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0章 諸葛連弩二號機

十天後,張溪總算是帶領着五萬士卒,抵達了洛陽。

伊闕關一戰,張溪收到了消息,諸葛亮同樣也收到了消息。

說實話,諸葛亮也有點後怕。

雖然說吧,諸葛亮也做好了要用五千人堅守洛陽待援的準備,但司馬懿真的出現在伊闕關,並且差點長驅直入的消息,還是讓諸葛亮有點意外的。

司馬懿對戰機的把握,對時局的判斷,真的是太精準了。

諸葛亮原本以爲,只有十天到十五天的空窗期,遠在虎牢關的司馬懿未必就能及時收到消息,而且就算是及時收到了消息,司馬懿也未必會選擇這麼激進的輕兵突進的方式來偷襲洛陽。

可沒想到,司馬懿不僅來了,而且來的極快。

要不是孟達也同樣來的太快,給了司馬懿一個措手不及,這個洛陽,恐怕真的會遇到險情。

但.諸葛亮後怕歸後怕,可也不是沒有自己的底牌的。

現在大漢的底子厚了,諸葛亮用兵也不用那麼的摳摳索索了,但終究諸葛亮是一個謹慎的人,如果沒點底牌的話,他也一樣不敢用五千人來守衛洛陽。

而諸葛亮的底牌,張溪在抵達洛陽後,也算是看到了.城牆上一水的元戎弩。

嗯,也就是諸葛連弩。

不是張溪手持的那種小型連弩,是正兒八經可以用來守城的大型連發牀弩。

這些年,諸葛亮終於是把這個大殺器給弄出來了,這麼多的諸葛連弩往城頭上一放,司馬懿只帶兩萬人來攻城,恐怕連靠近城牆的機會都不多。

這就是諸葛亮用五千人守洛陽城的底氣。

而張溪呢他眼饞啊。

這麼多的諸葛連弩,這要是帶着去救援孟津渡呵呵,司馬師這小子有大麻煩咯。

然後張溪就開始死皮賴臉的糾纏着諸葛亮,讓他分出一千弓弩士,兩百張諸葛連弩給自己,隨軍聽用。

這下直接把諸葛亮給整笑了洛陽統共就只有一千弓弩士和兩百張牆頭連弩,你張元長是真的敢開口啊,一下子全要?!

那這個洛陽還守不守了?!

張溪一看諸葛亮這個架勢,立刻也換了笑臉,然後繼續勸說.這不是給你帶援兵過來了嘛。

有兩萬南軍,有姜維,文欽,毌丘儉協助你守衛洛陽,別說司馬懿,就是曹操親來,他都沒有攻下洛陽的把握。

再說了,等自己領兵去支援了張翼,立刻就叫王昶領兵回援,等到王昶領兵回到洛陽的話,洛陽城內就有四萬五千人守衛了,到時候有沒有這個諸葛連弩守城,根本不重要。

張溪是好說歹說,但最終,諸葛亮也沒鬆口同意。

倒不是諸葛亮小氣,而是這些固定在城牆上的諸葛連弩都是大型牀弩,拆卸運輸很不方便,而且操作起來需要四人一組,一人後備,沒有經過專業的操練,還真的玩不明白這個東西。

這也是爲什麼諸葛亮在洛陽這麼多年,一共就只有這兩百張諸葛連弩和一千弓弩士的原因。

這東西,威力是很大,但限制也很多,可以用來守城,但用來隨軍出戰,其實並不合適。

這個解釋吧,張溪一開始是很懷疑的。

畢竟,歷史上諸葛亮四伐的時候,在木門道射殺張郃,據說用的就是諸葛連弩.那可是在撤軍的過程中,如果說諸葛連弩真的不利於運輸的話,是怎麼能射殺張郃的呢?!

但隨後,張溪就理解了是諸葛連弩,但不是張溪現在看到的,安裝在城牆上的大型牀弩。

而是一種需要兩人操作的小型連弩。

諸葛亮搞個諸葛連弩,居然還一下子搞出了兩種不同的型號嗯,如果算上張溪手裡的那種微型手持連弩的話,算是有三種型號了。

諸葛亮帶着張溪,在洛陽武庫中,見到了這種小型的諸葛連弩。

這個連弩吧,說小型的其實也不太準確,它比一般的軍中弓弩要大一倍,外形倒是跟現在軍中常用的弓弩類似了,只不過是稍微大上一圈,也多了一個奇怪的匣子來容納弩箭.畢竟諸葛連弩是可以一次連發十支弩箭的。

也正因爲如此,這種連弩比一般的弓弩要沉重很多,並且無法單人操作,需要兩人協同操作。

而且這個小型連弩,跟張溪用來防身的微型連弩還不一樣。張溪手持的那玩意兒,二十步之內殺傷力還行,但射程只要超過三十步,想要命中基本就只能靠緣分了。

這東西,就是一個聊勝於無的東西,是諸葛亮特製,給張溪這種沒有武藝防身但還需要親自上陣的主帥用來防身的東西,實用性很差。

但這個諸葛連弩二號機,經過了諸葛亮的歷次改進後,最大射程可以達到一百八十步,在一百二十步之內,精準度的差距也就在五步以內。

這就非常具有實戰價值了。

而這個二號機還有一個很大的優點,那就是不需要額外的接受操練,軍中弩手兩人一組就可以直接上手,減去了很多的麻煩。

張溪一看到這玩意兒,再一聽諸葛亮介紹這玩意兒的威力,毫不猶豫的,再次死皮賴臉的表示.我全都要。

再次把諸葛亮給氣笑了最多給一半。

爲此,兩個人進行一番“激烈友好”的交流,張溪最終順走了八百張諸葛連弩二號機要知道,諸葛亮的洛陽府庫中,一共就只有一千張這樣的二號機。

解決完這個“分贓”的問題後,張溪也沒有功夫跟諸葛亮再多磨嘰了。

司馬懿倒是退的夠快,但孟津渡那邊,壓力依然還是很大。

根據諸葛亮的介紹,張溪得知,王昶已經帶領兩萬弘農郡兵去支援張翼了,但因爲張翼前期兵力不足,魏軍兵力太多,導致了張翼不得不放棄黃河沿岸,退守到孟津渡外圍繼續堅守。

黃權率領的水軍,雖然還在努力的攔截魏軍的過江船隻,但孟津渡那地方吧,水勢平緩,大河中心還有一個浮州,魏軍佔據了這個浮州,通過浮州作爲接應,黃權的水軍無法兩面兼顧。

再加上魏軍兵力實在太多,翻個十幾二十艘渡船對魏軍來說完全可以接受,但對黃權來說,他一共就只有五十艘戰船,翻個五艘戰船都能讓黃權心疼好久。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敵軍兵力太多,根本攔不住。

張溪對於這個問題,其實在來的路上,就有過屬於自己的思考。

在得知孟津渡被大量魏軍圍攻的時候,雖然張溪也同意諸葛亮的判斷,認爲魏軍不可能把孟津渡作爲主攻方向,但是,對於北伐的下一步計劃,不擊退孟津渡的魏軍,顯然是不可能繼續施行的。

按照北伐計劃,不僅張溪要在孟津渡過河進攻河內郡,魏延在有必要的情況下,也要在孟津渡沿河而下,去東郡登陸。

別說魏軍在進攻孟津渡,就是簡單的跟孟津渡隔河相望,魏延都不能在這種情況下沿河而下。

一有動作,立刻就會被對岸的魏軍發現的。

所以,張溪必須要先想辦法擊退圍攻孟津渡的魏軍,同時還要先一步打過黃河去,把戰火燒到河內郡腹地,吸引黃河沿岸佈防的魏軍全都收縮到河內郡的各縣防守,這才能給魏延沿河而下創造機會。

可現在,情報顯示,進攻孟津渡的魏軍兵力,在七萬以上。

這個兵力,哪怕張溪現在急速馳援孟津渡,跟王昶和張翼合兵,兵力也不過是跟魏軍相持而已要擊敗他們,不僅有難度,還要花費時間。

因此,這一路上,張溪對着地圖,仔細研究了很久,纔想到一個勉強可行的辦法。

而到了洛陽後,張溪立刻跟諸葛亮商議。

張溪的辦法,是走當年董卓進京的老路,在河陽縣這個地方過河,進入河內郡。

只是呢,這個地方吧,臨近官道,當年董卓就是走的這條路進入的洛陽,天下皆知。

所以在佔據洛陽,但並沒有佔據河東的情況下,諸葛亮早早的就下令把這邊的過河石橋給拆除了,防止魏軍順着這條路,從河東郡進入洛陽地界。

這地方的黃河水道相對來說比較狹窄,因此才能在這裡建設過河石橋,但同樣的,就因爲這地方的水道狹窄,因此水流湍急,這個石橋一拆毀,想要復原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張溪想要從這裡過河,唯一的辦法,恐怕就是得讓黃權的水軍戰船收尾相連,搭出一座戰船浮橋出來。

只是這麼一來,沒有了水軍的牽制,恐怕孟津渡那邊的壓力,就會變得非常的大了。

所以,張溪也想問問諸葛亮,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做到兩邊兼顧。

第801章 發現端倪第241章 合肥之戰的影響第235章 清查土地第1105章 騎兵對決第296章 臨陣變故第425章 尋仇第782章 敗退第240章 合肥之戰第978章 初聞遷都第425章 尋仇第854章 潼關之戰(九)第933章 魯陽第752章 收留第308章 呂蒙的計劃第215章 劉循第455章 張郃摸魚第1207章 退路第1171章 一請司馬懿第1094章 建言之功第724章 人選第354章 曹操第1190章 意外的先見之明第1233章 孫權的壓力第573章 急行第928章 授徒第156章 曲轅犁第162章 賣馬第241章 合肥之戰的影響第402章 魏延的傷勢第364章 消息泄露第377章 戰後處置第401章 突襲第296章 臨陣變故第971章 曹叡的鬱悶第409章 不覺中計的趙昂第1189章 變數第1204章 猶豫第1178章 追擊和破城第1001章 亂局第766章 人選第1225章 貿易戰(二)第118章 苦肉計第1122章 局勢有變第756章 三伐議定第779章 舌辯結束第973章 羊衜歸漢第1240章 中止經濟戰第910章 水戰第1043章 升官第14章 奸雄,必須是奸雄第1243章 三大變故第634章 張遼決意第905章 同行第345章 周瑜出馬第16章 豆腐的作用第31章 商討第941章 誤判第272章 應對第203章 草率的漢中攻擊戰第675章 江州密議第417章 出城作戰第895章 石苞的心思第791章 防禦體系第803章 三方應對第797章 曹休的計劃第687章 蔣琬和陳祗第370章 圍攻味縣第491章 漢中預度部第19章 練兵第445章 意料之外的援軍第608章 攻心第996章 試探第1007章 襄陽情勢第1142章 魏延的判斷第1201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二)第580章 接應第444章 守城第六天第929章 四伐方略第786章 孫十萬的想法第16章 豆腐的作用第855章 潼關之戰(十)第729章 空城計第160章 孫尚香的奇妙冒險第596章 正面較量第1112章 甄城第22章 寇封的“喜事”第1196章 識破和突圍第1174章 佯攻朝歌第477章 改制第810章 勸降第471章 蘇則的選擇第329章 厚臉皮的呂蒙第28章 兵法第339章 陸遜之計第650章 大雪第1171章 一請司馬懿第484章 劉備的反應第212章 投石車第637章 日薄西山第250章 地域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