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布衣上書

宣德門外,幾個穿着綾羅綢緞員外模樣的人聚在登聞鼓旁,交頭接耳。

其中一個道:“彭員外,你是京城人,還是你來敲鼓,順便投書。我們外鄉人,京城裡面的事情哪裡搞得清楚?這鼓怎麼敲,也不知道有什麼講究。”

被稱爲彭員外的一個黑臉中年人沉着臉道:“敲鼓有什麼講究?這鼓設在這裡,就是讓天下人來敲的。改茶法你們兩淮茶商得利最多,又是直接經手的,自然比別人清楚。你只管敲鼓,有官人問起來,你就照直說好了。”

聽了鼓員外的話,其他人還是猶豫,沒人上前。

京城天子腳下,規矩衆多,幾個員外在本鄉本土自然是霸王,到了京城裡就成了土包子,一舉一動都格外小心。彭員外越說是敲登聞鼓可以直達天聽,這些人越是謹慎。

鼓員外不由有些不耐煩,對衆人道:“天子愛民,是極願意聽民間疾苦的,你們擔心個什麼?想當年真宗皇帝的時候,別說敲登聞鼓,天子出宮,在御街上是可以隨便邀車駕的!每次天子出來,街上都擠得水泄不通,我阿爹當年膽子大,就曾經攔過御駕,不也好好的沒什麼事情!你們亂擔心個什麼!”

其他人聽了,就有人問:“鼓老員外是因何邀車駕?冤屈昭雪了沒有?”

“昭什麼冤!我阿爹就是好奇,想看看天子長得如何,身上冠袍是什麼樣子的!”

衆人聽了彭員外的話,一起譁然。原來還可以用這藉口攔御駕,京城百姓膽夠大的。

當年真宗在澶淵之盟後,總覺得丟了臉面,東封西祀之前特別親民,每次出宮,都有百姓用各種稀奇古怪的藉口邀車駕,真宗都親切接見。後來愈演愈烈,百姓們用的藉口也越來越匪夷所思,比如僅僅是想一睹天顏,就把皇帝的儀仗給攔下來,以至於有一段時間真宗出宮走御街一小段路都得用天算。最後煩不勝煩,才定下規矩來,臣民不得隨便邀車駕,要按照程序來。

具體來說,京城百姓不管是有冤屈還是有建議對國家上書,都要先經過登聞鼓院和登聞檢院兩個渠道,此渠道不通,才允許邀車駕。

至於外地州縣的百姓,則先要通過本地官府,州縣不理則訴至轉運使,轉運使有義務轉交百姓上書,而且要用實封送至京城。這路行不通再上一級纔是進京敲登聞鼓,轉運使應給書狀,驛館要提供食宿,此後的就同京城百姓程序相同了。

邀車駕也就是攔皇上的路告御狀,最少在這個年代,還是法定的上訴渠道之一,而且是最後的手段,不過是現在已經禁止了越級上訴而已。

兩淮茶商要上書改茶法,按說是要先通過兩淮地方官,一級一級上來。彭員外對敲登聞鼓的後果心裡也沒底,才一再推脫,讓茶商自己來敲。

太陽高升,前殿開始通朝,大量的閒職官員出了皇城,一眼就見到了圍在登聞鼓前的人羣,有好事的便就圍了過來,站在一邊看熱鬧。

見到有官員圍觀,幾個外地茶商心裡更加發慌,一時手足無措。

最終,一個瘦瘦的中年人不耐煩,咬了咬牙,大踏步上前拿起鼓槌,踏着弓步,揚起手臂,一鼓槌敲在了碩大的登聞鼓上。

“咚——”一聲沉悶的鼓聲在皇城前飄蕩。

“敲了!敲了!”圍着看熱鬧的幾個小官拍手叫好。

自皇后被廢,雖然後續還有不少官員上書反對,但一率是個不報的結果。這些日子京城裡實在有些沉悶,這不知哪裡來的人敲敲登聞鼓,想來又能熱鬧一陣子。

這些小官都不匣務,天天就是上朝,之後便沒了事情幹,更何況很多人還經常不上朝。人閒着總會閒出毛病來,特別喜歡看熱鬧,這些閒職小官就是如此。

判登聞鼓院的聶冠卿剛剛從垂拱殿下朝回來,離着衙門還有一段距離,聽見不遠處傳來的鼓聲不由心裡哆嗦了一下。

年前因爲大雪炭價上漲被敲了一回登聞鼓,結果鬧得京城裡沸沸揚揚,當行的炭戶幾乎被抓空,現在還餘波未平。這次又有人敲鼓,不知道是爲了什麼事,可千萬不要再像上次一樣惹出那麼大的麻煩來,如今的上司孫祖德可不像范仲淹那樣有擔當。

快步趕到登聞鼓院門口,見不少人圍在門外,聶冠卿先停下腳步調勻了氣息,這才穩步走上前來。

到了人羣外面,聶冠卿沉聲咳嗽一聲,高聲道:“哪個敲登聞鼓?爲了何事?”

一個茶商見了聶冠卿的樣子,跟圍着看熱鬧的官員也沒什麼不同,便道:“來的是什麼官人?我們只管敲自己的登聞鼓,何必來爲難?”

周圍看熱鬧的官員一起大笑,一起看着聶冠卿發窘。

聶冠卿扶了扶自己的官帽,沉聲道:“我是管着登聞鼓的官人,難道你們敲鼓,不是爲了讓我出來?”

一衆茶商這才知道來了正主,忙上前行禮:“見過官人!”

聶冠卿見圍了一圈看熱鬧的人,不成個體統,對茶商道:“你們隨我到衙門裡來!”

說完,當先走進了登聞鼓院。

茶商面面相覷,最後一起看着彭員外。

鼓員外沉聲道:“官人發了話,還不一起進去!”

說完,混在茶商人羣裡,一起隨着出來的吏人進了登聞鼓院。

到了官廳,聶冠卿坐定,問堂下站着的茶商道:“你們幾個,因何擊鼓?是京城裡百姓還是外州縣的?可是有什麼冤情要訴?還是有其他事情?”

一個茶商被衆人推出來,上前行禮道:“稟上官,小的們是淮南茶商。如今節氣已經過了立春,看看就到雨水,快到收茶的季節了。在鄉里,小的們聽說今年茶法要改,左等右等又不見消息,心中不安。這才相約到京城裡來,上書朝廷,修改茶法!”

聽見這話,聶冠卿的眉頭就皺了起來。最近關於要改茶法的消息不時傳出來,就是不見有什麼具體行動,卻沒想到淮南茶商先跳了出來。

第104章 學生第300章 相國寺書會第247章 誰不知我高提轄!第16章 仁義者何?第167章 準備做大事第143章 新車新炮第279章 破城第329章 私下奏對第61章 轉機第60章 騷亂第218章 錢是什麼第49章 現場演示會(下)第57章 兩隻大肥羊第3章 一路千里第56章 緊急措施第82章 祭奠續第161章 街上遇故人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118章 突圍第12章 權在手,跟我走第210章 有來有往第48章 好漢惜好漢第152章 防微杜漸第19章 忠州小衙內第204章 換相(下)第84章 猛虎入狼羣(二)第191章 反擊第115章 阿申的信第278章 興靈路經略使第327章 攻守三策第33章 科舉第一步第18章 春忙第22章 三司集議第23章 又想錯了第6章 知州第111章 故人來信第2章 以鹽制蕃羌第118章 漸有頭緒第272章 打就是了!第16章 嶺南故人第134章 鬧事第243章 一日兩子第200章 營田務第7章 第一權臣第284章 新軍第56章 官督民辦第64章 金光頂第217章 銀行(上)第76章 臨機處置第78章 劉小妹的願望第6章 手段第213章 速回慶州第28章 唐大姐第30章 殿試第257章 文武之德第100章 官不聊生第155章 攻城(下)第6章 酒第23章 誥命第148章 由他們去吧第63章 在路上第212章 滿載而歸第310章 最後爭取第72章 魚水第200章 營田務第161章 有樣學樣第322章 齊魯豪傑第67章 海外琉璃第256章 身上的刺第19章 出行第67章 找盟友第25章 官身第307章 來了就要打仗第50章 京城故人第196章 神針第170章 文人的優越感第41章 中間派第9章 準備抓人第1章 桂州第78章 要知恥第282章 桑懌歸來第170章 兩府並立第13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中)第37章 逼迫第210章 我爲什麼跟個閹人談?第3章 護衛鐵騎第217章 王拱辰開店(下)第26章 餘波第53章 如和風光(下)第18章 農田輯要第119章 審問第104章 學生第17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30章 斥責第40章 冬雨第185章 初稿已成第130章 重度近視第325章 還可以做朋友第208章 老花鏡第38章 出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