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三司刻書局

見徐平拿着西瓜種子愛不釋手,李紘道:“既然徐副使能夠把西瓜種出來,這些種子便就全送給你好了。到時瓜長成,可不要忘了讓我們一起品嚐。”

徐平喜滋滋的:“放心,到了夏天,我讓三司官員都嘗一嘗西瓜的味道!”

西瓜是好物,大宋的官員也都早有聽說。不過這東西在契丹纔有,又不是什麼戰略作物,一直沒有引種宋境來,偶爾有種子帶回來,這些官員也不會種植。

如今徐平得了這些東西,剛好新家那裡買了不少園地,種着正合適。到了夏天,這東西賣出去說不定還能賺一筆小錢呢。

此時太陽已經西斜,房家裡拉出來的影子越來越長。

李紘看看天色,對寇瑊和徐平道:“新近返京,家裡諸事繁忙,時候不早了,我先回家去。如果衙門裡有什麼事,讓雜吏到我家裡喚我就是。”

寇瑊點頭。

李紘站起身來,一下看見桌上另一個袋子,對徐平道:“徐副使怎麼只對那西瓜種子有興趣?這回紇豆聽契丹人講極耐乾旱,西域多有種植,也不是錯的東西。”

回紇豆就是徐平前世說的鷹嘴豆,這東西也曾熱火過一陣子,算是世界上大量種植的豆類之一。不過鷹嘴豆最大的特點是耐乾旱,產量還不如大豆,在中原並沒有什麼用武之地。這個年代土地又不缺,乾旱的地方不種糧食就是,何苦爲難自己?

雖說豆類植物都可以固氮,能夠作爲綠色化肥,培養地力,回紇豆也不如大豆和苜蓿的價值大,徐平當外沒興趣。

不過李紘既然說起,徐平便也收了起來,口中說道:“聽說回紇豆最大的好處是耐旱,在中原的用處有限。不過我大宋地域廣闊,不定其他什麼地方用得着。”

李紘點點頭,向三人行禮告辭。

徐平把兩袋種子收好,便問寇瑊:“省主,前些日子曾經上奏,我們三司設一個刻書局,印些農醫之類事關民生的書籍,通行天下,也是德政。不知奏狀有沒有批下來?”

寇瑊知道徐平心裡想的什麼,笑着答道:“昨日剛剛批覆,今天有敕行下,設三司刻書局,暫隸條例編修所之下。刻書所得利息,充作編修所公使錢。”

手裡沒錢,心裡就慌,徐平在地方爲官那是大手大腳慣了的,到了京城之後感覺到束手束腳。京裡衙門的公使錢可不能跟地方比,整個三司一年公使錢也不到一千貫,也就是夠長官們的車馬費,還不夠徐平在邕州時的一個零頭。

不過京官們的各種補貼多,福利待好,升官也快,這又是地方不能比的。

設立編修三司條例所,皇上趙禎特別開恩,公使錢從優撥付,一月也不三萬錢,三十貫而已。按人頭攤,一人一個月也不到一貫錢。

按照徐平的習慣,這點錢怎麼夠?便想了個主意,以推廣農業等技術爲名,要在三司開刻書局,賺點錢貼補衙門零花,建立自己的小金庫。

此時天下刻書,自然以京師最爲精良,京師的書,又以館閣校對,國子監刻印的天下無雙。館閣集中天下文學之士的最優秀者,他們校對過的基本可以稱爲範本,一旦校對有誤還會受到處罰。國子監刻印不惜工本,用料考究,不是私人書坊可比。

其他各國來到宋朝的使節,這些國子監的精美刻本,是他們走私的重要物資。

前些年徐平上了活字印書法,也在慢慢推行,不過還是集中在官府佈告上。人的觀念很難一下子改變,平常人還是認爲雕版印出來的纔是好書本。

徐平在三司印書,自然不會與國子監比印各種經典,主要還是瞄準了實用的書籍。甚至徐平還有個想法,可以印一些此時流行的話本志怪之類,或者新詞俗曲,不定也會有市場。京城裡識字的人多,閒人多,市場還是蠻大的。

不過徐平現在提起來,主要目的還是在前邊說的錢法上。

剛纔聽李紘閒談,徐平心裡仔細思量,錢法改革涉及的問題太多,僅憑几句話無論如何是解決不了的,何況也未必有人聽他說什麼。

如果不把貨幣的問題講清楚,行用新的鐵錢只怕會是一場災難。到了那個時候,人們不會想起徐平當時說了什麼,只會說鐵錢不能用,甚至還要把徐平牽連進去一起罵。

既然有印書的機會,那就不妨專門印一批書,讓跟這個問題有關的人都把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只有以事實爲依據,把事情講清楚了,才能儘量減少後患。

寇瑊並不知道徐平心裡想的是什麼,對他道:“刻書局能夠辦成,以你做事情的習慣,必然不會虧了本錢。有了錢,條例編修所便就可以開始視事了。你身兼兩職,哪邊都不能耽誤了,佐官至爲重要。鹽鐵司這裡,韓綜不消說,與你共事數年,我看他辦事也甚是得力。這位郭判官,看來也是你信得過的。勾院的鄭戩,做事一向仔細,又在京裡爲官數年,也不須擔心。鹽鐵司你儘可以放得下,想來不會出亂子。編修所那裡人手如何?”

編修所除了整理歷年數據,還要編修各種條例,需要的官員比三司的各個衙門都要多得多。從開始籌備到現在,通過各種渠道,徐平對人選已經大致有數。

聽寇瑊問起,徐平道:“如今是這樣,編修所那裡,我打算讓鹽鐵、戶部、度支三司各派一位判官前去辦事。不用在編修所常駐視事,但需兩日一到或三日一到,以編修的條例不至於與現行的相違背。鹽鐵司這裡定的是韓綜,其他兩司還要跟兩位副使商量。”

寇瑊點頭:“使得。其他人員呢?”

“提舉蔗糖務的龐籍薦屯田員外郎方偕。方偕爲隨陳洪進歸國的方鼎之子,少年之時即受知於薛侍郎,大中祥符五年進士,在地方以吏材著稱,屬下以爲可以。韓御史和蔡參政同薦曹穎叔,交口稱讚,當也能夠勝任。還有直集賢院劉沆、王拱辰二人,爲天聖八年狀無和榜眼,我與他們多有交往,也覺得可以到編修所任職。”

聽徐平講完,寇瑊沉吟不語,心裡思量。

王拱辰和劉沆進士高第,又在京城,寇瑊多少知道一些。王拱辰與徐平是老鄉,平時多有往來,並不是什麼秘密。不過爲官嗎,互相提攜是常有的事,而且又是狀元,館閣閒職也正合適,並沒有什麼。至於其他兩人,方偕寇瑊還多多少少聽過一點,曹穎叔那是一點印象都沒有。

不過編修所的事,自己的職責不就是把徐平捧上去嗎?

第283章 管事還是管人?第136章 握成拳頭打人第120章 將相之家第161章 街上遇故人第254章 出路第203章 農工商聯合體第58章 軍政結合第39章 先來後到第291章 兩路會師第6章 手段第155章 攻城(下)第112章 另起爐竈重開張第24章 大動作第320章 不祥之年第3章 一路千里第118章突然遭遇第28章 唐大姐第10章 新的生意第274章 邕州軍入京第18章 父母妻小第17章 自己的路第22章 忠州來人第17章 奴僕無私財第60章 致太平(二)第106章 桑懌南來第121章 風高放火天(下)第155章 接風第14章 賜名第121章過門不入第32章 道路所達,便爲宋土第210章 有來有往第56章 城狐社鼠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114章 大戰將起第50章 防秋第86章 猛虎入狼羣(四)第151章 春狩第36章 往事如煙第61章 意外第111章 準備渡河第325章 系統性失職第44章 增兵第319章 使節第39章 按律當斬第269章 推開一扇門第146章 印錢吧第144章 挖渠引水第72章 魚水第25章 你們不懂第92章 世事誰能預料第139章 少用茶,多用絹第73章 童大官人第27章 不羈的黃河第125章 收穫的季節第149章 應急措施第64章 歸來第25章 官場浮沉第77章 訣別第1章 太后崩殂第16章 仁義者何?第2章 父老第95章 河邊的官署第173章 再起波瀾第123章 打翻垃圾筒第238章 做事難第30章 日月當空,洞燭萬民第6章 知州第5章 人與人不能比第55章 合作社第91章 不合規矩啊第296章 內外有別第221章 細腰城第124章 段雲潔的麻煩第12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269章 對峙第135章 **未遂第64章 三路出擊第179章 意外第249章 一拍即合第221章 廢折支,發實錢第9章 問道第104章 天下人之天下第11章 回莊第156章 破城第156章 明爭暗鬥第192章 豪客購物團第195章 大變第73章 點將第71章 戰場第209章 截斷後路第253章 亮劍第157章 清場第118章 老臣的勸告第124章 我是你們學不來的第44章 細鹽第97章 試探第284章 新軍第19章 匪訊(上)第49章 事發第261章 爺爺饒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