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1章 孟津渡

張溪的提議不能說沒有道理。

在河陽縣方向通過戰船浮橋過河進入河內郡,在河內郡大肆破壞,確實可以迫使魏軍放棄圍攻孟津渡,回軍救援。

只是,這麼一來的話,孟津渡的黃權水軍必須後撤,沒有了水軍牽制,魏軍就沒有了顧忌,七八萬魏軍一齊過河突破孟津渡,往洛陽方向而來的話,也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七八萬魏軍兵臨洛陽北門,哪怕現在諸葛亮手裡多了兩萬南軍,也有諸葛連弩守城,依然不能掉以輕心。

而身在鞏縣的司馬懿一旦得知了孟津渡被突破的消息後,必然會全軍壓上,爭取擊破魏延率領的大漢北軍,同樣過來圍攻洛陽的。

到了那個時候,洛陽周邊,可就會彙集十幾萬的魏軍。

誠然,這裡面還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比如說張溪渡河後造成河東郡大量城池被攻佔,魏軍後方不穩,逼迫魏軍回援,又或者是魏延能擋住司馬懿的進攻,不讓司馬懿跟孟津渡的魏軍合軍等等。

確實無法根據這些未知的情況來推斷出洛陽守衛戰的勝負,但.如果司馬懿真的狠心選擇不回援河東,拼着打爛掉河東地區也要強攻下洛陽的話,洛陽一樣會很危險的。

而且,一旦洛陽遇險,陷入敵軍的圍攻的話,不說能不能守住的問題,就說接下來的北伐各種戰略,都會因爲洛陽不穩而無法順利實施.這纔是諸葛亮最擔心的地方。

北伐,始終是第一優先選擇,因此,洛陽能不陷入危險,就最好不要陷入危險。

張溪其實也知道,自己的這個計劃性價比有點太低了,不算什麼好主意但總好過在孟津渡被動應戰啊。

現在孟津渡的問題,其實就是一個兵力不足的問題,只要想想辦法,能不能彌補上這個兵力的空檔,抽調水軍其實並不是多麼重要的事情。

爲此,諸葛亮和張溪商量了許久,最後還是諸葛亮想到了一個折中的辦法。

張溪要出征河東的部隊,本來就沒有到齊呢。

張溪帶了五萬士卒過來支援洛陽,其中只有三萬上庸兵是在戰略計劃內歸屬張溪指揮的士卒,剩下的兩萬南軍,是要留守洛陽,作爲預備隊的。

張溪本來應該還有兩萬遊騎兵作爲自己的配備兵力可現在這支遊騎兵纔剛剛走到右扶風,還沒過武關呢。

因此,諸葛亮的建議是,讓張溪先領三萬上庸兵去支援孟津渡,擋住魏軍的這波進攻,而王昶的兩萬弘農郡兵也不用回洛陽了,先聽從張溪的指揮。

目的,就是在孟津渡方向造成雙方兵力僵持的局面,讓河東方面的司馬師,夏侯霸等人認定大漢要在孟津渡打僵持戰。

然後,等馬岱率領的兩萬羌胡遊騎到洛陽後,立刻往河陽縣方向集結,到那個時候,再抽調黃權的水軍去搭建浮橋。

這樣的話,孟津渡方向,有張溪率領五萬多士卒擋住魏軍七萬餘人,牽制住這支魏軍主力,河陽方向,兩萬遊騎兵渡河後,以騎兵的速度優勢快速劫掠河東,逼迫魏軍從孟津渡退兵。

就是這麼一個折中的辦法,而這個辦法,其實也不是沒有缺點的。

其中最明顯的一個缺點,就是遊騎兵雖然破壞力很強,但卻無法攻城,最多隻能做到劫掠地方,卻無法真正有效的威脅到河東郡和河內郡的諸多大縣.司馬懿或者司馬師要是真的能頂住壓力不回援的話,騎兵過河的意義就不大了。

但.現在這個辦法,已經是儘量能兼顧的辦法了,戰場上的事情,是無法做到十全十美的。

洛陽的安危,比攻略河東郡更重要。

諸葛亮的辦法雖然也不完美,但至少比張溪的辦法要安全一些.也只能這樣了。

在跟諸葛亮商議已定後,張溪在洛陽城內休整了三日,第四天,領兵往洛陽以北的孟津渡前進,去支援還在孟津渡堅守的張翼,王昶等人。

而諸葛亮繼續坐鎮洛陽,防備鞏縣司馬懿,同時等待馬岱率領的羌胡遊騎兵到位,安排他們進行下一步的進軍路線。

張溪一路行軍,用來不到三天的時間,抵達了孟津渡前線。

畢竟是馬上要接近戰場了,雖然着急救援,但該有的戰鬥準備還是要做好的,不能有任何的閃失。

而順利抵達了孟津渡前線,跟王昶匯合了之後,張溪才知道現在孟津渡的真實戰況如何。

張翼現在還在孟津渡堅守,但實話實說,孟津渡張翼已經丟了四分之三了,就剩下南面的一個角落,張翼還在死拼硬抗。

而王昶呢,領軍抵達了這裡後,曾經試圖勸說張翼直接退出孟津渡,在外圍另立防線防守,但張翼並不同意。

而張翼反對的理由也很簡單——自家兵少。一旦放棄堅守孟津渡,把敵軍放出來打,那麼就等於是兩萬多漢軍要直面七八萬魏軍的進攻,從兵力優勢的角度講,這麼做並沒有任何勝算。

倒不如繼續堵着孟津渡的南門,一路拼消耗,說不定還能多撐一點時間。

王昶也不得不承認,張翼的做法有一定的道理,但這麼以來,張翼就必須面臨自己七八倍兵力的魏軍圍攻,而王昶帶來的兩萬弘農郡兵,除了幫助張翼鞏固一下兩翼防線外,根本什麼忙都幫不上。

偏偏王昶還無話可說,因爲親自賭住孟津渡的,是他張翼本人.人家是用自己的命在爭取時間,並不是拿別人的命當炮灰,你讓王昶能說什麼?!

好在張翼的堅持,也不是沒有任何收穫的他終於是撐到了張溪領兵抵達。

而張溪領兵抵達孟津渡附近,從王昶那邊瞭解了具體情況後,立刻開始琢磨着,怎麼坑一把孟津渡的魏軍。

要坑人嘛,首先肯定是要出其不意.這樣的話,就不能讓魏軍察覺到自己已經領兵來援了。

爲此,張溪不惜再折騰一次,偃旗息鼓的領軍後撤三十里,只留下王昶所部在孟津渡外圍防守。

其次呢,張溪下令讓張翼放棄堅守孟津渡南門,後撤跟王昶軍匯合,把魏軍放出來。

最後,張溪會讓王昶詐敗,往自己所在的方向撤退,等到魏軍追上後,張溪就會用從諸葛亮那邊磨來的諸葛連弩,教一教司馬師和夏侯霸怎麼做人。

招數不算新鮮,但這種套路,不知道讓多少將軍吃過虧,上過當有時候在戰場上啊,越是簡單的計策,反而越容易成功。

無他,形勢所迫爾。

敵軍不敵敗退,你追不追?!

不追?!

浪費戰機,給了敵軍重整旗鼓,收攏敗兵的機會。

追.中埋伏的可能性也不小的。

這就是一個二選一的問題。

而一個優秀主帥要做的,就是儘量的誘導敵軍主將,讓他誤以爲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從而增加他中計的概率而已。

當然,如果沒成功,也沒啥好氣餒的戰場上就是如此,算無遺策,就是個形容詞而已,沒人能真正做到的。

反正招就是這麼一個招,能不能上當,就全看王昶這場戲演的真不真,以及司馬師到底會不會上當而已。

而此時的司馬師.說實話,他現在很猶豫的。

眼看着,自己好像真的能攻下孟津渡了。

攻下孟津渡,獲得了突破口之後,自己完全可以跟夏侯霸一起,率領八萬大軍一舉進攻洛陽,一雪前恥.可問題是,這麼做,好像違背了父親的戰略規劃。

當初父親曾經送來軍令,嚴格強調,進攻孟津渡,只是一場佯攻,目的是吸引蜀賊往孟津渡分兵,給父親偷襲洛陽創造機會.所以啊,打孟津渡,是需要控制好一個度的。

既要製造出對孟津渡的壓力,同時也不能真的完全攻下孟津渡。

否則的話,就憑那個叫張翼的蜀賊將領帶領的不到四千兵馬,還想守着孟津渡南門?!

是的,張翼能守衛南門守到現在,完全是司馬師在放水的結果。

但是吧,這個仗,打到這個份上司馬師漸漸的感覺有點不對勁了。

王昶領兵來援的事兒,司馬師其實也知道,畢竟王昶來了好久了,司馬師的部隊雖然被張翼堵住了,但派出一些偵查斥候還是能做到的。

按理來說,王昶都已經被抽調過來快大半個月了,自己的父親在洛陽那邊應該已經有結果瞭如果是勝了,偷襲洛陽成功,面前的蜀賊應該是早就該撤軍了。

可如果是敗了那自己該怎麼辦?!

第771章 擅自出兵第434章 江東二連擊第854章 潼關之戰(九)第879章 各自的選擇第431章 詭異的南陽戰事第514章 魏延的執念第361章 和談條件第28章 兵法第979章 出使變故第98章 劉表病重第619章 誤判第262章 應災準備第24章 注水版兵書第1054章 水戰(二)第413章 冀縣城內第649章 司馬赴任第971章 曹叡的鬱悶第220章 入城安民第261章 成都議事第792章 命中註定的待遇第616章 王雙的絕技第671章 戰事停歇第167章 攤牌第728章 東吳出兵第43章 輸了第190章 江東內事第733章 內政外交第1248章 攪局者(一)第696章 合議第1180章 衛氏第1217章 東吳內政第143章 龐統第685章 考題第356章 五虎將第964章 洛陽戰事(一)第1088章 遭遇顛倒第185章 應對第436章 合肥失守第1103章 調整部署第705章 女兒事第534章 陳倉道第95章 議戰第1243章 三大變故第261章 成都議事第242章 楊儀第902章 折中第237章 巴東郡保衛戰(一)第975章 巴丘水戰(一)第576章 截擊第917章 談判條件第489章 閒着容易出事兒第354章 曹操第252章 書院的作用第440章 略陽遭遇戰第224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1030章 另一路第146章 回府第311章 曹操頭疼第217章 取名第962章 出乎意料第966章 洛陽戰事(三)第547章 逃命第956章 影響第725章 開春第641章 練將第985章 荊州隱患第31章 商討第544章 小鎮用兵第167章 攤牌第1226章 對內妥協第16章 豆腐的作用第426章 姜維的動機第244章 王炸組合第979章 出使變故第565章 畫風清奇的眉縣世家們第352章 曹操退兵第738章 青儲第257章 成本第751章 前因後果第810章 勸降第503章 誰謹慎?!第130章 攻城(一)第667章 勸降二將第1012章 誘敵第1253章 拖時間第1081章 情報可靠性第265章 蝗災第528章 關羽搦戰第995章 真正的戰略第79章 巡視防務第121章 勸降文聘第518章 二將第734章 方向之爭第25章 徐庶第1045章 東吳內政第139章 變故第97章 襄陽的反應第447章 街亭混戰(二)第243章 爭議第674章 世家之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