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私議

魏齊擊掌讚道:“捨生取國,壯哉!當一釂!”隨舉膝邊之爵,一飲而盡。另二人無奈,只得也舉爵飲盡。魏齊又給添酒。

芒卯道:“此軍原爲微賤所領,如曰成仁,合由微賤一身當之,何必假手大梁尉。況大梁尉身負大梁之守,豈可須臾或離。”

大梁尉道:“大梁周圍民軍佈防,偏俾均與魏相相參,且各門尉均知。大梁城高溝深,必無差失。將軍身負大王重託,豈可輕身險境。偏俾一勇之夫,正當其任。”

魏齊道:“不必爭執,吾當即刻進宮,將所議進呈大王,請大王定奪。無論芒卿或樑尉,必一人急赴軍中替回信陵公子,儘量多抽武卒隨衛。卿等當即督率大軍,躡秦軍後,以死決之。”

二人道:“如此,吾等且辭,旦日聽教!”魏齊要留飯,二人堅辭。魏齊於是直送到堂下,二人離去。魏齊更衣進宮與魏王商議。

二人出了相府大門,各人的車馬均在大梁門外,兩人只能步行到大梁門才能乘上車。這一帶正在宮牆和大梁城牆之間,大道寬闊,北邊是重臣府邸,南邊就是城牆。鴻溝從北水門入城,經大梁門前折向東南,流出南水門。此時戰時,各門緊閉,城牆上下俱有士卒巡哨,道路上空無一人。兩人並肩走了會,芒卯悄聲道:“大梁尉所欲何爲?”

大梁尉道:“豈有他謀,但捨生而已。”

芒卯道:“勢非至此,豈可輕言生死!”

大梁尉道:“偏俾智短謀淺,惟將軍指教。”

芒卯道:“全軍之要,不過財耳!魏相守財之見,寧敗軍而求財,非國家之福也。此深有望於樑尉也。”

大梁尉道:“偏俾何以當之?”

芒卯道:“以魏相之見,必不肯出此,故議間微賤不敢發一言。此時並無六耳,方敢言之,望樑尉無漏。”

大梁尉道:“偏俾何敢!”

芒卯道:“樑尉見到信陵君,只以微賤之意上達,且言魏相欲因財敗軍。總之,將今日席間三人議論如實相告。微意信陵君必有萬全之策。”

大梁尉揖道:“多謝指教!”

兩人一路談着,不覺已轉到大梁門前。兩人的車馬遠遠見到他們,急急地備好車,趕過來。兩人作禮而別,各自上車離去。芒未見大梁尉馬車去遠,四下無人,便悄悄問:“朝議如何?”

“今日無朝,只在庭前公議。”

“可聽父親之言?”

“並未駁回。”

“父親爲先王智囊,至今人望不減!”

“惟一事未準。”

“啊?何事!”

“爲父所領之軍如何處置。”

“爲何駁回?”

“不允免賦,寧可敗軍!”

芒未吃驚得睜大了眼睛:“寧可破軍,也不破財?”

“正是!不意昏憒一至如此!”芒卯恨恨地說道。

“到底如何處置?”

“以大梁尉入軍與秦軍死戰。”

“如此則十萬之民去矣!”

“尚不至此!”

“父親還有妙計?”

“先回家,吾等父子再商議。”

芒未抖開絲繮,馬車在空曠的街道上快跑起來,不一會兒就到了裡中。監門打開門,兩人牽車進入府中。芒卯先到堂上,取一支手節,叫來一名舍人,吩咐他持節請車右先生和虎仲先生同進晚餐。幾位兒子聽到父親回來,也紛紛從各自院裡匯聚到大堂。各人敘過禮,分長幼站立兩旁。芒家五子,各以出生時日的地支爲名,從長而幼依次是寅、亥、辰、未、申。芒未卸車尚未歸來,此時在堂上的只有四子。寅、亥兩子是芒卯在大哥去世後,娶其嫂而生;其餘三子則是現在的續絃夫人所生。近幾年,續絃夫人年齡漸老,已難生息,於是買了幾個侍妾,也生下幾個子女,只是尚未成人,只養在後院,不入大堂。

父子略談片刻,芒未已卸完車,回自己院裡更好衣,也來到堂上,與父親兄弟重新見過禮,入班站定。門上已經來報,所請的兩位先生已經到了。芒卯叫聲“請”,即起身迎出去,下了臺階,五子列在臺階兩邊。兩位先生進了門,芒卯揖迎,分賓主同升臺階,在堂前再揖,入堂後分賓主入座。五子魚貫而入,再次分列兩班。

芒卯與車、虎兩位先生閒談幾句,道:“微賤有不明之事,要請教先生,請二位先生一同進膳。”又轉向幾個兒子,“你們也在堂上一起進膳吧。”兩先生與五子行禮。老大芒寅吩咐下去。少時家僮託着食案來到堂前,五子先將芒卯和車、虎兩位先生的食案奉到各人席前,均是三鼎兩簋;而後又分別搬進自己的食案,均只一鼎一簋,又搬來兩張席,分別坐下。芒卯和兩先生依禮酬讓後,又對五子示意。衆人開始進膳。少頃食畢,將食案撤走。芒卯道:“堂上風涼,且至暖閣清坐!”衆人起身,隨着芒卯同到暖閣。時近黃昏,暖閣中的燈已經點燃,席案皆備。在芒寅的指揮下,家僮們又搬進一罈清酒,幾隻木盞。芒卯道:“秉燈作竟夜之談,唱酬之禮就免了吧!”兩先生道:“正要如此。”芒寅將木盞盛上清酒,送至各人席前案上。衆人在芒卯引導下,各飲一口清酒,隨置於案上。

芒卯道:“當今軍情,先生已知,當有以教我!”

略一沉默,車右先生先道:“秦軍趨啓封,其勢甚明。未啓今日朝議如何。”

芒卯道:“今日無朝,只取公議。議定當以大梁爲重,以西、南兩鄉軍延伸至西南各里郭,以爲防禦。武卒兩偏爲其鋒。北鄉軍移入城內,東鄉軍轉向城南。”

車右先生道:“現圃田城外民軍該當如何?”

芒卯道:“以大梁尉替回信陵君,躡秦軍之後,與之死戰。”

車右先生道:“如此幾棄啓封,奈何?”

芒卯道:“諸公皆曰大梁事大,啓封疥癬之疾耳。”

車右先生道:“啓封非疥癬之疾,實關心腹,主上深明其意!”

芒卯道:“吾何嘗不知啓封關乎大梁安危。但縱秦軍掠於郊,諸公以爲不可。微賤以爲,秦軍掠於郊,事有不可回;而縱其入啓封,則尚有聯韓一途可爲迴旋。”

車右先生道:“韓王慳薄,必不輕出。”

芒卯道:“那就看大王能出多大價了。卿等不知,魏相爲儉省圃田軍糧賦,寧願破軍。不拔一毛而求天下利,豈可得乎!”

第17章 奸細第70章 蔡澤第334章 訪友第360章 豕三複現125章 洛陽白氏第110章 圃田徵糧第277章 再探啓封第52章 私議第307章 北邙點穴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353章 圃田之衆第112章 以俸爲質第367章 仲嶽親臨125章 洛陽白氏第183章 陰險狡詐信陵君第110章 圃田徵糧第247章 魏使第186章 多嘴的陳四第37章 點兵第154章 博學的家老第53章 私授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146章 黃人張氏第37章 點兵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37章 點兵第372章 巴姊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253章 大梁通啓封第79章 掌兵第177章 點軍第346章 芒府拉攏第100章 仁義之士第265章 鄭安平訪鄭第185章 信陵君何人也第21章 籌謀第298章 離華陽第145章 曾季第68章 城北驛第74章 將相和第9章 有刺客第340章 三牲第252章 相持之計第61章 席議第302章 報喪第277章 再探啓封第82章 出城第174章 華陽四行第249章 得見中人第91章 美酒美姬第158章 女閭第97章 月下清談第78章 帳議第359章 篝火晚會第123章 豪傑鄉里第220章 亂中取閒第170章 遠迎第92章 整軍第262章 傷營第233章 次日再戰第263章 密議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260章 議連衡第273章 練兵第315章 造訪高人第203章 說服韓不申第75章 陳留司士第97章 月下清談第233章 次日再戰第256章 曾季截道第226章 信陵君歸城第202章 倉城第88章 武卒第94章 再入小城第105章 夜談第60章 餱糧第339章 再見虎仲第327章 夜守第357章 管祭第126章 傭車第255章 苦痛與安慰第36章 定奪第214章 劍道縱橫第312章 孰爲背盟第72章 節鉞第16章 巡哨第168章 夜襲第4章 信陵君第116章 大夫何行第195章 覆命第93章 故地重遊第257章 議論天下第188章 兩府較量第132章 晉見第165章 破臉第281章 夜歸華陽第128章 階父第177章 點軍第350章 不可富且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