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稅賦何所出

“天下之政,非錢糧不行。武不可用於內,仁義不可求於細民,欲以解天下之危,錢糧爲大。朝廷之錢糧,有禁椎之得,有鹽鐵之入,而根本在於稅賦也。”

“或曰,今朝廷鹽鐵之入廣收,稅賦不似先前重也,何雲根本在於稅賦者?”

“臣言,鹽鐵之入,禁榷所得,以供朝廷之用耳。徵稅賦於天下,朝廷之用而外,顯朝之義也。朝廷之義顯於平苦之民,故朝廷之偏,在於平苦之民也。”

“顯朝廷大義,是故朝廷稅賦不徵於平苦之民。凡天下百姓力耕所得,力傭之值,朝廷不稅不賦。朝廷之稅賦,當徵於勢力之家,稅賦本於產而非本於人也。”

“或曰,以是說之,農賦不當徵耶?”

“臣言,鄉間稅賦本于田,田爲產,非徵之於人也。田之稅賦之外,別不他徵,此稅賦本於產,示朝廷於平苦之民之偏也。城鎮之稅賦,一本於此,力僱之值不徵也。”

(此處指對資產徵稅,不對勞動者的勞動所得徵稅,本於政治立場。)

“或於狡猾之徒,自僱自傭,高其僱值以避稅者,官查之可也。天下公司,計賬之人隸之朝廷,不使私僱,此以查之也。明查之,繩律者,雖有法外之徒,不爲大害。”

記到這裡,吳育見徐平停了下來,終於出了一口氣。這樣長篇大論的君臣之對,於起居官真是個苦差事。不但是要記,還要理解其中的意思,吳育一心二用,着實辛苦。

見徐平喝了口茶,坐下歇息,吳育上前道:“宰相有暇,可否下官一時這惑?”

徐平道:“但講無妨。春卿盛名負天下,我有解之不明者,莫笑我。”

吳育忙行禮不敢,道:“宰相講天下事,必本於二三論之,何也?”

徐平道:“這卻有本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萬物生焉。天下事二三論之,以皆道化之二三也。上古之時民無爭,一也。生有餘,有不勞而獲者,有勞而不得者,天下之民由一而生二焉。二必爭,是故有朝廷。勢力之家、平苦之民、朝廷,三也。三而生萬物,天下之事,莫不由此三來者。是故治國理政,必本二三之論。”

爲什麼把前世的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的進化,改爲了原始大同、現今之世和未來大同之世三個階段,是因爲解釋這個歷史規律的哲學基礎變了。共產主義把歷史劃分爲那樣幾個階段,哲學基礎是矛盾論和辨證法之否定之否定。徐平做三段劃分,是把哲學基礎改爲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道生萬物,即把階級鬥爭理論徹底地中國化。

他前世是把否定之否定作爲當然正確講述的,在這個基礎上,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哲學,評價就只剩下了有辨證法的正確思想,但很樸素。

矛盾論的基礎,事務發展的內因起主要作用,即內部鬥爭爲社會的主要矛盾。矛盾的發展演化爲否定之否定的過程。奴隸社會是對原始社會的否定,封建社會是對奴隸社會的否定之否定,一直延伸而發展下去,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鬥爭,最終會出現否定之否定,無產階級終究會勝利,同時迎來新的共產主義社會。

這是共產主義理論社會演化的哲學基礎,本自於歐洲的辨證法傳統。有了這個哲學基礎,纔有了無產階級終將會勝利,共產主義必然會到來的結論。

意識形態是一套完整的理論,從哲學基礎開始,對歷史的認識,延伸出去。正因爲其科學性,嚴密性,才能被認爲可以指導現實,走向未來。

否定之否定來自於歐洲的辨證法傳統,是一種哲學。共產主義理論把這種哲學思想引入到了階級鬥爭的分析中,纔出現了社會階段的劃分,纔出現了共產主義的必然,社會主義才成爲科學社會主義。沒有了這個哲學基礎,則共產主義就成了空想。

把階級鬥爭的哲學基礎替換成中國傳統的道生萬物,就出現了社會發展的三斷論,原始無階級社會,階級分化社會,政權出現階級調和的社會。三生萬物,意味着有政權的階級社會將長久存在,奴隸、封建、資本主義、社會主義這樣的進化就消失了。

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對社會發展的解釋,即從民無爭,到民有爭,到出於調和的目的出現政權。即政權的出現,不是爲了實現階級壓迫,而是爲了階級調和,這是從先秦諸子一直延續到韓愈和柳宗元的社會發展觀。在這個基礎上構建聖賢政治,而有了對上古三代無爭之世的美好描述,有了對未來大同之世的嚮往。

徐平做的改變,是取了共產主義中階級鬥爭的理論,從聖賢政治中走出來,改爲以傳統的道生萬物爲哲學基礎,形成一種以階級調和爲主的意識形態。意識形態要嚴密,必須要有哲學基礎。道生萬物哲學,對趙禎來說是當然之理,不會因爲被教了否定之否定而有任何疑惑。對於趙禎來說,跟徐平前世教的完全相反,道生萬物纔是當然正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簡單而不嚴密的理解,可以用集合來比較具象地展現。最開始的原始社會,沒有階級,是道存而爲一的時候,治國以德,傳統文化之下具德爲聖人。把這個時候的天下人看作一個集合,是生一。有了階級之分,這個集合分化成了兩個集合,這兩個集合是從前一個集合來的,依然共存於天下人這一個大集合中。這個時候就是一生二,雖有二,一卻仍然存在,這就是仍然出聖人的哲學基礎。階級鬥爭的存在,兩個集合不斷鬥爭交流,產生了交集。這個交集,就是三,有一部分是一個集合的一部分,有一部分是另一個集合的一部分。出現的這個交集,就是政權,到了這個階段是二生三了。三生,前一個階段的二也在,再之前的一也在。三生萬物,是說到了這個階段天下各種各樣的事情都出現了,要麼走回頭路,要麼到了盡頭。回頭路,就是重新回到無爭的大同之世,三重新歸於一。殊途而同歸,三生萬物是回到了一,否定之否定是經過一系列的否定,而達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共產主義社會,階級性質與原始社會相似。

交集雖然從屬於兩個集合,但交集跟每個集合都不一樣,這就是政權的獨立性。有了這個交集,隔離緩和了階級之間的矛盾,從而達到了穩定狀態。交集是由兩個集合的各一部分組成的,階級矛盾表現在爭奪交集中的權重。有階級必然有鬥爭,所以政權永遠不能位於正中的地方。實際上因爲上面存在一個更大的一,此消則彼長,正中並不存在。

三本身就是二的各一部分,所以只能調和,三即政權的出現也是爲了調和。對於政權這個三來說,必然有偏向,因爲剝削者的力量是一直增長的,不偏向被剝削者一邊,政權自己本身也會被消滅。這是政權自己生存的必然需求,所以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出現政權爲了求存而不得不向被剝削者偏移的改革。政權只要不想消失,這種改革的需求就是必然。

每一個集合都有自己的一部分,所以政權對每個階級實際都講仁。因爲有自己求存的獨立性,便就有了義的存在。所以政權只存大義,小仁小義是不存在的。

在二三的基礎上,一這個大集合一直是存在的,這就是德。及彌滅差別,重新回到一的狀態,是更高一層級的道德。在德的基礎上,出現了大同社會與共產主義社會的類似。

使用了這樣的哲學基礎,纔有了徐平對社會階段劃分的改變,纔有了力主進行階級調和的意識形態。意識形態本於哲學基礎,對歷史規律進行總結,使用的哲學基礎不同,哪怕同樣講階級分別,也會出現不同的意識形態。

放棄否定之否定,改取三生萬物,是因爲徐平前世沒有看到否定之否定的勝利。他所觀察到的歷史規律,符合三生萬物。歷史一直是發展變化的,將來會不會出現用另一種哲學基礎的需求,那就不是徐平所能知道的了。

三生萬物是這個時代的廣泛共識,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解釋社會發展的哲學,徐平使用這樣的哲學基礎,這個年代的人一說就懂。如果他的前世真地見到了共產主義社會,見到了否定之否定證明了正確性,他就向這個時代的人賣力解釋那一套哲學基礎了。

徐平給予這個世界的意識形態,是把前世共產主義的階級鬥爭學說,哲學基礎換成了中國的三生萬物,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一種中國化。

世間並無當然之正確,人認識自然和歷史都是一直在發展的,也不必強求正確。只要從哲學到歷史,到當下世界的政治分析,統一連貫,並無不合時宜之處,就是合用的。

第41章 亂局第15章 對抗第16章 活在洛陽第68章 軍民魚水第21章 割稻第106章 敗在哪裡?第229章 講不清楚第96章 改天換地第171章 萬事操之在我第139章 少用茶,多用絹第122章左弼右輔鎮南關第171章 隴右都護府第309章 打個招呼第24章 嫉妒第131章 瘋狂時代(二)第60章 釜底抽薪第280章 善後最難第60章 新的門路第30章 烈士暮年第98章 東南茶法第271章 惡劣至極第324章 各掃門前雪第91章 你只管去做第3章 屬下第25章 追捕逃亡第224章 數字會說話第164章 口袋陣第114章 大戰將起第204章 一日破五寨第104章 往事難忘懷第27章 牧草換豆第134章 亂局第175章 別來無恙第239章 該論功過了上架感言第204章 焦慮的林素娘第40章 清香白酒第58章 仙人跳第28章 意外之喜第15章 歷史唯物主義第309章 打個招呼第130章 我要做土豪第59章 洞若觀火第56章 錢入戶等第21章 衆人到來第177章 重商抑商第99章 刻書準備第295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225章 誘敵之計第28章 蟾宮折桂第110章 政事不過耍把戲第86章 徐昌的生意第146章 立言之志第101章 新法可驗第25章 官場浮沉第147章 主其事者,不智也!第25章 你不明白第3章 人之將去第189章 左右各不同第103章 官兵要分明第224章 安守本分第113章 茶引商人第181章 陳公永歸宋第65章 名將第1章 桂州第5章 高大全第37章 階級法第90章 發酒發肉第88章 改制第211章 權三司使公事第71章 戰場第11章 清貴之選第83章 無一石糧入陝西第86章 考慮問題的角度第218章 錢是什麼第334章 李璋隨軍第181章 錢明逸第7章 何妨拼一醉第19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109章 不如結社第24章 煩心事第30章 殿試第61章 裂痕第272章 打就是了!第308章 戰爭也要本錢第108章 故伎重演第29章 名人第140章 先聲第27章 小隱君第53章 秦二第82章 祭奠續第83章 無一石糧入陝西第287章 祖宗有深意第64章 三路出擊第142章 想去五臺山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21章 忠州的故事第72章 廢后風波(中)第169章 自打嘴巴第101章 新法可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