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章 你若善終,天理何在?!

“朕記得長孫無忌臨死之前,曾對朕說過,無論是篡位自立,還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朕都會走到弒君這一步。”李沐幽幽說道。

李世民一愣,隨即微諷道:“輔機說得沒錯。這不已經到弒君這步了嗎?可惜他早早就被你害死,否則朕也不會落到今日的地步。”

李沐呵呵一聲道:“你倒是灑脫,莫非忘記了長孫無忌發動宮變,逼迫你退位的事了?不過長孫無忌有一句話倒是說對了。他說,九泉之下,不久便會見到你我之中的一個,不會太寂寞。”

李世民臉一紅,隨即轉白,喝道:“說這些還有何用?”

“當然有用。朕現在是皇帝,殺你就不是弒君。何況朕不殺你。”

李沐伸手,從常綠雲手中接過李世民方纔所持的天子劍,放在李世民面前,“我既然不能動手,那就只有煩勞你自己動手了。”

李世民怒道:“就算要死,朕也得死於敵手。朕豈能如你所願?朕絕不自盡。”

李沐悠悠道:“除李承乾、李泰、李祐,加上如今謀反的李慎,你還有十個兒子。你當然可以選擇不自盡,但我也可以選擇任不任性。這數字正好與我五個兄長和齊王府五個堂兄相符……。”

“你……你……你無恥。”李世民“霍”地起身,指着李沐,臉色從激動到憤怒,到最後頹然坐倒,“你若殺他們,與我何異?”

“怎會無異?”李沐應道,“當年你是殺兄弟屠親侄、篡位逼宮,今日朕是平叛逆,誅殺亂臣賊子。你也看到了,當日爲你說項的李靖、李勣、魏徵等人今日都不敢再開口,連房玄齡都不敢開口。這就是差異。”

李世民的身子顫抖起來,他艱難而乾澀地問道:“爲何定要如此?”

李沐斂色、正容,肅然道:“你若善終,天理何在?”

你若善終,

天理何在?

這句話,李沐曾經在崇仁坊太尉府,對長孫無忌說過。

於是,長孫無忌死了。

死於畏罪自殺。

今夜,李沐對李世民說了相同的話。

所以,李世民也死了。

一樣是畏罪自殺。

當天拂曉,天色未明。

李世民跪在玄武門前,用他的天子劍了斷了他的罪孽。

沒有人知道李世民最後一刻,是怎樣的心情。

悔、恨、怨?

亦或是看破塵世,破碎虛空?

這已經不重要了。

因爲他的離去,代表着大唐的重生。

如同走入岔道的列車,重新回到了該有的軌道上。

大安宮剛剛擴建完成,李世民終究沒有來得及住進去。

這個宮殿,原是李淵爲犒賞李世民建的。

可最後卻由李淵自己住了。

它見證了李世民從秦王到皇帝再到秦王,最後畏罪自盡的歷程。

自此之後,大安宮,廢!

天道輪迴,善惡有報。

李沐必須要殺死李世民,不完全是爲父兄復仇,而就爲這“善惡有報”四個字。

上樑不正下樑歪。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連天子都可弒兄殺弟逼父屠侄,妄顧天道倫理,以何牧民?

此惡,必須用鮮血來清洗。

善惡終有報。

唯由此,天下人心方可迴歸正道。

故,李沐設局,殺之!

天色亮起,李沐還在甘露殿中。

望着東方初升的朝陽,他長長地吸了口氣。

自由而清新的空氣啊。

他終於可以放下心頭的那一抹耽憂了。

人死如燈滅,就算還有居心叵測之小人,也已經掀不起什麼大浪了。

內部既然已經肅清。

便可以集舉國之力,坦然面對外敵了。

皇帝詔令。

李世民陰謀篡位、聚兵作亂,奪爵除籍,廢爲庶人,不得入皇陵。

李慎、尉遲恭、周道務聚兵作亂、勾連外族、禍害大唐西南邊境,是爲叛臣逆賊,凡誅殺一人者,封開國縣男,賞錢百萬。

紇幹承基參與叛亂,雖人已亡,但罪猶未償,誅三族,女子入教坊司。

……長安城一夜之間,又死了很多人。

所有的人都是拍手稱頌。

因爲但凡敢反對之人,皆已身死。

沒有了後顧之憂,大唐朝堂進入磨合期。

效忠李沐的官員們開始鞏固自己的勢力。

原本抗拒李沐的官員們,失去了他們的效忠對象,想要不被淘汰出局,便需要證明自己。

大唐朝堂有如一個沉重的巨輪,緩緩開始轉動。

越轉越快,越轉越緊密。

長安城中,剛剛訓練完成的新兵,一路向北,一路往西。

如兩股洶涌的潮水,奔騰而去。

……。

蘇定方沒有死。

李沂離開扶余城時,派出接應蘇定方的五千騎兵。

當五千騎兵找到他們的主帥時。

蘇定方身邊僅餘十六人。

餘者皆亡。

靺鞨和室韋聯軍,幾乎是目送着蘇定方率軍向南突圍。

雖然他們不甘心,但這就是事實。

蘇定方率五千鐵騎追擊了他們二十餘天。

就算是神仙,也該膽寒了。

這就象一個人被狗追了十八條街,再見到狗時,第一反應就是躲避。

沒有幾個人敢迎頭趕上,予以一擊。

這個比喻雖然不妥帖,但,理就是這麼一個理。

靺鞨和室韋聯軍士兵,面對蘇定方率部突圍,除了射箭,沒有任何人敢對這支騎兵施以近戰阻擊。

可蘇定方身邊的將士卻一路地落馬。

他們並非被敵軍射中墜下馬來。

而是因爲疲憊、飢餓和寒冷。

這不是最重要的,事實上,他們在馬上奔馳時,已經死去。

如果沒有繩索綁着他們的遺體,或許他們在離開北海邊時,就已經墜下馬了。

大雪紛飛,掩蓋了將士們的軀體,彷彿是上天也爲之感動,賜於勇士最後的體面。

五千鐵騎,驅趕數十倍於己之敵,縱橫數千裡。

……盡沒!

將士的利刃刺透了冬雪的嚴寒,是否這一場戰爭還會曠日持久。

喧囂的敵人會是怎樣的瘦骨嶙峋?等待一場雪,掩埋這滴滴英雄淚!

北國的海岸印證了唐人的脊樑,是否還有一絲縫隙,可以令英雄起死回生?

急聘而過的匆匆,又該怎樣的挽留,那已經逝去的英魂。

風雪,是否還在執拗?

很久之後,當蘇定方率大軍沿着曾經追擊聯軍的路北上。

沿路發掘出一具具被雪掩蓋的屍體。

見者無不淌淚。

第二百六十八章 箭在弦上第四百九十四章 圍城(五)第三百三十二章 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第三十二章 若要富先修路第五百六十三章 樑仲業日子不好過第七百九十三章 抽絲剝繭(四)第五百六十章 決定造反(三)第九百九十章 另類的斂財手段第一百六十五章 逼迫第四百八十章 長孫無忌的陰謀第五百二十七章 袒護第八百六十一章 家宴(三)第三百九十章 向息王妃討個主意第二百二十七章 請付束脩第三百五十八章 如此結果最合適不過第五百零四章 長孫無忌自盡第五百十八章 謝謝舅哥第六十一章 女孩的心思第一百八十三章 未開始便結束的初戀第六百三十九章 李師成了小舅子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皇登基第五百七十六章 李世民舉棋不定第一百六十章 試探軍心(一)第六百零七章 再次和談(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唯他最狠第四百四十六章 兄弟情深第五百八十九章 長孫無忌意圖不規第四百四十五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五百二十一章 李靖的遺憾第六百八十九章 李世民重建玄甲軍(加更)第七百四十六章 戰局的變化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徵辟的唐僧(二)第八十一章 威風第四百零八章 鬆鬆筋骨第七十九章 兵發越王府?第七百八十一章 收穫的季節第六百四十二章 君臣一拍即合第三百九十六章 人口劇增第四十五章 身世之謎(二)第九百八十六章 連畜生都不如第一百六十章 試探軍心(一)第九百零五章 臣願進宮第一百八十五章 差點尚公主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孫無忌重現朝堂第七百八十五章 太囂張了第二百八十章 臣願奉旨誅殺李沐第四百六十二章 借雞生蛋第二百二十九章 天要下雨孃要嫁人第二百八十七章 魏徵的懺悔第七百六十五章 好問寶寶李治第五百七十八章 李道宗也是輔臣之一第六百七十章 長孫渙獻計第九百二十三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七百六十九章 新羅王的貪念第六百四十六章 美人如玉(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李淳風的預言沒錯第四百九十六章 與李靖重逢第六百八十五章 閉關結束(加更)第二十九章 指鹿爲馬第六百五十五章 太實在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私相授受第五百八十一章 不還價第五百二十六章 主僕遇難第四百九十一章 圍城(二)第七百三十六章 慌報第八百十三章 李師、李孝恭回京第二百零六章 握手言和第四百五十三章 人口是戰略問題第五百八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五百零二章 長孫無忌吐露隱秘(二)第六百九十八章 李沐遇刺(一)第九百九十四章 大食趁火打劫第二百七十七章 李沂、李師的小動作第一百二十三章 徹夜奏對(三)第九百八十五章 二崔叛亂第十章 忽悠是種功德第六百五十章 眼光……眼光啊第六百七十二章 滎陽之行(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密信第七百四十六章 戰局的變化第七百三十三章 妖精第四百九十六章 與李靖重逢第九百二十九章 出奇兵第二百六十五章 無顏以對第一百六十八章 暗諜第九百零五章 臣願進宮第二百六十章 瞬間反轉第四百十六章 徒費國帑?第二百二十二章 欲擒故縱之計第四百九十三章 圍城(四)第一百九十一章 女人的智慧(一)第九百零五章 臣願進宮第十四章 李大亮的善意第八百八十九章 李沐發大招(二)第三百十二章 人心怕是要散了第五百五十九章 決定造反(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陰謀的味道第五百五十七章 長孫無忌起復第三百八十九章 以工代賑第四百八十三章 李靖被軟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