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私授

“實實昏憒!”衆人紛紛指責。

芒卯道:“故當今應儘速讓秦佔啓封,以便信陵君散軍,遲則有變。”

“故父親先絕秦軍趨大梁之路,而盡開啓封之路,此所謂我雖畫地而守之,敵不得與我戰者,乖其所之也。”芒寅讚歎道。

“不僅大梁,還有圃田。信陵君之所以不能動,爲圃田故也。今明開秦人趨啓封之道,實暗絕秦人趨圃田之念。”芒卯道。

車右先生沉吟不語,面無表情,看不出在想什麼。

芒辰似還有不解:“父親說的啥?大兄解解!”

芒寅一臉得意,卻故意擺出一副不屑的勢態:“申弟解說解說。”

芒申行禮道:“父親妙計,申何以得解。尚請父親細解。”

芒卯道:“兩先生可得其計?爲犬子解說解說。”

虎仲先生先道:“臣也不解,還請主上細解。”車右先生依然一臉沉默,一言不發。

芒卯道:“微賤暗囑大梁尉,到軍中後將庭議情形與信陵君細說。”

芒申問道:“此是何意?”

芒卯道:“爲父度信陵君必能自散其財而救其軍。”

座中傳來一片“嘶嘶”的吸氣聲。

芒辰道:“父親何以必之?”

芒卯道:“大魏氣數尚旺,繫於信陵君一身。故以知之。”

座中又是一片“哦”“啊”之聲。

待座中讚歎之聲稍息,車右先生道:“大梁尉既赴圃田軍中,大梁之守非主上莫屬矣!”

芒卯道:“且看大王如何定奪。”

車右先生道:“如主上守大梁,將如何用兵?”

芒卯道:“大略已在庭上議過,吾不過依計而行罷!”他見車右先生仍用眼望着他,便問道:“先生必有以教我!”

車右先生道:“大梁尉既出,其左右輔助必隨行,主上繼守大梁,必得輔佐之人而後可。”

芒卯道:“既以身許國,何得推脫,只有我父子親上了;說不得還要諸位先生鼎力相助!”

車右先生道:“如此甚妙!不如今夜就分派下去,明日庭前方不匆忙。”

芒卯道:“先生此言甚合吾意。願先生教我。”

車右先生道:“大梁守軍大體可分爲五:城外民軍、城外武卒、城內民軍、城內武卒,再加上從北門入城的民軍。五位公子正堪其用。”

芒卯對下面的諸子道:“車右先生所言可聽清了,誰當其任?”

芒寅道:“軍前效力,吾等自不容辭。未審何人護衛父親左右?”

芒卯道:“此不必憂慮。爲父身在朝庭,身邊哪用許多護衛!”

芒寅道:“不然。父親既守大梁,羣星拱之,羣小嫉之,羣惡攻之。左右焉得無護衛之人。”

芒卯道:“不必了。爾等均赴軍前效力,好好統兵,就是護衛爲父。”

芒寅於是道:“如此,兒等謹遵父訓,惟父親之命是從。”

芒卯道:“五路之中,城外武卒最當其鋒,城外民軍事務最雜。這兩路安,則事可大定。不知誰願任之。”

芒亥道:“兒最愚鈍,不曉諸多事體,惟知以身犯難,爲士卒先。願護城外武卒。”

芒卯道:“亥兒壯氣可嘉,堪當此任。”

芒辰道:“兒不才,願護諸民軍,令得安定。”

芒卯道:“事務龐雜,何以處之?”

芒辰道:“民軍事雖雜,不過烏合之衆耳,必以律齊之。”

芒卯道:“民素不習律,以律齊之,是殺之耳,不可!”

芒寅道:“教之以律,齊之以令,則庶幾乎?”

芒卯道:“寅兒得其大略矣。可敢出城任之?”

芒寅道:“惟所願也,不敢請耳!”

芒卯道:“汝二人出城後,當時時在一處,不可稍離;凡事相互輔佐,斟酌行之。”二人行禮道:“喏!”

芒卯道:“辰兒以律齊之之見,不可行於野,惟可行於國。可敢護國內民軍?”

芒辰道:“攻防戰守,軍中定無匱乏之事!”

芒卯道:“一則保軍前所需,二要清肅嚴整,勿令奸人有隙。”

芒辰行禮道:“喏!”

芒卯道:“餘二事,爾二人如何?”

芒申道:“未審入城民軍用之何地?”

芒卯道:“爾以爲如何?”

芒申道:“民軍入城,當爲武卒出城後,被城內兵力之缺。”

芒卯道:“差矣,武卒之缺,國人尚不可被,而況野人乎!爾再試言之。”

芒申道:“不爲補武卒之缺,則必爲補城中之役。”

芒卯道:“庶幾矣。野人入國,必分散役之,否則變生肘腋。”

芒申道:“如此,兒有計矣。”

芒卯道:“爾姑言之。”

芒申道:“入城之前,將各軍以年爲限,強壯者補武備,老成者充各府,幼稚者入各行。如此則父子不相保,鄉里不相救,而勞力自裕。”

芒卯道:“申兒所計甚妙,可依計而行。入城民軍就交由申兒處置。未兒雖未經陣戰,事已至此,只得勉爲護城中武卒。萬事在意,不可輕易。”

芒未、芒申俱道:“城中大事由父親主持,吾兄弟只依令而行,量無差池。”

芒卯又道:“兩先生與微賤同車,望無相棄。”

兩先生道:“臣等謹領命。”

芒卯道:“今分配已定,各宜依計而行。請盡飲一酌。”衆人各端起案前木盞,各飲一口。

車右先生言道:“主上旦日入朝,意王能以幾何付主上?”

芒卯怔道:“王如以大梁之守相托,何敢再多!”

車右先生道:“主上意秦軍留大梁城下幾時?”

芒卯道:“秦軍不過掠於野而已,少則三五日,多則十來日必去。”

車右先生道:“主上意秦軍自退亦或敗退。”

芒卯道:“如韓王出兵,秦軍掠劫已足,當以自退爲多。”

車右先生道:“如秦軍遷延不退,當戰當和?”

芒卯一時語塞。車右先生道:“二公子統領城外諸軍,如與秦戰,二公子可以一戰否?”

芒亥道:“某雖不才,願以身陷陣,誓不皺眉。”

車後先生面沉如水,不發一言。芒卯叱道:“無智之言,還不閉嘴!”旋轉向車右先生,“先生計及此,必有以教我。”

第176章 晉鄙困窘第225章 建議夜襲第128章 階父第113章 計糧第284章 巴氏車行第128章 階父第44章 入城第28章 降服(二)第56章 計謀第124章 華陽城第77章 聚兵第77章 聚兵第97章 月下清談第247章 魏使第57章 樑尉公子第25章 仲嶽第55章 段子幹第233章 次日再戰第272章 信用週轉第238章 議兵第300章 樑西驛卒第217章 和秦罷兵第91章 美酒美姬第229章 初戰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205章 武卒歸營第28章 降服(二)第242章 撲空第17章 奸細第130章 烤肉第360章 豕三複現第69章 芒氏大子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296章 代王會盟第357章 管祭第321章 管令第175章 車氏之奇第155章 共其利第230章 司勝第137章 軍市第319章 請關分例第34章 又見屍身第87章 武將第80章 司馬堂第280章 京中貴人第218章 謀襲啓封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276章 四公子家第204章 賺華陽尉第9章 有刺客第122章 豕三第220章 亂中取閒第223章 秦人來犯第23章 大梁門衛第31章 陷城(二)第329章 豕三入驛第183章 陰險狡詐信陵君第67章 交酒第47章 龍陽君第55章 段子幹第273章 練兵第77章 聚兵第145章 曾季第194章 追蹤第48章 真心第356章 訪圃田第335章 四子之變第375章 利害相權第174章 華陽四行第285章 見陳公第242章 撲空第185章 信陵君何人也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358章 夜聚第10章 麻三第259章 陳公之言第344章 神蹟第296章 代王會盟第80章 司馬堂第206章 洗塵第32章 陷城(三)第331章 築舍於管第256章 曾季截道第213章 贈劍第80章 司馬堂第121章 豪強第375章 利害相權第210章 江湖豪傑第324章 垂手執政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56章 計謀第333章 積竹柲第161章 啓封米鋪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160章 青樓老丈第269章 再訪須賈第130章 烤肉第5章 夜行第130章 烤肉第321章 管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