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關於阿爾巴尼亞(上)

第615章 關於阿爾巴尼亞(上)

英國人在阿爾巴尼亞過得並不舒服,他們扶植的傀儡多謝尼·穆斯塔法在得到了之前承諾的武器和援助之後舉起了反英大旗。

而英軍僅三千人的兵力實在難以應付此時的局面,當然英國人也不是白癡,很快就從武器上查到了動亂的源頭。

畢竟叛軍手中充斥着大量的奧式武器,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得出是誰在搗鬼。

英國政府立刻向奧地利方面提出抗議,同時也向奧斯曼帝國政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不過表面上這封信,依然是私人信件,是一位老師對學生講的。

(坎寧曾經做過麥吉德名義上的老師,這讓前者覺得是件十分光彩的事情。)

“鑑於阿爾巴尼亞地區的現狀,我有理由懷疑貴國內部的動亂是奧地利人一手策劃的。

爲防止貴國利益受到進一步損失,我建議貴國政府收回阿爾巴尼亞北部的控制權。

這種私人信件被公開之後立刻引起了軒然大波,尤其是奧斯曼帝國的一些小商人、小官吏和新軍士兵,以及學生黨紛紛要求和奧地利帝國開戰,打到維也納去,把他們的傻子皇帝拉下馬。

至於這種機密信件爲啥會被公開,只要不傻都能猜得出來。

同時英國人也賄賂了幾名奧斯曼帝國高官讓他們幫忙推波助瀾,這些人本就和英國人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自然不會讓他們的主子失望的。

然而這卻引起了麥吉德和新任大維齊爾庫加的恐慌,因爲他們很清楚奧斯曼帝國是個什麼樣。

奧地利人沒有打過來就不錯了,那些“刁民”居然還想打過去,要知道前者可是俄國的盟友,根據同盟協議如果奧地利遭到攻擊,俄國將會在三個月內出兵參戰。

不過麥吉德覺得俄國人不會等三個月,他們會立刻沿多瑙河一線配合奧地利人進攻,到那個時候丟掉的恐怕就不只是阿爾巴尼亞了。

而且麥吉德對於目前北阿爾巴尼亞的狀況十分滿意,完全不覺得這是侵略,畢竟奧地利人都會提前支付管理費用,甚至奧斯曼還可以派駐官員和軍隊。

當然麥吉德沒那麼傻,會真的派軍隊進入阿爾巴尼亞北部的山區,畢竟當地盜匪橫行,洗劫軍隊的事情也不是辦不出來。

但是派些官員去吃空餉,他還是有這個膽量的。

實際上這些官員都被奧地利方面送去了維也納好吃好喝地招待,他們自然不會向麥吉德彙報一些對奧地利不利的情報。

至於陰謀策劃動亂更是無稽之談,畢竟阿爾巴尼亞已經動亂了幾百年。

其實麥吉德明白英國人想借他之手給奧地利人施壓,但還是那個最根本的問題,此時的奧斯曼帝國並不具備這個能力。

而且將奧地利帝國排擠出阿爾巴尼亞對於奧斯曼帝國來說並沒有任何好處,反而是把前者得罪狠了,再加上撕毀協議這一條對於後者這個弱國來說實在太不利了。

如此一來就等於將奧斯曼帝國和英國人的船綁在了一起,一旦後者覺得前者沒有失去了利用價值,隨時都有可能扒皮吃肉,甚至是投餵給其他猛獸。

此外俄國人的態度也是讓麥吉德舉棋不定的重要原因,如果前者同樣撕毀協議選擇和英國站在一邊,那麼就很容易將奧地利人趕出阿爾巴尼亞。

反之僅憑英國人是很難做到,而俄國若是遵照盟約加入戰鬥那麼奧斯曼帝國將會遭受到滅頂之災。

畢竟英國人再強大,它也無法同時面對兩個陸上強國。

不過國內的民族情緒也要照顧一下,麥吉德可不想落得和路易十六一個下場。

於是乎奧斯曼帝國採用了拖字訣,麥吉德希望可以等到事態更明朗一些再做決定,他可不想成爲英國人探路的炮灰。

結果就是奧斯曼帝國僅僅發表了一份即將介入調查的聲明,這樣英國方面十分不爽。

其實在後者看來前者完全可以要求奧地利人撤出奧斯曼的國土,若是對方拒絕英國則可以介入。

只不過讓一個弱國去主動撕毀一個與其接壤的列強之間達成的協議,前者還真不敢。

“愚蠢的懦夫!難怪奧斯曼帝國會淪落到今天這步田地!”

身處白廳(指英國國會)的坎寧氣得直跺腳,但這於事無補,因爲這已經是麥吉德能做到的最強硬的決定了。

羅伯特·皮爾嘆了一口氣“這麼一拖恐怕就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

這時候坎寧又有了一個新主意。

“首相大人,也許我們可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羅伯特·皮爾:“坎寧先生,您是說..”

“我們也可以和奧地利人一樣,將我們英國的武器運到阿爾巴尼亞北部的山區之中,也讓那些奧地利人嚐嚐我們在阿富汗的遭遇。”

這立刻引起了某位內閣成員的不適,畢竟這位剛好是從英屬印度回來的。

這項決議還是引起了部分人的不滿,那就是如此勞民傷財究竟值得嗎?奧地利海軍會挑戰英國皇家海軍的海上霸權嗎?

就目前而言奧地利和英國的衝突遠沒到不可調和的程度,相比前者顯然法國和俄國對後者的威脅更大。

在外交局勢困頓的今天,不遺餘力去打壓一個可能根本就威脅不到英國的存在究竟是爲什麼?

這不免讓人猜測是斯特拉特福子爵在公報私仇,這比之前帕麥斯頓讓英國捲入遠東戰爭更加令人煩躁。

(斯特拉特福子爵指斯特拉特福德·坎寧。)

要知道在那場戰爭之後,英國並沒有得到帕麥斯頓許諾的回報。而此時斯特拉特福子爵正在把大英帝國推向另一個深淵。

託利黨內部對坎寧不滿的人大有人在,不過羅伯特·皮爾這個時候發揮了他一個優秀領導人的特質——用人不疑,力排衆議採取了前者的提議。

於是乎大批英國武器被運到了阿爾巴尼亞,然後他們就發現了一個問題。進山的路雖然多,但是卻沒有一條路能讓這些武器進入奧地利的統治區域。

奧地利對於阿爾巴尼亞北部山區的控制力要遠強於英國人的想象,而阿爾巴尼亞北部山區的複雜程度也遠超他們的想象。

最終這些武器大多流回了英國佔領的阿爾巴尼亞南部地區,同時奧地利人還將英國人向叛軍輸送武器的事情公之於衆了。

當然麥吉德並不傻,他的做法同樣是繼續調查。

(本章完)

第1031章 和平的底線第291章 帕麥斯頓的計劃第438章 榮軍院第186章 大斯拉夫計劃第66章 賣水救人第854章 倔強的法蘭西第284章 約瑟夫主義第482章 弗里德里希的奇幻漂流(2)第1001章 投懷送抱的新姿勢第68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733章 起義界的“泥石流”(下)請假386第301章 交易第395章 英國人後花園裡的蟲子第573章 弗蘭茨的消遣(上)第333章 你想做總督嗎?第1110章 波蘭?波蘭!第533章 底線第1024章 又見《戰時法典》第46章 阿拉莫之戰第1024章 又見《戰時法典》第1043章 絕不意氣用事第295章 普魯士人的前途第510章 羊吃土第687章 難民壓境第103章 “毒王”維多利亞第230章 殺雞儆猴第539章 好生休養第1097章 有苦難言請假第279章 化妝品第529章 血腥的裁判(下)第236章 “阿菲利加鴻門宴”【加更1000字】第368章 合縱連橫(上)第210章 捷報(上)第1098章 猶太人問題【加更】第614章 戰端再起第940章 路易菲利普的抉擇第591章 糖衣炮彈的可怕第351章 奧地利版M42第421章 金絲雀第389章 白人的鬼話第671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下)第213章 您還小第1023章 添堵第486章 老生重談第1082章 聖光下的罪孽第104章 地獄繪圖第2章 這是一個啓示第592章 沙皇的“驚喜”第1028章 喜報第1108章 普雷斯堡戰役第703章 沙皇的新協議第19章 投資第1087章 這個,大官,值錢!第715章 你該成年了第366章 搜身記第616章 關於阿爾巴尼亞(下)第288章 情竇初開的卡羅麗娜第1054章 游擊戰第871章 十二條(下)第21章 安布羅修斯第161章 用魔法打敗魔法第1076章 硬碰硬第587章 解釋一下第884章 後院起火第407章 老將行第78章 所羅門之怒第211章 捷報(下)第941章 一觸即發第210章 捷報(上)第247章 奧地利之行(下)第1005章 匈牙利人的新政策(下)第764章 法蘭西的痛第55章 不醉第1059章 瘸子約瑟第48章重複內容已經修正。第23章 1834年第677章 葬禮第832章 1847年經濟危機(下)第332章 《桑給巴爾條約》第547章 美國的名將們第595章 兩份禮物月底了!誰還有月票給點!明天過期了!第853章 宣戰第475章 兩則新聞第733章 起義界的“泥石流”(下)第253章 風波暫息第225章 暗殺第368章 合縱連橫(上)第197章 大主教的擔憂第906章 復仇者更新推遲到晚上第357章 第一次聖彼得堡會議第582章 教父第748章 丟人現眼第296章 蒂羅爾兵工廠第814章 搶地盤第757章 新舊的碰撞(下)