發炮。

大順帝看着天色漸漸暗沉大風開始呼嘯,就覺得如果現在開炮的話,風向是吹響他們這邊的定會遮擋住士兵們的視線,可要是不開炮的話天色馬上就要下雨了炮臺將失去作用,所以大順帝就讓火炮手們把炮口擡高往上調了三毫米,讓每個炮口都恰好都準城樓堡壘的四方口上方,爲了讓炮彈能夠成功擊中明軍,大順帝下令全部換上配備開花炮彈的火炮來攻城。

炮火轟炸過去時正在用膳的明軍士兵們驚訝不已!有些當場被炸死有些則被驚嚇了一跳,但士兵們迅速反應過來紛紛拿起武器準備禦敵,司號員也吹響了號角(嗚、嗚、嗚~)聲傳四方,很快就引起了城內衆人們的警覺。

驚慌失措的明偏頭千戶與明老營千戶:韋承宇、明寧武千戶:周維閔、明八角千戶:趙志善、明保德參將:徐梅年,這幾位將領連忙走出營帳吩咐士兵轉移物資出城,並派人去通知明山西總兵看看他的意見。

這邊的明山西總兵正打算出城迎擊流寇,但卻被明山西參將給攔下來並勸說道“總兵大人,眼下我軍人數不如流寇,萬萬不可硬拼啊!否則很容易吃虧的!只能用計方能取勝,末將認爲唯有退入寧武守禦千戶所纔有一絲勝算?”話雖如此但明山西總兵依舊打算堅守一陣,他在後城安排了一支數百人的火銃手瞄準城門街道上,一旦發現有敵人靠近就立刻射殺。

流寇方面炮火轟炸了半柱香之後大順帝見城樓上基本沒啥明軍還擊了,便猜想明軍是不是已經被炸死光了?他急忙下令火炮手們停止炮擊,讓順軍重騎兵衝鋒朝吊橋殺過去,可誰成想順軍的鐵騎剛奔跑到這馬蹄就勾動了引線拉響了掩埋着的各類地 雷(咚、咚、咚~)炸得流 寇 重 騎 兵們人仰馬翻,許多流 寇 鐵 騎不是連人帶馬被炸死,就是摔落在欄柵前被尖子刺死。

看着前隊吃了啞巴虧的順 軍 重 騎 兵們,使得後隊的流 寇 鐵 騎快速拉住繮繩往後退去,看得大順帝大吃一驚?他心想;都打到城下了居然還不能直接攻城!好你個周遇吉啊!果然還有點本事?朕倒是看看你還有什麼能耐?

接着大順帝就讓順軍搖旗官用旗語指揮順軍重騎兵往東邊城牆衝去,這隊順軍重騎兵下馬之後迅速就架起雲梯登上城樓,卻意外的發現城樓上根本就沒有任何明軍?就連正門城牆上也只不過陣亡了數十人而已,多數都還是吃着饅頭被震傷頭部的明軍,得知這個消息之後流寇士兵們就判斷明軍主力已經棄城逃跑了便往後城追擊而去。

早已在此等候敵人的明山西總兵來回走了幾步,就聽到有大批軍隊的腳步聲?便喊道“舉銃,放!”在明軍火銃手們射擊的一瞬間衝出來的流寇士兵們被一頓掃射,爲首的順軍步兵與順軍弓箭手被射殺了五十人,後面的順軍只得躲在牆邊備戰還擊,在大順虎牙掌旅:羅文標,的帶領下順軍弓箭手們紛紛伸手拔出背上的箭鏃夾在鉉上,大順虎牙掌旅立即喊道“一、二、三放!”

只見流寇弓箭手們迅速站了出來對準前面的明軍火銃手們放開箭鏃射過去,(嗖、嗖、嗖、嗖、嗖)打斷了少數明軍火銃手的裝彈,使得一些緊張的明軍在用仗壓火時沒有注意,讓三個士兵的單眼銃銃管炸膛了!

隨着流寇士兵們打斷明軍火銃手的進攻使得他們佔據了優勢,明山西參將不得不拉着明山西總兵往寧武守禦千戶所方向退去,流寇軍隊依舊緊隨其後的追擊着,爲防全軍被圍明山西參將就讓勇衛營們丟棄無關緊要的輜重跑步前進,丟棄的物資則成了流寇士兵們爭搶的對象,還被勇衛營趁機換上弓箭射擊了一陣。

在擺脫了流寇士兵之後,明山西總兵就一路顛簸奔跑來到了寧武守禦千戶所城下,前隊早已入城的明軍們看見有勇衛營士兵就急忙打開城門放他們進來。

午時以明寧武千戶爲主的幾位千戶在千戶所內會見了明山西總兵,一起商討如何應對敵人之策?原本早有打算的明山西總兵被流寇這麼一偷襲啥計劃都沒了!所以他沒有提任何意見,只有明老營千戶與明保德參將提議道“我等認爲,寧武守禦千戶所城高牆厚可以設重炮遠程覆蓋城外的平原地帶,一旦有流寇來襲可派出騎兵攻擊敵軍,打亂他們的陣營,至於彈藥我們也都有些存貨。”其實這個辦法也就頂多是個死守,真正被圍攻的話堅持不了多久,這點在場的衆將們都知道但也沒有任何辦法!

緊隨其後的順軍火炮營們也加速行軍趕到了城下,不過由於這一帶是平原地區距離城上也不是很遠,基本上能打三百米至五百米的重炮都能覆蓋此地,所以大順帝不敢把主力部隊設在這裡,而是把順軍步兵刀牌手安排一千人在此,順軍火炮營則放到左右兩側,在把炮口斜着擺放瞄準城樓上。

此刻大順帝與衆將們在左側的一片松樹下靜靜地觀看着,待順軍火炮手們架好火炮之後便着手裝彈開炮,一發發厚重的實心炮彈(咚、咚、咚)炸擊着城牆。

守城明軍們見狀立刻趕去千戶所內彙報情況,頓時讓衆將們驚呆了,唯有明山西總兵從容淡定的轉身與士兵們往城樓方向走去,沿途街道上到處都能聽到陣陣炮火聲傳來,不少千戶所士兵們被嚇破了膽。

只有明山西總兵絲毫不爲所動,一旁跟隨的明山西參將與明寧武千戶等人都被他的神情給鎮住了,便忍不住問道“總兵大人,如此不慌不忙莫非已經有退敵良策了?”但是明山西總兵卻搖搖頭笑了笑道“區區幾門火炮豈能嚇到我大明勇士?”

這話讓衆將們聽了倍感慚愧,走上城樓的臺階之後見到守城明軍們不慌不忙的點火開炮,讓原本佔據優勢的威遠炮變得毫無優勢,明山西總兵一把奪過其中一個拿着火把的火炮手大聲說道“弟兄們,爾等守衛的乃是大明國土,保護的是這一方百姓,本將相信有不少士兵都是本地人,這妻兒老小都在千戶所附近,倘若千戶所失守的話,他們或多或少都會成爲流寇們的嘴上魚肉被他們任意宰割,與其這樣還不如拿起武器跟他們拼了,死後也好流芳千古。”

聽了這一席話之後守城士兵們似乎更加有信心了,他們異口同聲的問道“好,那請問周總兵大人,你說該怎麼辦?”眼下明山西總兵認爲流寇目前還沒發動步兵與騎兵進攻,只是讓火炮手們開炮,這多半就是試探我方軍心,他認爲只要堅守住城池不管流寇怎麼轟炸都沒用,就算真的被流寇炮火給炸塌了城牆,也要做到炸那補那,讓流寇火炮手們無計可施知難而退。

這個辦法果然有效,經過明山西總兵改善城防佈置,把火銃手與弓箭手合理抽調出來蹲守城垛之後,又把威遠炮與青銅弗朗基流星炮的炮口對準側翼的流寇火炮手陣前炸去,使得幾輪轟炸下來順軍們一點進展都沒有,炮彈倒是打了許多出去,爲此讓大順帝特別的頭腦。

一旁觀戰的大順臨朐男就上前提議道“陛下,不如我軍等天黑在偷襲一次明營您看如何?”大順帝沒有辦法只好下令夜襲寧武守禦千戶所…。

戌時一隊順軍步兵刀牌手們趁着晚色,明軍崗哨鬆懈之時,就用飛爪勾上了城牆,悄悄的爬了上去捂住巡邏明軍步兵的嘴巴砍死數十人。

但很快就被明山西總兵在視察軍營時發現,他揮手讓明軍們開始還擊城牆上的流寇,明軍士兵們聽到動靜後都快速跑進營帳內拿出三眼銃、五雷神銃、迅雷銃、十方銃等多管火銃朝城樓上的流寇們打過去,幾輪火銃射擊之後夜襲的順軍們全部陣亡,城下還沒來得及登城的大順臨朐男,連忙狼狽的帶領士兵們撤退回營。

得知偷襲計劃失敗,這下大順帝更加無計可施了?他左右徘徊着開始懷疑這次東征的計劃是否正確?就連有些順軍士兵們也有了撤兵回去的念頭,便勸說道“陛下,我軍長途征戰以收穫了不少物資、也佔領了不少城池,是不是該考慮一下班...?”話還沒說完大順帝聽後,他想了一下打算天亮就撤。

第九十三章【邊軍鐵騎】第二百三十一章【川軍兵團】第二百零一章【月下老人】第五十二章【拱手而降】第六十八章【聲東擊西】第七十二章【奸商罪證】第一百四十九章【星落雲散】第一百四十七章【東路被圍】第七十五章【安分守己】第九章【軍中訓練】第一百三十八章【攻其不備】第二百五十五章【三徵麓川】第一百七十五章【歸降大順】第一百六十九章【帝都危矣】第一百二十八章【拯救琉球】第五十六章【軍中病情】第七十六章【西安被圍】第一百三十二章【毫毛斧柯】第二百八十八章【入住京城】第二百五十一章【放棄交趾】第八章【應徵入伍】第一百六十二章【表達心意】第八十五章【起兵報仇】第一百一十一章【祭祀典禮】第一百五十七章【廬山真面】第一百七十六章【斬殺叛將】第一百五十五章【獻降宣府】第一百三十七章【女真立國】第二百六十四章【英宗復位】第一百八十一章【子時驚魂】第一百五十五章【帝星隕落】第一百二十六章【鄭藩吝嗇】第一百一十九章【興師問罪】第一百六十九章【西平兵敗】第一百四十六章【深入敵境】第九十六章【神秘客棧】第六十六章【混入唐縣】第二百五十三章【少年天子】第一百八十九章【單挑惡狼】第一百九十四章【北虜入境】第五十九章【尋找神醫】第一百九十四章【北虜入境】第六十七章【席捲南下】第三十二章【無處躲藏】第五十七章【營救縣主】第一百六十五章【鎮江大捷】第一百五十六章【紅丸事件】第二百零九章【澶淵之盟】第一百四十六章【深入敵境】第八十四章【引蛇出洞】第八章【應徵入伍】第一百六十八章【哀鴻遍地】第八十一章【黃門駙馬】第五十二章【偶遇世子】第二百八十三章【點凡成聖】第二百五十六章【瓦剌興起】第二章【明軍襲營】第一百五十四章【藩王無情】第二百五十二章【雜譚逸事】第二百一十九章【逼近龍門】第一百二十七章【追奔逐北】第一百四十二章【銜悲蓄恨】第一百一十四章【東征之舉】第一百三十章【游塵土梗】第十六章【遍地烽火】第二百八十二章【賊奔固關】第一百三十五章【京軍勇衛】第一百九十六章【當機立斷】第七十章【損兵折將】第一百一十章【窮追猛打】第七十章【損兵折將】第二百五十二章【雜譚逸事】第二百七十章【暮夜無知】第二百六十二章【勵精求治】第一百四十六章【會師大同】第七十七章【震懾北蠻】第一百八十四章【民心消散】第一百七十三章【甲申國難】第七十四章【成化黎庭】第一百六十八章【哀鴻遍地】第一百二十四章【水師明軍】第十三章【流寇來歷】第三十四章【川地進剿】第八十三章【俟河之清】第一百七十四章【四方匯聚】第六十二章【藩王遇難】第九十七章【蒙面女子】第七十二章【奸商罪證】第一百五十章【北關絕縷】第四十七章【朝廷援軍】第二百一十章【調虎離山】第一百一十三章【龍山協議】第二百二十五章【合擊李賊】第五十八章【什圍五攻】第二十四章【輾轉輪迴】第一百七十五章【歸降大順】第一百五十二章【丟失鐵嶺】第一百六十九章【帝都危矣】第二百四十五章【奪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