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寧武激戰】

但不巧的是手下部分順軍將領們卻十分的不甘心!他們認爲就這樣放棄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城池實在可惜。

果然次日大順先鋒都督:李來亨,就想出一計?他在大軍準備開拔時來到中軍帳前掀開簾子對大順帝行禮並說道“啓奏陛下,末將有一計可破城池?”

大順帝剛剛用完早膳擦擦嘴巴,連忙問道“哦,卿有何計策?速速說來聽聽。”

只見大順先鋒都督指着搬運物資的順軍士兵們,說道“守城明軍只有4萬多人!而我軍足足有20萬大軍,再加上那些投降的地方明軍,總計怕是不低於30萬軍隊吧?咱們可以給他來個圍城斷糧,到時候看他們怎麼辦?”

此舉頗得大順帝的贊成,之前他也有想過圍城,但是唯恐周遇吉會狗急跳牆?所以沒敢圍城,如今也沒有辦法了只好抱着試一試的心態下令圍城。

不出一刻鐘的時間後方大批的順軍重甲兵、輕騎兵、長矛兵、步兵們就把寧武守禦千戶所給團團圍住,並切斷所有通往寧武守禦千戶所的糧道還封鎖關卡,以順軍弓箭手與火銃手設防在制高點做好隨時射擊準備。

使得城內的明山西總兵見到流寇展開圍城攻勢後大爲緊張,明山西總兵帶着衆將們登城觀看時四門外五百米處,都可見到有成批的流寇軍隊駐紮在此,城外的黑虎順字錦旗也遍佈四周,不免讓守城明軍們有些害怕,各自的小聲嘀咕道“看流寇這架勢難道是要剷平寧武守禦千戶所?那我們豈不是都要殉國了!”

其中巡城的明寧武千戶聽到有幾個士兵悄悄說這話,便開口罵道“住口!有周總兵大人在,小小流寇何足掛齒,都給本將打起精神來好好守城。”其實明寧武千戶內心也是有些害怕的,他也是強撐着走完四門巡查的,在下城樓時天空中劈了兩個響雷(轟隆隆)落在城外樹林中,很快便下起了大雨。

不出一會雨勢就越下越大,導致城樓上積滿了水,基本上站崗的普通明軍士兵布鞋都被雨水給浸溼透了,造成士兵們開始抱怨天氣,由於守城明軍們還要在城樓上過夜,那個難受勁着實是苦了他們!儘管如此士兵們依舊堅持了下去,就在堅守了5日之後城內的糧食也就基本上被吃光了!而且接連下雨城內也積累了許多雨水,使得城內的護城河河水開始上漲到了街道上,這讓坐鎮千戶所內的明山西總兵開始驚慌!

巡邏的士兵們跑來彙報情況時,明山西總兵立刻做了一個決定?那就是自己親率駐軍向西面突圍去高地,然後在留部分士兵開護城河水閘來淹吊橋附近的流寇,好讓手下明軍有機會趁機殺出去,衆將們覺得此計甚妙就是有點風險?一旦開閘的話那麼城外百姓們可就遭殃了,而眼下能打退流寇並且突圍出去就只有這個辦法了。

就在這時明寧武千戶提議道“周總兵大人,末將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毫不猶豫地明山西總兵點點頭讓他說下去,只見明寧武千戶繼續說道“總兵大人的夫人劉氏,聽說不僅溫柔體貼還是個習武之人?不如讓周夫人帶領百姓們撤退暫避大水,您看如何?”此舉當場被准許了還親自寫信給夫人劉氏,順便提醒一下讓她照顧好自己。

待一切準備就緒之後明山西總兵便開始率軍從西門殺出去,守在城外的順軍們見到突然打開的城門都被嚇了一跳,還以爲是明軍要來投降?誰知下一秒手持長戟的明軍步兵首先衝出來,隨後是明軍火銃手們手持各類火銃射擊,不僅如此還沒等鉛彈煙霧散去,就能清晰的看到後方射過來許多密密麻麻的箭鏃插向流寇士兵,明山西總兵身先士卒揮舞腰刀接連砍殺數人臉上濺滿了鮮血。

這讓大順帝與順軍將領們看到了,斷糧已久的明軍勇衛營們居然還能爆發出如此強大的戰鬥力?

爲此大順帝很感興趣,他下令士兵們要活捉勇衛營將領周遇吉,使得流寇士兵收攏包圍圈勢力往西邊壓境,但城外的勇衛營們也不是吃素的,明山西參將下令火銃手們換上了一窩蜂與百虎齊奔箭來射殺流寇,並衝出一條血路來到吊橋附近,大順臨朐男則帶領順軍在後面不停的追擊着,主帥明山西總兵見到流寇士兵們上當,便扭頭對身邊士兵說道“快放信號彈!”

只見一個步兵刀牌手朝天點燃引線(砰)的一聲把信號彈打了出去,城內被留下來的明軍士兵立刻就拉動閥門機關開閘,大水瞬間就涌了出來嘩啦嘩啦的衝向城門口的流寇軍隊,聽到有陣陣水聲的流寇士兵們還來不及反應,就見到大水漫上了吊橋,把少數流寇士兵給衝到了護城河裡淹沒。

站在西邊高處的明山西總兵看着下面被打亂陣型衝下河裡的流寇士兵,他很高興的笑了笑道“這就是流寇應有的報應,也不知百姓們轉移到了安全地方沒有?待大水衝完出去之後咱們就該回去千戶所內了!”

但這會士兵們剛剛逃出來沒幾個人在想進城去,可軍令如山故此衆人很不情願的跟隨明山西總兵往坡下殺去,正巧衝向的是大順帝左翼的大順綿侯身邊,勇衛營手持一窩蜂衝鋒在前面快速射擊流寇,駐紮在此的順軍就以盾牌抵擋,又讓順軍長戟兵在後方橫向列陣依次排開來。

接着大順綿侯就讓順軍刀牌手上前迎戰,明山西總兵見狀立刻調弓箭手放箭掩護,再讓明軍步兵衝鋒使得兩軍殺在一起,亂刀揮舞着幾乎不分上下,有些士兵佩刀被打掉了就掐住脖子在地上打滾,有些明軍在射擊了火銃過後就舉起銃管來敲砸流寇士兵頭上的圓帽鐵盔,使得被敲震死的流寇士兵不在少數。

在白刃戰中勇衛營明軍始終佔了上風,一味地壓制住了胡亂衝撞的流寇刀牌手,甚至還衝到了流寇長戟兵面前,迫使大順綿侯不得不下令士兵開炮助戰。

見到流寇軍隊打不過自己就開炮,明山西總兵不敢疏忽大意,他讓勇衛營徑直往流寇火炮手身邊的流寇火銃隊殺去,一舉斬殺了許多來不及射擊的流寇,硬是把流寇騎兵與火炮營給打退到10裡之外。

看見爆發出強悍戰鬥力的勇衛營明軍們,使得大順綿侯不敢輕易招惹,便讓開一條路放周總兵一馬,爲此明山西總兵也有所感觸,他發現流寇停止進攻就把前軍迅速撤離,由於護城河河水還沒消去,所以明山西總兵就率軍往神池口堡逃去。

到了午時明軍勇衛營們陸續排隊走進城內,中間的明寧武千戶與明老營千戶等將領低下頭狼狽的進入城門口,明保德參將就指着城堡上說道“總兵大人,我軍在東進來援之時,爲了能快速行軍特意留了一批物資在此,沒想到今日居然會派上用場。”

衆人得知城堡內有物資就都爭先恐後的涌入城中尋找物資,明山西參將則小聲對明山西總兵說道“物資在城堡左側的一處角落中,旁邊還插着根樹枝。”

儘管如此對於明山西總兵來說這都已經是窮途末路了!在清點了一下人數發現如今勇衛營只剩下1千兵馬!其餘明軍加起來才9千人,而城中物資才3石根本養活不了太多士兵,因此明山西總兵很是頭疼!爲今之計只有兩條路可走?要麼向附近駐軍藉助糧食,要麼發奏摺給朝廷讓其直接調撥糧食給予補給,否則民以食爲天,既沒有糧草又無援軍!是萬萬沒法與流寇30萬大軍相抗衡的。

另一邊流寇大營內的大順帝正在考慮如何剿滅這支勇衛營明軍而發愁之時,大順丞相就走上前提議道“陛下,我軍如今後援兵力充足火 藥和軍械都在,是不是要用武力壓制明軍?然後在給他們一個下馬威,也好讓明軍老實投降我大順,那樣豈不是美哉?”

大順帝聽後覺得此計可行,他也非常想要儘快的拿下這支勇衛營,營帳內的大順帝在與將領們簡單的討論了一下作戰計劃後,便派出順軍長戟騎兵進攻神池口堡,城外一排透着殺氣的八門青銅弗朗基流星炮與三門小將軍炮開始發射出滾燙炮彈炸向城內(咚、咚、咚),一輪炮擊過後勇衛營明軍們迅速上城樓開炮還擊,少數士兵立即跑去彙報情況打算掩護周總兵撤退。

然而明山西總兵卻突然冒出一個想法?那就是兵行險道從神池口堡後城東進回去寧武守禦千戶所,想依靠城防來固守一波,恰巧在率軍出城之時明山西總兵在前面的叢林中隱約見到了一隊身穿玄鐵甲與扎甲的流寇軍隊?仔細看看他們身邊似乎在推着十幾車糧食?

頓時就讓明山西總兵與衆將們大呼“真乃天助我也啊!剛纔還爲糧食發愁,現在就有人主動送上糧食了。”說完就派出勇衛營步兵刀牌手悄悄潛伏去前面的路口處截斷流寇道路,又讓勇衛營火銃手們裝彈壓火隨時舉銃射擊,勇衛營弓箭隊們也架起了箭鏃瞄準流寇。

接着明山西總兵卻做出一個大膽的舉動?只見他起身撥開草叢走了出去,看得身後的明山西參將大吃一驚道“總兵大人,您這是...?”

誰知走過去的明山西總兵突然跳出草叢出現在流寇面前把運糧的流寇士兵給嚇了一跳,還指着流寇士兵們說道“乖乖放下武器交出糧食,也許本將還能饒你們一命,否則殺無赦!”反應過來的流寇士兵立刻拔出佩刀說道“找死!”話音剛落草叢中就飛出來數十支箭鏃刺向流寇士兵,勇衛營火銃手們也扣動扳機打出陣陣銃聲伴隨着白色硝煙射向流寇。

第二百七十七章【歐陸戰爭】第四章【興都淪陷】第一百七十三章【甲申國難】第一百二十章【丁酉倭亂】第六十五章【束戈卷甲】第一百八十七章【西部糾紛】第一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一百六十九章【西平兵敗】第一百二十六章【平播戰役】第一百三十一章【呂宋都督】第四十三章【內鬥陰謀】第一百八十章【巧獲太子】第二百八十二章【賊奔固關】第一百九十五章【金戈鐵馬】第一百三十八章【攻其不備】第三十三章【剷除餘寇】第一百六十九章【帝都危矣】第一百三十三章【戰事興起】第一百六十七章【追殺文龍】第一百四十七章【東路被圍】第一百四十四章【金鼓喧天】第一百三十二章【做客江戶】第一百四十五章【營蠅斐錦】第一百二十一章【敗走漆川】第九十二章【飢腸轆轆】第九十八章【巧遇高僧】第二百八十六章【商議遷都】第二百七十九章【圍攻重慶】第二百二十五章【合擊李賊】第一百零六章【援軍到達】第二百二十四章【剃髮歸降】第一百一十三章【花街柳巷】第一百三十二章【做客江戶】第一百六十六章【談婚論嫁】第八十八章【黨爭之興】第一百四十二章【銜悲蓄恨】第二百八十九章【君主華夷】第三十二章【無處躲藏】第七十章【損兵折將】第六十九章【金州大捷】第六十一章【詐降謀略】第二百三十章【召集百官】第一百零七章【迷蹤之案】第一百八十六章【進駐山海】第九十三章【邊軍鐵騎】第一百七十六章【追剿叛逆】第一百五十四章【藩王無情】第二百九十一章【姜氏叛順】第一百六十六章【談婚論嫁】第二百九十二章【馬斯頓役】第一百三十九章【無計可施】第六十四章【九泉之下】第一百四十四章【金鼓喧天】第八十五章【起兵報仇】第二百四十五章【奪位成功】第五十八章【什圍五攻】第五十三章【守住懷慶】第一百零二章【壬辰倭亂】第二百三十八章【時局動盪】第二百八十三章【點凡成聖】第一百零五章【面縛歸命】第二百零六章【碼頭交易】第一百六十五章【鎮江大捷】第二百零一章【月下老人】第九十一章【帝國動盪】第一百八十章【巧獲太子】第一百七十六章【斬殺叛將】第一百六十四章【物換星移】第三十二章【無處躲藏】第八十九章【奔赴寧夏】第二百八十九章【君主華夷】第一百七十章【廣寧之敗】第二百四十八章【太平治世】第二百一十三章【紈絝子弟】第二百一十二章【鏢局滅門】第二百三十五章【儲君即位】第二百七十章【暮夜無知】第三十八章【闖王自成】第二百五十五章【三徵麓川】第一百五十八章【聯絡蒙古】第五十六章【軍中病情】第一百八十五章【敦本務實】第二百一十七章【借兵東虜】第十五章【舉旗造反】第六十二章【藩王遇難】第九十三章【邊軍鐵騎】第一百六十章【內奸作怪】第七十四章【成化黎庭】第一百五十章【苞苴竿牘】第九十章【古今形勝】第二百七十一章【刀下留人】第二百三十四章【京畿悼念】第六十一章【紅顏歸來】第二百五十五章【三徵麓川】第一百七十二章【端本清源】第九十三章【北關事變】第六十章【採集藥材】第七十八章【綠林大盜】第九十五章【軍營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