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關於新郡的設想(求票票求訂閱)

“沒錯,我知道有一種法子,可以把裡面的甜水提取出來,做成像鹽一樣的東西,只不過沒有鹽那麼白,但它是甜的,我們漢部落管這種東西叫糖。”羅衝抿了口茶水,簡單的介紹道。

“哦?咱們漢部落已經有這種叫糖的東西了?那我怎麼從來沒見集市上賣過啊?”

這回雲志更驚訝了,他沒想到漢部落居然已經制出了這麼神奇的東西,難道這玩意兒和鹽的做法類似?

“有,不過很少,也不純,早些年我在西邊山谷的春會上見過紅褐色的糖,看起來就像是幹了的血跡,那是一個名爲珠的部落,用種植的葡萄做出來的,不過雜質多,也沒甜杆那麼甜罷了。

所以我一直也沒把這個當回事,直到這次吃了你弄來的甜杆,我纔有了大批量製糖的想法。”羅衝再次解釋道。

糖的製作方法並沒有多麼神奇,只要榨出甜水,再加熱到粘稠狀,然後自然晾乾就成了,原理就是那麼個原理,即使在這個世界上,羅衝也不是第一個造糖的人,他這次無非也就是用比較科學的方法改善一下這個步驟而已。

“真的,那真是太好了,只要首領有辦法制出那個叫糖的東西,我這就把那些甜杆全都運過來,不過首領,這個做糖是不是要準備準備東西,咱們這一季來得及嗎?”

其實雲志這麼問已經算是在套話了,不過他心裡實在是對造糖的方法太過好奇,因此就忍不住問了出來。

羅衝想了想,也沒什麼不能說的,畢竟技術上實在沒什麼東西,隨便一說別人就能學會,但是你會不代表你就能做,真想管制也就是自己一句話的事,製鹽更容易,現在不是照樣捏在公家手裡嗎。

“這個製糖啊,甜杆你也看吃過了,那東西其實就是放在嘴裡嚼嚼甜水,剩下的渣滓還是要吐出去的,所以,裡面的甜味其實都在汁水裡,那我們就先用工具把汁水擠出來不就好了嘛。”

“然後呢,這樣還是汁水啊,怎麼把它變成和鹽一樣呢?”雲志更好奇了。

“然後把汁水倒進大鍋裡,一邊加熱一邊攪拌,直到把它熬成焦糖色,粘稠的像是膠水一樣的東西,這個時候就可以起鍋了。

如果你想做一塊一塊的硬糖,就把它盛出來放到預先做好的模具裡,自然冷卻之後,就能得到琥珀色,半透明的硬糖糖塊。

如果你想作成像鹽一樣的小沙粒,就把熬好的糖液倒在一張包了銅皮的桌子上,然後用鏟子來回翻一翻,這個過程裡,翻糖的動作是不能停的,等糖慢慢冷卻後,就會變成像麪粉一樣細的紅糖了。

至於把紅糖變成白糖,這個我也沒把握,不過過程應該是把紅糖倒在水裡溶解,完全溶解之後,過濾幾遍,這樣就能得到顏色比較淡的糖水了。

接着再往淺色糖水裡加一些竹炭,用竹炭吸收掉裡面的色素,最後就能得到顏色更淺的糖水,然後把水份蒸發掉,剩下的就是去色的糖。

雖然沒做過,但是我估計用這個辦法還是不可能作出來像鹽一樣白的糖,頂多能做出來淺黃色黃砂糖,這應該就是我們漢部落目前能做出來的最高水平了。”

羅衝雖然沒做過糖,但是上輩子卻看過一些打着“教你純手工製作蔗糖”標題的視頻。

在生產生活越來越先進和工業化,現代化,講究效率第一的時代,人們反而又開始追求養生了,網上各種“純天然...”“純手工...”“非物質文化遺產...”“匠人匠心”之類的視頻簡直不要太多。

傳統手工造糖技藝差不多就是這麼個流程,反正視頻里人家做是挺簡單的,羅衝這裡的環境雖然差了些,但他就是首領啊,只要自己一句話,全部落所有的資源都能調動起來,還怕做不出幾個糖塊?

羅衝雖然說的十分詳細,但語速並不慢,不過這可就難壞了雲志,他是一直很認真的聽沒錯,但是他的漢語本來就是剛學了一年的,簡單的交流不成問題,可是羅衝嘴裡冒出來的那些專業術語,什麼‘溶解’,什麼‘過濾’,“半透明”,‘模具’之類的詞語,他聽的是一臉懵逼,完全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其實別說是他,像是這些技術上的詞語,也就漢部落的長老和那一幫煮鹽製鹽的女人們聽得懂,其他工種還真接觸不到這些詞語。

不過現在這情況,該說的羅衝都已經說了,雲志也不好繼續問下去,那樣顯得就太刻意了,不知道的還以爲他有什麼想法,作爲一個聰明人,雲志很明智的沒有再問。

接下來的時間裡,羅衝先是給雲志佈置了幾個短期任務,一是大量收購甜杆和高粱種子,甜杆還要繼續賣,但是以後就是自己人賣給自己人了,這屬於內部商業行爲,所以暫時菱部落還要多交一部分稅,尤其是甜品這種暴利商品。

多餘出來的部分,就可以先小規模的實驗一下幾種榨糖技術,先看看能不能行,需要研發什麼專業設備,然後等自己部落開始種植高粱後,再開始批量製作。

另一件事就是繪製一幅沼澤全圖,把雲志說的那二十多個湖心島標記出來,順便再搞一次‘淨湖行動’,把大澤裡面所有的部落人口全都遷出來,那些比較大的湖心島羅衝還另有用處。

至於大澤周邊沿岸的部落和人口,暫時還不能亂動,因爲羅衝還沒想好到底該把新郡設立在什麼地方。

首先不能太遠,不然就脫離了漢部落的控制,然後就是發展方向的問題。

以漢部落目前的情況來看,漢部落的整體勢力範圍,是一條從西向東的帶狀範圍,西面多山地,中間多森林,東邊是平原和大澤,中間還夾着兩條河流。

那麼接下來向東的話,就是一片很大的水澤,肯定是不能大規模開發的,向西也大多是山地,交通沒有大路,也沒有河道,統治起來成本太高,所以只能向南北兩個方向發展。

南邊的勢力範圍暫時還沒摸清楚,而且羅衝也是打算把南方的地盤交給瀏陽郡來發展的,畢竟這裡比較近嘛。

相反,北方的地盤資源豐富,但是卻沒有實際佔領下來,之前是因爲沒人,但現在雲志許諾了五萬人口,那麼漢部落就有必要往北插上一腳了。

漢陽郡以北,出了縛馬關就是一片丘陵草原,然後再往北一兩天的路程,就是一片森林地帶和逐漸拔高的山脈,而中間夾着的這片丘陵草原,雖然不怎麼大,但絕對夠長。

這片區域,整體地勢呈現西高東低的走向,向西探索的最遠距離,就是原來的尖角部落居住地,那裡地勢比較高,地形開闊,也是原來尖角部落放養賽加羚羊的地方。

向東地勢就越來越低,逐漸過渡到平原地帶,最東面的終點就是大澤區域的邊緣。

這整條狹長地帶,全是丘陵草原地貌,非常適合搞養殖業,如果全部佔領下來,就可以把這片區域作爲漢部落的軍馬飼養基地,也能用來大量繁殖牛羊,羊駝和驢等牲畜。

而中間靠近兩河的區域,就可以築城遷民,在沿河發展農耕,當然,這還不是關鍵。

重點的地方是,在這次的縛馬關殲滅戰中,騎兵們首次在縛馬關西北方向兩天以內的距離發現了森林,而這片森林別的樹不是很多,唯獨杜仲樹獨霸一方。

羅衝認識杜仲樹,並不是因爲它的樹皮是一味中藥,實際上杜仲樹的樹皮到底有什麼醫療效果,羅衝到現在也不是很清楚,之所以他會認識這個樹種,則是杜仲的另一種特性。

杜仲樹其實是一種膠樹,它的樹皮,樹根,樹葉,還有果皮和種子,不管是哪一部分,只要用手掰斷,中間就能拉出白色的網狀絲來,這些白色的東西,實際上就是高分子聚合物,也就是俗稱的橡膠,或者塑料。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爲杜仲膠和傳統的橡膠樹的橡膠是有很大區別的,橡膠樹產的是膠液,把膠液收集起來加工處理後就能得到橡膠產品了。

但是杜仲膠是產不出液態橡膠的,它的所有膠質,都儲藏在各個器官內,而且杜仲膠的另一個特性,就是會因爲溫度變化產生物理形態的變化。

羅衝知道這個,主要還是因爲杜仲膠是特種橡膠的原料,有很多產品是用在軍工和高科上面的,他對軍事本來就比較關注,而且中國發展杜仲膠的項目,還在建國早期,蘇聯專家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向總理提議的,對於這樣的大事,羅衝也是記憶深刻。

杜仲膠一般先是把樹皮葉子果皮和種子這些東西粉碎,然後溶解過濾,再用鹼液反應提取出類似棉花的絮狀物,最後得到的東西揉成團,看起來就和嚼完吐出來的口香糖差不多......

這種杜仲膠室溫風乾水份之後,就會變得很硬,如果壓注成一個產品,等成型後就會變成非常硬的一種狀態,比如壓注成一個杯子,那麼成型後就會變成一個塑料杯,敲起來梆梆響,但是把這個杜仲膠做成的杯子泡在60度以上的熱水裡,浸泡幾秒鐘後,它就會立刻變成帶有彈性的橡膠,想怎麼捏就怎麼捏,就跟輪胎內胎似的。

在這個軟化的狀態下,如果改變了杯子的形狀,那等溫度再次冷卻下來之後,它就會以改變後的形狀再次塑化,變成堅硬的塑料。

所以,這就是一種可以隨溫度變化,在塑料和橡膠兩種物理形態中來回轉變的一個高分子聚合物,所以才被叫作特種橡膠。

根據它的這種變化,現代一般用這種特殊材料來製作假肢收容器,也就是做一個大號的杯子,先放在熱水裡泡一下,然後把斷胳膊斷腿放進去,冷卻後就可以改變成最符合假肢的形狀......

當然,羅衝可沒想着做這玩意,他想的是怎麼把杜仲膠變成橡膠,漢部落現在對塑料的需求不大,但是橡膠卻十分需要。

第一是因爲羅衝已經造出了鉛筆,並準備大規模普及,鉛筆都出來了,那它的好搭檔橡皮怎麼可以沒有,而想要製作橡皮,首先就得有橡膠原料。

其次就是橡膠車輪,空心的充氣輪胎不好做,但不代表做不出來,實際上那玩意兒的關鍵技術和橡膠不大,而是全在那一枚小小的氣門芯上。

再者說,就算空心的充氣輪胎做不出來,能做個實心的橡膠輪胎也好啊,怎麼也比現在的木頭車輪效果好的多,不管是防滑方面,還是減震方面,還有輪胎的抓地力,都不是木頭車輪能比的。

除此之外,其他的傳統橡膠製品也可以製作,比如說橡膠鞋底,膠皮管子,氣門芯的關鍵部位‘閉氣閥’,甚至是簡易的橡膠充氣艇,也不是沒有可能......

當然,就算現在真的能做出來,產量也有限的很,頂多能滿足一下橡皮的需要,就已經很了不得了。

因此,綜上考慮,羅沖決定把新的郡就設立在縛馬關西北方,杜仲林和草原的結合處,這樣也能更好的開發這裡的天然資源。

========================

馬上改,,,,

除此之外,其他的傳統橡膠製品也可以製作,比如說橡膠鞋底,膠皮管子,氣門芯的關鍵部位‘閉氣閥’,甚至是簡易的橡膠充氣艇,也不是沒有可能......

當然,就算現在真的能做出來,產量也有限的很,頂多能滿足一下橡皮的需要,就已經很了不得了。

因此,綜上考慮,羅沖決定把新的郡就設立在縛馬關西北方,杜仲林和草原的結合處,這樣也能更好的開發這裡的天然資源。

除此之外,其他的傳統橡膠製品也可以製作,比如說橡膠鞋底,膠皮管子,氣門芯的關鍵部位‘閉氣閥’,甚至是簡易的橡膠充氣艇,也不是沒有可能......

當然,就算現在真的能做出來,產量也有限的很,頂多能滿足一下橡皮的需要,就已經很了不得了。

因此,綜上考慮,羅沖決定把新的郡就設立在縛馬關西北方,杜仲林和草原的結合處,這樣也能更好的開發這裡的天然資源。

第341章 麥子熟了(求票票求訂閱)第441章 禮物和邀請(求票票求訂閱)第658章 高硫鐵的批量生產(求票求訂閱)第1018章 開戰(上)第1017章 改變策略第611章 大軍在密林中穿行(求票票求訂閱)第639章 達蘭臺的分析(求票票求訂閱)第103章 我要這個藍人(求推薦票啦)第546章 煤礦開採計劃(求票票求訂閱)第092章 播種希望(求推薦求收藏)第490章 前方有個***(求票求訂閱)第079章 開山取鹽之法(求推薦求打賞)第292章 人去哪了(求票票求訂閱)第858章 漢部落有婦產醫院第901章 多才多藝的移民第945章 決戰前夕第674章 寶音的改變第249章 開拓河東市場(求票票求訂閱)第349章 北遷的旅途(求票票求訂閱)第275章 叛逃事件(求票票求訂閱)第160章 腳踏紡紗機(求票票求訂閱)第415章 貧瘠的雪原(加更求打賞2/4)第1054章 啤酒和方便麪第285章 制式武器(求票票求訂閱)第599章 視察瀏陽郡(求票票求訂閱)第995章 初代拖拉機第602章 沒用的使團,暴怒的羅衝(求票票求訂閱)第050章 豪華陣容第846章 鑫統領之死第498章 斬指剃髮刺面的奴隸(求票票求訂閱)第792章 南方的兩封來信第621章 必須完成的使命(求票票求訂閱)第1143章 南方的工業基石第548章 漢部落的工具第1035章 機耕開荒和養殖場的設想第911章 事故原因第254章 百里之湖,千里草原(求票票求訂閱)第973章 糧食和人口第808章 總噸位15萬噸的艦隊第192章 危險降臨(求票票求訂閱求評論求比心)第186章 幾千人的食物來源(求票票求訂閱)第576章 大湖,我們到了(求票票求訂閱)第942章 漢部落從不滿足第132章 都跟我殺呀(爲舵主寒冰熔爐加更)第657章 我不想用他的頭(章節末尾有彩蛋)第1033章 正旦節至,拖拉機下線第178章 提升三倍速度的辦法(求票票求訂閱)不想開單章的,但有必要解釋一下第799章 拉大栓纔是男人的浪漫第628章 草原變荒漠(求票票求訂閱)第680章 牛尾表決心(求票求訂閱)第658章 被他察覺了(求票求訂閱)第741章 百姓的認可第327章 鑫部落(求票票求訂閱)第804章 《漢語拼音》第201章 夜襲(求票票求訂閱求評論求比心)第466章 牀弩和華章(二合一章節)第1002章 插秧機和香芋的真面目第1035章 機耕開荒和養殖場的設想第787章 第一張三人合影第877章 第二批拜年者到來第933章 見證漢部落的歷史第722章 巨大的戰果(求訂閱)第433章 舊人新貌(求票票求訂閱)第885章 更具操作性的計劃第976章 知識衍生技術第487章 代理經銷商:冒頓(二合一求票求訂閱)第162章 新機初成(求票票求訂閱)第146章 首領你別跑啊(求票票求訂閱)第772章 策劃計劃經濟第664章 食人族的動向(求票求訂閱)第807章 抵達竹島海峽(二合一大章)第403章 桑部落(求票票求訂閱)第616章 頒年號“建元”第377章 私有制開端(求票票求訂閱)第1011章 北方戰況第438章 初次相遇[芋](二合一大章)第864章 首飾喜服出租,外景旅行拍攝?第014章 向叢林出發(求推薦求收藏)第126章 漢部落改制(求首訂)第1026章 林飛是個槍械粉第312章 終止集市(求票票求訂閱)第906章 上千根橋墩,五百多座連起來的趙州橋!第059章 福禍相依(求收藏求推薦)第408章 雪原狼(求票票求訂閱)第667章 厚積薄發(求票票求訂閱)第098章 首遇遊部落(求推薦)第245章 集市上的蔬菜(求票票求訂閱)第015章 狩獵進行時(求收藏求推薦)290章 軍營和學堂(求票票求訂閱)第858章 漢部落有婦產醫院第968章 像鬼火一樣的曳光彈第152章 我的牛車呢(求票票求訂閱)第659章 大禍臨頭(求票求訂閱)第778章 五十年兵部任免第259章 凌的身世(求票票求訂閱)第507章 開拓開拓(求票票求訂閱)第539章 獸牙的想法(求票票求訂閱)第182章 他不會打過來吧(求票票求訂閱)第1099章 這個世界上羅衝最好的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