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關於阿爾巴尼亞(下)

第616章 關於阿爾巴尼亞(下)

比起阿爾巴尼亞,印度次大陸顯然要重要得多,此時的英國政府還沒接到阿富汗入侵卡拉特汗國的消息。

羅伯特·皮爾只知道亨利·哈丁的進展緩慢,雖然後者聲稱是正在穩步推進中,但是國會那些議員和他們身後的金主們顯然不買賬。

那些人要的是更廣闊的市場,更多的原料產地,更高的利潤。

於是乎羅伯特·皮爾決定增派一些人手給亨利·哈丁爵士提提速,順帶也是警告一下奧地利。

奧地利增兵三千,英國便增兵五千,但如果羅伯特·皮爾知道此時印度次大陸上正發生的事兒,他就是增兵三萬都不爲過。

錫克帝國並未臣服,再加上阿富汗人的入侵使得亨利·哈丁爵士不得不調集更多的部隊。

結果就是後方不穩的同時又招來了一羣聞到了血腥味道的鯊魚,這其中就包括波斯和阿曼。

當然前者只是想想而已,而後者則是真的準備動手,因爲阿曼實際上控制着瓜達爾,他們完全可以以此爲據點開始一場對印度的逐鹿行動。

只不過賽義德大帝有點被奧地利人打怕了,他不想再重蹈覆轍決定看看再說。

與此同時一個對英國人來說更加不利的事情發生了,阿富汗和錫克帝國冰釋前嫌結成了同盟共同對抗英國。

這不得不說阿克巴汗的個人能力確實十分出衆,他力排衆議與世仇錫克人結盟完全出乎了英國人的預料。

實際上在這之前亨利·哈丁還在研究如何讓阿富汗人和錫克人內鬥,然後英國好漁翁得利呢。

不過作爲世界第一攪屎棍,哪怕是對方搶先一步結成了同盟也要攪上一攪。

奧地利增兵三千之後,特蘭奎巴的總兵力達到了7000人之多,其中五千奧地利軍隊,五百名丹麥僱傭軍,還有大約1500名當地人組成的軍隊。

雖然名義上是增兵三千,但實際上除了軍隊還有大批的工匠、官員和傳教士。

宗教這玩意對付列強和那些有強大民族自信的國家可能沒什麼用,但是對殖民地的早期文明來說可實在太好用了。

尤其是奧地利天主教這種積累了豐富經驗的“傳銷組織”,他們在弗蘭茨改造下已經懂得了如何“因地制宜”、“入鄉隨俗”、“靈活信教”.

比起派兵征服印度,弗蘭茨倒是覺得宗教勝利更加容易一些。

而且由於印度教和種姓制度的關係,這裡天生就適合奧地利人傳教。當然要是有些傳教士不幸殉道,那奧地利就更有理由派兵和索要賠償。

而天主教和很多早期宗教相同都有着對基層極強的控制力,他們很容易形成一股特殊的政治力量左右局勢。

在這方面新教就差很多,他們對原始文明的傳播速度和控制力遠不如前者。

奧地利教會的興盛讓普魯士的教會感到十二分的不爽,而1845年普魯士教會則是希望像奧地利那樣改造教會,將其變爲國家的一個下屬機構。

在當時,普魯士教會與政府密切合作,由政府頒發牧師資格證書、規定教育內容和管理教堂財產等事宜。

這種官方教會模式在19世紀歐洲廣泛存在,被稱爲國教制度。

而普魯士的教會顯然並不甘心如此,一些信徒和牧師呼籲推進教會的自我改革,如提高教育質量、改善牧師待遇等。

同時,一些宗教領袖在教育、社會和政治等領域推崇天主教教義和傳統神學觀點,尤其是喜歡拿隔壁的鄰居奧地利作對比,這讓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格外不爽。

然而現實是普魯士新教教會在現代化進程中一直襬脫不了國家的控制,再加上不斷的宗教改革,又沒有殖民地讓其增加信徒數量,從而越來越喪失其原有的政治、社會地位以及獨立性。

即便是教會想阻止這一局面的發生,他們也無法擺脫成爲政治附屬品的作用。

最終教會的不爽,只是被腓特烈·威廉四世哼了一口氣便吹散了。

於是乎一些有志向的“神棍”瞄準了奧地利,這個可以“靈活信教”的國家準備大展宏圖。

身處北地的俄國在得知了英、奧兩國在阿爾巴尼亞的競爭之後,居然出人意料的平靜,並沒有急着表態,反而觀察起局勢發展來。

實際上這倒不是俄國學聰明瞭,而是高加索戰爭的烈度和強度要遠高於歷史同期水平,沙皇真的騰不出手來管阿爾巴尼亞的事情。

沙皇遲遲不表態,尷尬的就是其他人了。奧地利和英國開始打嘴仗,奧斯曼帝國則需要更長的調查時間。

加利福尼亞。

弗裡蒙特在見到弗里德里希的艦隊之前還是有幾分不服的,因爲奧地利方面在收編這支擁有近七十艘戰艦的龐大艦隊之後,居然又把那些戰艦改成漁船和貨船。

這對於投降的美國人來說是一種侮辱,雖然那些戰艦本來就是由漁船和貨船改裝的,但那依然是他們曾經戰鬥過的地方。

實際上這也是一種無奈之舉,以加利福尼亞地區的富庶養個幾萬海軍不成問題,但是這些海軍不能全是美國人。

弗蘭茨可不相信那些英國人的後裔能一直安分下去,所以一開始收編這些艦隊的時候就用摻沙子的方法稀釋了一波,之後又經過改編、重整終於將美裔的人數降到了40%以下。

只不過這些人依然驕傲,他們覺得奧地利帝國的海軍不行,不止加利福尼亞,甚至整個奧地利帝國都需要他們作爲門面才行。

然而在弗里德里希的艦隊到達之後,便將這種驕傲擊得粉碎。

因爲那些巨大的戰列艦完全就不是加利福尼亞艦隊能相提並論的,此時弗裡蒙特手中最大的旗艦不過2100噸,而弗里德里希帶來的十艘新式蒸汽戰艦中最小的也有4500噸。

作爲旗艦的歐根親王號更是將近7000噸的怪物,在這些龐然大物面前,加利福尼亞艦隊中那些不足1000噸的“戰艦”顯得尤爲嬌小可愛。

同時奧地利帝國的正規軍也給弗裡蒙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後者之前以爲打敗羅伯特·斯托克頓的奧軍一定是奧地利最精銳的部隊。

然而當弗里德里希大公率領的奧地利海軍一下船,就讓這些投降的美軍產生了一種自卑的感覺。

這自然是弗蘭茨有意爲之,目的自然是敲山震虎。

(本章完)

第559章 小卒過河第840章 天涯共此時第796章 弗裡堡陷落第376章 謀劃羣是被封禁了第103章 “毒王”維多利亞第235章 賠本的買賣第678章 新學生第1064章 自作孽第42章 遠方的來信第150章 凌汛第997章 範妮柯特的決意第949章 兩個傻子第340章 各奔前程第700章 陰陽失調第517章 後院起火第31章 夜襲第170章 教堂 醫院 兵工廠第366章 搜身記第90章 我們的目標是第491章 彼時英國第398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36章 金邊往事第481章 天道輪迴第810章 亂第359章 戰勝痛苦第565章 吊打第64章 兇手第185章 毒糖果第49章 法國人的野望第876章 鷸蚌相爭第743章 拐了第440章 這是早飯還是晚飯第737章 “主持公道”第482章 弗里德里希的奇幻漂流(2)第530章 “難”民第864章 喬瓦尼第325章 神秘商人第597章 出兵阿爾巴尼亞第746章 閒談第1057章 人道主義最新章又被審覈了。第1041章 載歌載舞第533章 底線第872章 落井下石第124章 天命,憂愁。(爲經常投票的書友們第965章 例行公事第277章 奧地利帝國鐵路二期工程第32章 逝者如斯第307章 騰籠換鳥第349章 誰富有,誰統一。第293章 天算不如我算第610章 拍賣(下)第694章 坦桑尼亞殖民地第599章 歡迎來到巴爾幹第242章 打野結束第879章 皮爾瓦克斯咖啡館第893章 弗蘭茨的條件第281章 鍊鋼法第654章 教皇國第1035章 意外的破裂第512章 燜聲發大財第861章 進城第363章 決鬥第1008章 嚴肅軍紀第722章 晚宴第276章 差分機第652章 雨果來了(5)第866章 提切諾河之戰(上)第497章 危機四伏第759章 搭臺第998章 高貴的蛀蟲第422章 賞光(上)第677章 葬禮第664章 聖誕節第394章 安布雷拉第399章 和平之國的內戰第706章 新篁上任三把火!第501章 移民問題第387章 序曲第1075章 掀桌子第306章 美國人千瘡百孔的後花園第168章 各懷鬼胎(上)【爲打賞投票的書友第353章 矛盾升級第1067章 《波河條約》第489章 環聖斯蒂芬王冠線第829章 水銀封棺公告第277章 奧地利帝國鐵路二期工程第728章 戰前動員第591章 糖衣炮彈的可怕第706章 新篁上任三把火!由於某些不可抗力,今天回不了家。第114章 三年改裝,五年建造。第739章 一萬年太久第443章 理想與現實的差距第671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下)第667章 雨果走了第383章 傲慢與偏見第95章 小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